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名的来历与典故

藏家738 关注

收藏于 : 2023-04-20 07:39   被转藏 : 4   

武汉地名的来历与典故

武昌

武昌 一千七百多年前(三国时)孙权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现在的蛇山筑城,称夏口;公元280年,晋朝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即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后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时曾设武昌府。辛亥革命后改江夏县为武昌县,武昌即成为正式名称。

龟山  蛇山

很久以前,大禹承父遗志,为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率领百姓挑土筑堤,疏江导河,劳动号子声震云霄,惊动了玉皇大帝。玉帝深为感动,派龟、蛇二将下凡帮助治水。大禹非常高兴,便叫蛇做开路先锋。蛇领命后努力向前,所过之处立刻出现一条大江。由于蛇走起路来弯弯曲曲,故蛇拖出的大江也曲折而行,龟则紧跟在蛇后面,背上驮着神土,让大禹及时将神土撒下筑成长堤。当长江开到汉水口时,龟蛇因出力过度,累得不能动了,龟就趴在汉阳,蛇就躺在武昌,龟蛇隔江相望,化成龟、蛇二山,护佑着两岸百姓不受水害。

放鹰台

通过考古发掘的研究表明:位于今天洪山礼堂和水果湖游泳池之间的土台地带,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武汉人的先祖劳动和生活的地方,时间为6000年前。传说因李白于唐乾元三年(760)曾在此观放鹰捕鱼而得名。李白生平爱鹰,北游时就曾作过《观放白鹰》二首,其一为“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语燕雀莫相悼,自有云霄万里高。”

放鹰台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1956年考古发现,1965年和1997年两次发掘,证实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属屈家岭文化类型,距今50006000年。遗址上层还发掘出20余座唐宋时期墓葬。

卓刀泉

相传在三国争雄的赤壁大战前,关羽奉军师诸葛亮之命率兵马途经此地,正值盛夏,士兵们酷暑难熬,关羽派人四出寻找水源,均无所获。一位银须飘拂的老翁告诉关羽:“这里原是水丰林茂之地,后来出了个老虎精,把湖湾水源全部糟塌掉了。老百姓为求水用,还得送上童男童女供这老虎精受用呢!”此话刚出口,一阵狂风起处,一只金睛白额老虎张牙舞爪地扑了过来。关羽见状,凤眉横竖,怒不可遏,随手祭起那把青龙堰月刀,大刀瞬息化为一条青龙,呼啸着迎虎而上,猛虎也纵身窜向青龙,龙虎相搏,飞沙走石,斗得天昏地暗。青龙越斗越勇,猛虎一阵惨叫,趴在地上再也不能动弹,化成了一座石头山,而青龙降伏了猛虎后又还原成偃月大刀,回到关羽手中。关羽以刀卓地,仰天大笑,就在他的大刀卓地之处,居然冒出涓涓清泉。将士们用此泉水痛饮解渴,军威士气大为振奋。临行前,关羽用刀蘸上泉水浇洒石头山,山上立即绿树丛生,青翠一片。
    后人便把这处清泉取名为卓刀泉,并在泉畔建起了卓刀泉庙,把白虎精化成的山叫做伏虎山。有诗曰:"青龙降虎关云长,甘醇还数卓刀泉。"
此泉深约3丈,水色淡碧,冬温夏例,味甘如醴。明初楚藩昭王朱桢来此饮泉水后,大为赞赏,于是在泉口修筑石台,增置井栏,并建亭盖护。宋代因泉建寺庙,名“御泉寺”,曾是香火鼎盛、游人如织的地方。据碑文记载,寺庙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现存建筑大致为1916年重修。山门上刻有“卓刀泉”三字,进山门,为一四合院。院落中央,为泉井;左侧为桃园阁,供刘备、关羽、张飞三位塑像;左右两厢为禅堂。再进为正殿,供关羽塑像。庙前泉水淙淙,庙周古木森森,宁静幽闲,真是别具山野情趣。卓刀泉井深约三丈,据碑文记述,泉水“冬温而夏冽,其色淡碧,味甘如醴,饮之可疗疾。”明朝初年,楚昭王朱祯喝过这儿的泉水,极为赞赏,于是筑井台建井亭,并手书“卓刀泉”三字。今亭已倾废,井台与井栏犹存,上刻“卓刀泉”三字仍清晰可见。卓刀泉历来为武昌之胜景,据寺内石碑载:卓刀泉四周松柏缭绕,拔地参天,每当烟开日出,天朗气清,则百鸟腾声,欢如乐作。及微风披拂,而云飞涛涌,谷应山鸣。其澎湃之声,恍如万马奔驰,杂沓而至。往往呼吸之顷,百灵变幻,莫测其端,词客人,靡不以得睹斯泉为快。其美丽壮观之景致,令人神往,故游其间者,恒累宿不能去

