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沙水一起看世界

风竹清风

收藏于 : 2021-10-16 14:42   被转藏 : 1   

和沙水一起看世界

清凉的水、滑溜的沙,带给孩子们别样的愉悦的感觉;自然地水、无形的沙,带给孩子们自我创造的无穷乐趣。支持孩子沙水游戏,其实就是在支持他们广袤无垠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我们的孩子与沙水之间发生了有趣、生动的故事。


故事一

当沙子遇上筛子

沙坑投放了新材料——筛子,孩子们拿到手后便探索了起来。一开始,洲洲不断地用手往里面挖沙,不到两分钟,又换了一个小水桶来运沙。筛子里面铺满了沙,他“嘿呀嘿呀”地把筛子抬了起来,摇摇摆摆,晃来晃去,一会儿沙都漏光了。他大声地喊:“周老师,你快来看看,这是什么!”原来,沙坑里飘了许多落叶,筛子将沙筛去后,留下了许多叶子,他惊奇地在筛子上摸来摸去。

旁边的航航看见了,也拿过了筛子,他们俩用脚把沙铺平,用力在筛子上压了压,一打开,两个人跳了起来,“我们做了一个大馒头,上面还有洞呢!”

孩子们在初次用筛子玩沙时,在亲身体验中直观感知,不断探索,感知到了沙的各种属性:小、流动性。同时利用筛子做倒模工具,发现了筛子的纹理特征。

回到教室后,他俩迫不急待地进行故事分享,孩子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洲洲:筛子上面有洞,沙可以掉下去。

航航:沙很小很小,像小蚂蚁一样。用筛子时,小的东西会掉下去,大的东西不会掉下去。

龙龙:沙漏漏的,会从手里掉出来。

……

哪些材料可以漏沙?孩子们找来了这些容器:纸杯、蘑菇钉盖子、水桶、纸盒。


故事一幼儿前后经验的变化:


故事二

当水遇上PVC

今天一到沙坑,孩子们就看到了沙坑的变化:水井的旁边架起了PVC管,直通到沙坑中间(原来这是大三班的小朋友留下来了)。弟弟看见了,马上就去压井水,沙坑里的孩子喊了起来,“有水了,有水了!”另一边小朋友也喊了起来:“我们这里也需要水。”皓天发现了地上的PVC管,“我要把它接起来,水就可以流到那边去啦。”他拿了一些管道,拼拼装装,连到了另一边的沙坑。旁边的孩子看见了,也开始用PVC管延续连接。

Sweet Memories

大班孩子遗留在沙坑的管道引发了我们班孩子关于引水的尝试,孩子们通过探索、模仿与尝试,发现了PVC管道的不同种类:有长有短,有直有弯,有两个出口的,也有三个出口的。

孩子们发现这和教室里的水管玩具很相似,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将水流引向想要的地方。

故事二幼儿前后经验的变化:


*


     故事三:当水遇上沙

*

周周用手挖了一条长长的“道”,他和吕秋岚准备做一条小河。他俩把河道挖深了,就开始往河里运水。周周用了小车,吕秋岚拿着小水壶,两个人来来回回运了三次,把水倒下去后,发现河道里还是没有水。安娜拿了一辆大车,里面装满了水,她一倒下去,水就汪在河道里。“河里有水啦!”

两个孩子蹲在一旁看着。可是,不到半分钟,水又不见了。“我们需要更多的水。”周周的求助吸引了其他小朋友,大家拿着各种各样的工具,一趟趟地运水,结果发现,一开始水会在河道里,但是一会儿就不见了。

通过沙坑挖河道的游戏,由两位幼儿引发、多位幼儿参与最终演变成集体活动,幼儿感知并验证了沙子吸水的特性。

集体欣赏今天玩沙的照片,幼儿自由讨论出现的问题。

观看照片后,他们一直在讨论:水去哪儿了?

安娜:水一定是流到最下面去了。

姚诗岳:沙子把水吸掉了、吸干了。

……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热烈。到最后,他们一致得出了以下结论:

干沙 水=湿沙。

在亲自实验之后,他们还发现了这些:


航航蹦蹦跳跳地告诉我:“周老师,沙坑里沙多水少,沙子把小河的里的水都吸掉啦!”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沙与水共存的三种状态,想要成功地往河里储水,于是我们开展了活动“什么东西会吸水”。






幼儿选择了一些身边的材料开始实验。从猜想到验证到记录,孩子们迫不急待地分享自己的发现:

贝贝:“海绵吸了好多水,盒子里都没剩下了。”

翔翔:“头发不可以吸水,餐巾纸会吸水。”

航航:“我把手一捏,海绵里的水就会出来了,有好多水。”

……

孩子们在实验中,感受到了不同的物质吸水性能的差异,从而证实了他们的想法:沙子把水吸走了,别的东西也会吸水。


故事三幼儿前后经验的变化:



// 故事四:当蚂蚁遇上沙坑

“周老师,沙坑里有蚂蚁!”贝贝的发现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关注,他们放下工具,开始在沙坑里寻找蚂蚁。

回去后,讨论还在继续:

狄熙航:“蚂蚁喜欢潮湿的地方,我在湿沙里找到的。”

吕秋岚:“蚂蚁喜欢吃沙坑里的叶子。”

唐皓天:“蚂蚁觉得在沙坑里很安全。”

……

散步的路上,大家又发现了许多蚂蚁。

你一言我一语,新的活动契机出现,我们来做蚂蚁之家吧!

在日常活动中,发现了孩子们的兴趣点——蚂蚁。围绕着蚂蚁,孩子们的沙坑游戏也确定了主题——蚂蚁之家。

在寻找图片、观察蚂蚁工坊后,我们发现蚂蚁的家是这样的:

“蚂蚁的家在深深的地底下。”“蚂蚁窝上面有许多小洞。”

“里面有许多房间和弯弯的路。”“里面像迷宫一样,长长的、弯弯曲曲。”

……

快来看我们的设计图,我们都不一样。“这里有许多房间,有蚁后的房间、产卵的房间、孵化室、储藏室、休息室……”

孩子们积极讲述着自己的沙坑设计图。

Sweet Memories




一路走来,孩子们的兴趣在不断变化,每个阶段出现的问题都是他们的游戏需求,也是孩子们游戏的内在驱动力。我们就和孩子们一起去发现问题,精准地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意图,提供材料与有准备的环境,在观察与学习中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风竹清风 关注

文章收藏:5089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