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歌墨舞的中国书法(连载6)——竹简帛书

风的方向

收藏于 : 2022-08-09 15:19   被转藏 : 1   

竹简帛书——率意天真留墨痕

《书法》(中国国粹艺术读本)

倪文东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8年9月出版发行


6. 率意天真留墨痕

(1)先秦墨迹的艺术魅力

历代的考古发现和挖掘,为我们进行文字和书法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使我们比之先贤有条件和机会亲眼目睹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简牍帛书和碑石墓志等出土的书法遗迹。这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本世纪以来陆续出土的大量先秦时期的墨迹,如盟书、竹简和帛书等。它们的书法价值在于,是我国最早的书法遗墨,是古代人直接用毛笔书写出的艺术作品,不需要第二次刻凿加工。书体有篆书,有隶书,更有由篆书向隶书过渡——篆隶结合的特殊书体,内容丰富,书风独特。这些出土的先秦书法真迹,使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当时文字的书写风格和趣味,这是青铜器铭文和石刻墓志所不具备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这些出土的盟书、简牍和帛书便显得十分珍贵。


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

盟书、简牍和帛书,在整个书法发展史上比较特殊,与甲骨文的刻写、青铜器铭文的铸造、秦代刻石等相比较,所不同的是,盟书、简牍和帛书上面的篆书文字是保存遗留下来的书写墨迹或朱色。这样的遗迹,是比较珍贵的历史资料,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古代书法艺术中简帛类书法作品的第一手研究资料,而且从文字史的立场上看,也为我国的考古、文物、文字的发展演变等方面都提供了无比珍贵的第一手研究史料。盟书、简牍和帛书的另一个特点是文字有篆有隶,篆隶相杂,是研究篆书向隶书过渡时期的重要文献资料。

(2) 盟书简帛分类及作品

先秦所留下的书法墨迹主要有盟书、简牍和帛书三大类。盟书的代表作品是《侯马盟书》和《温县盟书》。简椟的代表作品有《曾侯乙墓竹简》《信阳楚简》《包山楚简》《青川木牍》等。帛书的代表作品为《楚帛书》。

盟书

古代玉器以其质地坚硬、滋润,给人以特殊的美感而被视为智慧、财产、身份等的象征,在庄重的场合使用,用于典册亦是其一。在《周礼》、《左传》等历史文献中,常有“载书”之称,是当时为了某些重要事件举行集会,制订公约,“对天盟誓”的誓词,便称为“盟书”。盟书客观地反映了王室权力衰微,统治阶级利用盟誓、借助鬼神来达到团结内部、维护统治地位的目的。盟书书于玉册,以表重视和庄重。盟书在当时都是一式两份,一份藏于“盟府”,一份埋于地下或沉在河水之中。后来出土的盟书就是埋在地下的那份。著名的盟书有1965年出土于山西侯马晋城遗址的《侯马盟书》和1980—1982年在河南温县武德镇出土的《温县盟书》。

《侯马盟书》,作于春秋晚期晋定公十五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前489年),盟书玉(石)片以圭形为主,大者长32厘米,宽4厘米,厚0.9厘米,共约五千余件,可识读者656件。现藏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册上多为朱书,少数为墨书。这可说是出土先秦数量最多的、最集中的毛笔书法原作。盟书的盟主据考为赵鞅,他为团结宗族、战胜对手而组织了这次盟誓活动。


战国《侯马盟书》

《侯马盟书》是用当时的手写体书写的,属于大篆,起笔粗重,多侧锋取势,收笔细,笔画多呈圆弧形,形似蝌蚪,应即汉唐人所谓的蝌蚪文。它与战国时期其它的手写体如楚国简书、帛书,以及《说文》《三体石经》中的古文很相近。《盟书》的结构圆扁,笔画多呈圆弧形,少方折用笔。因用笔速度较快,常流露出上下笔画欲相连的笔势。结体因横画多向右上倾斜而多有欹侧之势,起笔多用侧锋,行笔则中、侧锋常有转换。《盟书》的字体结构与当时的铭刻体没有多大区别,唯笔道的粗细因起笔侧锋而不能整齐划一。

《温县盟书》与《侯马盟书》的结体用笔大致相同,唯比后者结体更加空灵、恣肆。


温县盟书

简牍

 竹简,《说文》曰:“简从竹,间声”。木牍,《说文》曰:“牍,木板也,从片。”木的一半为片。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削制而成的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竹片称为简,木片称为札或牍,又统称为简,稍宽的长方形木片叫方,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的叫策()

先秦的简牍在古代就有发现,据史载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旧宅,于壁中发现用古文书写的《尚书》《孝经》《论语》《礼记》等数十篇,即所谓的“壁中书”;晋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即所谓“汲冢书”。这两次出土对中国学术史的影响很大,可惜原物早已荡然无存了,只在《说文》、《汗简》等书中保留一些先秦简牍的字形。近百年以来出土的简牍很多,先秦的简牍皆为战国时期的作品,主要集中在秦和楚两个国家。楚系简牍多在湖南、湖北、河南出土,如湖南长沙的仰天湖、五里牌、杨家湾,湖北随县擂鼓墩、江陵天星观、江陵望山、荆门包山,河南信阳长台关等地;秦的简牍在四川青川郝家坪、湖北云梦睡虎地、甘肃天水放马滩等地出土。这些简牍内容包括古书、遣册、法律文书、记事、家书、墓主记、编年记、日书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其极高的史料价值,学术界有所谓“简牍学”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在书法上,这些简牍也为我们提供了观瞻先秦墨迹手书、研究字体演变、体悟笔法发展的珍贵资料。简牍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曾侯乙墓竹简》《信阳楚简》《包山楚简》《青川木牍》等。

