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卧虎功的正确姿势
(1)全手掌用力,而不是手边缘用力。全手掌用力才能开肋,手边缘只能锻炼胳膊。我之前都是边缘用力,如果全手掌的话,肋部会有明显的感觉
(2)肩部需要下沉,有拉开背部的感觉,形成横向的裹力,自然而然就在120度了。吧里有个兄弟的练功照我看过,姿势有点问题,肩部没有下沉。据一位高人讲,高手练到一定程度,锁骨会有八字变成一字,所以功夫怎么样,一看便知。我看了我自己以前的照片,锁骨很明显是倒八字,现在开始成近似一字了,看来还得继续练啊,呵呵
(3)双肘尖不要完全向两旁,而是向斜后方。这个大家容易忽略,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正确姿势后,你会有肋部拉伸的感觉。按照李老师的讲法,这样的话才能开肩开肋,即肋间生肉,其实就是形成强健的前锯肌,诸位可以百度一下,看看李小龙先生的照片,其前锯肌是非常非常的发达,难怪拳力厉害啊
(4)腰部命门穴上提,形成纵向上上下的争力。在桩功一般会讲混元力或整劲,实际上这上下的争力也是其中的一个轴向,形成有点类似于绷紧的弓的状态,这种状态一旦发力就会打死人那种感觉。像猫狗、豹子之类的动物,在追捕猎物前的弓态和桩功的状态差不多
卧虎功形成的是一种不空状态,即所谓的弓态(或混元力或整劲),体会这种弓态并保持就是桩功的目的,如果保持这种体感在站立的情况下,就形成了非常厉害的防守和攻击态,当然要攻击对手,还需要练习发力和单操手,以及两人互练得实战等
正确的手型是:
两手掌虎口相对,两手的手指成90度,两手掌间隔一横掌的距离,手指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
卧虎功辅助练法
给大家介绍个辅助练法;可以在手臂实在无力支撑的情况下继续练习,给身体足够的刺激,达到快速增长功力的效果。
注意:俯卧功是全面提高臂力和身体整体力量的功法,所以首先还是练双手支撑,保证臂力的提高,是在实在坚持不住的情况下再换成双肘,以求给身体足够的刺激。这种练法只是一种辅助,不要因为觉得用肘支撑比较轻松就不用手支撑着练了。用健美训练来比喻的话,就象是练卧推,手臂没有劲了,但胸肌得到的刺激还不够,所以还要做飞鸟来继续刺激胸肌,但不代表卧推就可以不做了
练卧虎功要注意两点
第一个要点是:在卧虎功练习时腰部不是单纯绷直,而是腰椎要有意识向后顶,要把腰椎向后弯曲把腰部的凹陷填平。
第二个要点是:在练卧虎功时,保证动作不变的前提下,有意识地放松全身的肌肉。要按武侠小说里的话来说,这可就算得上是字字千金的“心法”了。明明是全身都要用力才能保持住的姿势,却要有意识地放松肌肉,肌肉放松了,支持身体的是什么?当然就是韧带了,传统武术所说的筋骨力训练就在这中间。训练实践证明,在练卧虎功时加入这两个要点后,整体力量和抗击打能力真的称得上是爆涨,一天一个样,比原来单纯的静力式训练效果强得多,整体体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正在练习卧虎功的朋友应该多注意体会这两个要点,挖掘出卧虎功中真正的妙处,不要让这样一个好功法成为了简单的静力训练。
练卧虎功2个月了只能撑70秒左右
很多时候并非你没有力,而是你不会用力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双手轻松五六十个俯卧撑,但是单手一个做不起来
有人双手三十个,单手也能三十个的原意
卧虎功尤其讲究身体平衡
注重腰部的协调,就回归了李小龙说的腰马合一的状态了
我想你可能腰部力量不够柔,不够刚吧。
建议先练腰摆出拳,锻炼出协调性
练卧虎功是全身放松还是全身肌肉绷紧
卧虎功的改良练法
有人练卧虎桩,将其改成直臂伏卧撑状(保持该姿势不动),取得不错效果.于是我就卧虎功的改良练法!
