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脊柱分为:颈椎七节、胸椎十二节、腰椎五节、共和24节对应一年24节气由下往上升。在“黄帝内经”中提到,人体每一个器官的能量,都由特定的脊椎位置所控管,且与大自然二十四节气相对应。在节交替时会大量流失,使身体的免疫功能降低,久而久之,就形成慢性病或是老化现象。
大自然有24节气,人体的颈椎,胸椎,腰椎共有24节,正好与大自然的24节气暗合。颈椎1,2,3节为大雪,小雪,立冬。腰椎的3,4,5节为大寒,小寒,冬至。根据24节气与椎体对应情况,以及颈椎1-3节,胸椎5-8节,腰椎3-5节,在人体中的作用,我们把颈椎1-3节称作“风寒关”,胸椎5-8节称作“气血关”,腰椎3-5节称作“寒冷关”。
1.风寒关一旦受到损伤,如寒冷的侵袭,可出现脑血栓,脑梗塞,可因激动造成阴阳失调发生脑溢血,过度疲劳和长期的寒冷刺激,可导致血管的激烈收缩及脑部疾病,中枢神经的指令不能正常下传,还可造成各系统功能失调而出现功能性疾病。风寒关因其“冰天雪地”,当用手感探病时,会有麻木,发刺,阴寒之感。要想打通此关,应先解开肩中腧穴,打开神经通道,该穴可主全身气血,通七窍,这样才会冰雪融化,大地回春。
2.气血关主管全身气血,各系统功能失调可导致坐卧不安,心烦意乱,力不从心等,长期失调还可导致脾胃虚弱,食少纳差,气短,脏腑功能失调等症。
3.寒冷关一身正气,如营卫不当就会导致胃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宫颈炎,附件炎,盆腔炎,肿瘤,腰膝冷痛,头晕眼花,健忘,失眠多梦等。
在古时就有这样的体悟,懂得养生的人,会在节气交替的时辰中静养,不作任何活动,以避免能量流失的太快。而是否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养生保健,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有时同年纪的人便有相当不同的外貌及器官的表现。
现在人生活忙碌,每天早出晚归,经常熬夜,有时甚至一个月不曾见到太阳(早出晚归),这样的情况会使人加速老化。因为人体与大自然之中存在和谐共存的关系,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的过程中,每一个时间都有不用的引力现象,而生活在地球的每一个人,由于所在位置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引力反应。每一个器官在不同的引力现象下,有不同的运作。如果 人体的器官能配合一粒现象给予正确保健,那么让人延缓老化的这件事将不再是梦想。
人体每节脊椎对应天气的某一节气,是古代人长期修炼总结出来天人相应的客观规律。天人相应在节气到来的几分钟内出现,在节气到来前的15分钟左右,静坐,意念注意脊椎,注意整个脊椎的感觉变化,特别注意与节气对应的脊椎的感应变化。静坐半小时左右。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那一刻,就是天地交泰的一瞬间,宇宙中可能发生多种奇妙变化。宇宙中的圣物、植物及万物,它们各自的慧光能量都发生了由低能向高能的转变,以及各自磁场方向的改变,而后逐渐消失,回到原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