三百多万被围剿的军民,一座矿山就能养活!?它还是中国现代冶炼技术的摇篮!

午红尘 关注

收藏于 : 2024-04-14 21:15   被转藏 : 1   

有一座光荣的矿山,红军长征前,它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养活了被国民党围剿封杀的中央苏区十万红军和三百万人民!而在中央苏区 为此而成立的的第一家国企,也在我国钨业史留下了姓名。


1、红军如何解决吃饭问题?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光荣江西中央苏区诞生,为了将这个新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国民党反动派绞尽脑汁将让苏区军民陷入没饭吃、没衣穿的境地。为摆脱困境,苏区军民在毛泽东、毛泽民(毛泽东的弟弟)等人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增收节支的经济改革。

1930年10月至1931年9月,国民党军对红军发动了三次“围剿”,对苏区严加封锁,布匹、药品、食盐等异常缺乏。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成立, 毛泽民 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兼国家银行行长。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在下属的10个人民委员会中,没有设立主管国民经济的部门。 一个拥有300万人口的根据地,光靠打土豪过日子是肯定不行的,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工农业生产,积极进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为了充实国家银行的家底,毛泽民开始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生产经营之中。毛泽民千方百计地搞生产,组织开矿、淘金、造纸、运盐,还成立厂木柴公司、樟脑厂、淘金小组、造纸厂等。


然而苏区银行一成立,很快就遭到了国民党的经济“制裁”。

首先是故意造假币,扰乱苏区的货币市场,导致苏区货币的信用遭到很大打击。 人们不敢持有苏区货币,纷纷要求兑换银元,发生了挤兑狂潮。最终,毛泽民不得不临时从金库中拿出大量现洋,以及从前线缴获的大量物资,才勉强稳住了苏区民众的挤兑浪潮。

其次是封锁贸易,国民党特务想要“饿死”苏区军民,这也是毛泽民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怎么做呢?他们一方面不允许苏区的粮食、烟叶、茶叶等走出苏区,另一方面不允许白区的食盐、布料、煤油、西药等进入苏区。

没有了市场交换,没有了必需的生活物资,苏区的军民就像是被关进了“铁笼”里,刚刚诞生的中华苏维埃政权危在旦夕。

怎么办呢?毛泽民想到了几个办法。

首先是自力更生。 比如缺盐问题。没有盐,毛泽民就下令军民就地挖硝熬盐,虽然产量少,效率低,但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短期措施。

其次是“暗度陈仓”。 毛泽民当时令去白区采购食盐的红军,抬着棺材去,假装是送葬,然后回来的时候,在棺材内部做两层,上层放臭猪肠,下层放食盐。这样负责检查的特务,一打开就会因为嫌弃味道臭,而不仔细检查,这样盐也就被运过来了。

除了陆路,毛泽民在水路运输上,也提出了对应措施。比如把盐巴放在密封铁桶里,然后将铁桶吊在船底下,这样国民党官兵怎么搜也搜不到。

以上两种办法,都短期解决了食盐短缺等问题。不过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毛泽民还是把目光放在了内部增收上。换句话说,只要手里有稀缺物资,手里有明晃晃的银元,就不怕国民党的经济打压。

问题是怎么增收呢?在当地军民的启发下,毛泽民想到了开发和经营钨矿。

1931年12月,根据毛泽东有关发展苏区经济工作的指示精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财政人民委员部和国家银行认真研究,提出了“详细调查、拟定恢复和提高钨砂生产”的方案。

2、赣南钨矿有多重要?


钨是一种制造灯丝、武器和其他工业设备的特殊原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发展迅猛,尤其是电灯日益普及,以及各国进行军备竞赛,使得世界对钨的需求骤然增加。 中国江西赣南的石英型黑钨矿储量十分丰富,世所罕见,不但矿点密布,而且矿床范围广、规模大,有“世界钨都”之称。

赣南钨矿发现于清末,在鼎盛时期开采矿点多达百余处,矿工十万余,年产量6000余吨 ,但是,由于中国冶金工业不发达,所产钨矿绝大多数都外销,而且矿山的开采、运输、销售等都为买办、外资公司所掌握,所以质量上好的钨矿却一直在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加之开采毫无节制、章法,四处滥采,且大多采用原始的开采技术,所以矿区一片混乱,事故频频;周边各军阀纷纷染指,又导致纷争不断, 所以当地虽然有世界最好的钨矿,却依然贫困不堪。


