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脏苦欲补泻+五臟補瀉用藥原則+ 五脏五味五行辨+中草药归经入味法(恒之)+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

藏家931

收藏于 : 2021-09-26 04:22   被转藏 : 2   

论五脏苦欲补泻
苦,即病症,病理状态,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其自身收散升降等特性被违逆或者功能降低,其表现形式或太过,或不及。
《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是根据五脏的功能特性来指导处方用药的理论。《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又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此即后世所谓“五脏苦欲补泻”理论。
苦、欲、补、泻详解
苦,即病症,病理状态,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其自身收散升降等特性被违逆或者功能降低,其表现形式或太过,或不及。如肝苦急,肝性条达而柔和,若其条达之性被违,出现的病理状态为拘急,是谓苦急;又肝为将军之官,其志怒,其气急,急则自伤,亦反为所苦。故用甘味药来缓其急。心苦缓,心在志为喜,若过喜则心气涣散,功能降低,出现的病理状态为心虚神散,即为缓,是谓苦缓。故用酸味药来收敛。脾苦湿,脾主运化水湿,若湿重则易困脾,使得脾的功能进一步失调,所以出现湿盛的病理状态,是谓苦湿。故用苦味药以燥湿。肺苦气上逆,肺气以肃降为顺,若其肃降之性被违,出现的病理状态为气不能肃降而上逆,是谓苦气上逆。故用苦味药以降逆。肾苦燥,肾主水藏精,若肾虚不能布化津液,则出现津液不足的燥的病理状态,是谓苦燥。故用辛味药以布散津液。
欲,即顺其脏腑特性,或顺其脏腑功能则为欲。如肝欲散,辛味能散,即顺应肝气升散之性;心欲软,软即柔软之意,咸味为水之味,能使心火上亢之力变柔和,以水火相济;脾欲缓,甘味能补能缓以和中,即顺应脾充和温厚之性;肺欲收,酸主收敛,即顺应肺收之性;肾欲坚,肾主闭藏,苦味坚肾以顺应肾固密之性。补即为顺应五脏之性,或增强功能。泻即为违逆五脏之性,或降低功能。
综上所述,正如李中梓《医宗必读·苦欲补泻论》所云:“违其性则苦,遂其性则欲。本脏所恶,即名为泻;本脏所喜,即名为补。”
五味的 五行 特性和临床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五味各有不同的五行特性和性用,《内经》认为分别易入于不同的脏腑。如《素问·宣明五气》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正所谓五味入五脏理论。不过,这一理论所说的是某一味同某一脏有特殊的亲和力,即其不同味的药食,服用之后,药力可先达到与其相应的脏腑,这一点《灵枢·五味》说的较明白。其云:“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这里的“所喜”、“先走”就是此意,并未涉及是补是泻。可见,它与我们所谈的“五脏苦欲补泻”是有所区别的。
后世许多医家将“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作为临床用药的指导原则,如张元素《医学启源·用药备旨》即引用本篇原文加以具体药物举例,而且他还根据本段的内容,提出同一种药味,入通于不同的脏腑之后,可以发挥不同的补泻作用,如具有酸味的五味子,入心则收敛心气,入肺则补益肺气;而同一酸味的 白芍 ,即能敛肺,又能泻肝。此外,他还提出即使某些药物味相似,但仍不完全相同,临床应加以区别运用,如同是辛味药,既有 细辛 的辛散,又有 知母 、 黄柏 的辛润;同是苦味药,既有 白术 的苦燥,又有 黄连 的苦泻。这些论述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其后, 王好古 《汤液本草》、缪希雍《 神农本草经 疏》、李中梓《医宗必读》等,都在张元素论述的基础之上立专篇对这一理论作了更深入的探讨。李中梓甚至有“夫五脏之苦欲补泻,乃用药第一义也,不明乎此,不足以言医”(《医宗必读·苦欲补泻论》)之论。
就五脏苦欲补泻的具体药味而言,今仅摘录王好古《汤液本草》的“五脏苦欲补泻药味”,以供大家参考:“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甘草 ;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川芎 。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芍药。”“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软,急食咸以软之, 芒硝 。以咸补之, 泽泻 ;以甘泻之, 人参 、 黄芪 、甘草。”“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黄连。”“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 诃子 皮,一作黄芩;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药。以辛泻之,桑白皮。以酸补之,五味子。”“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知母、黄柏。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以苦补之,黄柏。以咸泻之,泽泻。”
