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自愈力:人体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早安 关注

转自 cat  收藏于 : 2020-04-06 22:28   被转藏 : 7   

 神奇的自愈力:人体自我修复能力 02:51

我们每个人天生的超能力,人体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第一章 身体里的神医——人体的自愈力

生命降生时,一位“随身医生”就在我们身体里安家落户了,体内的每一处器官,每一种分泌物都是他信手拈来的好药材。生活中,小毛病往往不需吃药就能好,疑难杂症自然痊愈的例子也不鲜见,这就是“神医”在自行诊断、开方配药,为我们祛病保健康。在医学上称其为自愈力。

求医用药是治疗很多疾病的必要手段,不过这也是为自愈力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争取时间,病体痊愈归根结底靠人体自愈力,日常保健更要靠自愈力。我们必须结识这位神医,学会听从他的健康指令,利用好他的天然药田,才不会失去健康这一最宝贵的财富。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可事实上我们却常常被疾病所困扰。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是谁带走了你最珍贵的健康?

凡事皆有极限:

中医讲“天人合一”,人体和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现象都是相似的。看看下面关于自然界的例子,也许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健康的真谛。

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干净的空气是由氮78%、氧21%、二氧化碳0.03%等气体组成的,这三种气体约占空气总重量99.00%以上,其他气体总和不到千分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和现代文明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被排放到空气中,改变了空气的正常组成,使空气质量变坏。据统计表明,每天全球有数万吨废气排入到大气中,按照这个排放速度,大气早该让人窒息了,可事实并不是那样,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除了植物和雨水可以洁净大气,大气本身也有超强的自我净化功能,依靠大气的稀释、扩散、氧化等物理化学作用,就能使进入大气的污染物质逐渐消失。

        经科学研究发现,大气中的氧气、水和其他多种物质吸收了太阳光线的能量后,可以生成一种氢氧自由基,它的氧化能力相当强,可净化大气中的烟雾。

但是大气的自净能力毕竟有限,如果人类不加节制,把越来越多的工业粉尘和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那么终有一天会超过大气所能承受的极限,大气"生病"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被污染的大气也并非无药可救。人们可以采取措施,比如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植树造林,甚至建立自然保护区,搞生态建设。这样就能调节气候、截留灰尘、吸纳有害气体,从而大大提高大气的自净能力,大气就能恢复"健康"。

事实上,人体生病也和大气被污染的道理一样。人体借助自身的自愈力,即使偶尔有饮食不当、睡眠不足、环境改变、血液污染、负面情绪等影响,也可以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而不生病;只有当身体的消耗和损害达到了更严重的地步,人才会生病。

        换句话说,生病则意味着身体的承受能力到达了极限,疾病就是身体给我们的信号,而那些损害人体自愈力的因素就是致病的罪魁祸首,它们削弱了自愈系统的力量,由此带走了我们的健康。

人与自然的矛盾导致疾病:

一个年轻人这样描述自己:“我很喜欢美食,觉得自己挺注意营养的,可是总觉得身体不强健,容易感冒,什么时候有了流行性感冒一准被传染,为什么会免疫力这么差呢?”

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肝脏和淋巴系统功能低下,而且心肺、胃肠等器官有老化现象,这让年轻人大吃一惊。医生建议他马上改掉坏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科学调节饮食,不要偏食和过量。

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身体不适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是生活起居不规律造成的。不良生活习惯持续损害人体的组织器官,人体的自愈系统便忙得无暇休息,最终"神医"累垮了,生病是自然的事情。

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称得上"健康"呢?中医的"天人一体观"讲,人体必须与外界的变化规律保持一致。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各个要素之间都有其固有运行规律;人与自然之间也是个有机的整体,整体的不和谐也会影响局部的运行状况。

首先,要听懂身体发出的信号,并听从指示。我们的身体不会无缘无故地闹脾气,如果有不适感,那么必定是某一方面出了问题。因此,我们要按照身体的指示行事: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累了就休息,该发的脾气发出来,该看开的时候就释然。