1932年,毛泽东派他的弟弟毛泽民到赣南调查。为动员苏区军民踊跃报矿,毛泽民采用通俗易懂的“四字文”形式亲自起草布告:“苏区地域,遍布宝藏。一旦开掘,国富民强。军民报矿,一概有奖。”一天清晨,红三军团某部的一名小通信员送来一砣乌黑发亮的石头和一封信来到国家银行,连同一本介绍钨矿的小册子送给毛泽民行长。

信中只有短短几行字, “距我部驻地两里,有个叫铁山垅的地方产钨砂。红军来这里以前,广东矿商在这里组织开采,8块光洋100斤……”

他立即动身赶往会昌县铁山垅(今江西于都县)进行调研,并将调研报告呈送中央临时政府。 他在报告中写道:“全世界一半的钨矿藏在我们中国,在我们苏区。我们应该用力发展生产,以其出口来加紧打破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毛泽民的这份报告引起了中央政府的特别关注。

对此,毛泽东踌躇满志:“若得赣南钨矿资源,何愁给养没有着落?何愁革命不能成功?”两天以后,这份报告被迅速批复。毛泽民随即以中央财政部特派员身份,开始筹办钨矿公司。

1932年1月中旬,中华苏维埃的第一个公营钨矿场正式开张。

3、理财高手临危受命

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央苏区总面积扩大至8.4万平方公里,共建立了4个省级、60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控制了大部分赣南钨矿资源。

为统筹苏区钨矿的开采、收购、加工和销售,1932年2月12日,经中央政府批复, “中华钨矿公司”在公营铁山垅钨矿的基础上正式成立。

然而8个月过去了,公司生产却没有多大起色。总经理胡克功、工会委员长华太章等人独断专权,明目张胆地贪污受贿,致使生产停顿不前,经济效益有减无增,矿工怨声载道,人心涣散。

当年秋末冬初,临时中央政府洞见症结,果断地撤销了胡克功和华太章的职务,改由毛泽民兼任总经理。

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毛泽民吸取教训,从基层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红军、矿工骨干充实干部队伍,在每个生产中队增设了一名指导员和工人长,建立了一套权力集中、运行民主的协作监督机制。

以公营铁山垅钨矿和白鹅洗砂厂为龙头,带动周边矿区的个体散户和短期零工,自愿结成了盘古山、上坪、蜈蚣山、吴山和庵前滩等5个生产合作社,其中盘古山生产合作社下设7个大组、130个小组,上坪生产合作社下设4个大组、28个小组,形成了一个分布广泛、管理严密的生产组织体系。

公营企业职工按技术高低、劳动力强弱,每月领取4.5元-6元不同等级的固定工资,食宿免费。各生产合作社所产毛钨砂由中华钨矿公司统一收购,没有挖到钨砂时,公司预付70%的砂款,待后逐步扣还。 与此同时,毛泽民统一收购钨砂,扩大奖励生产,使得苏区钨砂产销量大增,


毛泽民

自发现钨矿以来,矿工的生产条件是非常原始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相当恶劣,夏季蚊虫叮咬,饮食和饮水都脏乱不堪,所以时常爆发肆虐。矿洞内经常积水,工人们不得不泡在水里开凿,冬季洞内又湿又冷,只能依靠吃辣椒抵御洞中的寒气。

毛泽民为了保护工人们的身体,改善工作环境,一方面请来当地的郎中,拿出有限的资金,办了一个矿山医院;一方面想办法改善伙食,改变工作环境。对于家庭困难的矿工,一方面通过国家银行拨出专款,用于救助,一方面号召党政机关捐款,帮扶困难家庭。

另外,那些与公司合作的合作社,毛泽民也规定,可以优先供应社员低于市场价的生产生活物资。且明文规定,无论公营还是私营工矿企业,必须执行每天8小时工作制和星期天休假制,这是为了保证工人们的生活、家庭和体力。

在改善生产条件上,以往矿工们都是用短钎、小锤、单人打炮眼的作业方式,这样的方式生产率很低下,每人每天只能打几寸深,后来一个工矿建议,采用长钎、大锤、双人组合作业,这样平均每班进度可以达到一尺四寸,两个人就相当于以前三个人的工作量。为鼓励工人和群众开发矿藏,他亲自起草了一个布告,称:“苏区地域,遍布宝藏。一旦开掘,国富民强。军民报矿,一概有奖”。