另外,从《内经》所述的五脏所欲的五味搭配来看,也体现了方剂的组方配伍原则。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急食辛以散之”即用辛味药疏散肝气,是顺从肝之所欲,为治肝病的主要部分,即君药;“用辛补之”则是增加疏散气之力,可视为辅助之药,即臣药;“酸泻之”,因酸味主收敛,与肝散之特性相逆,又与君臣辛散之功相逆,故一方面顺从其病之性,另一方面制约君臣药物的辛散太过,故在此用酸味药具有反佐的作用,而为佐药。
当然,临证治病时必须结合脏气的喜恶、病变的表里虚实寒热性质、药物的气味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若用之不当,不仅不能治愈该脏病变,还会变生他病,而且由于五味均有自己亲和力强的脏腑,所以还可能或伤所入之脏,或以五行相乘而克伐他脏,故《素问·宣明五气》曰:“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辛味入肺而有宣散之性,故气弱者勿食辛,以防更伤其气;甘走脾,脾主肉,过食则自伤;酸走筋,筋病过食酸亦自伤,这是从过则自伤而言。咸入肾,心主血脉,水胜制火,故血病勿多食咸味;苦为火之味,骨属肾水,是以骨病勿多食苦味,这是从过则伤及所胜、所不胜之脏角度来说的。 张仲景 亦在《 金匮要略 》中有“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的论述,与《内经》五味所禁理论的过则伤及所胜是一致的。
附王好古类集五脏苦欲补泻药味
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芍药。虚,以生姜、陈皮之类补之。经曰∶“虚则补其母”,水能生木,肾乃肝之母,肾水也,苦以补肾,熟地黄、黄柏是也。如无他证,钱氏地黄丸主之。实则白芍药泻之,如无他证,钱氏泻青丸主之。“实则泻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泻心。
心苦缓
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以咸补之,泽泻;以甘泻之,人参、黄、甘草。虚,以炒盐补之。“虚则补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肝木也,以生姜补肝,如无他证,钱氏安神丸主之。实则甘草泻之,如无他证,钱氏方中重则泻心汤,轻则导赤散。
脾苦湿
急食苦以燥之,白术;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黄连。虚,则以甘草、大枣之类补之,如无他证,钱氏益黄散主之。心乃脾之母,以炒盐补心。
实,则以枳实泻之,如无他证,以泻黄散泻之。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泻肺。
肺苦气上逆
急食苦以泻之,诃子皮;一作黄芩。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药∶以辛泻之,桑白皮;以酸补之,五味子。虚,则五味子补之,如无他证,钱氏阿胶散补之。脾乃肺之母,以甘草补脾。实,则桑白皮泻之,如无他证,以泻白散泻之。肾乃肺之子,以泽泻泻肾。
肾苦燥
急食辛以润之,知母、黄柏;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以苦补之,黄柏;以咸泻之,泽泻。
虚,则熟地黄、黄柏补之。肾本无实,不可泻,钱氏止有补肾地黄丸,无泻肾之药。肺乃肾之母,以五味子补肺。
以上五脏补泻,《内经·藏气法时论》中备言之,欲究其精,详看本论。
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
《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又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以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以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以咸泻之。
一、苦欲补泻的解析
引用缪希雍的话,即:“苦,就是所恶的东西,欲,就是所好的东西;能够滋生所好的东西,就是补,能够去掉所恶的东西,就是泻。”很明显,这里的“补泻”与表达药用功效的“补泻”是不尽相同的。
总而述之,五脏均有所苦,以药食五味治之,始有甘缓、酸收、苦燥、咸软之论。同时,五脏亦有所欲,以五味补而泻之,其中规律,引用张介宾的话,即:“顺其性者为补,逆其性者为泻。”
关于对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的理解,当首推缪希雍所论:“
肝为将军之官,言不受制者也。急则有催折之意焉,故苦而恶性循环之。缓之,是遂甘性也。甘可以缓,甘草之属也。扶苏条达,木之象也;升发开展,魂之用也,故其性欲散,以辛散之,解其束缚也,是散即补也。辛可以散,川芎之属是矣。急者,敛也,肝性之所苦也,违其性而苦,肝斯虚矣。补之以辛,是明以散为补也,细辛、生姜、陈皮之属是矣。
心为形君,神明所出,其性恶散缓而喜收敛,散缓则违其性,敛则宁静清明,故宜酸以收其缓也。软者,和调之义也。心君本自和调,邪热乘之则燥急,故复以芝硝之咸寒除其邪热,以软其燥急坚劲之气,使复其平也。以咸补之,泽泻导心气入肾也。烦劳则虚而生热,故须人参、黄芪、甘草之甘温,以益元气而虚热自退,故谓之泻也。心以下交于肾为补,炒盐咸以润下,即得心与肾交也。火空则发,盐为水味,得以俾心气下降,是既济之道也,有补之义焉,故软即补也。