照着练了一段时间,还不错,特分享给各位功友,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此功法看似简单,可是效果真是不凡啊。我只撑了不到一分钟就开始浑身发抖了,同时感到腹部的肌肉整个的都收紧了,一次撑完下来上臂的肌肉很有感觉。
卧虎功秘要
在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中,有一项硬功专练人的外壮阳刚之劲,名曰卧虎功,又名睡功,复名猫功,为练习手指及足趾二部之力。该功夫法简效宏,武林各个门派多有其功法,少林称之为卧虎功,武当名曰卧虎撑,硬气功中则称之为铁牛耕地。但世人多会练其功,未必明其理。今偶读著名中医武国忠先生(武国忠医生乃是近代仙学养生创始人陈撄宁先生的徒孙,当代仙学泰斗、著名中医家、针灸大师胡海牙先生的入室弟子)的书籍,始明隐藏在该功夫中的秘要,颇有醍醐灌顶之感觉。今写出来,以飨读者。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卧虎功功法
该功法类似于世俗之俯卧撑,但效果却远比俯卧撑大。卧虎功为练习手指及足趾二部之力者。练时先将身俯卧于地,然后两手掌按于齐肩之地上,两足伸直,两足尖直支拄地,两脚分开,蹬踩在地。臀部微微隆起,像老虎在爬行,随时准备跃起,重点在脚的部位,要有一种蹬的感觉。然后上半身下沉,头有点埋在两肩之间的感觉。用身向前探,乘势上升,至离地约1尺时,臀部向后挫,全身随之后退,至离地3寸时,再行先探,循环行之,力尽而止。自始至终,全身除手掌与足趾之外,其余各部完全凌空,不宜贴地。整个轨迹是一个圆。初时行二三度之后,即觉力疲气涌。
据少林拳谱记载:“习之既久,次数可以逐渐增加,一年之后,则完全不觉其苦,则易掌为拳,拄地而行之;越若干时更进一步,易拳以三指代之,中、食二指居前,拇指居后,略成鼠爪形,再如法练之;更越若干时,则单用一足之趾拄地,其另一足,则叠于其上,两足交换行之;然后在背上缚以巨石,如法练之,石增至百斤时,则大功告成,而指趾之力,已不下千斤,若着人身,如被兵刃之击刺,无有能当之者矣。”
以上是动功,下面再介绍一下卧虎桩功。桩功会极大地提高个人的抗击打能力。具体练法是,俯卧于地,用双手和足尖把身体支撑起来。要求两手的间距为一横掌(即从小指到拇指的距离),双肘弯曲,两肘要分别向正左、正右方撑开(即腋部张开,不许夹腋),大小臂间的夹角约为120度,双腿并拢伸直,不要凸臀。注意全身肌肉尽量放松,把这个姿势保持下去,不要变形。
二、功效
笔者常年练习,深感其能极大地提高人的耐力和力量。初练,会感觉甚苦,做20个卧虎功的运动量,就会使你上不来气,停下来你就会气喘吁吁。久练之,其苦楚逐渐消之,自己的功力则在上升:自己的手掌的击打能力大幅提高(可以用掌根连续击碎几个核桃),手臂和腿脚、腰部的力量都得到增强。单纯就体力来说,这种锻炼完全超过两倍的俯卧撑的运动量。另外,个人的精神也得到改善。
三、功理
卧虎功功法虽然简单,但是其效果却是很不错的,原因何在呢?
