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试砚的方法,不同砚石发墨的差别究竟有多大???》

三尺三 藏家011 关注

收藏于 : 2023-02-05 18:00   被转藏 : 2   

(2012-02-20 02:55:44)


2011年6月6号,一壶在江湖发帖《关于试砚的方法,不同砚石发墨的差别究竟有多大???》讨论没有结束,也没有结果,但网友的发言真实、实际、理性而诚恳,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记录在此,方便查找,也方便阅读,无意冒犯各位,见谅。

一壶:

   江湖以往试砚,多是采取研墨感受手感的方法,是否能吃得住墨,是否打滑,糯不糯,石头硬不硬,下墨快不快,研得的墨汁细不细等等。我觉得这样的方法是有道理的,但同时也觉得,下发才应当是评价砚石品质的主要标准,最终判定砚石的品质还是要在纸上的效果为准。

关东才子:

   我曾有专文,谈四宝之中,对作品影响的排次:一笔,二纸,三墨,四砚。真正进入作品创作,相比于纸笔,砚的影响可以微小到忽略不计。再加上画家功力与作品风格的巨大差异,用作品来考砚,几乎无法实现。
   一个优秀画家,拿到一支不适合自己风格的笔,至少会大失水准,水平减半。拿到一张不适合自己风格的纸,至少会大扫兴致,水平折扣。而纸笔合适,即使墨汁有点差异,本能的水墨调剂就自然解决了,没有适合不适合,影响不到作品质量,不然,就没有人敢藏用那么多家的墨了。至于纸笔墨都适手了,用什么砚来磨,对作品而言,已经是余事了。

一壶:

   那发墨之说如何认识呢?不同的砚石,发墨区别不大吗?

关东才子:

   就像剑,有精钢的,有熟铁的,有青铜的,有几万块钱一把的,有几十块钱一把的,当然有好有差。但要拿到战场上生死一搏,差别就不大了,拼的是剑客的武技。也就是说,到了一流剑客的手中,熟铁剑也一样杀人,足够达到目的了。到了三流剑客的手中,虽精钢的,也难自保。前时,有帖子讨论为什么那么多画家用墨汁而不磨墨,因为对作品影响不大,又省事。我喜欢磨墨,更多的是出于对文房四宝的喜爱,用着它,心里有一份对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对艺术有更深的敬畏态度。

墨香盈袖:

   石头发墨手感、快慢、细腻程度等,都是直观可见滴,所发墨液品质也能观察到某些端倪~~~

   发墨粗时质感强些,有厚度,但淡墨清透不足,略宿时沉淀也明显~~~

   发墨细致墨色润泽,简单说就是跑墨均匀细腻,不干涩,焦墨运笔也更顺畅,淡墨清澈,略宿时沉淀明显少或者没有~~~

   两者墨液直观看,粗墨油光漂浮,多呈块状,细墨油光蜿蜒温润,若精制上等墨研发极细时紫光若隐若现,非常直观,若研发粗也不见这种质感~~~

   这些特征都相对同款墨品而言,好石头对墨质提升是有益滴,用墨细时感觉更显著,尤其淡墨差异更多些~~~

   其实这问题不好文字空谈,就是长期实践后感受最多,尤其绘画~~~

艺海1

   砚台质地区别确实是非常大,但对于墨怎样磨透出色就是最好,最终结果就是在纸上所反映出的墨色是否让人感受美。
   砚台的质量区别犹如手表表品质材料高低之分罢了的区别,,高档的达天文级精准,误差大小秒之间。人们日常生活中时间误差几秒差异也不会影响太大,照样正常生活。只是人们对追求美好品质向往的目标。

   我平时普通歙砚、淄石砚台、眉纹、端砚、等都用。对于墨色变化差异不大,个人浅见。

关东才子:

   明知道砚本身对作品的影响微小,而我自己做为画者却又是个砚痴,这岂不是矛盾?
   在我看来,砚作为四宝中的重宝,同时也是中华文明传承中的形象代言,是它亲历见证了两千年中国文化的繁华鼎盛,灿烂辉煌,多少家国天下的文章,多少离尘脱俗的画作,多少扣剑长歌的诗词,多少物我两忘的书法……都是在它的面前完成的,我们抚之,砺之,观之,思之,它还仅仅就是一块磨墨的石头吗?(此情至真至深,可叹!)
   要讲营养价值,普通茶就一定比铁观音、大红袍欠多少吗?显然差距甚微,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喝好茶呢?要讲磨墨作画,普通石就比端老坑、歙眉子差多少吗?显然区别不大,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玩好石呢?
——品位。
   就像是个女人就能生孩子过日子,那我们干嘛还想娶个漂亮的?
就是品位。

   能做到发墨如油的石头并不少,当前能做为砚材的,八成以上都能做到。

沧浪隐士:

   不同的墨,在纸上,可以看出细微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墨配方不同在墨色表现上会有差别。
   但是,要同一块墨,在不同的砚上磨出的墨,表现在纸上进行区分,可就难了。
   前面有兄弟以剑客手中的剑作比喻,那我继续吧,一把趁手的剑在一流剑客手中会使剑客如虎添翼,但面对一具尸体,要说是熟铁剑所为还是精钢剑所为恐怕就困难了。
   不是说砚的好坏对书画者就没有区别,就像武士手中的精钢剑,您说有没有区别。
   文房四宝,对书画影响最小的就是砚了,可在收藏雅玩方面,砚却是第一的。