粮道街

粮道街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司门口和中山路螃蟹甲之间紧邻胭脂路、后补街、民主路、小东门,拥有粮道街中学、武汉中学、武汉市第十四中学、湖北中医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等院校。

粮道街之得名,源于清代曾在此设的粮道署。而粮道街声名之彰显,却缘于此处多书香,此处多人杰。溯至明代,这里有勺庭书院,清代,这里有江汉书院,民国初,这里有大学一所、中学两所、专业学校三所……就拿粮道署来说吧,清朝被民国取代后,这个名是管嘴巴填肚子却让蛮多人饿肚子的衙门,即被改造成学校———私立中华大学。这所大学因出了个土生土长的青年革命家恽代英,曾经誉满天下;当年旧址上的现武汉市第三十三中学,仍是一所很不错的学校。

阅马场

阅马场位于武昌城区的中部,东至蛇山洞延伸出来的武昌路,南至阅马场小学,西至湖北剧场,北至蛇山南麓,东西长100,南北宽300,是个知名度很高的广场。武珞路以此为起点,横贯广场的中部,向东伸展,西北与长江大桥的引桥公路相连,西南与彭刘杨路相通,是连通武汉三镇的主干道。

清代初年,巡抚刘兆麟在明代楚王府之东辟建练兵演武的校场,场上有演武厅,是举行武科考试的场所,名阅马厂。解放后在书写时改"""",己经约定俗成。

三百年来,这里发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16886月,武昌发生兵变,推举夏逢龙为总统兵马大元帅,设指挥部于阅马厂。1853年元月,太乎天国攻占武昌,在阅马厂塔台宣讲革命道理。辛亥革命时,设武昌起义军政府于阅马厂北部的红楼,并在南部塔台拜将,拜黄兴为战时总司令。五四运动时期,数千名学生在阅马厂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北伐军攻占武昌城后,武昌人民在此集会,庆祝北伐胜利。此后又是人民庆祝抗日胜利、武汉解放的场所。1981年在这里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的盛大活动。

紫阳湖

紫阳湖位于武昌蛇山之南,东邻首义路,南至津水闸、石灰堰,西接紫阳村,北抵紫阳路,面积约20公顷。紫阳湖古称滋阳湖,每至夏日满湖荷花呈紫色,朝霞夕阳映紫荷,故名紫阳湖。

