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养生 中医美容法让女性熬夜不伤身

蝈蝈 关注

收藏于 : 2021-02-24 09:27   被转藏 : 1   

熬夜是最伤身体的了,因为晚上的时候是各个器官进行修整的时候,如果我们没能进入深度睡眠之中,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器官的正常休息,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身体健康。女性熬夜还会变得越来越“残”,脸色特别差。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让女性熬夜不伤身不伤肤的呢?下面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熬夜已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夜猫子存在。古人常说的“因事通宵或至深夜忍困不眠”说的就是熬夜。其实熬夜不仅仅伤害身体,更是有损容颜美。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熬夜带来的危害呢?下面咱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要健康就必须掌握几个熬夜技巧

第一步:晚饭提前点

尽量将晚饭时间提前1~2个小时。少量少油少盐,以护眼抗疲劳食物为主,如草莓、香蕉、葡萄、桃、菠菜、南瓜、西兰花、青椒、番茄等。

第二步:多喝水

身体的水分在不知不觉地流失,所以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喝水。

第三步:睡前先洗脸

忙完之后不要倒头就睡,应先清洁皮肤,然后在宁静、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休息。还可以饮用一杯薰衣草茶,做深呼吸或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凹下)帮助入眠。还可刮刮眉、搓手心、按摩攒竹穴(眉头凹陷处)和劳宫穴(手掌中央),有舒缓烦躁情绪,宁神安眠的作用。

第四步:早起吃核桃

经过一晚的熬夜,早上头脑不清醒,早餐就要吃些补脑的食物,如核桃、牛奶麦片加几粒核桃、鱼片粥等。午饭可吃得丰富点,适量进食肉类或海鲜,但要避免吃煎炸、辛辣、油腻的食物。

肤色黯淡

熬夜会令肌肤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过分丢失、血液循环变差、新陈代谢紊乱,尤其是频繁的熬夜之后,肌肤自然黯淡、发黄,缺乏生动的光彩,并加速衰老的进程。此时,你迫切需要对肌肤进行深度保养。

中医拯救提案

多吃猕猴桃和肉皮

皮肤在得不到充足睡眠的情况下,会出现水分和养分的过度流失,饮食上应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和胶原蛋白的食物,才有利于皮肤恢复弹性和光泽。猕猴桃含维生素C丰富,猪肉皮中胶原含量高,都是皮肤喜欢的食物。

自制玫瑰洁面液

中医认为,玫瑰具有活血散淤、改善面色的作用。可将20克玫瑰花浸入5升醋中,放置一周后,取其滤液,每日早晚取一勺放入洗脸水中洗脸,长期坚持能使肌肤变得红润、有光泽,也可用玫瑰花泡茶、熬粥、煲汤。

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C能够抑制色素沉着,排除熬夜后肌肤组织中的毒素;维生素E能抵御自由基,使肌肤中的血液明亮干净;维生素A可以改变老化的肤质和黯淡肤色。熬夜后,除了多青睐蔬菜和水果,也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类药品。

盐水急救肤色

如果熬夜后发现自己面色憔悴,不敢视人,可用盐水敷面:将一小撮盐放入热水中溶解,然后将一条小毛巾用盐水浸湿,对脸部湿敷3分钟,重复几次,也能改善熬夜后的憔悴面容。

黑眼圈

作息生物钟混乱,连续用眼,会影响眼睛周围正常的血液循环,长时间的循环不畅就会形成黑眼圈、眼袋。正如中医所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十二经脉气血皆汇聚于目”,熬夜和劳累,当然最先反应在眼睛上。

中医拯救提案

枸杞子明目茶

枸杞子素来有养肝明目之功效,对于缓解熬夜后的眼睛干涩、疲劳等症状很有效。你可将枸杞子一小把、红枣3—4粒放入玻璃杯中,以开水冲泡饮用。如果熬夜后附带有口干舌燥、牙龈肿疼的状况,可另加几朵白菊花一起冲服。