据武国忠先生讲,首先,该功夫的运动方向正好吻合任督二脉的运动方向。卧虎功是前后运动,而非俯卧撑的上下运动,其沿着任督二脉的方向运动,正好可以激发人体的阳气,尤其是疏通人体的任督二脉。从中医角度而言,人活着就是靠着阳气,若一个人的阳气消耗殆尽,其生命也就到了灯枯油尽之时。
其次,可以锻炼呼吸系统。锻炼本功夫,极度耗费人的体力,这本身就锻炼了我们的呼吸系统。另外,卧虎功锻炼的经络是手太阴肺经。而手太阴肺经的中府穴和云门穴,尤其是中府穴,还是肺经的募穴(募穴指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穴位,六脏六腑各有一个募穴。募穴和相应的脏腑关系密切,因此可以改善相应脏腑的疾病),也是脾肺两边的一个交汇穴,所以这个穴调气最好。比如,经常的咳嗽哮喘、上气不接下气、气堵闷等等,一定要多揉中府穴。再者,中府穴还可以预防心绞痛和咳喘。所以经常锻炼该功夫,可以改善我们的肺功能。
固筋卧虎功
练法:直身俯卧于地上,有如现代体育之俯卧撑状,然后再调整细节。双手分开间隔一横掌,双手掌指尖斜相对,手肘关节弯曲到120度左右(大于90度,小于120度),双脚并拢,身如直绳。如此俯地,保持静止,自然呼吸,无须意念,一直坚持下去即可,力尽则止。练习完后活动一下身体,如跳一跳,抖动一下身体,活跃气血。
常做俯卧撑防衰老
“完成一个俯卧撑,需要手臂、胸、腹、臀和腿部的肌肉群相互配合,这几乎可以检测到身体每一个部位。”美国密苏里西部州立大学体育教育学教授史蒂温·艾斯特思说,通过自己的力量支撑自己的重量,能够最快捷、最准确地反映神经和肌肉功能。
而老年人生物力学研究者则进一步指出,俯卧撑运动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一个人是否拥有抗衰老能力。“自然衰老会导致神经和肌肉的退化,从20到70岁,体能会减少30%,但有规律的锻炼能使肌肉纤维变粗,从而让剩余的肌肉更加有力,减少人体生理老化。”纽约州立大学运动学教授兼运动协会咨询专家皮特·麦金尼斯说,俯卧撑能强化身体主要肌肉,更重要的是能给身体提供向前伸展的力量和肌肉记忆,从而能够防止摔倒。
循序渐进,轻松合格
“做俯卧撑要运用身体大部分肌肉,因此它是反映人的体质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首都体育大学体育教育系主任李相如教授表示,我国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中,就将俯卧撑作为其中一项。例如,35岁-40岁的男性,做12-19个为中等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数字会有所下降;40岁左右的女性,做到10个基本合格。
俯卧撑是项老少皆宜的运动,但许多人却认为这是一项“高难”运动,其实,“通过循序渐进地训练,大部分人都能轻松达到标准。”李相如建议人们从最简单的训练开始,先站立支撑墙壁,然后支撑桌子、凳子,最后到手脚在同一水平线。
国外推出改良俯卧撑
在美国举行的运动医学会年度健康和健身峰会上,加拿大运动生理学家麦克·布拉奇科提出了一套改良俯卧撑,更适合初练者和肌肉耐力较差的人。
双臂支撑法
动作一:双臂支撑法。身体向下,与地面平行,用前臂和脚支撑身体起落,背部保持平直;如果依然觉得吃力,可以改为膝盖触地。
动作二:飞鸟式。跪在地上,双手着地,然后左侧手臂前伸,同时右腿向后抬起,后背挺直,训练几次后换另一侧。
匍匐式
动作三:匍匐式。身体偏向一侧,双腿交叉撑地,同时相应一侧手臂撑地,身体上下起落。
秘传卧虎功
