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先森 关注

收藏于 : 2021-07-22 18:53   被转藏 : 1   

疾病要康复,求医不如求己。因为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自己努力养生,自己正心,大病方能向愈。

患了疾病,我们都会首选求医。我们把康复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医生的身上,希望医生医术高超,能够治愈疾病。可是,疾病是医生治愈的吗?我的观点是,疾病是病人自己康复的,医生仅仅是提供了帮助而已。由此说,依赖医生,不如依赖自己。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

一、治病求医,要求上医,上医即是自己。

我们都知道,医生大体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上医,一种是中医,一种是下医。扁鹊在《难经》里说:“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谓也?然,所谓‘上工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扁鹊的意思是说,上医治未病,让人不生病。中医治已病,见病治病。而下医则属庸医。我们求医,当然要求上医。那么,如何求得上医呢?

岂不知,上医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努力养生,预防疾病,即是上医手段。而养生需要自律,所以说,自律是最好的医生。

以胃癌为例,其高发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重口味的饮食习惯、三餐不规律、吸烟、饮酒等问题导致胃癌的发病率正不断年轻化。怎么办?要意识到胃癌的危害,主动养生,调节饮食,预防胃癌发作。

有的人不幸患了重病,即会怨天尤人,认为老天不公,认为都是他人的错,自己是无辜的。却不知,疾病是自己感召来的。正如《内经》所言:“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感召来了疾病,又怎么会怨恨他人呢?

其实每种疾病都有着清晰的线索,会不会患病,患哪种病都有规律可循,可以说,所有的慢性疾病都是拜我们自己所赐。比如,长期熬夜,暴饮暴食,久坐不动,心陷怨恨恼怒烦之中,这些都是致病之因。要想康复,就要先把这些病因给改了。病因改了,疾病才有可能康复。否则,病因不去而求医诊治,医生再如何高明,再努力下功夫,都只能治标,甚至标也治不好。

二、健康不但在身,也在心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所以,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

当突然体检发现癌症时,不少人会产生惊讶、恐慌,甚至绝望、崩溃的心理。从中医来分析,这样的心理属于负面心理,最伤正气。生命以正为本,正气健旺则邪不胜正,生命之火即不熄。反之,若心生负面情绪,就会伤正,导致正气变虚。正气一虚,邪气即盛,疾病即会加重,甚至恶化。

虽然说,我们求医,希望医生能帮助我们缓解因疾病产生的心理压力,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医生未必能化解这种心理压力,关键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要自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自己诚意正心,这才是正确的应对措施。

当然,医生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比如,医生医德高尚,临床工作中尽职尽责,理解和尊重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医生对疾病信心以及对患者的责任心,这会大大地减少病人的顾虑和担心,有助于病人缓解压力、焦虑和恐慌,从而产生更多的信心去战胜和应对疾病。

从媒体上我看到这样的消息。有人体检发现了肝癌,竟然一天后死亡了。也有某个消息称,体检发现肝癌后三天病人死了。可是,病人是自己走着去体检的,癌症也并没有症状,即使任何治疗措施都不用,也不至于一天或三天就去世。这样的故事对我的触动非常大。

我的思考是:一则,生命真的要依赖现代诊查技术吗?

我们都认为辅助诊断技术越高明,越能在早期诊查出早期的癌症。可是,查出来,然后把人吓死。这样的诊查技术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每天都会诊治一些癌症患者,有的知道自己患了癌症,有的不知道。就知道的病人来说,看到患者面对癌症的无可奈何、痛苦、绝望,我真的不知道医疗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是什么?!

二则,生命,以心为本,以身为标。

生命是身与心的结合体,表现上看疾病在身体上,事实上很多疾病的病变部位却是在心。癌症为例,长期的癌症心理是导致癌症的罪魁祸首。换句话说,癌症心理造成了癌症,而不仅仅错误的饮食、起居。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癌症心理,那么,医疗又有什么办法呢?

临床所见,一旦患者的精神崩溃,就容易导致癌症恶化,甚至死亡。那么,现代医疗的早诊断的意义是什么?早诊断能为患者带来什么?表面上说,是早治疗。可是,事实上有病人因为早诊断而早吓死,那早诊断的作用又在哪里呢?

像癌症这样的疾病,早期诊断出来和诊断不出来哪一个更有利呢?我的观点是,要看病人的心态。如果心态比较好,那么,早期检查出来,就可以早期治疗;反之,如果心态比较差,那么,早期检查出来不如不检查。至少,病人会活的更滋润,更长久,生活质量也会更高些。

三、疾病康复的关键在于正心

在临床工作中,我重视正心,我认为,心正则身亦正,心和则五脏六腑皆和。因为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疾病康复的关键即在于正心。当然,我并不是否定医疗的作用,医疗可以改善病情,可以缓解病人的不适症状,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光是依赖医疗还远远不够,尤其是治疗慢性疾病包括癌症时,一定要重视治心。作为医者,我们治疗疾病,不但治的是病,正要治人。人有形体,也有精神,所以,我们既要帮助病人缓解症状,同时,还要关注患者因为疾病带来的内心的冲突、压力、抑郁、焦虑甚至是绝望情绪。

疾病有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疾病的恐惧。真正击垮一个人的是对疾病的恐惧。从中医来分析,恐入肾,恐也伤肾。恐是负面情绪,恐最无益于康复。作为医生,我们一定要帮助病人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以免恐惧和焦虑无限循环往复,无限放大,最终可能会击垮病人。

怎么办?正确的办法是帮助病人正心。比如,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正信正念来引导病人,让病人从负面情绪中跳出来,中断焦虑、恐惧,对康复产生信心。

我的方法是,只要病人有求生的意志,那就告诉病人,康复的关键在自己的手中。要认识到过去长期以来错误的生活习惯和负面情绪,要反省,要忏悔,要改过。要充分理解“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的意义,自己痛下决心,去把握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具体的方法我在其他文章中多有论述,读者可参考。另外,亦可参考《思考文化医学》一书。

小结:

综上所述,生命是形与神的结合体。有时候伤害我们健康的,不完全是疾病本身,而是我们对待疾病的态度。临床上我观察到,那些乐观对待癌症的,往往容易康复;相反,那些对癌症产生恐惧或绝望的,就容易恶化。为什么?因为疾病的好转或恶化掌握在病人自己的手中。

所以说,求医不如求己,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因为许多疾病都是自心所造,自己不改变,再高明的医药医术都无能为力。世上所有疾病里本就有可治之病、不可治之病,医者再努力也只是在可治之病上努力提高医术而已。医生医药医术都仅仅是治病的助缘,病人自己努力才是关键。若能深刻体会这个道理,那么,大病也能康复,天下将无绝症。(董洪涛) #健康#

举报/反馈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先森 关注

文章收藏:5429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