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半夜两三点准时醒,醒了又很长时间睡不着,小柴胡不灵就得考虑用这个方

东方 关注

收藏于 : 2022-01-12 10:39   被转藏 : 8   


经常有网友留言说晚上一两点会醒来,睡不着,如果是经常,而且持续了很长时间,都是这个点准时醒来,那就考虑是不是乌梅丸证吧。如果是3-5点准时醒,用乌梅丸行不行,也行。
    网友 每天都吃面  我最起码有3年以上3点到5点醒,然后再睡.今年上半年自觉感冒头痛吃了两盒小柴胡颗粒,想不到自此以后,睡眠就好了,可以一觉睡到5点多,6点,这是个什么道理也不懂。
    网友lin大笨钟   胃不好也会这样。少吃点就不醒了。
    

      恼人的半夜准时醒

     晚上11点之前入睡,每天凌晨却定时醒来。比如一到凌晨1点多钟就醒,或一到凌晨3点多钟就醒。再想睡就难了。翻来覆去,折腾好久,天快亮了才能睡着。
      这种半夜容易醒是什么原因?
      中医认为,人体脏腑与十二个时辰相对应。
    在相对应的时辰里,本脏腑的气血最旺盛、功能最强,如果脏腑有异常,就会出现莫名清醒、出汗或入眠的情形。

    因此,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疏通相应经络来解决,立竿见影,还可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凌晨1-3点醒,应该疏通肝经。
    凌晨1-3点是肝经值班的时候,这个时间段醒、出汗反应了肝经循环不畅。
肝胆与六经辨证中的少阳病变有关,少阳病的提纲为“口苦,咽干,目眩”,而且子午流注中肝经当令的时辰正好是凌晨1-3点。
     因此,肝胆问题重的朋友,常常会表现出入睡困难或者1-3点醒的情况,严重的人醒来后还会感觉头晕目眩!
       除此之外,如果你还有以下症状:
    月经提前,月经量大;脸色发污,黑眼圈;小腿皮肤干;偏头痛。都说明是肝胆出了问题。
       可以考虑用小柴胡汤调理。
    凡是在半夜子时发作的病,从天人相应的角度来讲,首先应当考虑厥阴和少阳的问题。故临床上半夜发热或半夜咳嗽可用小柴胡汤加减,曾治疗一个小女孩,其症状为睡梦中咳醒,看表正是子时12点,治用小柴胡汤加减而愈。
   一患者表现为半夜饥饿,不管晚饭吃多少,半夜都会饿醒,时间也正是12点前后,几乎每天如此,跑了很多地方治疗,多次检查只是诊为慢性胃炎,西药效果也不好。开始几副药也不管用,后来把辨证重点放在子时发病上,诊为厥阴病肝虚,用李东垣补肝汤,结果效如桴鼓。   

   

      凌晨3-5点醒,应该疏通肺经
     凌晨3-5点为肺经值班的时候。寅时阳气刚开始上升,还很微弱,如果这个时间段醒来,迟迟没有进入深度睡眠的话,就说明肺经的经气不足,循行不畅,虚热重。
        记得有个“肺癌三部曲”吗?
      1、常年凌晨3-5点醒来,或者起夜。持续时间可能有几年,甚至十几年;

   2、继上一个阶段之后,3-5点醒来身上会出汗,难以再次入眠。持续时间也是几年甚至更长;如果此时去医院检查,可能会查到有类似肺炎一类的疾病;
    3、继上一个阶段之后,肺部感觉有灼热感;或许检查依然是类似肺炎,但是实际上已经是肺癌的前兆。