总之,在毛泽民的领导下,苏区钨矿生产量获得了大幅提高。1933年,中华钨矿公司所属公营钨矿开采、合作社收购的钨砂,总量比1932年增加了将近4倍,仅铁山垅和盘古山二矿的产量,就由1932年的648吨上升到1753吨。

4、中华钨矿养活十万红军

钨砂生产量在稳步提高,但钨砂是需要销售出去才能获得利益的。 在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国民党加紧了对苏区的经济封锁,强化赣南钨砂的统制政策,私人和民企都被禁止开采,原有民企一律取消经营资格,这导致苏区生产出来的钨砂也失去了销路。


这时,王明等“左”倾势力已经将毛泽东排挤出核心领导层,但苏区中央经济部和对外贸易总局已经成立,下设江西、福建2个省分局,15个县分局,并在水陆贸易通道处设立了4个直属分局、11个采办处。对外贸易局下属各分支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沟通与国统区之间的贸易往来。毛泽民所领导的国家银行也从发行的300万经济建设公债中拿出100万元作为外贸基金。 对外贸易局各分支机构与国统区钨砂商贩建立了联系,尤其是与陈济棠签订了钨砂秘密交易协定。

该协定签署后,中华钨矿公司就建立了100多人的运输队,首先将各处开采和收购的矿砂运送到白鹅洗砂厂,把毛钨砂淘洗、加工成钨精矿。之后,经江口外贸分局的20多艘运输船,在30多人的武装押运下,往返于白鹅洗砂厂和三江口之间,将钨砂、农副产品运出,再将苏区所需要日用物资运回。

余汉谋按照陈济棠的指示,以储备公积金的名义,集资创办了双田公司;粤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李振球也利用驻防赣南的机会,为双田公司组织钨砂的运输和销售。 通过低价收购、高价卖出,陈济棠、余汉谋、李振球等不但私人赚取了大笔钱财,而且也为粤军赚取了不少经费。自然,红军也依靠钨砂获益匪浅。

中央苏区从创建到沦陷,历年产销钨砂7890多吨,获得 620多万大洋的现金收入,提供70%的财政支撑,并且以货易货换取了大量的军需民用紧缺物资。 用钨砂换回的紧缺物资有西药、食盐、布匹等。通过与赣州商号的钨砂易货贸易,中央苏区换回布200多统(1统20匹,1匹5丈),盐几十吨及价值几千元的西药。中央苏区与十九路军的钨砂贸易主要就是以货易货。

钨砂开采是中央苏区唯一的重工业,而钨砂贸易则是中央苏区对外贸易最重要最活跃的部分。中央苏区对江西钨砂的开采和对钨砂的输出,打破了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支援了土地革命战争。正如美国记者斯诺所说:“用一颗乌黑的石头,砸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的水缸”。

在国民政府铁桶式的封锁之下,以钨砂为纽带,中央苏区与广东军阀陈济棠联系在了一起。1934年10月,陈济棠与红军秘密谈判,达成停战协议,为约军长征“借道”广东创造了有利条件。

5、国营生产,历史长存

1934年9月,中华钨矿公司因国民党军队进犯而停办。采矿工人大部分参加红军长征或是加入当地游击队。铁山垅钨矿的开采、销售逐由矿商接盘。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8月1日根据中央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中南分局的指示,成立铁山垅钨矿,10月15日转入国营生产。


自此,铁山垅钨矿和大吉山、西华山、岿美山等20余座国有钨矿一道构建了新中国钨工业的框架,并成为新中国钨工业的中坚力量。这些矿山,为国家出口创汇和偿还三年困难时期所欠下的外债作出了巨大贡献。


铁山垅钨矿山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冶炼技术革命的摇篮,该矿山是全国最早能实现综合回收铜、锡、锌、银等伴生金属的钨矿山,回收率达到15%以上。

很多普及于现代工业冶炼矿石的新技术均源自铁山垅, 如浮选—重选—磁选—电选联合采选工艺,该工艺不仅是国际领先的钨细泥回收工艺,也能解决许多钨矿山矿品低、伴生矿多的选矿难题,为国内许多矿山起死回生、扭亏为盈立下了汗马功劳。

文章来源:上矿所、苏文说历史、于都发布等 图片数据等素材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后台删除)

最新矿业政策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午红尘 关注

文章收藏:27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