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中医病因学,让你摆脱迷惑,成为大医!

小怪

收藏于 : 2021-06-21 16:19   被转藏 : 1   

学中医为什么感觉难?就是因为中医几千年来一直没有建立一个明确的病因学,你病因不知道,只能学方证对应那一套,可问题是,显性症状的疾病你可以套方子,而没有显性症状的病你就无所适从。要知道,显性症状的疾病在所有疾病中只有20%,而80%的疾病并没有经方上那些症状,你又该如何选?

治病必求于本,而这个本就是中医病因学。只有知道了病因,你才有可能知道怎么治。可中医的病因学是什么?中医几千年来都没有说清楚。因此,重建中医病因学,让我们明明白白了解中医的治病原理是提高中医水平的关键。

当然,中医经典中关于病因学的论述有很多,比如《内经》上讲: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意思就是说,一切疾病都是由于身体的一把手糊涂造成的。再如很多经典都把心病当成是一切疾病的根源。其实,主在中医学中指的就是“心”,但是,这个心到底指的是什么,并没有多少人说清楚。

要认识中医病因学,我们就需要从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入手来讲。它们的区别其实只有两点,一个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一个是对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认识,中医就是建立在对这两种关系的正确把握之上的。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医才得出了人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疾病就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产物,这是病因的外因;认识到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医才得出了细胞病变根本不是病因,而是疾病的结果,真正的病因是不平衡引起的整体管理失控,这是疾病的内因。而西医呢?就是不承认这些关系的存在,把疾病单调地归于局部的细胞病变之上,这才造成了中医和西医之间的矛盾。

这一下大家就清楚了,中医病因学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外因就是自然变化,内因就是先天的体质偏性。当自然变化不断加剧了你先天的体质偏性,使它偏上加偏,即不平衡加剧,整体的管理就乱了,人就病了。

何为体质偏性呢?其实它就是主不明,或者说偏心,更确切地说就是血液对各组织的不对称供应,血液供应多了,对应的组织细胞就会功能亢进,即中医学上的热;血液供应少了,对应的组织细胞就会功能低下,即中医学上的寒。疾病就是你原有的体质偏性在外在环境的加剧下,某组织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到一定程度,你就病了,当然也会出现细胞病变的结果。

显然,中医的病因有两大类,一类是细胞的功能亢进,一类是细胞的功能低下,治法也有两大类,对于细胞的功能亢进,中医就用多种手段抑制血液对它的优先供应,缺乏了营养,它的功能自然停止亢进,这就是中医上的祛邪法;对于细胞的功能低下,中医就用多种手段增加血液对它的优先供应,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其功能自然增强,这就是中医学上的扶正法。

中医治病就是这样,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身体平衡了,百病皆消。或许有人觉得这不科学,其实,这是真正的科学,背后的依据就是“整体决定局部”的大自然规律,只要整体的管理恢复了,病变细胞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西医表面上科学,其实你可以问任何一个科学家,决定人的自然规律是什么?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上来,连规律都不知道,何谈科学呢?

中医的病因学是什么?这一下我们就明确了,它其实就是五脏六腑的功能情况,要看看这个组织是功能亢进还是功能低下,还要看这个组织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程度的多少。中医诊断就是奔着这个目标来的,了解清楚了,明确的治病方法就来了,它无非就是针对各组织间的不平衡,功能亢进就抑制它,功能低下就扶持它,身体平衡了,一切疾病都可以迎刃而解。

掌握了这个中医病因学意义是重大的,它让你可以不看那些表面症状,而直抓问题本质,既使没有症状,你也知道用什么样的经方。更重要的是,根据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用恢复整体平衡的方法,它开出来的就是经方,君臣佐使都有,因为根据身体各组织的不平衡程度,恢复平衡的办法,主次药物都有了。

你明白了中医病因学吗?它让你摆脱迷惑,真正成为大医。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特别提醒:文中可能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为用户分享内容,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小怪 关注

文章收藏:5083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