大道至平,大法至易。在中国武术的海洋中,一直存在着一些简便易行,效果宏大的功法。它们顺应生理,合乎物理,照顾心理,既可强健体魄,防病治病,开发潜能,更能在搏击格斗中显出强大的威力。卧虎功就是这样的真功夫。卧虎功的练习很简单,俯卧于地,用双手和足尖把身体支撑起来。要求两手的间距为一横掌(即从小指到姆指的距离),双肘弯曲,两肘要分别向正左、正右方撑开(即腋部张开,不许夹腋),大小臂间的夹角约为120;双腿并拢伸直;不要凸臀。整个功法大形如图。注意全身肌肉尽量放松,把这个姿势保持下去,不要变形,这就是卧虎功。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姿势,实践证明,它有多方面的效用。首先,它能使你内脏坚实,强化你的骨骼结构(正因为如此,它在强身健体、防病治病方面也有莫大益处),承受外力击打。你如果能连续支撑2分钟左右,可让别人在你练功时击打你的胸肋部,你会发现一般人的拳脚休想伤害你。
你能连续支撑5分钟时,就具备了基本的抗击能力,在搏斗中,别人拳脚攻到时,只需用鼻孔猛烈喷气或大喝一声(嘿、哈均可),挨上三拳两脚也没事。当你终于能连续支撑20分钟左右时,你的潜能就开发出来了,你的身体已经能够对外力攻击产生本能抗击了。也就是说,不需马步站桩运气蓄势,在步法散乱,身形变换的实战格斗中,你也能抗打!其次,卧虎功能有效地增强练功者的臂力。由于练功时双手间距一横掌,双肘弯曲120“角,能使大、小臂几乎均匀受力,因而使大、小臂都能得到锻炼,而不象普通的俯卧撑那样双手间距过大,致使大臂受到的锻炼远远大于小臂。
另外, 卧虎功要求练功时全身尽量放松(特别是上肢肌肉),这样练出的力按传统说法是生自骨髓之力。练卧虎功的手形可视习者的习惯而定,用拳面支撑可练成铁拳功,用手指支撑可练成虎爪功、鹰爪功。为尽快增强臂力,可经常投卧虎功的姿势要领做俯卧撑,速度要缓慢均匀,下俯时呼气,撑起时吸气。在练功时,还可以尽力向前后左右上下扭颈转头瞪视,这叫“虎视”,据称可“去五脏之邪”,并防治颈部疾患。卧虎功不讲究意念、呼吸,也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耗时短而收益大,是适合现代生活节奏的功法,盼望练习者,特别是限于条件只能自学的武术爱好者学有所成。”
最后也要指出,任何一种抗打功夫,在实战中头部与裆部都是不能抗打的, 卧虎功也不例外。附:卧虎功歌诀及大形图卧虎神功少人知,拳掌支撑莫变形,筋肉骨骼俱坚实,磨盘压身千斤重,苦中加苦等闲视(注:旧时练卧虎功,达到一定程度后,有在背上加重物以增练功难度之法,现代人已用不着了)。既练拳力又练心,成就金刚不坏身。
对于像卧虎功之类的静态锻炼为什么也会锻炼肌肉
类似静态的负重或者是张力类锻炼。虽然外表看起来是静态,但也确实需要肌 肉的作用才能保持练功间架,所以也就能练到肌肉了。
但卧虎功主要练的不是肌肉,而是一种整体如一受力不散的状态用以撑起筋骨间架,所以有相应的抗打效果。(主要是胸腹部及两肋部)
卧虎功和俯卧撑有区别吗
卧虎功和俯卧撑当然有区别。
卧虎功姿势:
俯卧撑的姿势趴好,然后双臂弯曲,大小臂夹角120度,两手掌虎口相对,相隔一手掌宽距离,双腿略弯,膝盖不能碰到地面,腰挺直。
俯卧撑姿势:
要做到俯卧撑的一个完美起始姿势,身体必须保持从肩膀到脚踝成一条直线,双臂应该放在胸部位置,两手相距略宽于肩膀。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动作都能更有效锻炼肱三头肌。
做俯卧撑时,应该用2到3秒时间来充分下降身体,最终胸部距离地面应该是2到3厘米距离左右;然后,要马上用力撑起,回到起始位置。
武当卧虎功
卧虎功的练习很简单,俯卧于地,用双手和足尖把身体支撑起来。要求两手的间距为一横掌(即从小指到拇指的距离),双肘弯曲,两肘要分别向正左、正右方撑开(即腋部张开,不许夹腋),大小臂间的夹角约为 120 ;双腿并拢伸直;
