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真迹扫描

风起帝国

收藏于 : 2020-12-03 13:19   被转藏 : 1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唐代大书法家。一生曾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平原太守、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御史大夫等职,封“鲁郡公”,为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元老。向以义烈闻名官场,以至为唐王朝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家学渊博,工于尺牍,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自成一格,人称“颜体”,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颜真卿不仅在书学史上树立起一座巍峨的丰碑,其高尚人品也为后世景仰。其人其书,皆为典范。颜真卿书法碑刻作品有<多宝塔感应碑>、<东方朔画赞>、<颜勤礼碑>、<大唐中兴颂>、<麻姑仙坛记>、<裴将军诗>、<争座位帖>等。墨迹作品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湖州帖>(传)、<自书告身>帖等。
      <祭侄文稿>,亦称<祭侄季明文稿>。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谓:<祭侄文稿>“书之奇绝,论者以为<兰亭序>之后惟此为高,故有'天下第二行书’之誉”。<祭侄文稿>与晋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宋代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法帖,亦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上述三大行书法帖,因其辞、书皆佳,且均为文稿稿草,情切意真。曹宝麟谓:“他们正是在无心于书的创作状态下任情恣性地挥洒,才不期而然地达到了最佳的感人效果”,天下三大行书,“这一推崇世无间言”。
     <祭侄文稿>是唐代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此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取义成仁,英烈彪炳之事。祭悼其侄颜季明更见疾痛惨怛,哀思郁勃。颜季明,即颜杲卿第三子,颜真卿堂侄,当年其父揭旗反正,与颜真卿共同声讨安禄山叛乱时,正是由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形成犄角之势,齐心效忠王室。其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正当英年,且归葬时已失身躯,仅存头颅。他对兄侄为国家壮烈牺牲和颜氏家族的“巢倾卵覆”,忠义满腔,悲愤异常,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不计工拙,一气呵成,常常写至枯笔,更显得苍劲流畅,其英风烈气,倾见于笔端,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祭侄季明文稿>既是起草文稿,其中删改涂抹,正可见鲁公为文构思,始末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当是存世鲁公手书第一名墨迹。
      <祭侄文稿>流传有绪,据元张晏跋:当时宣和尝收,后为庸工剪去印记,元代时于“岁”字旁犹有天水圆印痕迹。元初在鲜于枢手并有跋。明时在吴廷家,后辗转入清内府。内中钤有“赵子昂氏”、“鲜于枢伯机父”、“张晏私印”、“句曲外史”、“石渠宝笈”、“嘉庆”、“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藏印。前隔水有题识;幅后有张晏、鲜于枢、王顼龄、徐乾学等跋。又有周密、屠约、僧德一、王图炳等观款。著录于<宣和书谱>、<清河书画舫>等。刻入宋<博古堂>、<忠义堂>等帖。明<停云馆>、<戏鸿堂>、<玉烟堂>等丛帖亦有刻入。

 

 
文章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风起帝国 关注

文章收藏:4833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