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 李斯小篆《峄山刻石》

藏家345 关注

收藏于 : 2023-05-03 23:58   被转藏 : 2   









秦·李 斯 小 篆 《 峄 山 刻 石 》


来源 / 收藏
复制·编辑 / 塞上齐翁



        
峄山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 219)李斯书      
高218厘米,宽84厘米

        公元前二一九年(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嬴政到东方出游,来到邹的峄山(今山东邹县东南),在峄山树立了这块刻石,正面、左侧面镌刻颂扬秦始皇功绩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诏书,立于峄山书门。刻石主要为秦始皇歌功颂德,宣扬其统一六国的成果。此碑后被北魏太武帝曹操登峄山时推倒。但因李斯小篆盛名遐迩,碑虽倒,慕名前来摹拓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仍络绎不绝。当地官民因常疲于奔命送往迎来,便聚薪碑下,将其焚毁,从此残损不堪,不可摹拓。到了唐代,有人叹惜秦碑被毁,便将流传于世的拓片摹刻予枣木板上。因此,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句。

        此刻石,《史记》中没有记载,只存五代时南唐的徐铉摹本,宋太宗赵光义淳化四年(公元 993年)郑文宝根据徐铉摹本重新刻石与长安,新刻石现存于陕西省西安碑林,碑阴有郑文宝题记。《峄山刻石》摹刻之甚多,而首推此石最佳。

 

 该碑刻文今已泐毁37字,尚存185字。左侧面以行书刊刻跋语,记述摹刻经过。

        峄山刻石又称 《峄山石刻》《峄山碑》《峄山铭》元摹峄山秦篆碑。原立于邹县城县衙大堂,民国初年移入孟庙致敬门内,1973年移入启圣殿内保存,现存于邹城市博物馆。峄山,位于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与泰山南北对峙,被誉为“岱南奇观”、“邹鲁秀灵”,为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 
        刻石呈竖长方形,水成岩石质,四面刻字。碑高1.9米,宽0.48米,四面皆同。正面、左侧面刊刻颂扬秦始皇功绩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诏书。小篆体,每面5行,共222字。
        原石已被后来曹操登山时毁掉,但留下了碑文。今天所见到的是根据五代南唐徐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现藏在西安碑林里,但与琅邪、泰山相较,仍不免有“优孟衣冠”之诮。
        刻石文字笔画略细而匀整,且多用圆笔,字体呈方形,表现圆浑流丽之风格,确与琅邪等异趣。

 
 
 
 
 
 
 
 
 
 
 
 
 
 
 
 
 
 
 
 
 
 
 
 
 
 
 
 
 
 
 
 
 
 
 
 
 

         峄山刻石释文: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尃惠,亲巡远方。登于绎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无万数,陁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箸经纪。

《二世诏》79字,字略小。文曰: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
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
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
臣昧死请,制曰可。

         该碑刻文今已泐毁37字,尚存185字。


        小篆经典——《峄山刻石》书法赏评

        李斯的字在秦代是一流的。他还有一套书法理论,他在谈到用笔的方法时说:“书法用笔要急速回转,折画要快,象苍鹰俯冲盘旋一样。收笔好比游鱼得水,运笔就象景山行云,笔画的轻重、舒卷,应自然一体,大方美观......”从《峄山石刻》可以看出,李斯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书艺之高超掩灭先轨,散绝后贤,使一切写小篆的人皆难入其境,成为后世临摹学书之佳。

        此刻石因已不是李斯原作,又经翻刻折腾,致使笔画显得略细,且多用圆笔,字体呈方形,表现圆浑流丽之风格,确与琅邪、泰山刻石等异趣,风韵神趣依然有了不同。

       《峄山刻石》是小篆的代表作。书写这种字体的时候要求中锋用笔,笔毫行进时不能有任何的波动和扭曲,这样写出的线条才会给人以圆润流畅、精细圆整的感觉。

       

        《峄山碑》的结字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包围结构、独体字。字形长方,有的略近于正方,碑阳的字中宫稍松,碑阴的字中宫稍紧。结构因字立形。上下结构在《峄山碑》中有上收下放,上放下收两种。也有上中下结构,但在《峄山碑》中很少,如“莫”字就为上中下结构。包围结构可分为半包围(如“臣”字)和全包围(如“国”字)。独体字在《峄山碑》中比较多,如“立、六、方”等字,有些字在楷书中是独体字,在小篆中反而归入其他结构,如“在”字。《峄山碑》的结字工稳对称,把握规律,才能为艺术创作打好基础。《峄山碑》的碑阳共9行,每行15字,计135字。呈纵势长方形,因为结字中宫稍松而字距稍密。碑阴计87字,结字中宫稍紧而字距稍松。《峄山碑》字势纵长。在临摹的时候,将纸折成长方形用朱砂打界格实临,既可以训练自己对章法的整体把握能力,又可增加装饰美。

        李斯的小篆被称为“玉箸篆”,在书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峄山碑》法度严谨,是小篆的优秀代表,临习《峄山碑》可以为我们学习小篆打好基础,深刻体会小篆的艺术语言和艺术美感,追源溯流才能取法乎上。


  延伸阅读:

     李斯

        李斯(?-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根据《 太平广记引《蒙恬笔经》记载,是楚国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后来,随荀卿学习,当任廷尉。在秦始皇统治期间,李斯以杰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才能,被任命为丞相。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钱江险涛,东下会稽(今绍兴),祭过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后来教叫做秦望山),俯瞰东海涌潮后,命丞相李斯手书《会稽铭文》。李斯奉命连夜写毕后的隔日,他又采岭石鑴刻,然后立于会稽鹅鼻山山顶(后叫刻石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会稽刻石》。 

     小篆与李斯

       李斯被称为小篆的鼻祖。《书断》论曰:“画如铁石,字若飞动,斯虽草创,遂造其极。”
      传《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 和《会稽刻石》等均为李斯所书。

 

欢迎光临颐心文苑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藏家345 关注

文章收藏:1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