不要凸臀。
注意全身肌肉尽量放松,把这个姿势保持下去,不要变形,这就是卧虎功。
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姿势,实践证明,它有多方面的效用。
首先,它能使你内脏坚实,强化你的骨骼结构(正因为如此,它在强身健体、 防病治病方面也有莫大益处),承受外力击打。你如果能连续支撑 2 分钟左右,可让别人在你练功时击打你的胸肋部,你会发现一般人的拳脚休想伤害你。你能连续支撑 5 分钟时,就具备了基本的抗击能力,在搏斗中,别人拳脚攻到时,只需用鼻孔猛烈喷气或大喝一声(嘿、哈均可),挨上三拳两脚也没事。当你终于能连续支撑 20 分钟左右时,你的潜能就开发出来了,你的身体已经能够对外力攻击产生本能抗击了。也就是说,不需马步站桩运气蓄势,在步法散乱,身形变换的实战格斗中,你也能抗打。
其次,卧虎功能有效地增强练功者的臂力。由于练功时双手间距一横掌,双肘弯曲120“角,能使大、小臂几乎均匀受力,因而使大、小臂都能得到锻炼,而不象普通的俯卧撑那样双手间距过大,致使大臂受到的锻炼远远大于小臂。另外,卧虎功要求练功时全身尽量放松(特别是上肢肌肉),这样练出的力按传统说法是生自骨髓之力。
练卧虎功的手形可视习者的习惯而定,用拳面支撑可练成铁拳功,用手指支撑可练成虎爪功、鹰爪功。
为尽快增强臂力,可经常按卧虎功的姿势要领做俯卧撑,速度要缓慢均匀,下俯时呼气,撑起时吸气。
在练功时,还可以尽力向前后左右上下扭颈转头瞪视,这叫“虎视”,据称可“去五脏之邪”,并防治颈部疾患。
卧虎功不讲究意念、呼吸,也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耗时短而收益大,是适合现代生活节奏的功法,盼望练习者,特别是限于条件只能自学武术的爱好者学有所成。”
最后也要指出,任何一种抗打功夫,在实战中头部与裆部都是不能抗打的,卧虎功也不例外。
卧虎功功效
初时行二三度之后,即觉力疲气涌,与今日所习之体操中伏地挺身略同。习之既久,次数可以逐渐增加,一年之后,则完全不觉其苦,则易掌为拳,拄地而行之;越若干时更进一步,易拳以三指代之,中、食二指居前,拇指居后,略成鼠爪形,再如法练之;更越若干时,则单用一足之趾拄地,其另一足,则迭于其上,两足交换行之;然后在背上缚以巨石,如法练之,石增至百斤时,则大功告成,而指趾之力,已不下千斤,若着人身,如被兵刃之击刺,无有能当之者矣。
卧虎功介绍
俯卧撑的姿势趴好,然后双臂弯曲,大小臂夹角120度,两手掌虎口相对,相隔一手掌宽距离,双腿略弯,膝盖不能碰到地面,腰挺直。
坚持1分钟,让同伴轻捶你的胸肋,可以发觉应有疼痛感会减少很多。
坚持2分钟,让同伴在你练卧虎功的时候攻你胸肋,可以发现同伴很难伤到你。
坚持5分钟,在受到攻击的时候鼻孔喷气(丹田收紧,胸肋扩展),就可以基本上实现抗击打的目的。
坚持到了20分钟,差不多就金钟罩铁布衫了。
关于卧虎功修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1、卧虎功适合年轻壮年练习。
这个我已经多次强调,如果你自认为身强体壮,练习一点问题都没有。不过咱们现在的小伙好多都发虚,所以开始就练这个未必合适,我个人的建议是可以先练习站桩,如果站桩不会,可以练习卧虎动功,这个比静功要容易操作,也容易坚持,舒经活络效果也非常好。
对于年纪稍大一些的朋友,特别是已经工作的朋友,建议同上,同时由于成年人的脊柱多少会有问题,而人身体的毛病大多数都来源于脊柱的弯曲变形,所以建议练习俯身拱腰和蹲墙功,两个功法比较来看,俯身拱腰要容易操作,也容易坚持,蹲墙功做过的都知道,那是相当的费力气!
