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的章法

大海无边 关注

收藏于 : 2021-07-23 10:21   被转藏 : 2   

绝句的章法:
绝句的写作从大的方面来讲无外乎如下几种:
(一):递进式:递进式,一句一接,层层递进,一气贯通,整首一意。
1、直递:
金昌绪《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转递:(即传统的起承转合式):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跳跃:(变体,打破起承转合式承转合式一般格局) 
曾几《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司空曙《江村》: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归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二):并列式:并列式,一句一意,相互独立,意绝而气贯,并生出一种情绪。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那首“白日依山尽”一诗虽全用对仗,但后二句是两句一意的流水对, 故不属“并列”而属“混合”。

(三):两分式:两分式,两句一意,组合成篇。它有三种形式:
1、以时间顺序的推移构成两分:
如: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整首诗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是追忆。“去年今日此门中”,点出时间和地点,写得非常具体,足见这个时间和地点,在诗人心中留下了多么深刻难忘的记忆。第二句是写人,诗人拈出一个人们犹知的形象——桃花,春风中的桃花人人都知道是何等的艳丽,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红艳,则“人面”之美可以想见;再者,本来已经很美的“人面”,在红艳艳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显得更加青春美貌,风韵袭人。一个耀眼的“红”字,正是强烈地渲染出这种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气氛。面对着这一幅色彩浓丽、青春焕发、两美相辉的人面桃花图,不用说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态,诗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欢爱和兴奋,也都是可以“思而得之”的。

三、四两句写今年今日。去年今天,有同有异,有续有断。同者、续者,桃花依旧;异者断者,人面不见。这就产生了愈见其同,愈感其异,愈觉其续,愈伤其断。正是这种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心情,越发加剧了眼前的惆怅与寂寞。

2、以空间位置的变换构成两分: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空间位置变换,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想念诗人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

赏析:
诗的第一句用了“独”、“异”两个字,分量下得很足。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他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是说在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诗人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他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描写就显得十分自然。这种体验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用的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

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会显得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诗人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诗人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重阳节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他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他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他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中有“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句子,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维的诗似乎更不着力。

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清王维诗中也用了这种表现方法,以“遥知”使诗意的发展来个急转,转到从亲人的角度来加深表现两地相念之情。“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这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紧扣了诗题,也点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诗人料定,当亲人团聚在一起欢度重阳节而“遍插茱萸”之时,会记起他这客处异乡的游子的。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最后两句运用对写法写诗人自己的想象,更突出他的思念。

3、以时间顺序的推移和空间位置的变换交错构成的两分:
如: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赏析: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四句诗明白如话,却通过时空的不断变换,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对比。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四):混合式:混合式是并列与递进二式的一种组合。

1、并列带承转递进:即先并列,后递进。
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远近两个景色,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构成了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后两句递转写情,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全诗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构成了幽邃的艺术境界。诗歌最后摄制征人望乡的特写镜头,非常醒目地点明主旨,令人玩味不已。

2、起承带并列递进:即先起承,后转而并列。
如:秦观《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前两句诗人捕捉到春雨“万丝”

的特征,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院一角,摄下了一幅雷雨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后两句通过对偶形式,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

(五):连承法:也称“三一格法”,即前三句连写一事、或写景等,唯独用尾句兼转兼结。(熊东遨先生将此法归入混合式的三拖一递进)
如:戴复古《淮村兵后》: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前三句写景,桃花依旧,烟草茫茫,暮鸦聒噪映衬得却是残垣故井。结句一转:原来这里曾是人们聚居的地方呀!


【二】、绝句的结构方法:
(1)、连转法:(熊东遨先生归纳的混合式的一托三递进与此相似)。即次句兼转兼承。
如:张旭《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这首诗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转而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诗的构思婉曲,意境若画,有景有情,趣味深远。蘅塘退士批注:“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这话不无道理。

如: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起句写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次句转而用曲笔写送行者,只说听见歌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写放船的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这首诗一步一转,跌宕有致,转中又见照应,章法极妙。

(2)、连承之法:这类章法,有人也谓“三一格法”,即前三句连写一事、或写景等,唯独用尾句兼转兼结。
如:李白《越中怀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壮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此作前三句皆言越中旧事,只尾句转写“只今”,引出怀古之意,点题而结。这种结构与律诗第七句作转相似。
再如:王淇《春暮游园》: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前三句写梅、棠、荼蘼先后开过了,最后由夭棘点出春天走到了头的诗意。前三句意思是连承关系。

(3)、对起之法:绝句没有对仗要求,而诗人在创作中却用上对偶。对起之法指绝句的前联用对仗。
如:卢纶《山店》:
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隔秋云。
前二句用了对仗作起,写“山中之行”。二句基本呈并列关系,无所谓主次。

再如:前文引过的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谭嗣同《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也是如此。