  如果经常凌晨3点醒来,就要考虑是不是肺出了问题
      肺癌完全可以在不是肺癌的时候发现,早早治疗不会发展为肺癌的。
   首先,大家要知道肺经的气血流注时间是寅时,就是凌晨3点到5点,在肺出现问题最早期时,病人必然会在这段时间准时醒过来,然后必须等到5点以后才能回睡,而且是每天都如此,这样持续出现一年左右之后即出现咳嗽不止,而且痰为淡白色,呈泡沫状,这就已经是肺癌初期了。不需要等西医检查,因为此时西医还是无法确定你得肺癌了,他们只会给你吃抗生素,最多说是你有肺炎,必须要再一年左右才能检查出你得肺癌了。所以平均来说,中医的判断比西医约早两年。
    如果一开始发现自己不知为何每天都在半夜3点定时醒来,此时你找到真中医时,他必定可以判断出你的肺将有问题。如果此时下手治疗,当然会赢,这就是"上工治未病"之时。
  西医不懂中医的十二经络气血流注计算法,再加上自以为是,所以造成许多人白白因为肺癌而死。其实这些人都可以不死,只因为他们心中只有西医,无视中医的存在,才会造成这些悲剧。
   读者看到这里后,请静静地思考一下,中医学有错吗?还是现代中医师的素质出现了问题?在初期每天凌晨3点醒来时,中医甚至可以连药都不必使用,直接利用针刺肺经的荥穴鱼际就已经可以将之调整正常,如此简单的一针可能十之八九的中医师还不知道呢?凡出现该症时,我们都可以针刺该经的荥穴,就是从指尖倒算过来的第二个穴位,一针可能就立竿见影了。



      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的小方子

   淡竹叶、炒酸枣仁各5克,沸水冲泡后代茶饮,泡的时候酸枣仁要捣碎一点,有时间的话可以熬水喝,效果更好。
    别看方子不起眼,却也是师出名门,在明代医家周之干的《慎斋遗书》里有过记载:“凡人夜间多思,致睡不宁者,淡竹叶、枣仁二味,煎服即安。”
  《慎斋遗书》里是怎么说的,“凡人夜间多思”,一个人思虑特别多的时候难免耗伤心血,心血一伤,也容易生心火,酸枣仁色红,中医认为这种红红的东西可以入心,因为心也是红红火火的,给人一种热情洋溢的感觉,所以酸枣仁还能补心血。
    这个方子适合什么样的人呢?心火旺的人。舌尖红,小便黄,这就是有心火了。心火旺的人常常有心神不安的表现,比如烦躁,遇到一点事情就火急火燎的。

刘渡舟:乌梅丸治疗很多疑难杂证的钥匙


    刘渡舟老师说:乌梅丸治厥阴病的寒热错杂之证很好,调理肝胃不和。效果也是挺好的,常用来治疗肝胃不和所致的呕吐、胃痛、下利。乌梅丸又主久利。乌梅有酸敛的作用,又有附子、人参,所以久利不止,寒热错杂,脏腑
冷暖,下焦不约,适合用乌梅丸。乌梅丸方证变化多端,是很难把握的方证,临床应用较少,关键在于证据难以综合辨析。本人总结了有效的病例,分析乌梅丸存在的共性,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遵循“不求其全,但求其真”的原则,依据“看得见、摸得着”的规律,除了寒热错杂的症状,乌梅丸方证有以下三个特点:

     1、杨桃皮,脸色犹如熟透而坠地的杨桃
    乌梅丸方证患者的脸色,青黄混杂,兼有少许光泽,仿如杨桃皮的颜色。杨桃从初熟至熟透的颜色变化,与乌梅丸方证患者面部皮肤颜色变化有一定的相似度。 久病患者,脸色呈焦黄而有少许光泽,犹如熟透而坠地的杨桃,焦黄而伴有斑点,那是典型的乌梅丸脸色;初病之人,虽脸色青黄混杂,或青多黄少,或黄多青少,必具二个要素:一是四肢厥冷,二为面色有少许光泽。与蒌黄有差别。
    从青黄混杂发展至黄多青少,最终至焦黄,其脸色均具有少许光泽,预示寒热错杂中寒与热的比例变化,但总属于寒多热少。至于为什么乌梅丸方证患者会出现青黄混杂、少许光泽的脸部皮肤颜色,从传统医经中的五行理论、寒热错杂的表现,也许可以想通一些道理,大家不防思考。
     2、冰棍手,四肢厥冷,夸张的形容似冰棍
   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厥阴病,常见四肢厥冷。临证中,把脉时不防触觉双手皮温,往往发觉乌梅丸方证的厥冷线索。当然, 四肢厥冷,夸张的形容似冰棍,是乌梅丸方证的典型表现,很多患者往往只表现四肢欠温或冬天睡不暖,如果再结合其它虚寒症状体征,冰棍手对乌梅丸的使用就具有指导意义。 四逆散方证虽具有四肢不温,但没有虚寒内症;而太阴虚寒却没有热象。