2、卧虎功的练习时间
这个问题其实在我的系列贴里有详细的解释,但考虑到伸手党多的很,还是再重复一下。
对于新手而言,时间在30-60秒都是正常的,当然这个动作还未必规范啊,2分钟是一个小门槛,5分钟是一个大门槛,10分钟就是一个层次的差别了,我到现在也没有突破10分,一直停留在89分的水平,这主要也是由于我今年的懈怠练习时间减少导致的。所以我只能说说10分前的一些体会。
进步的速度也和每个人具体素质有关,所以我的看法是练功是自己的事,每个人的状况不同,不要去和别人比,不要去强调时间的长短,自身的变化只要你去用心悟一定可以体会到,有体会就会有动力-----
3、卧虎功的练习频率
这个我的观点就是以自身的身体体会要准,如果你感觉很轻松,一天练多次也没关系,但如果你感觉练习后很累,要再练习的时候手臂酸痛,那建议你还是休息一下,等身体恢复后再练习。
通常,一天一次多组,两天一次多组是主流的安排
4、卧虎功的练习注意事项
练习前要热身,让身体热起来,个人建议是可以练习俯身拱腰,养生和热身一举两得,俯身拱腰长期练习,可以打通督脉,这个功法后面有功夫专门写个帖子和大家分享。
练习后要放松,待气血平和后在移动身体。练习后最好半小时左右不要喝冷水、洗冷水澡,最好是等气血平和后再做其他的活动。
5、关于遗精的问题
有不少网友都说了类似的问题,估计都是青壮年啊,呵呵!这主要是大家精门不紧导致,练习卧虎功对于强肾壮阳是有帮助的,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外界刺激,很容易就遗精,前提是你为青壮年,精力很旺!
卧虎功练习方法及要点
(1)热身
关于热身,保罗在囚徒健身里面有经典的描述“想象一下,从冰箱拿出一片冷冻过的莫萨里拉奶酪,轻轻一拉它就会变成碎屑,是吧!但是,如果将其用微波炉加热几秒后再拉,奶酪就不会碎,反倒是又柔软又有弹性。人的肌肉细胞与其相似。人体温度比较低时,肌肉细胞非常纤弱,极易受伤。体温升高后肌肉细胞就会变得富有弹性、易弯曲,这就是为什么所有明智的训练者都会在训练前热身的原因。热身不仅可以减少训练者受伤的危险,也可以让神经系统做好运动准备,使具有润滑功能的新鲜的滑液充满关节处,以迎接难度更大的动作。热身应该到什么程度,要根据外界的温度、训练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年龄等因素而定。相比于年轻人,年龄大的训练者需要的热身时间要略长一些。” 同时,热身也是让气机畅通,有利于提高练功的效果。
所谓热身,不是指跑步之类的,而是说要活动关节,让关节热起来。关节往往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因为我们一般锻炼都以肌肉为主,很少专门有意识的去锻炼关节,这导致关节的力量和柔韧性相对就弱一些。具体热身就是需要活动拉开关节,从手指头手腕肘关节,肩关节,颈部,腰部,胯部,膝关节,脚腕,逐一活动,以感到微热为宜。我的做法是练习俯身拱腰,这个只是介绍给大家做参考,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活动方式。
(2)热身需要的时间很短,一般几分钟就可以了,然后就可以练习卧虎功了,按要点保持身架,不要变形,随时去体察身体的变化,时时修正
练习很简单,基本姿势就是:俯卧于地,用双手和足尖把身体撑起来,要求两手的间距为一横掌(即从小指到姆指的距离)双肘弯曲,两肘尖斜向后撑开(即腋部张开,不许夹腋),大小臂间的夹角约为120度;双腿并拢伸直,不要凸臀。注意全身肌肉尽量放松,把这个姿势保持下去,不要变形,这就是卧虎功。
(3)收功
首先说一下为什么要收功,这主要是因为卧虎功属于强度大的桩功,练功后气血运行加速,这是需要调和气血,让气血平静下来。例如,我们每次练完会出很多汗,气血汹涌,而此时穴位是打开状态,如果不收功就会走失阳气,也容易受到外邪侵扰。