一壶:

   本帖跟帖的内容,并不是我发帖的本意,而且相关的看法令我略感意外。但在意外之后,我感到十分高兴,因为听到了以前没有听到过的内容,这些看法有实践、有理论,而且很多网友都持有同样的观点。这让我看到了更多的东西,启发我进一步进行思考。
   作为砚的爱好者,我自然是愿意大家都来说砚的好处、妙处。但我也很清楚,我们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脱离客观实际,用海市蜃楼式的东西聊以自慰,我们对砚的认识必须建立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上,否则就是自欺欺人。
   对才子兄等网友提出的看法,我暂时还无法完全确定,因为毕竟与以前听到的大为不同,但已经引起我对一些传统看法的再思考。墨香兄、键盘兄等的看法与传统看法相同,也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会不断研究、实验,并向更多的书画家朋友请教,争取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工笔画马:

   一壶版主“砚石的品质还是要在纸上的效果为准”的本意,我的理解,主要指的是砚台研出的墨到底对书画有什么意义,进一步来说,对画有什么意义。
   过去,旧社会的书画家对这类话题,基本是“讳莫如深”。业界有句名言,叫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其实,到现在,各行各业,基本还是这个规律。
   别看我们的各行业轰轰烈烈,美术界也是大跃进式的,似乎人人都在画画。其实现在已经没几个人会画传统的中国画,即,工笔画。看看了各个美院的工笔画,就知道了。他们的师生,连砚台都不用,连规规矩矩的楷书都不会写,怎么能知道“砚台研出的墨到底对书画有什么意义?”也就是说,没几个人能回答一壶阁下的问题。即使能,也不想说。
   齐白石的砚台,也是只传给子孙,对女儿都怕随着嫁出而外泄“机密”,他老人家绝不会将砚台研墨的效果直白地告诉任何一个徒弟,谁听说过哪个徒弟专门谈过此类话题?齐白石也不是一开始就画大写意,而是画工笔出身的,他老人家从工笔起家,对传统用墨用色统统研究过,最后才玩起潇洒,加上眼睛也不行了,用大写意去忽悠。也就是说,只会大写意之类的“文人画”,而不会画工笔的画家,属于不会画画的在画画。因为,他们不可能有机会细致地研究砚台研出的墨,加上颜色,到底对书画有什么意义。
   本人少年时期曾经观察过大人们一起画画。那时候,干什么都是有组织的,专家和大批混混儿“被”搭配在一个什么“社”里,地点在西绒线胡同某号。没画几天,专业画家就莫名其妙地“不坐班”,回家在家“上班”了,剩下的大批混混儿只好拿着专家的东西瞎猜,这是怎么画的,那是怎么画的。没几年,什么“社”也不得不解散。很明显,即使政府出面,让专家教群众画画,专家也是玩阴的,关键技术是不教的。作品,主要的部分还是专家执笔,次要的地方,由别人辅助,画出的东西盖专家的名章,由国家统一出口香港。

那时候,本人也企图弄点机密什么的,但是根本不可能,首先,人家专家的砚台都带木盖子,自己的,就是学生用方砚(当然,墨也不一样)。当时就听说过“研出的墨,都不一样”;专家的颜色,是已经制好,从家带来。颜色和墨混用,不同时候,加入不同量的水,人家不解释,你在一旁,看都看不明白。当时的党支部书记,走后门逃避免上山下乡,带自己的亲属跟专家学画画,人家答应着,其实,关键的本事,基本学不到。

   本人八十年代利用特殊关系,天天到故宫临摹郎世宁的原作,感觉怎么也画不到那个外国人画中国画的效果。现在想来,才明白为什么人家专家当时总在关键的地方保持沉默。怎么人家外国人画的就那么“似有若无”,怎么就那么“晶莹剔透”?肯定是当时“画院”中国人教给那个老外什么了。这就是关键的地方。关键的地方,您不知道怎么处理,墨色等综合因素怎么处理。
   近两年来,本人购进不少各类砚台,主要原因,也是研究砚台对画的效果到底有什么决定性作用。可是到现在,基本还是糊里糊涂的,因为,许多问题,技术与砚台的因素混淆着出现,自己还没有缕出头绪呢,也就是说,是技术问题,还是砚台问题,还是其他什么问题?就这个状态,画能画好吗?