其次,要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可违背天道。自然环境的变化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体五脏的功能和津液的代谢,使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病理反应。例如,昼夜更迭,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顺应天时。现代人喜欢过"夜生活",在脏腑机能都减弱的时候还要活动,长此以往必然会伤精耗血,损害身体。另外,人类的破坏性活动影响了自然环境和气候,恶化的环境和气候条件最终又影响人类自身。

人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人类漠视了自身的自愈力,也藐视了自然界的强大力量。《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也是说无论是养生还是治病,都要顺应自然和身体的规律,否则就会破坏天道,损害人体的自愈能力。人不能无所畏惧,也不能耍小聪明,更不能目光短浅。总之,如果你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养生的核心就是顺应自然,顺应人体规律,做到天人合一;而具体的方法则是让身体做主,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必须结识的神医:

我们身体里庞大的自愈系统是与循环系统、应激系统、免疫系统、骨髓造血干细胞机能等等相关联的,这便是身体里的“神医”。当身体出现病症时,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时,神医就施展医术,自行诊断,开方配药。那么我们要跟这位神医打好交道,做好配合,一起捍卫身体健康。

有多少疾病可以自愈?

据德国健康期刊《生机》报道,研究人员发现,人体自身有能力治愈60%至70%的不适和疾病。据说,科学家目前已经解开了机体自愈的一些秘密。当人有不适或生病时,身体可以从自身的“药田”中找到30至40种“内药”来对症治疗。这种治疗过程是由激素、免疫细胞和抗体等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

其实,类似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不小心蹭破了皮肤、出了血,过一会出血就会自然止住;再过几天,伤口就会结痂;一星期后,痂脱了,皮肤恢复平整;再过一个月,皮肤已经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一点痕迹都没有,这时你已找不到破损的地方了。出血之所以能自行停止,其实是因为人体有天然的止血药--血小板。这证明人体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而人体的自愈能力不仅局限于伤口复原这样的小事,有时即使是医生宣布的绝症也可能柳暗花明,绝处逢生。

在英国,一个13岁的男孩得了白血病,就在医生配型成功、准备为他实施骨髓移植手术时,却惊奇地发现他的白血病症状居然消失了,他奇迹般地“自愈”了!而在几周前,主治医生还认为,如果男孩不接受骨髓移植手术,就将活不过一个月。医生欣喜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男孩的家人,并建议他们定期复查。几个月后,男孩的身体战胜了疾病,诊断结果为彻底康复。

由此可见人体的自愈功能十分强大,甚至可以创造奇迹。遗憾的是,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求医问药来抵御疾病,往往忽视了人体自身的力量。其实,只要积极利用人体自愈力,就可以通过调节自身,消除体内的致病因素,修复受损的机体,重新回归健康。

自愈力就是人体的“神医”:

许多人都养过小猫小狗等宠物,当这些动物生病时,会不吃不喝趴在那里,其实它们在用节食的方法来给自己治病。道理很简单,节食就是为了减少体力,因为身体在消化食物的时候,需要消耗自身体能,而节食则可以减少体能消耗,把有限的体能用到治愈疾病上面。动物就是这样配合自愈力来给自己治病的。

其实人自然也有这种能力。在生病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不想吃东西,这就是在运用自愈力来为自己治病。因此在遇到感冒发烧等小毛病的时候,不妨试试少吃饭,多喝水和果汁,这样有利于加快身体的康复。

自愈力既是天生的,又是可以被激发出来的。以下是四种增进人体自愈力的方法:

1、休息:劳累时,休息是恢复体能是最有效方法。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养的作用特别重要,这种养包括充足的休息和有规律的生活。

2、运动:运动能治愈很多疾病,特别是慢性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

3、营养:营养在中医里也叫做"水谷精微",意思是食物消化后能被人体吸收的、对人体有益的精华部分。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所以营养对身体很重要,而对于处于恢复中的人体尤其重要。

4、心态:人是身心统一的动物,身体和心灵组成了人的整体。身体是心灵的载体,心灵是身体的指挥。如果指挥系统出现了问题,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不能很好的工作。

