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现普洱茶压得太紧,还是赶快退了吧,不好撬又没有收藏价值

漫步雨中

收藏于 : 2022-07-05 09:54   被转藏 : 0       转藏到我的文章库

听闻公园里的荷花开得正好,得了空便迫不及待地跑去看花。

一片片翠绿的荷叶,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完全绽放的荷花,嫩生生的小莲蓬。

清凉的晚风裹挟着水汽与荷花的清香轻轻洒向人的面庞。

吹面微凉荷花风,真是一个惬意的傍晚。

真是后悔,应该泡上一些好茶,一边赏花,一边品茶,想来更是惬意。

想到茶,便想起买的普洱茶已经到快递站只等着去取了。

天色也渐渐有些暗了,不如早些回去品茶吧。

刚拿出茶饼,小编就知道这茶不行。

相比其他标准的357克普洱茶饼,这饼茶的手感过于紧实,像一块硬邦邦的铁饼坠在手里。

心中土拨鼠尖叫着:我要退货!

为什么压得太紧的普洱茶饼不好呢?

这表示压饼的师傅技术很差,没有把握好原料的特性,压出的普洱茶不仅没有压饼后的雄浑滋味,反而因此风味大减。

一饼合格的普洱茶,应该是松紧适宜的,茶香馥郁,汤感醇美的。

普洱散茶经过高温水蒸气蒸软后,称重好重量放入用松软的棉布制成的布袋中,进行一定的揉捻后,就可以将普洱茶放到石墨当中压制成茶饼,最后风干等到成品。

揉捻过程中,普洱茶的叶片与茶梗进一步摩擦,叶片的细胞发生了部分破壁。

茶叶细胞中的胶状物质与糖类物质粘附在叶片和茶梗表面,这就是一层天然的胶水,对茶饼的定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只有经验丰富,压饼技术高超的制茶师傅才能把握不同普洱茶之间的松紧程度,从而调整制茶时的温度,揉捻的时间与力度,最终制成一饼松紧适度,口感上佳的好茶。

通过普洱茶制饼步骤我们可以得知,每个步骤对制成茶饼的松紧度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但是最终影响制成茶饼松紧程度的是,定型压制环节。

如果在这一步力道过重,一饼“铁饼”普洱茶就诞生了。

普洱茶叶片内的茶氨酸、黄酮物、茶多酚、维生素等养分物质被挤压出叶片,生茶叶片内的叶绿素等天然色素也因此流失分解。

一饼颜色暗淡,内质受损的普洱茶,如何能让人收获愉悦的品饮体验?

为什么说硬邦邦的茶饼不好?

首先撬茶就比松紧适宜的普洱茶难上很多。

撬茶需要准备的茶刀、茶针等解茶工具,看哪个顺手用哪个。

小编解茶的时候,大部分情况只需要一把简单的茶针就行了。

不过尖端太过锐利的茶针,有划破手的风险,新手和撬茶不熟练的茶友选择边缘较为圆滑,切入面大的茶刀比较保险。

将茶刀或是茶针插入选好的边缘较为松散的位置,这个位置可以是茶饼边缘,也可以是茶窝边缘。

茶针没入饼身两到三厘米后,按着插入点呈扇形向茶饼内部滑动几下,再垂直向上用力,一片薄薄的茶饼就撬下来了。

这个撬茶流程适合的是松紧合适的普洱茶饼。

如果你面对的是一饼过于紧实的茶饼,再好的撬茶手法都使不上。

一块硬邦邦的茶饼,意味着茶饼内外部缝隙较少,寻找一个插入茶刀的地方都找不到,让人无从下手。

也难怪一些茶友会采用暴力手段撬茶叶了。

用菜刀砍,直接上手掰,更有直接上牙咬的。

一般采用这种暴力手段的结果,都是人财两失。

一桌子的碎茶,和受潮严重的茶块。

泡也泡不好,泡也泡不了。

过硬的茶饼就算撬下来了,冲泡也是个麻烦事。

紧接成一团的茶饼就算遇上沸水,这个照理来说最快能冲泡开饼茶的水温,也是无济于事。

如果采用快出水的出汤方法,泡了四五泡之后茶饼依旧紧结,泡出的茶自然也就没什么味道。

茶饼内部的茶叶无法接触沸水释放茶内质,品饮过程自然一言难尽。

如果这饼茶撬得太碎,遇上沸水后,茶内质过度析出。

叶片中的咖啡碱、茶多酚等苦味物质一股脑的汇聚到茶汤中,一杯又苦又涩的茶,谁喝得下去?

压饼力道过重,茶叶中的营养物质,风味物质被过度消耗。

这样失败的茶,应该也泡不出什么好风味。

普洱茶最吸引人的一点还在于它的转化价值。

一饼正常的普洱茶经过过年的良好存放,风味可以发生良好的转变。

告别新茶的鲜爽,走向老茶的醇厚。

每一年绽放出别样的风采,感受不同阶段的普洱韵味,是存茶的一大乐趣。

可若是一饼过分紧结的茶饼,别说存放出好味了。

它现在的风味就不好,而且未来也不会好。

因为它叶片中可供转化的物质已经被挤压出叶片外了。

这就注定了这饼普洱茶已经没有任何未来的转化空间。

所以打算长期存茶的茶友,在收到茶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检查。

有些问题是能一眼发现的。

茶饼的体积确实相较散茶要小巧不少。

保存的时候需要的空间更小。

相比天然的散茶状态,压成饼后品茶又是一番风味。

这也是普洱饼茶没有被散茶取代的两个原因。

茶叶遇水舒展,是视觉盛宴,遇水得味,是味觉大餐,遇气得香,是嗅觉享受。

生活,怎么能离开一杯好茶呢?

云南普洱茶

http://www.guuminntea.com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藏友最新收藏
好网角移动端
好网角APP
手机一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