紫阳湖波平如镜,湖荷岸柳,花木扶疏,夏以荷胜,可资游赏,为历代达官贵人所向往,文人墨客多会于此。宋代大诗人陆游、黄庭坚均曾泛舟湖上,望着眼前卷荷舒欲倚,芙蓉生即红的美景,分别留下了十里亭阁菱荷香凭栏十里芰荷香的佳句。宋代祝穆在《方舆纪胜》中称紫阳湖外与江通,长堤为限,长街贯其中,四旁居民蚁附;《入蜀记》亦云紫阳湖荷叶弥望,……其上皆列肆,两旁有水阁极佳。至明、清两代,紫阳湖更是声名远播,趋之者众。明代兵部尚书熊廷弼曾在湖旁建熊园,横六、七里,宛一幽僻乡落,浚小溪九曲,每曲一亭,沿溪奇卉杂檀。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则于湖心设茶座、酒亭,有曲桥相通,张常在此宴请宾客、题词吟赋,饱览湖光秀色。物换星移,世事沧桑,如今湖上古迹尚余紫阳桥,为明万历年间修建,是当时通往楚王宫(清康熙改建为万寿行宫,即今烈士祠)的要道,有文官在此下轿、武官在此下马之说。西北角有霸王井,相传饮此井水者,力大无穷,惜今不复有井水供游人畅饮。

胭脂路

胭脂路的来历,不得不提及胭脂山。据当地年长者讲:从前,这里曾横卧一东西走向的小山,山不大,却颇有来头,话说是当年南海观音赶赴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途中停下来休息时,不慎打翻了胭脂盒,胭脂盒掉到人间,化作了这座名曰胭脂山的小山。

街道口

街道口泛指武珞路石牌岭北端以东的路段两侧一带。亦实指武珞路以北从珞珈山路到洪山村之间面积为21000平方米的地区。

洪山村在清代名叫杏花村。村头有条小街,是武昌城东郊集市小镇,长不过百米,人称街口头、习称街道口,是从武昌城到武汉大学等处的必经之地。解放后,武珞路扩建,使街道口的面貌大为改观,但仍保留街道口的地名,并泛指其附近地带。

广埠屯

明太祖时,要求诸王护卫军屯田护卫;明成祖时更是要求发展农业生产。楚王积极响应,他命令驻扎在东门外交通孔道口的护卫军置屯耕戍。明太祖时赐给诸王的仓库名称都以广字开头,楚王的仓库名广埠,因而护卫军屯垦之地就称为广埠屯。 

石牌岭

郑氏始祖郑法宏定居在武昌府东门外洪山前.天字岗.骆驼岭(又名郑家大院)生活过几代人且葬入此地。

石牌岭名之由来於嘉庆三年告示牌。这石牌告示为郑氏十六世祖郑开箴所立。

告示牌的内容如下:

“湖北武昌府江夏县正堂加五级纪绿十次王

为祖茔就圮,吁请严禁.恩加无已.据生员郑开箴禀称.生祖居本邑黄鹤二里六甲,距城六十里,祖墓俱在本乡,惟始祖郑法宏墓,在省城东门外.洪山前.天字岗.骆驼岭.土名郑家大垸.,计坟八冢。冢竖有碑围坟大堑一道,堑内平埋两圆石,堑外馀山大段.地面广阔,栽蓄柴薪树木,只因离家苦远.兼无祭田.旧仅族人郑虎文郑其耕父子,在城居住,就迁掌管.其后式微,看管不力,致堑外馀山.多被他姓侵削,堑内走成大路.堑塍缺之囗数处,碑石毁堀无存,薪木寸草不留,八冢旋修旋塌.堑路旋闭旋开.素末交人看守.无从究问.嘉庆元年生堂叔职员郑思齐.即郑良友呈请宪王.:赏给告示.无如附近居人,不知改辙践踏如故,今生祖茔郑家大垸,除已经失守之地不计外,现存坟地.上自山脊.下至山脚.左右至流水山沟.尚属瓦全.势非叩请宪恩.,无由严行禁断,过年生移城内通兴铺花堤居住.距坟较近.理应掌管此山.不虞冒昧.缕陈原委,仰祈垂念先茔.赏准示禁.碑-块永奠.,九族腾欢,朽骨且顶洪恩,生人正非木石,上呈等情.据此.除词批示外.合行出示严禁,为此示仰保甲,及附近居人等知悉,嗣后毋许在於该生祖山界内,侵削薪木,毁掘碑石,践踏坟垸,倘有不法棍徒,胆敢故违侵害,许即扭禀赴县以凭究治,该保等毋得徇隐抗违,致干重咎,凛之慎之,母违特示。