具体做法就是,练完功后默念“神返身中气自归”,同时做几次气归丹田的动作,静立片刻,然后摩擦双手作干搓脸,再活动手脚。
(4)功后放松
李紫剑老师介绍的一种方法是做瑜伽的“雷电坐”:两膝跪地,两小腿胫骨和两脚脚背平放地面;两膝靠拢,将臀部放在两脚上;然后两腿不动,身体向后仰直至触地。这时你会感觉腹肌被强制拉伸开,保持20秒左右即可。这是对疲劳肌肉进行反向拉伸并保持拉伸状态。
练习卧虎功的好处
1、技击或抗击打能力。
如果按正确的功架来修习,长时间练习后,可以形成传统功夫所讲的混元力或整劲或不空状态或弓态,此时就具备了抗击打能力。这也是功夫的最重要的基础,好的筑基可以为后续的摸劲、发力等提供好的基础。
具体来说就是:“你如果能支撑2分钟左右,可让别人在你练功时击打你的胸肋部,你会发现一般人的拳脚休想伤害你。你能连续支撑5分钟时,就具备了基本的抗击能力,在搏斗中,别人拳脚攻到时,只需用鼻孔猛烈地喷气或大喝一声(嗨、嘿、哈均可),挨上三拳两脚也没事。当你终于能连续支撑20分钟时,你的潜能就开发出来了,你的身体已经能够对外力攻击产生本能抗击了。也就是说,不需马步站桩运气蓄势,在步法散乱,身形变换的实战格斗中,你也能抗打!在实战中头部与裆部都是不能抗打的,卧虎功也不例外。”
卧虎功经过练习后可以开背开肋,可以使你的拳力大增,常人很难承受的,呵呵。因为卧虎功的一个效果就是肋间生肉,即形成强大的前锯肌,据说咏春寸拳的核心秘密也是充分调动前锯肌参与动作,大家感兴趣可以看看李小龙先生的肌肉,其前锯肌异常发达。
2、强身,有养生的效果
修习卧虎功“能够调动脏腑机能,可以处理胃病、胃炎和胃下垂、盆腔疾病,外部肌肉的牵拉自然会由外而内激发各个脏器机能。卧姿主要强健脊柱和背部肌肉,而内脏均与督脉膀胱太阳经相连。这个简单的动作要求全身所有的肌群都在发力,循序渐进坚持操练不仅可以增大肺活量,提升耐力,而且,可以预防颈肩腰腿痛关节疾患和内科腹腔盆腔疾患。
我练习的体会是练习一次就是一次调动全身气血的过程,每次都是出很多汗,据说这也是由于卧虎功练习时可以锻炼体内的深层肌肉,而这些肌肉日常是很难锻炼的,每次练习相当于揉捏内脏按摩腹腔器官,从而可以加快气血运行,减少积聚症瘕的发生。
3、塑体,锻炼多处肌肉,提升力量
“持之以恒,可以紧缩小腹增强肌力从而调整内在脏腑机能,至少坚持操练您的小腹部乃至整个腰部可以减少赘肉围度变小。”
同时,卧虎功能有效地增强练功者的臂力。由于练功时双手间距一横掌,双肘弯曲120度角,能使大、小臂几乎均匀受力,因而使大、小臂都能得到锻炼,而不像普通的俯卧撑那样双手间距过大,致使大臂受到的锻炼远远大于小臂,另外,卧虎功要求练功时全身尽量放松(特别是上肢肌肉)这样练出的力按传统说法是生自骨髓之力。
正确的姿势不但可以锻炼手臂力量、胸大肌、腹肌,还可以锻炼斜方肌、前锯肌、背阔肌,前锯肌可是平时不好练的肌肉。
网友练三个月卧虎功的感受和迷惘
从八月左右开始练,刚刚开始是打坐加金刚铁板功,效果不错,后来,打坐出了问题,就停止打坐了,只有铁板功一个了
再然后遇到一人,让我去学八部金刚功,我同时也看到了这个卧虎功,前一个我练了一个多月了,后一个我只练了大半个月
现在每天早上一遍八部金刚功,晚上铁板功,卧虎功
铁板功,原来第一次只有三五分钟,后来天天坚持练,每天增加一分钟,直到有一天,增加到15分钟的时候,腰变的很疼,我就知道不能继续了,我就退回到十分钟,不再增加,持续了一个月左右,最近开始增加了,现在是十二分半
卧虎功的话,大半个月前开始练习,第一次三十秒,可能动作不标准,屁股的话可能没抬起来,也不知道,每天增加一秒,现在是54秒,可能到一分钟我就要停止增加,缓缓了
刚刚开始练是为了提升什么狗屁性能力,然后练到现在我也没什么提示的感受,该早泄早泄,该咋滴咋滴,然后并没有什么性能力,可能功不到家,但是身体变化是有的
1、每次练完,不管什么练完,连的时候十分痛苦,练完却异常轻松
