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青铜剑大都有“暗伤”

大海无边 关注

收藏于 : 2022-07-04 16:42   被转藏 : 1   

越王州句复合剑

少虡剑

越王勾践剑上的铭文

在火药发明之前,人类争斗的沙场是属于冷兵器的世界。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纷繁登场,演绎的并不仅仅是一部冰冷的铁血历史,其中也承载了中国古代科技、艺术、文化诸多耐人寻味的信息片段。而如今,这些早已告别铁马兵戈之碰撞的冰冷武器,又渐渐引起许多藏家的关注,成为他们的案头清供。从本周起,本周刊将诚邀各方专家学者,对冷兵器的发展脉络做一详细梳理,并分门别类,就不同种类冷兵器的历史、特点及收藏价值为读者指点迷津。

剑,历来被称为“百兵之皇”,剑之家族中年纪最长的“祖辈”则是青铜剑。从商朝时的短如匕首开始成长,到东周时期,吴越之地的铸剑大师造就的青铜剑已达刚柔相济的完美境界。其冶炼技术领先西欧大陆近千年,精湛技艺至今仍令世人叹为观止。本期“大家”特邀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丁孟为我们详解青铜剑的美与谜。

青铜剑由短变长

丁孟告诉记者,青铜剑最早出现于商周晚期,但在当时与其说是剑,不如说是匕首,长度大概只有30厘米左右。

“古文献中记载: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说明当时剑只是一种随身携带的防身武器,而非进攻的武器。事实上,当时北方打仗主要以车战为主,双方对攻采用的多是带有长柄的戈、矛、钺、铍等。拿铍来举例,杆子能有3米多长,举着这样的长兵器在车战中冲杀,战斗力显然要比剑强得多。”

在北方主要依靠战车作战的时候,南方的吴越地区则是另外一种情况。这里河网密布,巨大而笨重的战车没了用武之地,步兵遂成为主力,轻装简行的青铜剑自然而然地成为当地重要的兵器。“我们都知道‘一寸长、一寸强’的道理,当匕首级别的青铜剑渐渐不能满足战争的需求,青铜长剑在吴越之地应运而生。”

青铜剑的出土情况见证了青铜剑由短变长的过程:1956年陕西长安张家坡的西周墓里出土的青铜剑全长不过27厘米,湖北出土的越王勾践剑的全长55.7厘米,秦俑坑中出土的青铜剑长度超过91厘米,而到了汉武帝时期,青铜剑的长度已经超过了3尺。

复合剑:青铜长剑的巅峰之作

丁孟表示,青铜剑在变长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许多技术上的难题。所以在东周时期,吴越之地出现了很多铸剑大师,比如欧冶子,以及在教科书中为我们所熟知的干将、莫邪等。

他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难点是:如何使日益增长的青铜剑完美地克服柔韧性和攻击性“不可兼得”的难题。青铜时代,铸剑采用的是铜锡合金,如果锡多了,剑会很锋利,但容易折断;如果锡少了,剑的柔韧性会明显增强,但是攻击力度却要大打折扣。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青铜剑铸造工艺的巅峰之作——复合剑应运而生。

丁孟告诉记者,勾践的曾孙——越王州句就拥有这样一把刚柔相济的复合剑。它的中脊及两从由不同成分之青铜嵌铸而成。中脊使用锡含量较低的合金,以确保剑的韧性;而剑的刃部和锋部用锡含量较高的合金,确保剑的杀伤力。

越王州句复合剑从剑脊到剑从因材质差异而呈明显不同的颜色。在浇铸程序上比一般的青铜剑要更加复杂。“青铜剑采用的是分段铸造的工艺,先浇铸剑体,再在剑体的基础上铸接剑格、剑柄和剑首,最少都要经过两个浇铸步骤。但如果是复合剑,铸造剑身的时候中部还要留有凹槽,凹槽中的部分要单独浇铸,然后再嵌进去。至少都要经历三到四次浇铸才能做出这样一把良剑。”

除了复合剑之外,东周时期的吴越之地还有另外一个绝技——剑身上的暗格纹饰。

这个绝技的代表作品是越王勾践剑。1965年出土时,勾践剑寒光闪闪、几无锈蚀。据说当时有考古队员一个不留神,竟被这埋于地下2300多年的宝剑割破手指,血流不止;有人再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16层白纸划破。

越王勾践剑为何历经千年不锈不腐?丁孟告诉记者,首先,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本来就不像铁那么容易生锈;二是越王勾践的墓室本身建造得非常精良,密闭性比较好;第三个原因则跟剑身上密布的黑色菱形暗格纹有关。

“暗格纹是一种独立于剑身的物质,但又有机地和剑身融为了一体。它不仅提高了剑的装饰性,而且还起到了防腐作用,提高了剑的韧性。但这具体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又是以一种怎样的工艺附着在剑身上的?到目前学界还是众说纷纭。德国慕尼黑有个研究所,曾经专门对青铜剑剑身上的暗格纹进行过研究分析,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种当代人无法认识的技术。中国古代铸剑大师的工艺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不要贸然“保养”青铜剑

丁孟表示,埋于地下几千年的青铜剑,虽然常常在出土的时候让人们对它的历久弥新、寒光四射啧啧称奇,但它毕竟是经历了长时期的岁月侵蚀,遭到了一些损伤,必须要得到非常精心的呵护。