自愈力的激发有很多种方法,例如中医常用的经络养生法,就是开发自愈潜能最突出的例子。求医不如求己,掌握了这些方法,我们就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疾病的发生,甚至从源头上祛除疾病,达到治病固本的目的。

总之,我们要重视挖掘人体自愈的潜能,读懂人体,灵活应对,制订出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案。

不能过度干预的神医大药:

自愈力,是指机体的自然愈合能力,是人人都有的自身调控能力。所以不能过度干预,否则就会扰乱"神医"的步骤,给"神医"帮倒忙。

自愈系统与生俱来:

百科学者张弦在对医学理论的研究中发现,包括人体在内的诸多生命体,都存在一个与生俱来、自发作用的自愈系统,使其得以维持健康状态,免于在来自外界的物理、化学、微生物等侵害中丧失生命力。因此说,人体的自愈系统是经过自然界亿万年的洗礼,不断地锻炼而形成的。

现代科学研究指出:自愈系统包括防御系统、应激系统、免疫系统、修复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若干个子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发生协调性、功能性障碍或者受到外来因素破坏时,自愈系统会调动其他子系统来"替补",使机体维持健康状态。而当其他子系统的代偿能力不足以"替补"时,人就会生病,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在人体自愈系统的调节过程中,常常以减弱身体某些生理活动为代价,甚至暂时关闭某些机能,以减少养分的消耗,而将养分分配给身体出现问题的部位。

因此,这个过程会使人体某些局部表现出一些症状,这其实是一种身体警告,提醒人体出现了某些不平衡。例如人体的发烧,可能是提醒人体某些地方有炎症,而发热则是自愈系统为了医治人体而做的有益调节。

因此说,自愈系统的调节包纳了整个人体,其复杂和精密程度是今天的科学技术所不能比拟的。不过,虽然我们不能完全读懂身体的语言,却可以正确认识身体的用意,只要不去阻止、干扰和破坏身体的正常行为,就可以充分利用自愈力来防病健身。

别给神医帮倒忙:

现实生活中,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原因,很多医生重药剂治疗而轻防治。有时药物也确实可以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所以也符合大多数病人的需求。因此,人们已经习惯了生病就求助于医药,而忽视对身体自愈力这个“天然神医”的利用。

但是,使用药物的结果往往只是减轻了病痛的“假象”,药物(特别是内服药物)其实也必须通过身体自愈系统的调节起作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真正无任何副作用的药物是极少见的,而身体各部分的平衡运行才是健康的终极标准。

如果说药物的副作用仅仅是干扰了人体的正常调节,那么长期使用化学药物而产生的耐药性则会使病越治越多,药越来越不好使。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指病原体对药物反应降低的状态。如果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一旦应用剂量不足,病原体就通过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通透性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而产生耐药性。总之,耐药性严重者,多种抗菌药物都对其失效。

随着抗生素的应用日益广泛,细菌对一些常用药物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耐药性。越是使用时间长、应用范围广的药物,耐药性就越严重,致病细菌会大量繁殖,正常菌群被破坏,容易引起二重感染。

如四环素、头孢菌素、氯霉素等,可引起细菌间正常菌群平衡的破坏,出现白色念珠菌及抗葡萄球菌的繁殖,引起继发性二重感染,如鹅口疮、霉菌性阴道炎等真菌感染。

除了抗生素之外,止痛药也会造成耐药性,导致慢性成瘾。一些止痛药,病人长期服用就会产生药物依赖,药物越是高效,这种依赖就越严重,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曲马多为代表的中枢性止痛药。

另外,止痛药还会掩盖病情,使病情在不觉中恶化,或者引起很多过敏反应,如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比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就会可引起哮喘。近年来临床研究证明,不合理使用二类精神药品也会成瘾,因此,在使用时应该注意。