右仰通知

嘉庆三年三月二十三日示”

石牌立於荒山成为此地标而被人们定名“石牌岭”。

杨园

据考证,清朝时期,有一位洋人在武昌桥梁村(铁路医院原门诊部)修建了一座庭园,人们称之为洋园。后来,该洋园成为张学良的行园,但“洋园”之名一直没有更改。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洋园被更名为杨园,一直沿用至今,原来洋人盖的四栋楼房,现在是铁道部第四设计院办公室。杨园街就是以此为名。

积玉桥

积玉桥泛指武昌解放路北端以东之中山路南北两侧地带,东至沙湖北巷,南连得胜桥()北端,北至和平大道与一马路交会处。这一带原来有座桥,《江夏县志》记为鲫鱼桥,建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是座宽一丈多的石桥。每年夏季湖水上涨时,附近的居民就在桥孔处捕鱼捞虾,所捕之鱼多为鲫鱼,遂称此桥为鲫鱼桥,并泛指附近之地。后来这里成为运送铸造铜元材料的车辆至铜元局的必经之地,便取堆金积玉之意,将鲫鱼桥谐音雅化为积玉桥。1931年石桥毁坏,1934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墩、木头桥面的桥梁,1938年又毁,现仅残留桥基,尚可依稀辨认。积玉桥作为区片名称则沿用至今。

都府堤

都府堤位于武昌解放路北段的西侧,其东原有司湖,清时在此筑堤,堤近都督府衙门,故名督府堤,亦称都府堤。清代末年,沿堤形成居民区,就叫都府堤大街,人们仍习称为都府堤。

水果湖

水果湖原本是指东湖的一个湖汊(即东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与东湖主水体连接部位相对窄小),现在主营泛指武昌城区东北部滨临东湖的大片地区,现为中共湖北省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所在地。水果湖并不产水果。原是一片荒丘野岭,沟壑纵横,连农田菜地也不多。每逢下雨时,丘岭上的雨水顺着沟壑汇集到这里的湖汊里,由此出口流入东湖,人们便把这个东湖的湖汊称为水口湖。日久讹变,谐音转化为水果湖。

司门口

司门口是武昌解放路与民主路交叉地带的泛称。坐落在这个交叉点西北侧的原武昌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在明、清两代是湖北市政使司衙门,即藩司衙门,又称藩台衙门,俗称藩署。衙门坐北朝南,大门正对长街,即今解放路。

巡司街

武昌原来有条街叫巡司街。相传,清末有个破落的满族贵族,非常想做官,皇帝就给了他一个九品巡司小官。一次,钦差大臣路过此地,大小官员都到府台衙门接风摆宴。巡司一看府衙富丽堂皇,就嚷着要搬过来。县官便给他修了座连小土地庙都不如的衙门,此地后来便被称为巡司街。

上世纪20年代后期,巡司衙门被拆掉。60年代左右,此地被改名为明伦街。 

珞珈山

珞珈山原名罗家山,指此处原本有罗姓家族居住。也有人名之落驾山。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平定了叛乱以后,见死伤的人数不多,国家的元气未伤,决定继续出征,并将大营移到东湖南岸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山上,对参加平定叛乱的人论功行赏,还赦免参与叛乱的人。这样一来,全军上下斗志昂扬,楚军在战斗中又接连获胜。后来,人们就把楚庄王设营的这座山叫做落驾山。

现名珞珈山,是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改的。珞,是石头坚硬的意思;珈,是古代妇女戴的头饰。一则去罗家这样的俗气,二则寓意当年在落驾山筚路蓝缕、辟山建校的艰难。 