脾为仓禀之官,主运动磨物之脏,燥其性也,宜健而不宜滞,湿斯滞矣,违其性,故苦而恶之,急食苦以燥之,使复其性之所喜,脾斯健矣。白术之苦温是矣。过燥收复欲缓之以甘,甘草之属是矣。稼穑之化,故甘先入脾,性欲健运,气旺则行,补之以甘,人参是矣。长夏之令,湿热主之,脾气斯困,故当急食苦以泻之,黄连之苦寒是矣。虚则宜补,灸甘草之甘以益血。大枣以甘温益气,乃所以补其不足也。
肺为华盖之腑,相傅之官,藏魄而主气也。气常则顺,气变则逆,逆则违其性矣,故宜急食苦以泄之,黄芩之属是矣。肺主上焦,气政敛肃,故其性喜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之属是矣。贼肺者热也,肺受热邪,急食辛以泻之,桑白皮之属是矣。不敛则气无所管束,是肺失其职业,故宜补之以酸,使遂其收敛之性,以清肃于上焦,是即补也,五味子之属是矣。
肾为作强之官,藏精与志,主五脏,属真阴,水脏也,其性本润,故恶涸燥,宜急食辛以润之,知母之属是矣,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盖肾非坚,则无以称作强之职。四气以遇湿热即软,遇寒冷即坚,五味子以得咸即软,得苦即坚,故宜急食苦以坚之,黄柏味苦气寒,可以坚肾,故宜急食以遂其欲坚之性也。以苦补之,是坚即补也,地黄、黄柏是也。咸能软坚,软即泻也,泽泻是矣。虚者,精气夺也,藏精之脏,苦固能坚,然非益精,无以为补,故宜熟地黄、黄柏之属以补之。”
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被缪希雍誉为“用药第一义”。它是《内经》首次提到的关于五味的药用本性及针对五脏神之不同而演绎出不同的补泻方式,揭发了脏腑用药之奥秘。不过,人们由于习惯了阴阳寒热虚实表里来用药,故对于脏腑所致的苦欲之性甚为忽视,这是相当可惜的。
二、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的发展与应用
在本草历史上,第一个将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昭彰于世的,是张元素。他是第一个系统归纳总结脏腑用药理论的医学家,并在《脏腑标本药式》中详细地归纳并论述了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用以规范用药的法度,个别药品,虽不甚恰当,但所立之式范,毕竟使所用药物有所归属,故列而陈之,以便览阅。
有余泻之:泻子—甘草。行气—香附、川芎、瞿麦、牵牛、青橘皮。行血—红花、鳖甲、桃仁、莪术、京三棱、穿山甲、大黄、水蛭、虻虫、苏木、牡丹皮。镇惊—雄黄、金箔、铁落、珍珠、代赭石、夜明砂、胡粉、银箔、铅丹、龙骨、石决明。搜风—羌活、荆芥、槐子、蔓荆子、白花蛇、独活、防风、皂荚、乌头、白附子、僵蚕、蝉蜕。
不足补之:补母—枸杞、杜仲、狗脊、熟地黄、苦参、萆薢、阿胶、菟丝子。补血—当归、牛膝、续断、白芍药、血竭、没药、川芎。补气—天麻、柏子仁、苍术、菊花、细辛、密蒙花、决明、谷精草、生姜。
本热寒之:泻木—芍药、乌梅、泽泻。泻火—黄连、龙胆草、黄芩、苦茶、猪胆。攻里—大黄。
标热发之:和解—柴胡、半夏。解肌—桂枝、麻黄。
火实泻之:泻子—黄连、大黄。气—甘草、人参、赤茯苓、木通、黄柏。血—丹参、牡丹皮、生地黄、玄参。镇惊—朱砂、牛黄、紫石英。
神虚补之:补母—细辛、乌梅、酸枣仁、生姜、陈皮。气—桂心、泽泻、白茯苓、茯神、远志、石菖蒲。血—当归、乳香、熟地黄、没药。
本热寒之:泻火—黄芩、竹叶、麦门冬、芒硝、炒盐。凉血—地黄、栀子子、天竺黄。
标热发之:散火—甘草、独活、麻黄、柴胡、龙脑。
土实泻之:泻子—诃子、防风、桑白皮、葶苈子。吐—常山、豆豉、栀子、萝卜子、瓜蒂、郁金、姜汁、藜芦、苦参、赤小豆、盐汤、苦茶。下—大黄、芒硝、青礞石、大戟、甘遂、续随子、芫花。
土虚补之:补母—桂心、茯苓。气—人参、黄芪、升麻、葛根、甘草、藿香、葳蕤、缩砂、木香、陈皮。血—白术、苍术、白芍、胶饴、大枣、干姜、木瓜、乌梅、蜂蜜。
本湿除之:燥中宫—白术、苍术、橘皮、半夏、吴茱萸、南星、草豆蔻、白芥子。洁净府—木通、赤茯苓、猪苓、藿香。
标湿渗之:开鬼门—葛根、苍术、麻黄、独活。
气实泻之:泻子—泽泻、葶苈、桑白皮、地骨皮。除湿—半夏、白矾、白茯苓、薏苡仁、木瓜、橘皮。泻火—梗米、石膏、寒水石、知母、诃子。通滞—枳壳、薄荷、干生姜、木香、厚朴、杏仁、皂荚、桔梗、紫苏梗。
气虚补之:补母—甘草、人参、升麻、黄芩、山药。润燥——蛤粉、阿胶、麦门冬、贝母、百合、天花粉、天门冬。敛肺—乌梅、粟壳、五味子、白芍、五倍子。
本热清之:清金—黄芩、知母、麦门冬、栀子、沙参、紫苑、天门冬。
本寒温之:丁香、藿香、白豆蔻、益智仁、缩砂仁、糯米、百部、檀香。
标寒散之:解表—麻黄、葱白、紫苏。
水强泻之:泻子—大戟、牵牛。泻腑—泽泻、猪苓、车前子、防己、茯苓。
水弱补之:补母—人参、山药。气—知母、玄参、补骨脂、砂仁、苦参。血—黄柏、枸杞、熟地黄、锁阳、肉苁蓉、山茱萸、阿胶、五味子。
本热攻之:伤寒少阴口燥咽干大承气汤。
本寒温之:温里:附子、干姜、官桂、蜀椒、白术。
标寒解之:解表—麻黄、细辛、独活、桂枝。
标热凉之:清热—玄参、连翘、甘草、猪肤。
命门
火强泻之:泻相火—黄柏、知母、牡丹皮、地骨皮、生地黄、茯苓、玄参、寒水石。
火弱补之:益阳—附子、肉桂、益智仁、破故纸、沉香、川乌头、硫黄、天雄、乌药、阳起石、舶茴香、胡桃、巴戟天、丹砂、当归、蛤蚧、覆盆子。
精脱固之:涩精—牡蛎、芡实、金樱子、五味子、远志、山茱萸、蛤粉。
三焦
实火泻之:汗—麻黄、柴胡、葛根、荆芥、升麻、薄荷、羌活、石膏。吐—瓜蒂、沧盐、薤汁。下—大黄、芒硝。
虚火补之:上—人参、天雄、桂心。中—人参、黄芪、丁香、草果。下—黑附子、肉桂、硫黄、人参、沉香、乌药、破故纸。
