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入门3:小伙伴惊呆了:中医“三生万物”如此博大精深

吴昌国 关注

收藏于 : 2021-07-23 10:09   被转藏 : 3   


刘观涛按:有微信读者发消息说:您上篇文章提出:中医的“三生万物”就是“表证、里实、里虚”,是不是太简单了,真能够由此推导出博大精深的中医体系吗?

佛家说:人生三毒“贪嗔痴”,因此,我们每个人所需修习的,唯有“戒定慧”而已。看似容易至极,三岁小儿能为;实需千锤百炼,八十老翁难精矣。

对于中医的“三生万物”,亦复如是。

我不自量力,以“表证、里实、里虚”来解读《伤寒论》中颇为费解的篇章。

对于非中医专业的朋友,可能显得过于艰深,很抱歉。但是,或许会让小伙伴惊呆了:中医“三生万物”如此博大精深!

我学习中医的感触是:最简单的原则里,必定潜藏着生命的博大与浩瀚。就像做人,谨守“仁、义、礼、智、信”,就是圣人的境界。可惜,我做不到啊,呵呵。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伤寒,阴阳易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裩散主之。(392

          对本条有些教材通常存疑而不做具体解释。但我们可以根据症状,来推测其病机和方药。

     其人身体重,少气,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为“里虚”太阴病气虚。

     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膝胫拘急者,为“里虚”太阴病阴津虚。

     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为“里实”阳明病实热。

     我个人认为,可以用竹叶石膏汤合芍药甘草汤治疗。

     由对本条的注释,引申出一个非常有启发意义的中医原则:

     用脉舌症状推导病机,在传统的教材里永远是“完美无缺”的,也就是说,基本上每一组脉舌症状都对应某个病机。很少存在同一脉舌症状对应不同的病机(比如,脉浮→表证;脉浮→里实热);也很少故意漏掉不提某些脉舌症状(比如,某些缺乏辨证意义的症状)。

     事实上,在临床中,症状与病机的对应,并非“完美无缺、严丝合缝”,很多教材或学术专著在写作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地“美化、修饰”,把真实临床“原生态”,修饰为理想国里完美无缺的“美容照”。

我多么希望中医临床家在医案写作中,能够把真实的矛盾、冲突、困惑、取舍等等,能够全盘托出,还原真实可靠(虽然并不完美)的中医辨证思考过程。

且看,两个版本的大学教材,对于“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李赛美主编《伤寒论讲义》,认为是“精气内伤(精气不足)”;熊曼琪主编《伤寒论学》,认为是“毒热上冲”。李赛美教授是我的朋友,她的老师是熊曼琪。师生之间的看法居然截然相反,一虚一实!

这说明什么?说明“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极可能为“里实”(实热),也可能为“里虚”(气虚),并非完美无缺的对应于某个特定病机。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393

       条仅仅根据“大病差后,劳复者”,绝对无法推导出用枳实栀子豉汤(可以推导出症状:发热、心烦或心中懊恼、脘腹胀满,舌苔薄黄略腻)。下两条同理,仅根据“发热”,无法推导出用小柴胡汤。但这三条有何意义呢?

按理说,“大病差后,劳复者(或伤寒差以后、伤寒解后等等)”,似乎以“里虚”为多,但实际上,枳实栀子豉汤证、牡蛎泽泻散、“脉沉实者,以下解之”乃为“里实”;“脉浮者以汗解之”则说明是“表证”(属于实证范畴);小柴胡汤证、竹叶石膏汤证则属虚实错杂。这可能是医圣仲景特别提醒:不要认为差后劳复多虚证,实证照样多见!当然,也可出现“里虚”之理中丸等证。

伤寒差以后,发热,小柴胡汤主之。

脉浮者,以汗解之;

脉沉实者,以下解之。(394)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395)

     牡蛎泽泻散证为“里实”(水),相当于十枣汤的轻剂、五苓散或苓桂剂的重剂。

   注意,单就“从腰以下有水气”,若属“里实”,才有用牡蛎泽泻散的机会;若属“里虚”则可用真武汤等方。

   可以自行推导牡蛎泽泻散证的症状:腰以下肿满,小便不利,脉沉而有力。

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396)

对于“喜唾,久不了了”,病机为“胸上有寒”,可有两种治法,一种是河间派治法,邪去正自复,可治以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一种是易水派治法,正回邪自去,可治以理中丸、吴茱萸汤等。

当疾病处于“虚实同病”状态,并非明显纯虚或明显纯实的时候,两种方法其实皆可。

著名医家周禹载偏于易水派,他对本条如此论说“设复以逐饮破滞之药与之,痰即出矣,独不虞今日之痰虽去,而明日之痰复积乎?惟温补其胃,自使阳气提以展布,而积者去,去者不复积也。”

思路再开阔一些,喜唾,也不一定必为寒性(若为虚寒,其唾当是清稀而薄,口必不渴,喜温畏寒,舌淡,脉缓弱),亦可为热性,亦可为平性,湿热也可能造成“喜唾”……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397)

    “里实”阳明病实热,兼“里虚”太阴病气虚、阴津虚。本条文似乎看不到实热之症状,但以方测症状,当有实热之症状(如发热或低热不退、心烦口渴少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398)

“里虚”太阴病气虚,即所谓“脾胃气尚弱”,治宜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此“微烦”为热之症状,多数由“气虚”所致,而较少由“实热”所致。医圣仲景在此敦敦教导:千万要注意鉴别,不要把“气虚”发热,误认为是“实热”发热。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特别提醒:文中可能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为用户分享内容,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吴昌国 关注

文章收藏:673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