三层楼

三层楼位于武昌城区的北部,泛指和平大道与新河街交汇的地带。这一带原是一片水塘荒地。清末,新河洲渐有居民,逐步形成武昌城外的集市贸易场所。1912年,从事营造业的资本家喻兴隆在今和平大道445号处修建了一栋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底层开杂货锦、棺材铺,二楼开茶馆,三楼为说书场和皮影戏场,生意兴隆,远近闻名。这座三层楼房高踞于四周平房草棚之上,非常突出,成为这一带的显著标志,人们遂以三层楼泛指这一地区。解放后扩建和平大道时,原楼己经拆除,但三层楼仍为这一带的区片名称。由武昌至红钢城的16路公共汽车在此设三层楼站。附近有条小街,至今仍叫三层楼街。 

昙花林

昙华林位于武昌花园山北麓,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清代古巷,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长1.2公里。原指东段,1946年将原来的正卫街、游家巷并入,沿袭至今。

昙华林的得名有两说:一说是巷内有花园,多植昙花,聚而成林,古时“花、华”两字通用,故名昙华林;一说巷内多住种花人,一坛一花,蔚然成林,后来“坛”讹为“昙”,称为昙华林。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湖厂总督林则徐在此巷内建丰备仓。同治十年(公元18U),天主教会在此开办文华书院(后改文华大学)、圣若瑟医院(现为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仁济医院(解殊后并入市三医院)。清末,这里是革命团体日知会、育英学社的活动基地。192610月,北代军攻克武昌城后,北洋军阀的湖北省督军陈嘉谟、军长刘遇春躲人巷内文华大学,北伐军包围该校,迫使校长孟良佐交出他们。抗日初期,郭沫若带领的一批抗日宣传队员曾住此巷83号原军阀夏斗寅的旧宅内。抗日胜利后,文华大学改为华中大学,解放后并入华中师范学院,后迁桂子山。

东湖风景区

武汉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城区,景区面积7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1950年兴建风景区,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1999年被国家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0年成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其历史典故可以参考武汉东湖史话。至今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六个游览区,即听涛区、磨山区、珞洪区,以及还未完全建成的白马区、落雁区和吹笛区。秀美的湖光山色:景观别致,风光迷人。东湖风景区共分为五大景区,目前已对外开放的有听涛、 磨山、吹笛、落雁四大景区,景观景点100多处。33平方公里的水域浩瀚,12个大小湖泊,120多个岛渚星罗,112公里湖岸线曲折,环湖34座山峰绵延起伏,10000余亩山林林木葱郁,湖水镜映,山体如屏,山色如画。东湖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春季山青水绿、鸟语花香,夏季水上泛舟,清爽宜人;秋季红叶满山,丹桂飘香;冬季踏雪赏梅。 

厚重的人文底蕴:东湖是最大的楚文化游览中心,楚风浓郁,楚韵精妙,行吟阁名播遐迩,离碑誉为三绝,楚天台气势磅礴,楚才园名人荟萃。屈原塑像、屈原纪念馆,内涵丰富,美名远扬。东湖周边聚集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26所高等院校,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等56个国家、省、部属科研院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中国光谷,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艺术馆,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别致的园中之园:依山傍湖的东湖梅园,为江南四大梅园之首,1200亩园地上309种梅花争芳斗艳。目前,登录的世界梅花品种共262个,其中东湖梅园就占了152个,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所在地。 

