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痛针刺手法

求索 关注

收藏于 : 2021-01-16 15:52   被转藏 : 2   


2018-04-25  明医公开课


针刺治痛立竿见影,疗效极高,然而针刺产生的痛感,是一些病人不愿接受治疗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和掌握“无痛针刺法”对推广针灸疗法和提高针灸疗效有重要意义。根据笔者临床实践,要做到无痛针刺,应掌握以下的关键问题。   

1  导气住痛,针灸与按摩相结合 

      导气住痛,就是针刺经穴时用按摩导引经气,促进直达病所,增强针刺疗效,缓解针刺疼痛。针刺前令病人调匀呼吸,医生对病人穴位用切法,按法,既可固定穴位,又能减轻疼痛,引针时用摩法,敲法、剁法,可以促进气引,缓解针感反应。出针后用摩法,既可保护针眼,又能疏通气血。


       例如,针刺中脘穴,得气后,针下沉滞,推之不动,转之不移,针感太强,患者难以忍受时,医者用右手无名指抵住针下穴位,拇指与食指,中指挟紧针身,用右手在建里,下脘、水分、气海、关元,中极各穴施行按摩,可用敲法、剁法、摸法、拿法等,促使气行,针下即可松缓。 


   

2  掌握刺法,取穴和消毒时机 

        针刺治疗尽量避免疼痛,使患者配合治疗,然后才便于施用各种补泻手法,针到病除。 


        2.1进针时,重用押手


       用毫针刺穴时,左手中指,食指重按穴位,右手拇指,食指徐徐搓转针柄进穴。用细针刺穴时,左手食指,拇指按压穴位,捏住针身,右手拇指,食指搓转针柄进穴,用粗针或短针刺穴时,用左手拇指重切压穴位,右手拇指用劲一搓即入穴。用小针刺穴时,用点刺法,用左手按住穴位,用右手拇食二指持针柄,快速反手如蜻蜓点水一样,起落迅速。如此进针,可避免疼痛。  


        2.2进针后,针刺补泻手法


      补法使针尖方向顺其经气,食指向后捻,或慢提紧按,从卫取气;或提针1次,按针3次,将针提至天部时,再速按针柄3次,气从天部按至人部,从人部按至地部,使上气易入下气;或摆动针头,一左一右卧针,使气直达病所,慢慢拔动1次,等病人吸气时再出针,以存神气。退针时紧握针柄,徐徐搓转而出,不使针头左右摇摆,不让真气从针孔泄出。


        泻法使针尖逆其经气,拇指向前推,或摆动针身,开大其孔;或紧提慢按,由地部提针至人部,然后再提至天部,当得气时,令病人徐徐吸一口气,再继续泻几转,针松出穴,再按摩针眼。平补平泻使针身直进直退,左右搓转均匀,一上一下提插均匀,又补又泻,活动经穴之气,是临床常用之法,或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审病之虚实,灵活掌握。 


        2.3出针后按摩,促进气血流通


       如针刺风池穴后,颞部,肩背部均有余邪,可按摩悬厘、颅息、肩井鄙位,导气流通,则不适感减轻。 


        2.4取穴准确无误


       穴位是有一定位置的。实践证明在穴位处针刺,一般痛轻或无痛。 


        2.5注意消毒时机


       一般针刺要待穴位处酒精挥发完后;出针后针孔消毒要待出针后片刻。否则易产生酒精刺激性疼痛。

    

 3  典型病例:闭经 

       马××,女,24岁,乡干部,2009年9月30日初诊,患者于近半年来月经闭(已除外妊娠)经常觉周身发冷,经多方法疗均无效,在家休息。检查:左下腹及脐旁压之有不适感,脉涩苔薄白。辨证为感受寒邪,气血凝滞,月经不通。治拟逐瘀泻下,温经散寒。


处方:盲俞、关元、三阴交。 


       治疗经过:均用泻法,病人针感强烈,推之不动,转之不移,加剁法、敲法、摸法、按摩助治,针后各灸九壮。治疗3次后,月经来潮,经期过后,来请复查,精神饱满,恢复工作。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求索 关注

文章收藏:4434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