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与斗茶

雪儿

收藏于 : 2023-06-10 18:18   被转藏 : 1   

建窑创烧于晚唐五代,以青瓷为主,质粗量小。五代末至北宋初烧造的黑釉,胎骨呈灰米灰褐色,釉色呈酱黑或酱黄,胎轻釉薄,釉不及底,均为敛口碗,以浅腹内底隆起为特征。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为鼎盛时期,烧出绚丽多彩的黑釉窑变,主要器型为碗(盏)。胎骨以黑灰为主,釉色多乌黑、绀黑、青黑,也有少量褐、白、紫、青等杂色釉。纹饰有著名的兔毫及鹧鸪斑、油滴、毫变(也称异毫,俗称西瓜皮,有学者称铁锈斑)等。建盏足底多刻划款识,如著名的供御”“进盏”“官皿等。南宋末至元初,窑场已逐渐衰落,除承袭黑釉器外,曾增烧青白瓷欲夺回市场。青白瓷以碗、盘、洗、炉为主,胎质细腻,色白,装饰以印花为主,纹饰常见花卉、莲荷、婴戏及乳钉等,量很少。元早期后衰败停烧,清一度烧造青花器。

建盏一般来说,越大越精美。20公分左右的大盏,见到的基本都很漂亮;而建窑口径在10公分以下的小盏,就很一般了。这类建窑小圆盏常见,但大多比较粗糙。这件尽管仍有瑕疵,但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其兔毫之质量即便在大盏中都难得一见。宋徽宗评价:建盏贵在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何谓条达?条:直、不弯曲,一根一根界限分明为之条;达:连续、不中断,从起点直达终点为之达。条达实际上就是说,兔毫要直、要长,一根一根清清楚楚,从盏边缘直达盏心或盏底。完全达到这样质量的兔毫当然几乎不可能,但能接近这样标准的兔毫也就是上品了。

宋时盛行斗茶,由于黑瓷能清楚地观察茶面上白沫的变化情况,所以建盏大受欢迎。黑瓷中又以兔毫斑最受人们钟爱。这和瓷器的釉面颜色绀黑如漆,温润晶莹,釉面上布满密集的筋脉状白褐色纹饰,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细,闪闪发光。用兔毫盏沏茶,兔毫花纹在茶水里交相辉映,令人爱不释手。历代都有人对此进行论述。宋徽宋赵佶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苏东坡在《送南屏谦师》冲云: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出春瓮鹅儿酒。杨万里也有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之说,对兔毫斑建盏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宋人蔡襄《茶录》称: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又称:凡欲点茶,先须熁盏,盏令热,冷则茶不浮。兔毫坯厚,久热,用之适宜。文献所指的茶盏即为建窑生产的兔毫盏。


曾经烧制过贡瓷的建窑

建窑盏在宋代是否曾作为贡器?在学术界也有不同观点。持否定态度一方的主要论点是,建窑盏太粗糙,与当时作为官窑器或贡器的五大名窑产品的精致程度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皇帝不可能使用这样的东西。至于供御进盏这样的底款,是古代作为明器使用的,是皇宫贵族的陪葬品。对这样的说法,我个人是难以认同的。首先,宋徽宗赵佶在他的《大观茶论》中,明确提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这里面所指的盏以及玉毫纹饰、器形,在当时都非建盏莫属;其次,宋《宣和遗事》记载的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20年),(徽宗)又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也可作为建窑盏进贡宫廷的文献佐证。最后,从目前考证的情况看,有许多供御进盏款建盏的底足相当精致,也没有明显的流釉,并不粗糙。之所以我们能看到有些刻款盏粗糙,是因为玉毫条达往往是千百件中才能选出一二件,所以,刻款、印款的盏必然需要更多一些,残次品剔除,精品上贡,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从窑址中发现印款垫饼的情况看,当时的烧制量应该是非常大的。因为,这类印款垫饼现在发现的数量并不是很少,而刻款往往是在印款垫饼不够时才使用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刻款大大高于印款,由此可见当时烧造量之巨大。可是,皇宫真的用得了这么多吗?事实上当时这种盏主要用于饮茶、斗茶,进贡给皇宫的建盏也并非皇帝一人专用,很多都被皇上赏赐给了下面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正因为如此,才有那么多文人墨客能一睹建盏之风采,留下诸多的赞赏、咏叹之曲。根据以上事实,建盏在历史上曾经作为贡瓷应该是没有多大疑问的。

