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大师黄元御《四圣心源》天人合一,一气周流!

藏家773 关注

收藏于 : 2020-04-21 08:18   被转藏 : 8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著名的医学大师叫黄元御。30岁那年,不幸罹患眼疾,因被庸生误治,左目失明,身体差点垮掉,因此满怀愤怒,以毕生心血研究《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圣经典,集中华经典医学之大成,开创“天人合一,一气周流”理论。

“一气周流”认为:人体内有一股无形的气在不停的周流运转着。先天之气--元气,带动脾胃之气旋转。脾气和胃气通过升降旋转,带动肝、心、肺、肾之气左升右降,形成一个完整的如环无端的“一气周流”循环。

人体周流的这一气,升不上去会生病,降不下来也会生病。人体各个器官发生疾病,其实都是人体这团气郁结于“病灶”处,致使一气周流运转不畅而产生的。所以,中华医学讲究治病治本,就是保住元气,使一气周流在身体各器官畅通,解决人体各个器官的健康问题。

黄元御把他这一套“一气周流、升降循环、如环无端”的理论,系统的总结,著书于世,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四圣心源》。中医理论古今如一,并无二致。而自从张仲景既有,却只有黄元御一个人悟透了这个道理。利用“一气周流”理论指导中医临床,用很普通的药物,作很简单的组合,来调节人体之气得升降,就可以达到举重若轻,覆杯而愈的效果。

“一气”即“元气”,“一气周流”就是元气在人体的运转方式。

“一气周流”理论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揭示了元气在人体内的运行方式,发现了元气充足、衰弱与人体各种疾病具体关系。

人体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正是元气按照“一气周流”的形式运转着。“一气周流”不仅是元气的运转形式,而且元气还是整个“一气周流”的原动力。元气是人体“一气周流”系统运转的发动机。

正是由于“一气周流”理论的出现,元气才于人体发生的各个疾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得临症辨象,辩证施治,有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并使得中医一贯倡导的“固本培元”、“治病治本”、“治未病”的理论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黄元御在临床上的实际疗效,证明了“一气周流”理论的正确性。从此,黄元御的医术日进千里,很快就闻名遐迩。他医治疑难杂症无数,连乾隆皇帝久病不愈,也是药到病除,因此被乾隆皇帝亲笔赐题“妙悟岐黄”。

“一气周流”是天地万物的共有规律。

“一气周流”并不仅仅是人体的自身的一种规律,它是天地万物共同的运动规律。《黄帝内经》云:“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一气周流”的运行规律,无处不在,对五行之内的所有事物有相同的影响。任何一个层面,一气的任何一段淤滞,出现变化,这个系统都受到影响。这也恰恰是中老年人发病的特点。

“一气周流”这个体系,就跟密密麻麻网一样,把万事万物都给网在里面,所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

所以《黄帝内经》教导我们“和之阴阳,调于四时”,就是要顺从一气周流的变化规律。我们养生治病,就不能违背“一气周流”这个规律。

一气周流

一气周流,运动圆否,滞在何处?轻轻一拨,恢复即可。

杯中之水,量多量少,温度如何?误伤元阳,虚则补之。

其实一气周流,无所谓阴阳,左升者为阳,右降者为阴,随升者阴,顺降者阳,所分者,体与用耳,明乎左右,晓乎体用,阴阳自判。所谓一者太极也,所谓阴阳者,两仪分也,助一气之周流,即和阴阳,阴亏必及阳,阳损必涉阴,所异者,量耳,费一而谈二,害无穷也!

以相火为体例

太极左边肝肾脾体阴而用阳—>化气上升而成太极白鱼—>相火释放—>少阳之功—>肾精足,相火位:

太极右边肺心胃体阳而用阴—>成形下降而成太极黑鱼—>相火收藏—>少阴之功—>阳气足,君火明。

他事仿此,勿执着名相。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有问题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后续内容更好看,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朋友看一看!记得关注。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藏家773 关注

文章收藏:100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