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个能“自控“的孩子,这1个能力,6岁之前要早培养

小涛 关注

收藏于 : 2022-08-09 12:23   被转藏 : 1   

这个心理学实验,开展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斯坦福幼儿园,由当年还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一位名叫WalterMischel的心理学教授设计。研究中发现,能够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孩子,通常在后来的人生中能达到更高的成就。

很多家长都明白,从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自制力,在培养孩子成材中很关键。

但是绝大多数家长,却不难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孩子需要去睡觉了,但是却迟迟不放下手中的电视机遥控器,一直要等到妈妈来催,甚至最后生气了,才开始不情不愿地去洗漱刷牙。

许多家庭的现状都是如此,面对诱惑,孩子常常难以做出让大人“满意”的选择。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在另一项关于“延迟满足”的心理学研究中。

01

即时满足是天性,延迟满足是能力

人的天性喜欢追求“即时满足”,这一点包括成年人在内,也难以抗拒。“我想要,现在就想要!”小孩子赖在玩具店前的橱窗前,哭闹着央求父母买下自己心爱的玩具。新款苹果手机上市,许多人等不及双十一降价,甚至从黄牛拿高价拿的首发,都是对“即时满足”的追求。

而与“即时满足”相对应的,是“延迟满足”现象,我们这样给它下定义:人们为了达到更大的目标、追求或享受,能够克制住当前的欲望,抵御住当前的诱惑的现象。换句话说,就是“有自控力”。这是一项能力,而且是一项后天能力,需要通过训练才能获得。

02

如何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这里拿“给孩子零花钱”举例,很多家长习惯“按天”给孩子零花钱,而我是“按周”给孩子零花钱。

“我每周一都会给你50块钱做零花,你自己确定怎么用,但是你一旦花完了,就只能等到下周。可以接受吗?”

女儿起初答应的特别干脆,但还是可能会挨不到周末就把钱花没了。这一点,在周末逛街看到自己想买的小玩意的时候,就暴露了。面对孩子望着我的小眼神,我的回答是:“你有自己的零花钱,这样的需求应该自己解决。”

渐渐的,她就知道在看到娃娃的时候,只买自己当前最喜欢的,留下钱以备未来的不时之需。

03

家长需要做好“坚持”的原则性

在这个案例中,家长需要做好的,就是一个“坚持”的原则性。在刚开始的时候,即便孩子很快就花光了所有的钱,那也没关系。家长只需坚持,这一次没有了,只能等到下次。

不能因此孩子某次哭闹,就打破了规矩,更不能告诉孩子,让她“等下一周有零花钱了,再自己买”。我们需要的是孩子自己做出“延迟满足”的选择,而不是家长对孩子的“延迟地满足”。

“延迟满足”这一能力,需要从小培养,越小越好,比如从吃零食、看电视,这样的琐碎小事做起。等到孩子上学之后,对于学习之外的种种诱惑,能够做到的自控度就更高,比如:我的女儿就明白,完成作业后,没有顾虑地痛痛快快地玩,比先玩再来写作业,更爽!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小涛 关注

文章收藏:2561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