本热寒之:上—黄芩、连翘、栀子、知母、玄参、石膏、生地黄。中—黄连、连翘、生苄、石膏。下—黄柏、知母、生苄、石膏、牡丹皮、地骨皮。
标热散之:解表—柴胡、细辛、荆芥、羌活、葛根、石膏。
实火泻之:泻胆—龙胆、牛胆、猪胆、生蕤仁、生酸枣仁、黄连、苦茶。
虚火补之:温胆—人参、细辛、半夏、炒蕤仁、炒酸枣仁、当归、地黄。
本热平之:降火—黄芩、黄连、芍药、连翘、甘草。
镇惊—黑铅、水银。
标热和之:和解—柴胡、芍药、黄芩、半夏、甘草。
胃实泻之:湿热—大黄、芒硝。饮食—巴豆、神曲、山楂、阿魏、硇砂、郁金、三棱、轻粉。
胃虚补之:湿热—苍术、白术、半夏、茯苓、橘皮、生姜。寒湿—干姜、附子、草果、官桂、丁香、肉豆蔻、人参、黄芪。
本热寒之:降火—石膏、地黄、犀角、黄连。
标热解之:解肌—升麻、葛根、豆鼓。
大肠
肠实泻之:热—大黄、芒硝、芫花、牵牛、巴豆、郁李仁、石膏。气—枳壳、木香、橘皮、槟榔。
肠虚补之:气—皂荚。燥—桃仁、麻仁、杏仁、地黄、乳香、松子、当归、肉苁蓉。湿—白术、苍术、半夏、硫黄。陷—升麻、葛根。脱—龙骨、白垩、诃子、粟壳、乌梅、白矾、赤石脂、禹余粮、石榴皮。
本热清之:清热—秦艽、槐角、地黄、黄芩。
本寒温之:温里—干姜、附子、肉豆蔻。
标热散之:解肌—石膏、白芷、升麻、葛根。
小肠
实热泻之:气—木通、猪苓、滑石、瞿麦、泽泻、灯草。
血—地黄、蒲黄、赤茯苓、牡丹皮、栀子。
虚寒补之:气—白术、楝实、茴香、砂仁、神曲、扁豆。血—桂心、玄胡索。
本热寒之:降火—黄柏、黄芩、黄连、连翘、栀子。
标热散之:解肌—藁本、羌活、防风、蔓荆子。
膀胱
实热泻之:泄火—滑石、猪苓、泽泻、茯苓。
下虚补之:热—黄柏、知母。寒—桔梗、升麻、益智仁、乌药、山茱萸。
本热利之:降火—地黄、栀子、茵陈、黄柏、牡丹皮、地骨皮。
标寒发之:发表—麻黄、桂枝、羌活、苍术、防已、黄芪、木贼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全文引用了张元素的脏腑标本补泻用药式,这对于脏腑用药理论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而本文则是知霖在他们的基础上加以整合所得,其实用程度虽不高,但对初学中药者也能起到一定的提纲摄领的指导作用。
五臟苦欲補瀉原則
五臟苦欲補瀉之說出於《素問?藏氣法時論》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以鹹補之,以甘瀉之。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瀉之。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瀉之。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以鹹瀉之。
(辛味補肝瀉肺,甘味補脾瀉心,酸味補肺瀉肝,苦味補腎瀉脾,鹹味補心瀉腎)
苦欲者猶言好惡也,夫五臟者,違其性曰苦;遂其性曰欲。
本臟所喜,即名為補;本臟所惡,即名為瀉。
“苦”即患也,困也,也就是難以忍受之意。“欲”者喜也,即需要之意。
五臟所苦,實屬五臟之病理變化。五臟所欲,乃是五臟之生理特性。
遂本臟所欲,順其性而治者為“補”。逆本臟所喜,反其性而治者為“瀉”。
五臟苦欲補瀉… …肝
1、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急”是指急迫症狀。
甘能(1)緩肝急(2)先實脾(3)脾實則肺金得養而能治肝木。
2、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肝喜條達,木鬱達之,
辛能行氣走散。
3、以辛補之,以酸瀉之
木欲升,辛則助其氣而發之,故曰補。
木性升,酸則反其性而斂之,故曰瀉。
五臟苦欲補瀉… …心
1、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心主神明,酸收神志之渙散。
2、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
心火太旺,鹹為水味,能順心火下行,能啟腎水制之。
3、以鹹補之,以甘瀉之
火欲軟,鹹則順其氣而軟之,故曰補。
火性速,甘則反其性而緩之,故曰瀉。
五臟苦欲補瀉… …脾
1、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脾為濕土,喜燥惡濕,苦能燥濕。
2、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
緩即沖和之意,甘能入脾和中補虛。
3、以甘補之,以苦瀉之
土欲緩,甘則順其氣而緩之,故曰補。
土性濕,苦則反其性而燥之,故曰瀉。
五臟苦欲補瀉… …肺
1、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
苦能瀉能降。
2、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肺屬金,金性斂肅,肺氣宜降不宜泄,宜宣不宜散。
酸能收斂外泄之肺氣,順肺氣之所欲。
3、以酸補之,以辛瀉之
金欲收,酸則順其氣而收之,故曰補。
金性收,辛則反其性而散之,故曰瀉。
五臟苦欲補瀉… …腎
1、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
腎屬水臟,蒸騰水液,化為津液,滋潤各臟腑。
腎燥多由肺郁不降,水乏化源。
辛能開腠理,致津液,通肺氣,即腎燥可潤之意。
2、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
腎主蟄,以封藏為本,其氣宜密宜堅宜固,而苦味能堅。
相火妄動,能擾亂精室,致腎氣不固,苦能瀉亢盛之相火,故謂堅陰。
3、以苦補之,以鹹瀉之