东湖旅游景点

听涛区

听涛区:该区南是一狭长半岛。岛上有先月亭、可竹轩、多景台、露天剧场、溜冰场等。由此北去,则是听涛轩。此轩四周苍松翠竹环抱,外景清幽,轩的建筑古雅别致。轩右下有"水云乡"可以品茗,左下的听涛酒家有诱人的活鱼风味菜肴。向北越过荷风桥,迎面便是纪念楚国诗人屈原的行吟阁相当于二三层楼高的行吟阁,古风朴朴,令人肃敬思古。再北行过落羽桥,便见濒湖画廊和屈原纪念馆,这里经常举办美术、书法展览。再往北过一桥,便到梨园。园内以果园()为主,又有奇花异木辅之。穿过梨园向北,是纪念太平天国九女牺牲的九女墩。至此,沿湖风景已毕,但从九女墩折向东有一长堤,一直通到湖水中央的一个小岛。岛上建有湖心亭(湖光阁),恰似杭州西湖中三潭印月边的湖心小岛。还有中国第一座雕塑寓言公园,按《盲人摸象》、《猎人争雁》、《鹬蚌相争》、《东郭先生》、《掩耳盗铃》等寓言而雕塑的石质,铜质雕像,栩栩如生,游来别有一番情致。 

磨山区

磨山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东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三面环水,六峰逶迤,既有优美如画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奇花异卉,又有丰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00多万人次,是武汉市最靓丽的旅游休闲胜地。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物,别致的园中园和浓郁的楚风情是磨山景区的四大特点。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各种观赏树种达250多种,共200余万株,在武汉有绿色的宝库之誉。这里更是花的海洋,花的品种成千上万。梅花、杜鹃花、樱花、兰花、荷花、桂花、月季、海棠、桃花是这些花卉的主要代表。其中,仅梅花品种就达206种,梅树、梅桩2万多株,为全国之最。栽培技术与研究水平均领先全国,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就设在磨山梅园内。优厚的旅游资源条件吸引了日本陆奥银行在这里投资兴建了与日本的弘前市、美国的华盛顿并称世界三大赏樱胜地的磨山樱花园,美丽的樱花灿若朝霞,白如初雪,日式的园林经典建筑法隆寺五重塔是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象征。磨山杜鹃园品种冠中南五省之首,阳春三月,花开时节,满山遍野花海如织,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磨山桂花也一向在民间享有盛誉,素有八里磨山,十里飘香之说。 

珞洪区

即武汉大学,掩映在山林之中。古朴典雅的校园建筑错错落落散在樱花、桂花等花木间,引来游人无数。洪山也是林木葱浓,古迹甚多的好去处。 

落雁区

落雁区内有一鼓架山,相传是战国时楚庄王击鼓督阵讨伐斗越椒的地方,在一次战斗中,斗越椒向楚庄王猛射一箭,却射在鼓架上。此山因此被称为鼓架山。 

白马风景区

落雁区的北面是白马风景区,区内有一白马洲。相传公元二八年赤壁之战后,鲁肃转回夏口骑马过洲,战马陷泥而死,含泪葬马于洲,故此地称为白马洲。落雁区和磨山区的东面是吹笛山,这里山峦起伏,群山争秀。据传明代皇帝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桢被封在武昌时,曾在此地吹过笛子,此山因而得名吹笛山。 

饮马池

湖北为古楚国之腹地,而武汉又位于湖北的中心。楚水清若空,东湖自古就与楚文化结缘。西周时期,楚王熊渠封其子熊红为鄂王。鄂王在现东湖蔡家嘴用青石筑池饮马,曰饮马池。他死后,便葬在东湖西北岸的凤麟嘴。 

其他景点为了从更多层面反映楚文化的丰富多彩,从80年代末以来,在东湖磨山景区又相继建成了楚城、楚市、风标、楚天台、祝融观星、离碑、楚辞轩、唯楚有材等景点。除了这些景点之外,东湖湖畔的湖北省博物馆中蕴藏有大量楚地出土文物,如曾侯乙编钟等。

汉阳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才迅速发展起来。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今天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合而成的武汉市,其历史只有84年。 