    3、气球脉,轻按则弦,重按无力
   李土懋先生总结乌梅丸的脉象是脉弦无底里,弦为寒属肝,无底里即无力,是虚。其对乌梅丸的使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歩。为形象表达脉弦无力,我称之为气球脉,轻按则弦,重按无力,便于临床使用。虽是无力,终究脉弦,非太阴少阴所具,是乌梅丸扩大应用的关键点之一。
     杨桃皮、冰棍手、气球脉是乌梅丸方证中的三种典型表现,对初学者而言,这种形象化的表达有助于快速准确应用乌梅丸。临证时,当患者出现寒热错杂症,方药难明,难以下手,如果伴有杨桃皮、冰棍手、气球脉,那么,我们要高度怀疑是乌梅丸方证。

     4、半夜醒,即1点到3点或者3点到5点之间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云:“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即凌晨1点至早上7点。如果患者的症状发生或加重于这段时间,多可从厥阴病论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厥阴为阴之初尽,阳之初生,两阴交尽,由阴出阳。厥阴肝为风木之性,喜条达,肝生于水而生火,一脏而兼水火两性。厥阴生理为阴阳相贯,水火调匀,若人体因忧思、劳倦等因素致厥阴肝气机阻滞,厥阴病则阴阳之气不相顺接,阴阳输布混乱,水火不得相济。表现为心火旺盛导致心烦不寐、头晕;肢体阳气不温而见四肢逆冷。正如厥阴病第337条言: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故以乌梅丸治之。
    我们深研乌梅丸方证机理,以方测证,以证测方,形成乌梅丸的方证要点,那么,乌梅丸的扩大应用机会就多了,而所谓的杨桃皮、冰棍手、气球脉就可弃之不理。
     乌梅丸体质还包括了疼痛、腹泻、烦躁、失眠等证。乌梅丸体质较瘦,易腹痛、腹泻、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紧、怕冷、恶寒,食欲差,易患咽痛,咳嗽。比如舌质一般偏红,但也有淡的,但其脉必弦,有的还是弦大搏指。

     我的用方经验是当有寒热虚实错杂之证而又非其它几张治疗寒热错杂之方所适应者时,即可考虑用使用本方,如我曾用此方治疗过一例不明原因的食欲异常亢进又伴肢体疼痛及无名发热二年不愈的患者,用药十数剂即症状消失,此方当时的捷效却给我留下了颇深的印象。
    中药乌梅不是市场上卖的那种墨黑墨黑的,是图片中模样的有的是烟熏出来的深灰色。
     李某,女,53岁。眠差5年余,于凌晨2点到3点时醒来后不能入睡。5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于凌晨2~3点时醒来,醒后不能入睡的症状。晨起后心悸、头晕、肢体无力。手足发凉、腰背部紧张的感觉。头面白,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

     辨证为气机郁闭,寒热错杂。

     处方:乌梅丸。药用:乌梅45g(去核、醋泡),黄连6g,黄柏6g,当归9g,附子9g(先煎),干姜9g,人参12g,桂枝12g,川椒3g,细辛3g。水煎服,日1剂,共7剂。
     二诊:患者睡眠时间延长,早上5点到6点之间醒来,晨起后心悸头晕的症状明显减轻,手足发凉的感觉减轻。近两日晨起时感觉口苦、口干、腰背部肌肉紧张。舌淡,苔白,脉弦滑。处方:上方加小柴胡汤加减,即上方加柴胡12g,黄芩9g,半夏9g,大枣15g,生甘草6g。水煎服,日1剂,共7剂。
      三诊:睡眠良好,睡眠时间明显延长,早上6点左右醒来。其余诸症平妥,仅感腰背部肌肉酸胀。处方:上方去附子,继服。水煎服,日1剂,共7剂。
      四诊:腰背部酸胀感明显改善,1月后随访,失眠未复发,余诸症愈。


- End -

关注我

每日了解最新资讯

温馨提示: 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网络 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邮箱:2042938103@qq.com),立即处理。

点击  「赞」  +  「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吧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东方 关注

文章收藏:1692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