水欲堅,苦則順其氣而堅之,故曰補。
水性凝,鹹則反其性而軟之,故曰瀉。
六氣淫勝之配方原則
六氣淫勝治則出自《素問?至真要大論》,節錄整理如下:
厥陰(風氣)在泉,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厥陰(風氣)司天,風淫所勝,平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
少陰(熱氣)在泉,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少陰(熱氣)司天,熱淫所勝,平以鹹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太陰(濕氣)在泉,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瀉之。
太陰(濕氣)司天,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瀉之。
少陽(火氣)在泉,火淫於內,治以鹹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少陽(火氣)司天,火淫所勝,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陽明(燥氣)在泉,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陽明(燥氣)司天,燥淫所勝,平以苦溫,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太陽(寒氣)在泉,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鹹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
太陽(寒氣)司天,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佐以甘苦,以鹹瀉之。
六氣淫勝之配方原則
厥陰(風氣)在泉,風淫於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
厥陰(風氣)司天,風淫所勝,平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
風為木氣,風主溫,惟金能勝,故治以辛涼。辛從金化,涼為金氣。
以苦降之(防辛太過),以甘緩之(緩肝實脾)。
以酸瀉之(酸能瀉肝)。
少陰(熱氣)在泉,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少陰(熱氣)司天,熱淫所勝,平以鹹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熱為火氣,惟水能勝,故治以鹹寒。鹹從水化,寒能勝熱。
佐苦甘者,苦能瀉熱,甘能瀉火(防鹹太過)。
熱越不斂,以酸收之;火鬱不散,以苦發之。
太陰(濕氣)在泉,濕淫於內,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瀉之。
太陰(濕氣)司天,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瀉之。
濕為土氣,惟燥能勝,故治以苦熱。苦能燥濕,熱能化濕。酸從木化,用以制土。
辛能行氣化濕(防酸太過)。
淡能滲濕(使濕有去路)。
少陽(火氣)在泉,火淫於內,治以鹹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少陽(火氣)司天,火淫所勝,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發之。
火即熱氣,惟水能勝,故治以鹹冷。鹹從水化,寒能勝熱。
佐苦甘者,苦能瀉熱,甘能瀉火(防鹹太過)。
熱越不斂,以酸收之;火鬱不散,以苦發之。
陽明(燥氣)在泉,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陽明(燥氣)司天,燥淫所勝,平以苦溫,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燥為金氣,為清為涼,惟火能勝,故治以苦溫。苦從火化,溫能勝凉。
佐酸辛者,辛補木瀉金,木補金瀉,兩得之矣,酸補金瀉木(防辛太過)。
佐甘辛者,辛補木瀉金,木補金瀉,兩得之矣,甘緩肝實脾(防辛太過)。
腸胃燥結,非下不可,急下之法,非苦不可。
太陽(寒氣)在泉,寒淫於內,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鹹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
太陽(寒氣)司天,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佐以甘苦,以鹹瀉之。
寒為水氣,惟熱能勝,故治以甘熱。甘從土化,土能勝水,熱能勝寒。
寒水太甚,則腎陽氣不化,故以辛潤之。又取辛甘化陽之意也。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以鹹瀉之。
【五行五除】 药学理论彩色图
经云: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历代医家对经文中五苦六辛的含义,从未有能注释者,究其因实乃不明仲景撰著之旨,造成的结果。
攻下派大医张子和,对五苦六辛一词解读为:“五苦者,五脏为里属阴,宜用苦剂,谓酸苦涌泄为阴,六府为表属阳,宜用辛剂,谓辛甘发散为阳,此其义也。”
似是而非,严重脱离临床实际。名医尚且如此,况其下者乎?
