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学会一项新技能?5个方法3个步骤,但最关键是这26个动作

早安 关注

收藏于 : 2020-09-23 12:16   被转藏 : 2   

1.技能学习中的'二八定律'

19世纪末,意大利经济学者巴莱特在研究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时发现大部分财富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即: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这个发现被称为'巴莱特定律',又称'二八定律'。后来,人们发现'二八定律'不仅适用于财富分配,还适用于很多领域。

比如,一家企业80%的利润来自20%的高利润业务;一支销售队伍80%的业绩由20%的销售精英贡献;一组投资组合里80%的收益来自20%的项目……

二八定律

在个人成长中,80%的成长也来自做对了20%的事情。比如明确了自己的人生关键词,进而有方向、有重点地快速发展。在开启个人事业前期,没有太多外力可以借助,常常需要一个人分饰多种角色,完成多种任务。比如作为一名私人助理,你可能既需要会公众号编辑,又需要会海报制作。一个人哪有那么多时间样样从零开始自学?这时候就需要分清哪些技能是需要深入钻研达到专业水平的,哪些技能只需要基本掌握就可以。对于只需要基本掌握的技能,20个小时的有效投入足以从小白到业余水平,覆盖80%的运用场景。

关键就在于这20个小时应该投入到哪里。我的经验是,投入到'二八定律'中那些能带来最大效益的20%的部分。那么在学习一项新技能的时候,什么是重要的20%呢?

2.黄金圈法则

这里我们就需要介绍一个重要思考模型——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法则是由知名营销专家西蒙·斯涅克提出来的,他认为伟大领袖之所以能激励出伟大的行动,是因为他们遵循'为什么—如何做—做什么'的言行方式。

黄金圈法则

西蒙·斯涅克用苹果电脑的例子来阐释黄金圈法则是如何影响他人决策的。通常电脑公司在介绍自家产品的时候这样说:'我们做最棒的电脑,设计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你想要买一台吗?'而苹果公司是这样表达的:'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创新和突破。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通过将产品设计得十分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最棒的电脑, 你想要买一台吗?'

前者重在强调产品有什么功能和优势,而苹果公司是站在意义层面跟消费者沟通,赋予消费者以意义感——你买的不只是苹果电脑,还是'买'一种追求完美、突破创新的精神。因此每一个在闪着银白色苹果背光灯背后工作的人,仿佛都不再是普通的工作者,而是在进行创新的自我挑战者。苹果公司因为搞清楚了20%的重要部分——价值比功能更重要——进而撬动了消费者80%的购买意愿。

3.关注意义,而不是关注形式

同样地,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人的做法跟普通电脑公司一样,都在关注'做什么',也就是技法层面。比如, 学习动画技巧来让PPT更生动;学习肢体动作来让演讲更吸引人;学习各种修辞手法来让文章更优美。这些方法当然都有用,但并不是那重要的20%。

'你为什么要学习演讲、写作和PPT'才是重要的20%。

你是要成为演讲专家、作家或者是PPT设计师吗?也许都不是,你只是需要通过演讲、写作和PPT来帮助你更好地表达自己。那么真正该花工夫研究的不是如何做好一场精彩的演讲, 写出一篇10万+阅读量的文章,做出一个动画酷炫的PPT,而是应该先研究'表达',即如何让他人轻松地理解你想要传达的有价值的信息。这时候,表达的逻辑就比技巧更重要。

因此,我在学习写作、演讲和PPT的时候,没有从具体的写作、演讲、PPT技巧入手,而是先去学习了表达的逻辑。表达的逻辑可以用三个词组来总结: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和论证类比,分别指的是在进行表达的时候先给出结论,然后再给出论点证据,陈述论点证据的时候要做到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

我大概花了6个小时认真读完了《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初步掌握了表达的逻辑,然后花2个小时学习了书中的案例,接着又花了4~5个小时找来一些精彩文章和演讲进行对照学习,最后花4个小时准备了一场演讲来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整个刻意练习的过程不超过20个小时,之后我就开始上手写作、演讲和PPT。由于把握到了核心关键,即便没有优美的句子、富有感染力的肢体动作和酷炫的动画特效,我也能清楚表达我的意思,覆盖80%的表达场景。

4.向高手学习

通过运用'二八法则'和'黄金圈法则',我找到了写作、演讲和PPT的核心关键。花20个小时学会了'表达逻辑',一举三得地解锁了写作、演讲和PPT制作能力,完成了从小白到入门的学习过程。不过要想成为专家,则需要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刻意练习。

在我刚开始发展个人事业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学习经费可以支持我参加课程学习。怎么办呢?这时候我想到了模仿学习。写作的基本功都是一样的,但是不同作者的风格不一样,如果我能模仿喜欢的作者进行刻意学习,是不是能突破瓶颈呢?

