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审辩式思维能力培养

爱你永不悔 关注

收藏于 : 2021-11-25 20:21   被转藏 : 1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的六大素养中,几乎每一个素养都涉及到思维能力:人文底蕴中的审美情趣,科学精神中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中的勤于反思,健康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责任担当中的国际理解,社会创新中的问题解决。可见,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终极目标是具有创新思维的大写的人,而思维能力的核心是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然而,缺乏思辨,缺乏必要的、有质量的思维活动,课堂思维流量低甚至没有思维流量是一线语文课堂一个普遍的事实。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核心素养切实成为学生持续发展的源泉,是一线教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还原背景、提高思维的深度,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广度,还原变异、提高思维的厚度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学生审辩思维能力的途径。


一、还原背景,提高思维的深度


课堂教学中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可以有意识地引入生活故事、背景故事、知识发明人的故事,还原当时发明的背景、情境,简称“还原背景”。还原背景,可以把学生放到故事发生的最初背景之下,让学生置身其中,身临其境,以一种宏观的历史视角来思考当时的问题。这样,学生可回归到当时的情境中去思考问题,以更深层次看问题,从而提高思维的深度。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篇谈学习的文言经典小故事,怎样让初一的孩子读出孙权劝学的良苦用心以及对学习重要性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是需要下功夫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笔者根据《资治通鉴》编年体的特点,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文章的第一句话中的“初”,发生在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这一年指挥赤壁之战的统帅周瑜去世,去世前给孙权写了一封遗书:


休短命也,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始终,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倘所言可采。瑜死不朽矣!


在这封遗书中,周瑜分析了国家危机的形式,并指出自己的接班人为鲁肃,然后撒手人寰。孙权放眼望去,举国上下,文武兼备的大将捉襟见肘。而已经位居偏将军和浔阳令的吕蒙也知识有“胆”而已。于是,笔者就还原这一段的历史,让学生深层次思考孙权劝学的良苦用心,让学生明白,孙权劝学是形式所迫,是吕蒙职责所驱,是成为文武双全的名将的发展必然,因此,读书就和国家命运、职责使命、自身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比简单地让学生理解要向吕蒙学习、听别人劝这样简单的道理要深刻得多。更关键的是,背景的还原,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可使得学生思考的深度加强。


二、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广度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发散思维是衡量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角度,有利于思维广度的形成,从而提高批判思维的能力。


《夸父逐日》是一篇经典的神话。笔者在翻阅很多《夸父逐日》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后发现,很多老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认识只停留在让学生学习夸父的英勇无畏、坚持不懈、自我牺牲、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精神上,我觉得这是非常遗憾的。在实际的学习上,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感知文本,走进文本,但更要走出文本,跳出文本,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成为有独立思考的人,才能成为聪明的人,才有创新思维的能力。笔者在执教这一神话时,先指导学生多角度朗读,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夸父为何逐日,最后提了一个问题: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这则神话呢?你们怎么理解夸父追赶的这个“日”?问题一抛出,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有同学认为夸父追赶的不仅仅是太阳,还可以指梦想、自由、光明、尊严,当我们看到这些字眼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不就打开了吗?不就是读出了自我,读出了文化的夸父吗?这不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吗?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安徒生的经典童话《皇帝的新装》,不要仅停留在批判皇帝的昏庸、大臣的无能等这样标签式的结论上。能不能更深入一层,让学生对“新装”进行发散性思维?这个新装是你的,也是我的,也是我们大家的。它可以指种种的诱惑,也可指人类的弱点,等等。这样进行发散思维,才能体现经典童话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的文化意义、教育意义和警世意义,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童话的真谛。


三、还原变异,提高思维的厚度


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马飞龙的变异理论认为,“共同性与差异性同等重要,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不仅要亲口尝一尝梨子,还要同时尝一尝非梨子(如苹果或桃子)。”因此,他认为,审辩即学习,变异是关键。换句话说,在思维品质的培养上,我们既要向学生考虑共同性的标准正例,也要考虑差异性及各种非标准正例,还要考虑反例,让学生去分辨,这就是“还原变异”。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变异中进行比较,打开思维,从而更深层次认识事物。请看郭初阳老师的一个案例《〈伊索寓言〉一则——狼来了》。


郭老师先呈现给我们众所周知的《狼来了》1.0版,然后问孩子们,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是什么?孩子的答案比较统一:说谎的后果很严重。郭老师于是把这个版本的题目命名为《开玩笑的牧人》,又呈现出2.0版《狼来了》,确实发现了狼,牧羊人高声呼喊。很不巧的是,等村里人来的时候,狼已经跑了。这样的事情发生三两次后,再也没有人相信他。孩子们对比1.0和2.0两个版本,结果发现说真话的牧人跟说假话的牧人的后果一样严重,甚至损失更惨重。郭老师把这个2.0版的故事命名为《说真话的牧人》。并出示3.0版:


有个牧人赶着(全村的)羊到村外较远的地方去放牧。他说自己常常遇见狼,高声向村里人呼救,说有狼来袭击他的羊。很不巧,等村里人赶到的时候,并没见到狼,羊也都没事。


有两三回,村里人惊慌地跑来,又都笑着回去。


有狼?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年来。村里别的人从没有遇见过狼,全村的人都不相信会有狼,除了那个牧人——他不断散布有狼的言论,让整个村子感到紧张、不安。于是村里人勒令牧人戴上一个特制的口罩,让他保持安静,不许再发出声音。


后来……


后来怎么样呢?郭老师让孩子们续答案,让他们设计一个特别的、出人意料的结尾。有平安的结局、英勇的结局,有皆大欢喜的结局,也有悲惨的结局。郭老师命名为《发出声音的牧羊人》。之后,小结三个不同版本的故事,分别为“假话、真话、意见(难辨真假)”。之后,郭老师出示大哲学家塞尔在《论自由》中的一句话: “迫使一个意见不能发表的特殊罪恶,乃是它对整个人类的掠夺。”然后引入图画书《鲸》,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最后把落脚地引导到伏尔泰的话:“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纵观郭老师案例,给人的震撼是巨大的,特别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是有很多可以值得一线教师反思的。实际上,郭老师很好地利用了马飞龙教授的变异理论,1.0和2.0版本的故事是相反的,而3.0版又是一个相异的故事,这样在1.0版本的基础上,进行2.0和3.0版本的辨析。这样,郭老师就把学生的眼界打开了,把思维打开了。学生在辨析中对《狼来了》这则寓言故事有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认识,思维的厚度随着版本不断升级在延伸,在增加。无容置疑,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兴致是高昂的,思维是活跃的,课堂的效率是高效的,语文的味道是鲜活的。


当然,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中上述的三种方法也往往是交叉的,其目的就是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具有思维流量,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让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这是一线教师的义务,更是使命和责任。


徐孝国摄


(广东省深圳市明德实验学校 杨金锋)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爱你永不悔 关注

文章收藏:6614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