2、我也不懂什么精气神,但是我觉得人是很有精神,舒服
3、饭量增加,尤其是早上的饭量,两碗馄饨,一笼小笼包,一碗豆腐脑,这样子够我吃了,但是身高183体重130斤变为体重124。
4、卧虎功的抗击打?我反正是没感受到,但是力量的增加是有的,铁板功已经练出腹肌来了,但是这个腹肌跟健身房的腹肌不一样,我是一团的,却非常硬。
困惑
1、我在练铁板功的时候喜欢看手机,感觉背部的有一边骨头在磨损,如果不看手机,分散注意力我就坚持不了这个时间了
2、金刚功有没有什么心法,感觉练这个跟广播体操一样
3、有没有什么去火好办法,我现在在喝莲心茶加甘草片,感觉火还是很重
4、额,有没有祛痘和痘印的方法,我是大学生,青春期。。。看一脸的豆,烦的很。
卧虎功练习策略的经验之谈
基本原则1:卧虎功属于紧桩,适合身体好的青壮年练习,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能重视.
卧虎功属于紧桩,是一种强迫你进入正确模式的桩法,有点像浑圆桩的俯卧版,属于吃劲的功法,对身体素质是有要求的。
卧虎功是好功法,在过去师傅带徒弟时都是会选择基础好的青壮年,而现在网络发达,学习的兄弟里面什么情况的都有,各个年龄段,各种身体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注意该问题了,否则一旦没有效果或效果差,就会怀疑功法的正确性。其实,功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之说。
如果身体不是很强壮、体虚的朋友最好不要上来就练这个功法。简单点说就是卧虎功可以很快调动人的气血运行,但你本身的气血就不足,这问题就出来了,容易虚火上升,吧里有几个兄弟说脸热头热可能就是这种情况。此时,首先需要做的是练练养气血的功夫。待气血充盈后再练卧虎功,对身体而言有利而无害。
在过去,如果徒弟身体虚,师傅会让徒弟先练一段以松静为主的养气血的功法,待身体调理后才开始下一步功法的教授。急于练拳练功,反而事倍功半,欲速而不达。
个人看法:我们现在的身体情况与古人是没办法相比的,真正干过活得没几个,空气、吃的、喝的还有就是生活习惯的乱套,这些足以让现代人的身体素质变差。过去的石锁,估计我们没有几个能玩的动。所以,最好养气血的功夫最好也练一段时间。这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最简单的功法就是还阳卧,睡觉时练即可。有兴趣可以站一站浑圆桩,简单而有效,但对人的心性有考验。
基本原则2:建议静功动功配合练
卧虎功其实分动静两种,吧里多数人练的是静功,少部分人练动功就是少林卧虎功。
我的看法是动静兼练,,有两层意思:一是培育元气,为滋养生命本根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从内气而言:内气的萌发、锻炼都是倾向于动;内气的收敛、封存、保养都是倾向于静的。
少林卧虎功可以伸拔筋骨,开关展窍、调节五脏六腑、舒活经脉气血。卧虎功桩法属于静功的形式,外部形体看不到动,而内里的元气却在动静循环。
少林卧虎功也属于养生动功,古代又称为导引之术。为什么叫导引?即我们人身筋络不通,气血不和,故而需要通过一些特定的肢体动作形式,配合呼吸,进行疏导引领,使筋骨伸拔开来,达到经络畅通、气血宣和。
随着关开窍展、经络气血舒活效果的不断获得,再调节动静之比例,即逐渐减少动功,增加静功。但这个比例怎样调节,要经过多长的时间,应该从人与人的个体差异和自我练功的效果斟酌而定。
我现在是一天静功,一天动功,动功练完也很舒服。少林卧虎功和印度俯卧撑很相似,只不过是双腿位置有差别,估计原理上还是有分别,具体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