钟家村

春秋时期,楚国一个叫钟子期的大音乐家,隐居汉阳古城市里。一日,钟音乐家在龟山之麓采樵毕,背捆柴禾,在江边歇脚。忽然,一缕乐音袅袅入耳,钟子期是个识货的,听着听着,竟听出了高山流水的韵味,不禁失声赞叹。这一叹不打紧,引出了奏琴人俞伯牙。这伯牙本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倾盖一晤,竟视这樵夫为知音。一年之后,伯牙到知音隐居地回访,可天不假人寿,伯牙悲情催激情,于知音灵前奏了一曲,下船解缆,橹声矣欠乃,洒泪而去。行至一渡口,伯牙将那须臾不离的梧桐古琴,摩挲良久,想,琴瑟和谐,当有知音,世无知音,要琴作甚!太息一声,将琴摔碎在一嵯峨怪石上!钟子期隐居亦即俞伯牙痛失知音的村子,叫作钟家村; 两位知音切磋之处,叫作琴台;俞伯牙绝望摔琴的渡口,叫作琴断口……

太子湖

汉阳区南部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有个湖叫南太子湖,其北是武汉市四新农场所在地,由一片湖区开垦成菜地的地方,原称北太子湖。古代两湖相连,名为灌水湖,因长江涨水倒灌入湖而得名。后来改名为太子湖,这早已是约2000年前的事了。 
    传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朝中矛盾四起,忠奸难辨,皇室重臣亦有遭贬。有位身怀六甲的皇妃(一说为皇后)被贬,沿汉水漂流而下,流落到灌水湖时已是十月怀胎,在渔船上分娩一男婴。在随行婢女和渔家的精心照料下,母子平安。王莽篡位事件平息后,皇妃回宫,其男婴被皇室认定为太子。灌水湖也因此而改名为太子湖。 

腰路堤

1954年,武汉发大水,遂在洲头街修了一条大堤起到防洪的作用。1954年后,钟家村一带逐渐繁荣起来,像桥机厂、中南轧钢厂等一批企业兴建在此。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修建了鹦鹉大道,把原来的堤岸在道路经过的地方开了一道闸口,看起来像是把鹦鹉大道一分为二,遂把这条堤称为腰路堤。因年久失修,现在这条堤已经看不到痕迹了。 

升官渡

清道光年间,蔡甸大集场有一吴姓举人,进京赶考,走到汉阳城西一渡口,因无渡船,万分焦急,深恐误考。适逢一位渔翁在此收网,见此情景即摇船送他到对岸,吴举人正要付酬,渔翁不收,说:这里虽是南来北往要道,但战乱不断,没人敢设渡,如他日金榜高中,若能架座木桥,八方百姓定会感恩于你。吴举人听后连连称是。赶考完毕,吴举人被钦点进士,后几经升迁,至汉阳府县令。他没有忘记渔翁的话,在此架了座木桥,百姓方便欢喜,称此地为升官渡,以表示对吴举人的钦佩。这一地名也暗示了人们希望升官发财的世俗价值观! 

墨水湖

墨水湖的名称来源及传说有许多种,最主要的传说有三种:

一曰湖色浓碧,因富含藻类和微生物,经千百万年不断繁衍死亡而存积湖内,致使湖水墨绿,故名。

二曰古代有个秀才住在湖边,每日勤奋著书写字,常到此洗笔(也有说是五代十国时期,昭明太子写《昭明文选》后,在湖内洗笔),而把湖水染黑,致湖色墨黑而得名。

第三种传说是一段神话故事:在远古,从汉阳五里墩到七里庙一带是一片沼泽湖汊,芦苇蓬蒿丛生,有条乌龙经常在此兴风墨水湖作浪,百姓深受其害。为制服恶龙,百姓们决定建筑一条长堤,把乌龙困死。他们日夜苦干,刚把堤筑起一人多高,就被乌龙一个翻身扫毁至尽。这时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见大家垂头丧气望着湖汊发呆,便站住脚,捻着胡须,对大家笑吟吟地说:白天干、晚上挑,不如钢钉钉龙腰。接着,老人同村民们一起干了七七四十九日,炼成一根三丈三尺长的大钢钉,让大家抬起对准五里墩、七里庙之间一处,猛地一插,让年青力壮的人轮流抡锤猛砸,顿时,地动山摇、狂风暴雨,地下传出翻滚嚎叫声,不一会,乌龙挣扎抬露出头,张口喷吐出一大股黑血后死去,这股黑血瞬间将七里庙外渍出一个黑沉沉大湖。原来这白胡子老头是玉皇大帝派的天神,来助人们斩龙除害的。令人惊奇的是,渍成的湖水墨黑可以写字、作画,附近的学子都来取湖水使用,于是当地百姓都叫它墨水湖。 