其实,归根到底经方反映的精神实质就是古之最重要的五味合化学说
即:辛酸化甘,咸苦化酸,辛甘化苦,酸咸化辛,苦甘化咸。
兹举例说明如下:麻黄汤的作用通过汗出驱邪外出。方中杏仁(味苦),与甘草合化的咸味恰好能弥补汗出对身体的津液消耗,因为咸能生津嘛。由此可知,经方配伍有不可思议之妙,非药物的功效所能解释清楚。这里面好比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是反应物和反应的产物对治疗共同起到了作用。这样一来,药物的性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余细观古中医经典《神龙本草经》对药物的阐述,开明就言药物的性和味,而从不言药之归经,因为你只要知道这个药是酸的,就能知道其有泻肝,补肺,收心(经云:心苦缓 急食酸以收之)三个治疗作用,其他的诸如咸,辛,甘,苦以此类推。归经纯属多此一举,后世中医专门就喜欢做这些无用功,把中医复杂化,更使得后学无所适从,只知道纠缠什么论阴阳啊,元阳啊之类的,把中医文学化,脱离临床。用唐以后的中医理论解释上古中医经典不和亦是必然之事。更有些天才,把古中医四大经典归结为扶阳二字。
辩五苦六辛中五苦的正确解释是苦温,苦热,苦寒,苦凉,苦平,是对苦味的五种药性归纳。六辛的意思是辛温,辛热,辛寒,辛凉,辛平,还有一个特殊的生附子,生川乌的大辛大热,是对辛味的六种药性归纳。
为什么神龙氏要尝百草呢?因为只有尝才能知道药物的性和味。民间一些草医,只要一尝,就能大概知道草药的功效。这才是中医朴实的本来面目、
《吕氏春秋·本味》载经方开山祖师爷伊尹比喻中医治疗的方法曾说: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也是强调了味对治疗的作用,具体是:辛苦除痞(例:栀子干姜汤),咸辛除滞(例:大黄附子汤),甘咸除燥(例:调胃承气汤),酸甘除痉(例:芍药甘草汤),苦酸除烦(例:栀子豆豉汤)。今笔到于此,学者深思之。扶阳只不过强调了辛味的治疗作用。而经方经典中医强调的是五味的调和
五臟補瀉用藥原則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心欲软,急食碱以软之,用碱补之,以甘泻之。
脾欲缓,急食甘缓之,用苦泻之,以甘补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肝木与肺金对应关系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以辛泻之。
肾水与心火对应关系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以碱泻之。
心欲软,急食碱以软之
注意,顺其性者为补。逆其性者为泻。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黄芩。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
注云:开腠理,致津液,通气血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白芍。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以咸补之,泽泻。以甘泻之,黄芪、甘草、人参。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黄连。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以酸补之,五味子。以辛泻之,桑白皮。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以苦补之,黄柏。以咸泻之,泽舍。
注云:此五者,有酸、辛、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软、或坚、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注意事项,古法以顺其性者为补。逆其性者为泻。
五脏五味五行辨
夫五行者,所以骇万类之五象者也。学者治于医,求五行之道于《内经》。知肺为金味辛、肝为木味酸、肾为水味咸,心为火味苦,脾为土味甘。然于《辅行决》却言,金味酸、木味辛、水味苦、火味咸,土味甘。同为五行,何以势同冰火,判然异路? 学者昏昏,莫知其理,亦有直认内经之文为讹者,虽有正道之心,不免欲明反诲。所谓五行者,言其一象之数也,无象即无数,象离则数离,象变即数变。故五行,不可离一象而与他象之五行相较也。较则误,误则流,流则乱,乱则远道。
需知《内经》言五味配五行,有言病理者,有言生理者。《辅行决》之五味配五行,只为药理所言。病理、药理、生理,此为三象。三象之内,五行各异,不可混为一谈。
言生理者,为其水木其位居下,故上升,金火之位处上,故下敛。以此成升降回环之性,是以无病。然上升,下歛,是其本性,本性不必助,唯虑其过任其性,过任则妄为,妄为是以病成。故水木之性上升,监以咸酸;火金之性下敛,制以苦辛。土甘本为缓,其性静兼,君子之德也,无偏性,故居中央。故水谷入胃,别其味,分溉五脏,五脏皆能从其性而无使过之,是以无太过无不及也。
言病理者,言其味可外觉也。夫五味,病者可见,不病者不可见。肝病则味酸,脾病则味甘,肺病则味辛,心病则味苦,肾病则味咸。五味之外现,缘于拂其五行升降之本性,有太过不及之处也。故《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此治法之大则,学者深究此文,蒙惑之处,释然可解。
言药理者,因五行之本性而配属之。肝德在散,故配以辛;肺德在收,故合以酸;脾德在缓,故属以甘;心德在耎,故类以咸;肾德在坚,故比以苦。《脏气法时论》曰: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写之。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写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写之,甘补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写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写之。
圣人法则天地,象其类而用之,顺其性曰补,逆其性名泻。补泻之意,升降之理,昭然若此,唯敏思善学者能得
夫五行者,所以骇万类之五象者也。学者治于医,求五行之道于《内经》。知肺为金味辛、肝为木味酸、肾为水味咸,心为火味苦,脾为土味甘。然于《辅行决》却言,金味酸、木味辛、水味苦、火味咸,土味甘。同为五行,何以势同冰火,判然异路? 学者昏昏,莫知其理,亦有直认内经之文为讹者,虽有正道之心,不免欲明反诲。所谓五行者,言其一象之数也,无象即无数,象离则数离,象变即数变。故五行,不可离一象而与他象之五行相较也。较则误,误则流,流则乱,乱则远道。
需知《内经》言五味配五行,有言病理者,有言生理者。《辅行决》之五味配五行,只为药理所言。病理、药理、生理,此为三象。三象之内,五行各异,不可混为一谈。