我很喜欢古典老师的文章,他写作的主要方向跟我关注的领域一致:教育和个人成长。古典老师又是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加上他的文风是我喜欢的风格,没有谁比古典老师更适合作为我写作模仿学习的对象了。

跟自学演讲、PPT一样,我知道古典老师的文章写得吸引人只是结果,我需要找到背后的原因,也就是黄金圈法则中的'为什么'。于是,我从古典老师的公众号中找到几篇最喜欢的文章,然后逐字逐段地进行拆解分析。

以古典老师的《如何在工作中获得更大自由》这篇文章为例,我的拆解分析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读文章一遍,标出触动自己的地方;

第二步:从第一段开始逐段阅读,提炼出每一段的作用和使用到的修辞手法;

第三步:记录下各种方式使用的次数。

1 段——开门见山提出主题:如何在工作中获得自由★ 2~3 段——自己的感受★ 4 段——举例说明自由和责任的关系5 段——抛出一个理论6 段——解释上面抛出的理论★ 7 段——举例说明上面抛出的理论▲ 8 段——总结性观点▲ 9 段——又是总结性观点,然后用对比的方法举例说明▲ 10 段——总结性观点,然后用熟悉的人物阐述说明★ 11 段——引用一个故事(与观点相反)12 段——解释这个故事背后的逻辑(卖个萌)★ 13 段——推而广之,用生活常见例子说明,通常能引起共鸣段——基于观点,正反面提出假设段——再次回到主题:如何帮助自己获得更多自由段——短期方法段——长期方法★ 18~20 段——正反两种人的例子说明▲ 21 段——提炼观点★ 22~25 段——说明不太适用观点的特殊例子▲ 26 段——总结观点★例子 7 处 ●解释理论 2 处 ▲总结性观点 5 处◎触动 8 处★▲

拆解学习了古典老师的几篇文章之后,我发现了古典老师写出好文章的'秘诀'。首先,古典老师也遵循了'结论先行、以上统下、论证类比'的表达逻辑。通常会把结论和观点在文章开头就点出来,然后开始进行论证。其次,古典老师喜欢用讲故事和正反举例的方式来辅助说明自己的观点。最后, 在每个'论证结论'的小结构末,古典老师喜欢用一句精辟的句子来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结了古典老师的写作方法之后,我就试着模仿这种结构。先从写读书笔记开始,刻意运用上讲故事、举例子、写金句的技巧。一开始要用一天时间才能模仿写出一篇文章,练习四五篇文章之后,我就熟练掌握了这种写作技巧。继续模仿写出十篇文章之后,我就可以做到融入自己的写作风格了。

这个'不花钱'的方法帮助我突破了写作瓶颈,找到了写作的感觉。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项新技能,不妨从你关注的领域中找一位你喜欢的前辈,去拆解他的作品,可以是一篇文章、一幅画、一场演讲和一次产品发布会。通过拆解,你不仅能加深对基本功的理解,还能学到更多进阶内容。

5.慢思考,快行动

每次分享这个写作练习方法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问: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呢?我要如何像你一样拥有这种思维呢?

我的建议是:慢思考,快行动。

人容易沉溺于行动中的快感,觉得只要有事做就是努力。

殊不知如果方向错了,停下来就是进步。在行动和思考之间, 需要看情况分阶段考量。假如一个决定会影响你未来三个月的走向,就最好多花一点时间去思考。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花80%的时间想清楚20%的事情。一旦想清楚之后,就快速行动起来,不要追求完美,而是在过程中去完善。

'慢思考,快行动'不仅可以运用在个人成长、技能学习上,还能运用在生活中。有一位陈姑娘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北京打拼,事业小有所成后,她开始计划组建家庭了。跟多数女孩子不一样,陈姑娘没有一股脑儿地投入到一段又一段感情中,而是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理想伴侣要求。

她先罗列出自己能想到的完美理想伴侣要求:有进取心、善良孝顺、身高175cm以上、长相俊朗、身体健康、名牌大学毕业、年收入20万元以上、有房有车、同一座城市、父母好相处、无兄弟姐妹、无婚史……

陈姑娘一口气罗列了10多条理想伴侣的要求,接着开始两两对比看哪一条更让她心动。比如A先生有房有车但是进取心欠佳,B先生无房无车却有进取心,看哪个更让她心动。经过仔细对比后,陈姑娘最后选出了五条选项。接着,她回顾了早年几段失败的感情,发现分手的原因确实都是因为一开始就不满足这五条选项。

经过正反交叉对比后,陈姑娘就拿着这五条标准按图索骥去寻找自己的白马王子了吗?没有,她还做了一个让我忍俊不禁的举动,给自己定下了行动指南:五条中未满足三条的一律不理;符合三条的可以接触了解;符合四条的就要主动出击; 符合五条的决不放弃。

清晰地知道自己理想伴侣的要求后,陈姑娘就开始快速行动起来,经常去潜在理想对象容易出现的场合,很快就遇到了合适的交往对象。交往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两个人也有分歧的时候,不过陈姑娘的决策逻辑特别简单:只要不违背五项原则,都可以协商解决。一年后,陈姑娘跟另一半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如今婚姻美满、家庭幸福。

这就是慢思考、快行动的价值,舍得花时间先清楚自己为什么容易被某种特质的异性吸引,找到自己看重的择偶条件,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出有效行动,也更容易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

Why为什么

How如何做

What做什么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早安 关注

文章收藏:11650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