洗马长街

在汉阳龟山脚下,有一个响当当的地方——洗马长街。它为什么叫洗马长街呢?这与关羽有关。相传关羽在大破于禁之后,曾站在长江边的禹功矶上,为自己的坐骑赤兔马洗澡。然而,我们翻阅历史书,就会发现不对头:《三国志》记载,公元219年,关羽水淹于禁大军,地点在襄阳。这就是说,关羽在大败于禁后,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到禹功矶上洗马的。但这个传说还是被武汉居民认可,并逐渐沉淀到了地方文化之中。

汉口

南北朝时期,汉口作为地名在史籍上出现。今天的汉口其实只有500余年历史,始于明代成化年间的汉水改道。汉水原来从龟山南边注入长江,成化年间其主流则从龟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长江。汉水改道后的低洼荒洲地带,至清嘉庆年间发展成为与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广东佛山并称四大名镇之盛誉的汉口。鸦片战争后汉口开埠通商,发展更趋快速。

长堤街

“长堤街”这三个字的组合,在武汉所有的地名中,估计是最切的:首先是长,4000米,在“街龄”相若的街道里,没有比它更长的;其次是堤,它早先的确是一道堤,一道长堤,公元1635年,亦即明崇祯8年,汉口通判袁火昌主持修筑,西起口,东止今江汉区东堤街直至长江边,是为后湖堤 ,或称长堤———为纪念袁通判,也叫袁公堤。有了袁公堤,才有了堤内汉正街的成长、发展和繁荣。最后才是街:清同治三年亦即公元1864年,汉口筑城堡,就在袁公堤外筑城开壕,一为防“寇”,二为防洪。汉口有了城堡之后,袁公堤即失去防洪作用,就有居民在堤两边建屋起楼,逐渐形成以堤身为轴线的几乎与汉正街平行的街市。

江汉关

1924年元月21日落成的江汉关大厦正门上方凿刻的“江汉关”三个大字,气势恢宏,极为壮观,出自当时湖北教育厅厅长宗彝之手。宗彝初习颜柳,后摹魏碑,善写斗方,笔力遒劲,是武汉的知名书法家。为写江汉关三字,他数易其纸,只为“江”字笔画少,难与繁体的“汉”、“关”二字协调,最后才一挥而就。为此三字,江汉关赠他纹银500两。

汉正街

“汉正街”古汉口之正街,16世纪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后,长江汉江交汇处,尤其是沿汉江一带地域逐渐成为汉口商业的中心地带。清朝康熙年间,此地因设立汉口巡检司而成为汉口镇的正街,又称“官街”。当时的汉正街沿街店铺林立,八方商贾云集,街情民风淳厚。

五彩巷

在汉正街有一条巷子,叫“五彩巷”。据这里的老人讲,以前,这里是纸匠的聚集地,有扎纸人纸马的,有做纸花的,也有纯粹卖纸的,不一而足。这些匠人往往将做成的纸工艺品挂在门口,并涂上各种鲜艳的颜色,远远望去,五颜六色,煞是好看。五彩巷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花桥

花桥位于汉口解放公园路的西北端。据传,在原来的黄孝河上,横跨了一座木质桥,两旁有雕花栏板,俗称“花桥”。花桥之名由此而来。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藏家738 关注

文章收藏:1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