对起如形成因果、递进等关系,则最好不过。
如:赵师秀《有约》: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前二句也是对仗,不过上句言“雨”,下句言“蛙”,雨后蛙欢,蛙声是雨产生的结果,形成因果关系,则韵味较上一例更佳。

对起之法也有首句用韵者,使前二句构成“韵联”。
如:李白 《永王东巡歌》 :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4)、对结之法:即是以对仗句结尾。二句一般在全诗中兼转兼结。
如:司马光 《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结句二句写夏日之景,暗有客中思怀之意。

有的绝句之结用了工对,因情感、景象极为流转自然,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来是对句呢。
如:李华《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三四二句是对仗,一静一动,景中情丰,读之如行去流水,不大注意诗已经用了对仗。

用对作结:第三四两句,如两句并列,则板。如后句稍强于前句,有起伏变化,则佳。
如:杜甫《奉和严公军城早秋》:
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
第四句用了“更”字,增强语势,雪外之城景更较前句大。

(5)、对起对结:绝句全诗用对,也叫“四联屏”。这样的结构很难作,现今诗人所作未见佳者。杜甫、王之涣等大家却有名作传世。
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二二成对。一句一景,各景似不相关,实则景物连接很妙,高低远近交错,构成一幅连环画卷。可谓“极尽写物之工”。

欧阳修也有一首《梦中作》: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也是二二相对,但四个画面各不连属,只有以梦境作解释了,较杜诗要逊色。

写得成功的又如: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前联事物同咏,后联抒情。与四个画面异法。

这种结构,易来写呆板,所以对景情变化要求极高,对起对结最有名的要属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首句写景由上而下,次句写景由远及近。三句写怀由近及远,四句写怀由下而上。其抒情尾句更是诗外有诗,景外有景,情外有情。

对起对结,其结也须注意强弱起伏,同对结之法。也有首句用韵的,使首二句形成韵联。
如:杜甫《漫兴》: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再例如:柳中庸《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三】、绝句的谋篇布局:
我们写诗并不是那种“为赋新诗强说愁”,往往都是有感而发,为某一事、某一景、某一想法-----等等而激发情感和情绪。在我们触发灵感后,也就随之确定了题材和立意,再以绝句形式写出来,就要沿着创作冲动提供的线索进行谋划整篇。这就是谋篇布局。创作的灵感和线索往往是一个词,或一句诗,精心有条理的布局安排,便会使之成为一首较成功的绝句。有很多的都是先有一句好的句子,然后顺其思维而成就其整篇。反之,则会有句无篇。

曾看书本上说,写诗须按定题、定材、定体、定韵、定法的步聚写诗,我个人认为不可取。写诗要是都从第一句写起,那么多数时候写到最后就会思枯味竭,创作失败,所以诗的创作不可按步就班。灵感一闪,冲口而出也好,细考深思也罢,都要把这个灵感句子先放在绝句中的某一句位置上(一般尾句居多,也有适于次句、或第三句的)并以此为基点,向外联想拓展,使之成篇。一般认识是(特别是绝句)先“有句”,后“有篇”。先出佳句,后作诗。“诗之传,实为句之传也”,很大程度上如此。对好句的追求,诗人们都一样,永无休止。而要把好句发挥得好,也必须谋好布局。

使好句与好篇和谐统一,句意精炼,通顺自然,言有尽而意无穷,才是真正的好绝句。
东方树《昭昧詹言》云:“章法则须一气呵成,开合动荡,首尾贯注。”量是好布局的标准,然而又不可拘泥。
沈德潜云:“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于不得不止,而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其中;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行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可见诗之法不是固定的。”

顾龙振《学诗指南》云:“起句之叙法共有十五:实叙、状景、问答、颂扬、吊古、伤今、怀愁、感叹、时序、直入、引端、虚发、联句、反题故事、顺题故事等。而结句之用法有十七:劝戒、祝颂、自感、自爱、含情不尽、相思、寓意、欣欢、景慕、余意无穷、故事、激烈、期约、怀感、联对、回顾、缴收。”所谈起结花样何多,而中间过度亦变化多端,盖一首一式也。


现大略谈几种整体谋篇布局之形式:
(一)关照呼应:
绝句首尾圆合,前后照应,方显条理清晰,构架坚实。因绝句前后只二联,所以后联呼应前联,有侧重第三句呼应者,多数则是采用尾句呼应。

1、结句应前:结句收合扣回前联,其意有回归之感,架构稳实。这种呼应最为常见。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首句写“辞”,次句写“还”。尾句以“舟过”呼应“辞与还”。使全诗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2、转句应前:此类呼应为第三句呼应前联,尾句则多数为宕开作结或意外作结。
如:韦庄《金陵图》: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此首起句绝响,前联以画作议论,三句以“六幅”呼应之,以景抒情收尾。 