言生理者,为其水木其位居下,故上升,金火之位处上,故下敛。以此成升降回环之性,是以无病。然上升,下歛,是其本性,本性不必助,唯虑其过任其性,过任则妄为,妄为是以病成。故水木之性上升,监以咸酸;火金之性下敛,制以苦辛。土甘本为缓,其性静兼,君子之德也,无偏性,故居中央。故水谷入胃,别其味,分溉五脏,五脏皆能从其性而无使过之,是以无太过无不及也。
言病理者,言其味可外觉也。夫五味,病者可见,不病者不可见。肝病则味酸,脾病则味甘,肺病则味辛,心病则味苦,肾病则味咸。五味之外现,缘于拂其五行升降之本性,有太过不及之处也。故《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此治法之大则,学者深究此文,蒙惑之处,释然可解。
言药理者,因五行之本性而配属之。肝德在散,故配以辛;肺德在收,故合以酸;脾德在缓,故属以甘;心德在耎,故类以咸;肾德在坚,故比以苦。《脏气法时论》曰: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写之。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写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写之,甘补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写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写之。
圣人法则天地,象其类而用之,顺其性曰补,逆其性名泻。补泻之意,升降之理,昭然若此,唯敏思善学者能得
中草药归经入味法(恒之)
凡药酸属金、苦属水、甘属土、辛属木、咸属火,此五味之义也。凡药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此五色之义也。
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升能横行、咸者能下能润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
凡药寒、热、温、凉,气也;酸、苦、甘、辛、咸,味也。气为阳,味为阴。气浓者阳中之阳,薄者阳中之阴;味浓者阴中之阴,薄者阴中之阳。气薄则发泄(发散),浓则发热(温燥),味浓则泄(降泻),薄则通(利窍渗湿)。
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阳气出上窍,阴味出下窍。此阴阳之义也。
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气薄者降而收(象秋),气浓者浮而长(象夏),味浓者沉而藏(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气浓味薄者浮而升,味浓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浓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李时珍曰︰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凡药根之在土中者,半身以上则上升,半身以下则下降。上焦用梢,下焦用根,半身以上用头,中焦用身,半身以下用根。虽一药而根、梢各别,用之或差,服亦罔效。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
中空者发表走卫,内实者攻里走脉。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
凡药色白、味酸、气腥、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为庚金,肺为辛金。如白芍、鱼腥草);色黑、味苦、气腐、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为壬水,肾为癸水,如地黄);色黄、味甘、气香、性属土者,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脾与胃相表里,胃为戊土,脾为己土。如人参);色青、味辛、气臊、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肝与胆相表里,胆为甲木,肝为乙木。如桂枝);色赤、味咸、气焦、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丙火,心为丁火。如旋复花)。此味为纲,色为纪也。如黄芩,其味苦,气清,色青黄,属梢,故属水入木,上清胆火,降胆经、胃经主药。
凡一脏配一腑,腑皆属阳,故为甲、丙、戊、庚、壬;脏皆属阴,故为乙、丁、己、辛、癸也。十二经中,惟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其经通于足厥阴、少阳。厥阴主血,诸药入肝经血分者,并入心包;少阳主气,诸药入胆经气分者,并入三焦。命门相火,散行于胆、三焦、心包络,故入命门者,并入三焦。此诸药入诸经之部分也。
药有相须者,同类而不可离也(如黄柏、知母、破故纸、胡桃之类);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可合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此异同之义也。肝苦急(血燥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木喜条达),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散为补,以敛为泻)。心苦缓(缓则散逸),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以咸补之(按︰水能克火,然心以下交于肾为补,取既济之义也),以苦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舒和),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辛泻之。肺苦气上逆(火旺克金),急食辛开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泄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肾欲坚(坚固则无狂荡之患),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甘泻之。此五脏补泻之义也。
如肾为肝母,心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肾与心;肝为心母,脾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与脾;心为脾母,肺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与肺;脾为肺母,肾为肺子,故入肺者,并入脾与肾;肺为肾母,肝为肾子,故入肾者,并入肺与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应之义也。