   美术界长期以来的方针是艺术为政治服务。艺术作品,首先是符合政治的需要,其次是形象的真实,真正的艺术方面的技术反而成为第三位的了。加上传统工笔画被遏制,写意画被过分提倡,加上业界的保守,许许多多用砚用墨用色的技术逐步失传,从颐和园长廊上的反复重画的壁画(工笔画)一代不如一代,就可以反映出来。
   近几年来,情况改变多了,但似乎有些晚了。这两年,由于使用砚台,我才彻底明白什么是“纸墨相发”。画没什么长进,字倒是“突飞猛进”,想想,江湖里朋友的砚台确实有不小的功劳。俩去年的图,算是个交待吧:







一壶:

   请教了一位搞国画的朋友,朋友是这么说的:发墨对绘画的影响很大,仅次于用纸。曾经进行过多次对比,用碳黑或90后上墨普品之类,以极品砚石研发,别人往往以为是好墨。有人认为是我的绘画手段因素使然,但我自己知道,石头的关系很大。若只是搞书法的,有些内容恐怕也不易体会,书画两者虽相通,有些技法还是有所不同,尤其是运墨的手段。当然墨的优劣表现,与运用确实也有些关系,例如用水等等。
   砚石如果开锋适宜,石品墨品相发融洽,墨质从直观上看就有些变化,运用也自然不同。当然即使用相同的砚石,个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这恐怕是个人手段不同所致。

关东才子:

   并非如此。有一个小例为佐证,笔会当中,几乎每个画家都自己带笔,少数画家自己带纸,但自己带墨的,我多年来一个都没见过。为什么?笔不适手,可能让一个书画家束手无策,纸不适手,可能让一个书画家力不从心。一个习惯于羊毫短锋的书画家,给他一支长锋硬毫,他可能马上就冷汗津津,而尺幅小纸,给他一支大笔,再看他如何下手。习惯于半生纸的书画家,给他一张过生的纸试试,看他如何应付。对于笔和纸,每个书画家都会有自己的偏爱,以适应他的技法风格,一旦相左,就很难正常发挥,甚至大失水准。而墨汁的宽容度就大得多了,以我们这个群体中的朋友为例,冯墨,屯胡、敏楠的各家墨大家都是换着磨,而端歙洮石,大家都能换着用,是大家的适应能力强吗?是墨汁的差别太小,不足以换一种墨或者换一块砚,就能让人不成字不成画。

烟墨真正可以比出差别的,倒是碳黑墨汁,但很遗憾,两者各有所长,碳黑墨汁并不总是劣势。在积墨上,烟墨比碳黑墨汁更容易出层次。在破墨上,尤其是淡破浓,水破墨等技术使用上,烟墨就完全不能相比了。而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水墨画技法的革新和发展,又主要是破墨这一块。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画家放不下墨汁而磨烟墨的理由之一,技法不适应。
   大家可能在感情上不能接受,新中国画水墨画经典作品,绝大部分是用碳黑墨汁画的。而我们现在谈的,却是烟墨用哪种石头磨出汁来,能提升作品的品质。
   我也喜欢佳砚良墨,但这并非跟作品水平挂得上钩。杨志卖刀,当众演示“吹毛得过”,炫其锋利。那真有哪个刀客买它是用来刮胡子吗?显然不是。那锋利到这种程度有什么必要吗?当然有,品质极高。尽管没有哪个刀客用它来刮脸,但是也不会有哪个刀客对它不喜爱。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工笔画马:

   写字,大者超过巴掌,基本可不顾虑生宣纸上字迹边缘的阴湿,可是要写蚕豆大小以内的字,而且在生宣上,就要小心了,要特别注意墨的干湿。
   用墨汁,不兑水绝对不可能。你可试试,毛笔蘸上不兑水的墨汁,在生宣上,给人的感觉是“拉不开枪栓”,即使动作很慢,也会出现不想要的飞白。可一兑水,问题马上就来了:我们常常看到笔画的起笔处,是难看的大疙瘩,都是兑水不合适的原因。兑水,一滴都会感觉多了,不滴上一滴,又感觉墨还浓。
   写字的过程中,感觉墨稍淡,只要在砚台上加研两三圈,墨的浓淡就能搞定。这两三圈,相当于减少多少水?增加了多少墨?很难测定,但,这就是砚台研墨的妙处之一。有了浓淡合适的墨,再在生宣上写小楷,才不会产生恶劣的“阴湿”,有不宜察觉的“阴湿”效果更好,这就是“纸墨相发”。古人强调千年的“纸墨相发”,也简单,也不简单。

   画画比写字,砚台的讲究要更多些。写字,基本只要求下墨快,墨的粗细(除非写蝇头小楷)可以忽略不计。画画,则要求发出的墨细。我们可以做个试验:用最常用的赭石和墨相掺。赭石,可以用最次的,别用太好的,墨,别太浓太黑,否则看不出明显效果。赭石和墨在适量的水中相掺,十几分钟后,会看到赭石和墨的颗粒都沉到了水底,剩下的几乎是清水。如果赭石的质量较好,研的墨较细,剩下的就不是清水,而是想要的特定浓度的墨和色。传统工笔画,水底下的墨色是绝对不能用的,而大写意可以。
   从这个试验,可以得出许多结论。其中之一是,下墨快,发墨细是画画(传统工笔画)对砚台的基本要求,古人千年总结出的经验,积累成了常识。常识,是不可改变的。发墨不求细,或根本不用砚台,画得画就变味了,就不再是传统。

   工笔兄的关于国画的前途之担忧没有收录,见谅!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三尺三 藏家011 关注

文章收藏:9545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