(二)环环相扣:
环环相扣也是呼应的一种类型。其呼应更加紧密。
如:刘禹锡《竹枝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首句言山花,次句说江水。第三句应“山桃红花”,尾句应次句,由“江水”生发出来。四句两两照应,对应承接,结构严整。(按:此诗为竹枝词,首句、三句非律句。在早中唐时,格律初步形成,诗人对格律要求并不太严。特别是对律诗、绝句的前二联或前二句的格律多不大拘泥,如杜甫的“千朵万朵压枝低”,崔颢的《黄鹤楼》前两联等等。有人称为拗律、拗绝)。

环环相扣法又如: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作又与前例不同,次句用“但”字转承。其第三句“北定”是应“不见九州同”,尾句“家祭”是应首句“死去”,也是两两相应。 

(三)两事并比:
绝句有前后二联构成,根据主题需要,二联灵活运用赋、陈、比、兴、状、议等表现方法,一般把整诗分为二层。二层之间一般具有推进关系、对比关系、解释关系等等。二联一事一议,一景一情最为常见,或者是二联分别把今昔、是非、善恶、盛衰等意思相反之两事或两种情景相并列出,以表达诗意。
二联一事一议:
如:杜牧 《赤壁》: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前联写事,后联发议。前后联是进层关系,是对一事之两个角度的描写,同时也是事实与假设的对比。

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前后联是一种今昔对比。

再如:王昌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此诗前后二联是实虚对比、也是现实与回忆的对比。同时也是前联述事,后联抒情。诗之对比往往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四)突出一点:
与二事并比相类。这是一种整体与个体的对比。
如:韩偓《曛黑》: 
古木侵天日已沉,露华凉冷润衣襟。
江城曛黑人行绝,唯有啼乌伴夜碪。
尾句的啼乌即是突出之个体。这类构篇,往往使用唯有、唯剩、独有等词。 

如: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此诗强调的个体是“月”。

(五)倒叙穿插:
一般说来,绝句的之重点在后联,将后发生之事先说,或不按事件发生顺序插入某事,使其显得更为突出。
如: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其顺序原本应是:
江枫渔火对愁眠,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城外寒山寺,月落乌啼霜满天。

相似的如:梵崇《春晚》:
春光过眼只须臾,榆荚杨花扫地无。
却忆菩提湖上寺,绿荷擎雨看跳珠。
其转句用“却忆”突转,把已经发生之事放在后联,以突出回所忆事之重要。


【四】、几句赘语: 
(一)关于章法:
如果把一首绝句比做一只鸟,那么格律、用韵可比作双翅,章法则是骨架,灵感则是眼睛,而情感则是灵魂,鸟如想飞,缺一不可。古今各家把章法分了许多类型,也只能做借鉴,受些启示,但绝不可生搬硬套。徐增有《雨庵诗话》云:“余三十年论诗,只识得一“法”字,近来方认得一个“脱”字,诗盖有法,离它不得,却又即它不得。离则伤体,即则伤气,故诗作者,先从法入,后从法出,能以无法为有法,斯谓之脱也。”论得深切。我自己感觉,出之甚难。

(二)注意变化:
绝句短小,称诗中轻骑兵。一般须紧抓一事、一物、一景、一人、甚至一角度去写,且须深入挖掘。但在短短的四句中,也须注意起伏、虚实、动静、缓急、轻重、强弱的变化。一般须将较强较精彩的句子放在后面说,如同唱戏的压场。构篇中须调理好铺助与突出的关系。
如: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前二句写景叙事很平,第三句虽有比喻也较平,唯尾句一出,方峰回路转,顿生神采。鱼熊不可兼得,不可处处要求强化。二强则损全篇构架。

(三)说说虚词:
旧时把字词分为虚字、实字、助字三大类,与现代汉语的虚实词分法不尽相同。绝句虽短小,但助字应用却很广泛。助字包括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如判断词、连词、副词、介词等,这些词在谋篇中起到不可缺之作用。
如:谢枋得《蚕妇吟》: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三句的“不信”与“未曾”把二个不相类的事物连合在一起。

(四)关于次句:
对绝句,人们常论的是,结句如何余韵,三句如何振起,首句如何平起等等,而常常忽略次句。而次句处理不当,则会造成绝句头重脚轻、分割两段、转身无力、先卖天机、突兀费力的现象。所以次句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此处“不可重、不可断、不可亮、不可通、不可暗”。所以这次句须行中庸之道,细心谋划。
绝句的章法结构和创作方法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希望能给我们初学者以启迪和帮助。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写好的,唯多看、多读、多写、多探讨,逐步提高乃至成熟。胸中有丘壑,笔下有风声,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翕张。积累和勤奋是我们学习提升的不二法门。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大海无边 关注

文章收藏:5176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