多食酸伤筋(敛则筋缩),筋病毋多食酸,筋得酸,则拘挛收引益甚也,辛胜酸(金克木,补木);多食苦伤气(苦能泻气),骨病毋多食苦;骨得苦,则阴益甚重而难举也,咸胜苦(水克火,补火);多食甘伤肉,肉病毋多食甘,肉得甘,则壅气胪肿益甚也(甘补土,木不克土也)。辛走气,气病毋多食辛,气得辛,则散而益虚,伤皮毛也(辛补木,金不克木也)。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血得咸,则凝涩而口渴也(咸能渗泄津液,咸补火,水不克火)。此五病之所禁也。亦五行相克之义也。
多食咸,则脉凝泣(涩同)而变色(脉即血也,心合脉,火多,灼津)。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肺合皮毛,水多泻火阳衰,水不能化汽滋润皮肤)。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肝合筋,爪者筋之余。辛多生火,灼阴。按肝喜散,故辛能补肝,惟多则为害)。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脾合肉,其华在唇,胝音支,皮浓也。金燥也)。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肾合骨,其华在发,土克水)。此五味之所伤也。
药之为物,各有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如连翘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睪丸而入肾之类);有因性相从者(如属木者入肝,属水者入肾;润者走血分,燥者入气分;本天者亲上,本地者亲下之类);有因气相求者(如气香入脾,气焦入心之类);有因质相同者(如药之头入头,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又如红花、苏木,汁似血而入血之类),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
药有以形名者,人参、狗脊之类是也;有以色名者,黄连、黑参之类是也;有以气名者,香薷之类是也;有以味名者,甘草、苦参之类是也;有以质名者,石膏、石脂、归身、归尾之类是也;有以时名者,夏枯、款冬之类是也;有以能名者,何首乌、骨碎补之类是也。
凡药火制四,煅、煨、炙、炒也;水制三,浸、泡、洗也;水火共制二,蒸、煮也。酒制升提,姜制温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金而收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中;陈壁土制,借土气以补中州;面裹曲制,抑酷性勿伤上膈;黑豆、甘草汤渍,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猪脂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去穰者免胀,去心者除烦,此制治各有所宜也。
药之为用,或地道不真,则美恶迥别;或市肆饰伪,则气味全乖;或收采非时,则良异质;或头尾误用,则呼应不灵;或制治不精,则功力大减。用者不察,顾归咎于药之罔功。譬之兵不精练,思以荡寇克敌,适以复众舆尸也。治疗之家,其可忽诸﹗《千金》云︰凡药须治择熬泡毕,然后秤用。不得生秤,湿润药皆先增分两,燥乃秤之。
海带 味咸,性寒,入足太阳膀胱经。行痰泻火,消瘿化瘤。 海带咸寒疏利,清热软坚,化痰利水,治鼓胀瘿瘤,与昆布、海藻同功。 《玉楸药解》
萹蓄 味苦,气平,入足太阳膀胱经。清利膀胱,渗泻湿热。 萹蓄利水泻湿,治黄疸淋涩,消女子阴蚀,杀小儿蛔虫,疗浸淫疥疬、疽痔痛痒之证。 《玉楸药解》
木通 味辛,气平,入足太阳膀胱经。通经利水,渗湿清热。 木通孔窍玲珑,通利窍隧,利水开癃,渗泻膀胱湿热。庸工利水方中,率多用之,而绝不得效。本草诸家,未参验耳。 《玉楸药解》
灯心草 味淡,气平,入足少阴肾经。利水通淋,泻湿开癃。 灯心草利水渗湿,通小便淋涩。烧灰吹喉。散止鼻衄,并治破伤血流之证。 《玉楸药解》
土茯苓 味甘,气平,入足少阴肾经。利水泻湿,燥土健中,壮筋骨而伸拘挛,利关节而消壅肿,最养脾胃,甚止泄利。 土茯苓燥土泻湿,壮骨强筋,止泄敛肠,极有殊效。善治痈疽瘰疬,杨梅恶疮。 《玉楸药解》
马兰 味辛,气平,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止血破瘀,消疽除疟,调营养血,破旧生新,治吐衄疟痢,消酒疸水肿,腹痛肠痧,喉痹口紧,疗金疮折损,解蛊蛇伤、菌毒痔疮。 《玉楸药解》
贯仲 味苦,微寒,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止血行瘀,破积杀虫,收敛营血,消化瘀蒸,治吐衄崩带,积聚痃癖,杀寸白诸虫。 《玉楸药解》
白芷 味辛,微温,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发散皮毛,驱逐风湿。 白芷辛温香燥,行经发表,散风泻湿,治头痛鼻渊、乳痈背疽、瘰疬痔瘘、疮痍疥癣、风痹瘙痒、干皰疵瘢之证。兼能止血行瘀,疗崩漏便溺诸血,并医带淋之疾。刀伤蛇咬皆善,敷肿毒亦善。 《玉楸药解》
藁本 味辛,微温,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行经发表,泻湿驱风。 藁本辛温香燥,发散皮毛风湿,治头皰面皯、酒齄粉刺、疥癣之疾。 《玉楸药解》
薄荷 味辛,气凉,入手太阴肺经。发表退热,善泻皮毛,治伤风头痛,瘰疬疥癣,瘾疹瘙痒。滴鼻止衄,涂敷消疮。 《玉楸药解》
浮萍 味辛,微寒,入手太阴肺经。发表出汗,泻湿清风。 浮萍辛凉发表,治瘟疫斑疹,疗肌肉麻痹,中风斜瘫痪,医痈疽热肿、瘾疹瘙痒、杨梅粉刺、汗斑皆良,利小便闭癃,消肌肤肿胀,止吐衄,长须发。 《玉楸药解》
石斛 味甘,气平,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降冲泻湿,壮骨强筋。 石斛下气通关,泻湿逐痹,温肾壮阳,暖腰健膝,治发热自汗,排痈疽脓血,疗阴囊湿痒,通小便淋漓。 《玉楸药解》
蓖麻子 味苦,气平,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下胎衣,收子肠,拔肿毒,泻水癥。 蓖麻子性善收引,敷足则下胎衣,涂顶则收子肠,贴鼻口斜,熏咽喉肿痹。熬膏贴肤,拔毒追脓,纸捻入鼻,开癃通闭。又性善走泻,能利大小二肠,下饮澼水癥,兼消肿硬,平瘰疬恶疮。 《玉楸药解》
常山 味苦,性寒,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吐痰泻水,消胀除瘿。 常山苦寒迅利,排决痰饮,能吐能下。庸工以治痰疟,有无痰不虐之说,陋矣。 常山即蜀漆根,生用多服,则作呕吐。 《玉楸药解》

你的赞赏是我坚持原创的动力

赞赏
0 人赞赏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特别提醒:文中可能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为用户分享内容,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