我们并不可能完全知晓一把青铜剑曾经历过怎样的冲击和损毁,很多损伤并不是从表面上可以看出来的。所以青铜剑一定要轻拿轻放,最好用一些软体的包装,并且做个舒适安全的托进行放置。

青铜剑最好避免太阳暴晒,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之处。把玩欣赏时最好戴上口罩和手套。

不要贸然对青铜剑进行“保养”。青铜剑上一些看上去不太好看的锈、损伤,其实都是很重要的历史信息。不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进行改造和清洁,要保持其原貌,避免对文物的二次伤害。

暗格纹剑 最为尊贵

丁孟告诉记者,冷兵器时代,许多兵器都带有礼器的色彩,而青铜剑是其中重要的代表。

青铜剑的首要属性当然是兵器。和当代人一样,古代人也总是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首先应用到兵器当中,制作工艺精益求精。除此之外,青铜剑中身份比较尊贵的一批还具有礼器的性质。“因为便于携带,青铜剑为当时的君王所重视。到了东周时期,随着铸剑工艺的不断提升,士大夫阶层开始兴起佩剑之风。他们对于青铜剑的装饰性更加看重,鎏金、错金银、镶嵌等装饰手段都被应用到青铜剑身上。一把上好的青铜剑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奢侈品,彰显了主人的身份和地位。这样的青铜剑不仅是一件兵器,而且成为一种礼器。”

丁孟告诉记者,集工艺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身的带铭文青铜剑,如今的存世量大概将近300把,大都属于王侯贵族佩剑,比如吴王剑、越王剑、楚王剑、燕王剑等。“在这其中有一把比较特殊,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少虡剑。我们知道在历史记载中春秋战国有不少名剑,比如干将莫邪剑、欧冶子所铸的湛卢剑等,但它们的实物如今却不知所终。少虡剑是唯一一把目前能见到实物的有自身剑名的青铜剑。它的剑身刻有铭文:吉日壬午,乍为元用,玄镠铺吕。朕余名之,谓之少虡。大意就是:壬午这天吉日,做了这把好用的剑,做剑的原料是锡与铜。我给这把剑起了个名字,称为‘少虡’。”

更大数量的存世青铜剑为“素剑”,其具体数量比较难以统计。“我估算,此类青铜剑的数量至少是有铭文、有装饰的青铜剑数量的10倍,它们应该是当年比较普通的军队配备用剑。”

丁孟认为,判断文物的价值,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量,分别是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技价值。而暗格纹剑、复合工艺剑、带有装饰和铭文的青铜剑很显然在这三方面有更大的价值体现。

虽然刚柔相济的复合剑特别适合在战场上使用,但从目前的考古结果来看,当年的战争用剑大都是一些含锡量较高的单一青铜合金剑,“复合技术”主要被应用于王侯贵族的佩剑上,并未被推广。但即便如此,复合剑的出土数量还是比有暗格纹的青铜剑更多一些。所以,无论是在青铜时代,还是在两千年之后的当下,暗格纹的青铜剑都以其罕见和神秘彰显其绝对的尊贵。

“局部造假”的青铜剑最具迷惑性

和其他青铜器一样,青铜剑的造假问题也比较突出。丁孟指出,目前看来造假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整体造假——整一把所谓的“青铜剑”都是假的。“通常这种造假方式都会模仿一些工艺比较精湛的青铜剑,比如复合剑、暗格纹、错金银、嵌松石剑等。相对而言,这种造假方式较容易识破。因为无论剑身、装饰、表面的氧化状态,都需要重新做,破绽会比较多。特别是暗格纹的青铜剑,严格意义上说,这种技艺已经失传。当代人的仿品只能打造出一个类似的外貌,无论是材质、用料还是工艺,都和东周时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仿造者为了节省成本,还常常粗制滥造。”

第二种造假方式是局部造假。“存世的大部分青铜剑是没有任何文字和装饰的素剑,所以就有图谋不轨的人在上面刻铭文,比如刻上越王、吴王的名字,以达到‘增值’的效果。青铜剑上的铭文通常字体比较纤细,而大多数人对篆字也不是很熟悉,所以这种造假方式的欺骗性是很大的。事实上,这种造假方式也会露出不少破绽,比如铭文无论是内容、文字的笔法、形态、间架结构无一不是学问。造假者几无可能做到滴水不漏,但这种‘专业级别’的破绽,通常只有专家才能识破。”

丁孟表示,毫无疑问,青铜剑的工艺最高峰是东周时期。“尽管现在设备水平比两千年前发达,但当代人的仿品和两千年前的青铜剑珍品放在一起比较,还是高下立见的。主要原因,我想出在心态上面。用心不用心,做出来的东西差别太大了。过去的工匠心里想的是怎么铸出一把好剑,而现代人想的是怎么伪装出一把好剑。”

东周时期,一把青铜剑必须经过多次浇铸,工艺难度比较大,而在现代的条件下,一次浇铸成功完全没有问题。而且造假的人为了利润最大化,能一次浇铸的绝不两次,有的甚至直接就用硅胶范个模,一次浇铸就做出来了。所以从理论上说,一次浇铸而成的伪造品不会有合范的痕迹。那么这可不可以看做是判断真伪的一条标准呢?丁孟表示,这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标准,但绝不能将其看做唯一标准。伪造和鉴伪本就是“魔”与“道”的关系。对范线进行伪造也并不是技术上的难题。作为负责任的鉴定者,一定要在工艺、合金、氧化程度、纹饰、造型上作综合性考量之后才能得出审慎的结论。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大海无边 关注

文章收藏:5106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