眼部按摩DIY

按摩眼睛四周的丝竹空穴、太阳穴,可舒通经络,加速血液循环,促进黑眼圈消散。眉尾部分稍稍凹陷的部位就是丝竹空穴,用中指慢慢地、轻轻地向内侧推揉;眉梢和外眼角连线处向外1厘米就是太阳穴,用中指按住穴位轻轻向脸部中央推揉。

快速消除法

将2片新鲜的黄瓜片敷在眼睛四周,坚持10分钟,消除黑眼圈效果不错;也可用小方巾浸透冰水,拧至八成干,折叠成长条形置于眼皮上。

妙用木瓜

将木瓜切块,连同薄荷一起浸在热水中制成茶,将茶放凉后,敷在眼睛周围的皮肤上,一日重复几次,不仅有舒缓眼睑组织、减轻黑眼圈的作用,还能缓解眼睛疲劳,睡前涂抹效果更好。

多吃清肝明目食物

鸭肉、鸭蛋、绿豆、藕、荸荠、冬瓜、茭白、黄瓜、丝瓜、苦瓜、海藻、香蕉、梨、柿子、柑桔、桑椹等,都是清肝明目的佳品,日常饮食中不妨多选食。

中医养生5技巧,熬夜的女人也美丽

尽管许多人都知道熬夜对身体健康不利,可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熬夜大军。熬夜的结果是什么呢?皮肤暗淡、精神疲惫、浑身酸痛、胃不舒服……很多时候我们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么假如熬夜是不可避免的,应该怎样做才能将身体损害降到最小呢?

1、最好在子时睡一会,次日午时适当补眠

中医讲,睡眠也是一种养生,它是人体内生发阳气的最好方式。睡眠的过程中,也是人体器官恢复、休养的过程。古人将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其中,子时(23点到1点)胆经当令,丑时(1点至3点)肝经当令,寅时(3点到5点)肺经当令,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当令。各个时辰对应不同的经脉和器官,这个时间也是人体脏器排毒、恢复、生发的好时候。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养生时辰,就是午时,也就是中午11点到13点期间,这个时候是心经当令。人要想睡好觉,有两个时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子时,一个就是刚说的午时。

因此我们主张晚上11点前入睡,午时适当小憩一会。如果非要熬夜的话,建议在子时最好能睡一会儿,把阳气养起来,第二天不要用一整天的时间狂睡补眠,以免打乱睡眠规律。最好是减少上午补眠的时间,中午适当补眠,下午的补眠时间不要超过3小时。熬夜的第二日晚上早点入睡,这之后睡眠时间还是按照以前的习惯走。

温馨提示:很多长期熬夜的人都认为,晚上不睡觉白天睡回来就好了,实际上长期晚上熬夜对器官的影响已经有了,白天补觉只能是弥补。最好的养生方式就是“该睡时睡,该醒时醒”,稳定规律的生物钟比什么都重要。尽量不熬夜,尤其不要突击熬夜,要知道,不规律的熬夜比固定有规律的熬夜更伤身体。

2、吃黑芝麻黑木耳 养护脏器帮助排毒

熬夜影响了各个脏器的修复和排毒,而食物可以养护脏器帮助它们排毒。

1、胆的养护

多补充水分可以帮助熬夜的人恢复体力,也有利于稀释胆汁。西红柿、胡萝卜、玉米等对胆囊有好处,萝卜也有利胆的作用。

2、肝脏的养护

胡萝卜、葡萄可以帮助肝脏进行排毒。坚果中核桃仁、开心果能够疏肝理气,养护肝脏。大豆和豆制品对肝脏的修复有极好的作用。

3、肾脏的养护

多吃板栗可以滋补肾脏。黑米能滋阴补肾,黑豆补肾经,同为黑色的黑芝麻则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我们经常食用的黄瓜可以排肾毒。