《曾侯乙墓竹简》,1978年出土,共240枚,总计6696字,内容为遣册,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同时出土的有闻名于世的大型成套的编钟。曾,又作缯、鄫,曾国即史籍中所载的随国,此时的曾国已沦为楚国的附庸,故也可称其为楚国文字。此简的字形结构与楚简相仿,起笔粗重,收笔出锋,细瘦坚挺,结体以纵势为主,多有长笔弧线,显得婀娜多姿。明显受到三晋地区的文字如《侯马盟书》的一些影响。


战国《曾侯乙墓竹简》

《信阳楚简》,战国中期。1957年出土,共有简一百余支,约1400余字。内容是竹书和遣册。此简墨书一行,全为篆书笔法,用笔藏头护尾,除个别笔画落笔较重外,大部分线条均匀,笔画精道,结体工整横扁,章法既疏宕潇洒,又显妩媚恣肆。

《包山楚简》,战国中期。1987年出土,有字简278支,共12472字,字数较多。内容包括文书、祷辞、遣册,颇有史料价值。因非一人所书,故艺术风格多样,全面反映了当时楚国书写文字的基本面貌和实际使用情况。这批文字简不但数量多,而且字数多,书法风格多样,风格有浑厚、瘦劲、率意、洒脱、秀丽、凝重等,是研究和学习楚简书法的重要资料。

《青川木牍》(公元前309——前307年),1979年出土。出土有两件,一件模糊不清,一件46×2.5厘米,两面书字,清晰可辨,一面121字,一面33字,现藏四川省博物馆。此木牍的书写时间上距秦灭蜀7年,下距秦始皇统一六国86年。内容是有关土地制度的律令,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古隶”字体,是典型的由篆书向隶书过渡时期的文字,没有后来成熟隶书的波势和挑势,结体自然随意,布白疏朗,书法秀劲清丽。其中既有与篆书笔法形体完全相同的字形,亦有与汉隶相当接近的字形,大多数字形已出现隶书的笔势、笔顺和笔画连结方式。这种介于篆隶之间而又非篆非隶的所谓“古隶”的出现,将“隶变”的时间提前到了战国中晚期,为我们研究书法史和文字史上古今文字的嬗变轨迹,即隶书形成的时期,提供了极为可靠的例证。

帛书

帛书,即书写在丝织品上的墨色或朱色书迹,是先秦时期主要的书法文献资料,代表作品为《楚帛书》。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亦称《楚帛书》或《楚缯书》,作于战国中期。1942年盗掘出土于湖南长沙东郊子弹库冲楚墓中。此帛书纵长约38厘米,横长约47厘米。以墨书古文于丝织品之上。1946年流入美国,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帛书四周有十二月神的彩绘图像,色泽鲜明,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文字经用最先进的航空摄影红外线胶片摄制,可辨有919字。内容涉及神话故事、天象、祭祀的禁忌及历法岁时等,是数术五行一类的文献资料。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一文中评此帛书曰:“抄录和作画的人,无疑是当时民间的巫觋。字体虽是篆书,但和青铜器上的铭文有别。体势简略,形态扁平,接近与后代的隶书。它们和简书、陶文等比较接近,是所谓民间的‘俗体’。” 此帛书与同为楚系文字的《望山》、《包山》等楚简文字风格较为相近,结构呈横扁形,起笔侧锋取势,头重尾轻,几乎所有笔画都呈圆弧拱形状,行笔中锋,笔画精到,线条圆润,章法疏密匀称,落落大方,给人以安详静谧的感觉。帛书的用笔和体势已开了古隶书之先河,如饶宗颐先生所说:“楚帛书用笔浑圆,无所谓悬针,起讫重轻,藏锋抽颖,风力危峭,于此可悟隶势写法之所祖。”


(3) 知识点:简牍帛书——珍贵的古代书法墨迹

简牍书迹中的书体形态,因其文字载体的不同,所呈现出的态势亦不尽相同。与金文的铸造和石鼓文的刻凿相比,简牍帛书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书写时用笔的随意性与率意性;结构造型的因势生态、自然生动;章法构成的天真烂漫、自然天成。

盟书:以玉石片为文字载体,用笔爽捷,生动活泼,具有明显的动感效果。结构造型无拘无束,形态各异,章法以竖行排行为主,自然成趣。

帛书:线条流畅,轻松欢快。结构造型多呈横向扁势。章法构成上竖有列,横成行,比较整齐统一。

简牍:用笔沉稳厚重,方圆兼施,多方笔意。线条呈左右倾斜状,有跃跃欲飞之势。章法构成灵动自然


战国云梦睡虎地秦简


战国楚墓竹简老子甲本


西汉《马王堆帛书阴阳五行甲篇》


西汉《帛书阴阳五行篇》(放大)


西汉《帛书老子乙本》


甘谷汉简


河西简牍遗墨


西汉《马王堆一号汉墓竹简》


西汉《武威仪礼简》(局部)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风的方向 关注

文章收藏:4720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