 

建窑的传说

而最大的疑问在于,宋代著名八大窑系之一建窑系的龙头、被当时皇宫贵族青睐有加的建窑,在历史上有那么尊崇的地位,可为什么在宋末元初之际,似乎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烟消火熄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一个品种独特、釉色百变、独步天下的名瓷销声匿迹呢?千百年了,这已经成为古陶瓷历史上一个至今未解之谜,因而种种传说盛行,不一而是。

一个版本是南宋末年,建窑的窑工在取瓷土时发现了龙骨(化石),事情传到京师,君臣纷纷称奇。然而就在这年,皇上的龙床失火,惊了龙体。联想到建窑的窑工前段时间挖出龙骨之事,认为是窑工们冲犯了龙基招惹来的这场大火。龙颜大怒,降旨捉拿建窑窑工问斩!窑工们闻讯四散逃走,建窑从此衰落。

另一个版本是南宋年间,朝野热衷于斗茶,而斗茶必用建窑黑釉盏。自黑釉曜变盏烧制成功后,就成为皇上的专用斗茶盏,皇上下旨多造曜变盏以备其斗茶之需。但由于曜变盏烧制难度极大,万件有时也难逢其一,一次交货不及时,误了工期,宋皇大怒,一次就处死工匠50余人,以致窑工人人自惶,亡命天涯。建窑就此衰落。

还有一个版本是元朝初年,建窑窑工按惯例将神品黑釉曜变盏进贡朝廷,不想元太宗一看这东西,勃然大怒。元朝统治者信奉伊斯兰教,崇尚白色,忌讳黑色,尤其是带有神秘色彩的黑釉瓷,被他们看作是大不吉之物!太宗皇帝立即下旨处死了进贡的官员和烧制这件瓷器的几十名窑工,留下的窑工大惧,四散而逃。建窑才衰落下来。

无论哪种版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建窑是因为某种突然的事变而终止。这一点在考察时也被一种特有的现象所佐证。几乎在所有建窑遗址的窑包里,凡是完整的匣钵中,大多可以找到完整的建窑盏。将匣钵小心敲碎后,里面的建窑盏并不都是次品和残品,有不少甚至是精品和极品,这是在其他窑口的遗址中没有见到过的特殊现象。也正因为如此,建窑遗址的盗掘现象比其他任何窑口都要严重,因为盗掘者在这里不仅可以找到整器,甚至可以发现精品。并且这些整器和精品都是出在堆积层的表层中。而正常情况下,遗弃在窑址的匣钵里一定都是烧制不成功的废品。当然,一个窑口的遗址匣钵中偶尔出现一两件正品也属正常。但是,像建窑这样大量出现完整的匣钵、完整的建窑盏,而且是在表层出现,这就不正常了。只能说明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窑工们还来不及清理完窑炉甚至来不及出炉,就仓皇离开了。

 

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解释。或许那些传说也有一定的事实依据,或许还有一些我们不清楚的变故。至于建窑的衰落,从历史发展的逻辑来推理,很有可能是宋朝灭亡后,元朝统治者不喜欢这种黑釉瓷,建窑失去了贡瓷的地位,窑工们在失望之余纷纷改投其他窑口。而同时,元代饮茶之风由茶末点茶变为煎茶,明代更是发展为以茶叶泡茶。这种改变直接导致以适应斗茶为主的建盏在民间也丧失了市场,从而一步一步走向衰亡。总之,要解开这个谜并不是那么困难,只是没人来关心她,没人来研究她而已。在八大窑系中,唯有建窑是传说最多、身世最不明白的窑系,也是唯一至今还在遭遇这种不堪冷遇的历史名窑!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雪儿 关注

文章收藏:4664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