4、肠道的养护

肠道毒素如果排不出去,就会被人体再吸收。苹果中有果胶成分,能避免食物在肠道腐化。蜂蜜和黑木耳则可以帮助清洁肠道,尤其是黑木耳可以吸附消化道的杂质,促进肠道排毒。

温馨提示:熬夜时如果想提神,不要喝咖啡,可以喝杯绿茶。胃肠不好的人可以改喝枸杞子泡的茶。熬夜时也可以将木瓜、香蕉、酸奶放在一起榨汁打碎,或是将苹果、胡萝卜打碎后和牛奶混合一起饮用,这样能够滋润肠道,补充身体能量。熬夜前还可以补充维生素B缓解熬夜疲劳,含有维生素B的食物有大豆、花生、香菇、牛奶、香蕉、糙米。

3、自己按摩穴位 远离熬夜后的不适

足三里

推荐了一些自我按摩保健的方法,帮助熬夜者远离熬夜后的种种不适。熬夜的人可按摩一下足三里穴。我们坐着的时候用手摸膝盖,膝盖上有两个凹陷地方就是膝眼,外侧膝眼下三寸就是足三里穴。按摩捶打足三里穴可以帮助熬夜者调节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

熬夜后头脑会觉得晕沉沉,此时手指微开,以手为梳从额头发迹向后梳理到发尾处,有助于提高脑部的阳气,有效缓解疲劳振作精神。

熬夜还会对眼睛健康产生伤害,大家不妨按摩一下攒竹穴、睛明穴、太阳穴,攒竹穴在眉头内侧,睛明穴在内眼角的地方,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多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和水肿,预防近视。还可以按摩耳部,耳部上有很多穴位,能起到清心提神的作用。

温馨提示:找不准穴位怎么办?中医有个特别的穴位叫阿是穴,它随病而定没有固定的位置,简单来说,就是有痛便是穴。熬夜后身体哪里不舒服了,轻轻的拍打按摩一下。拍击法本就是中医按摩推拿方法之一,通过拍击按摩能起到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疲劳的作用。

4、为肌肤排毒

熬夜是美丽肌肤的天敌。女性最好别熬夜,若是不可避免要熬夜,晚餐可以适当增加猪蹄、鸡翅等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

熬夜前要清洁好皮肤,不要带妆熬夜,如果要长时间操作电脑记得中途为肌肤补水。熬夜后,可用冷热水交替洗脸,刺激脸部的血液循环,有条件的话贴上一个补水醒肤的面膜以及眼膜。熬夜的女性可以按摩手臂内侧的淋巴腺,从手腕到手臂根部轻轻按摩。同时,按摩耳垂后凹陷处,再以按摩的方法至下颌、肩胛骨凹陷的地方,通过按摩淋巴结促进淋巴循环,加快肌肤的新陈代谢。

5、夜宵喝粥

如果经常熬夜,适当补充夜宵是有必要的,“粥品是首选”,猪肝粥、黑米粥都是不错的选择。八宝粥里面有糯米、谷类再加上核桃、豆类,可以益气补身缓解身体疲劳和精神压力。煮粥加白莲可调节失眠,加山药益气,加花生、桂圆补血益气。

熬夜打拼后常常会陷入失眠状态,不妨提前准备好酸枣仁粥,粥里也可以放入百合,工作完喝一些有助于镇静安眠,宁心安神。熬夜时,这些食物最好别碰:膨化食物、烟酒、甜食。甜食会消耗维生素B群,不但让人感到累,体重也会增加。

结语:上述内容就是关于熬夜的一些相关内容的详细介绍了,希望所提及的办法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虽然说熬夜有时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的话,不建议大家熬夜的。如果真的需要熬夜,那可以参考一下小编给大家总结的一些降低熬夜危害的方法哦!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特别提醒:文中可能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为用户分享内容,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蝈蝈 关注

文章收藏:10185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