据报道,德国明斯特大学的调查表明,滥用止痛剂能引起肾脏病。明斯特大学的利宋教授说:在原联邦德国,肾脏病患者中有三分之二是滥用药物引起的,尤其是妇女,偶感头痛或身体不适便服用止痛剂,其实就埋下了祸根。他还说,长期服用止痛剂,会使体内不能制造出输送氧气所需要的足够的血红蛋白,进而便引起肾病以至肾功能衰竭。更为严重的是,滥用止痛药甚至诱发某些肿瘤,会置人于死地。

总之,无论是药物的副作用,还是人体由于服药而产生的耐药性,最终都影响了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所以尽管现在的医疗条件很好,各种各样的病症却比以前更多、更年轻化、复杂化。

身体本有天然神医大药,过分迷信化学药物,忽视人体内药,就等于是拿珍馐佳肴去换咸菜窝头。只有本人才能掌握自己的身体,如果你愿意去开发人体的天然药田,那就随本书一起,来学习如何配合身体的自愈策略。

医疗的至高层次——修复自愈力:

中医有言“三分治,七分养”,指的是:在病人康复过程中,医生和药物所起的作用较少,身体的恢复更多依赖于自我调节,也就是修复自愈力的过程。尽量依靠内力来治愈疾病,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

原来疾病可以这样治:

中医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非常注重人体的自我修复力,几千年前《黄帝内经》中就倡导养生防病,提倡医生"治未病"。有病先调理,优先使用副作用小的针灸、砭石、按摩等治疗方法。实在不行,再用少量药物辅助治疗。其实医疗的目的并不是纠正人体的错误、中止病痛症状,而是协助人体完成它应有的功能。比如呼吸系统的抵抗力降低就会感冒,所以有经验的中医通常不会过多给患者开药打针,降温止咳,而是叮嘱病人多喝水,多休息,禁食大鱼大肉等肥甘厚味,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这样就避免加重肠胃的负担,给身体一个修复的机会,从而促进机体自愈系统的恢复,感冒也就不治自愈了。

一次同学聚会,毕业十年再相见,从外地特意赶回来的张伟非常激动,叙旧聊天中几番推杯换盏,不知不觉吃得酒酣饭饱,接着又连夜去歌厅唱歌。谁知第二天,张伟突然感到腹部疼痛,拉肚子了。于是急忙到附近医院就诊。

医生问诊后,并没开药,而是嘱咐他:"减少食量,喝一点加糖加盐的水,不要吃大鱼大肉,可以喝酸牛奶,吃鸡蛋和小米稀饭。若再不好可食用烤大蒜治疗,具体的做法是:取两三头大蒜,最好是紫皮的,把蒜头掰开,不用去皮,放在烤箱里烤。待烤到蒜瓣内软外皮微黄时取出,去皮吃掉。再有就是注意休息、保证睡眠。"

张伟满脸疑惑地问医生:"不用给我开点止泻药吗?拉坏了怎么办?"

医生给张伟解释说:"有时腹泻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按你所叙述的情况,你的腹泻应属于饮食不当引起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初到外地,很容易发生水土不服,这是因为脾胃不适应,只要注意节制饮食,没几天也就适应了。如果在肠胃还没有调整好的时候就暴饮暴食,则很容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发生腹泻等不良反应。而在某些情况下,腹泻还可能是肠胃在排毒,这种排毒方式可以避免有害物质被人体吸收,是机体的自我保护。"

看到张伟似懂非懂的样子,医生接着说:"其实我们的身体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不是有许多人感冒后不用吃药,自己就能痊愈吗?只要不是细菌、病毒等感染造成的腹泻,是完全可以依靠身体的自愈力来恢复的,虽然我没有给你开药,但是我告诉你的方法你一定要执行,因为这些方法可以修复你自身的自愈力,也就是说,我给你一个助力,然后让你自己来治愈自己。"

张伟终于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没有吃一粒药,结果一天后就痊愈了。他特意去医院感谢医生,医生却笑着说:"不用感谢我,还是感谢你自己的身体吧。现代医学已经发现,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最高明的治疗手段都是通过修复人体自愈系统的平衡,来提高人体的自我痊愈能力。因此,治疗的方法不应该是单纯中止疾病症状,而是协助人体完成它该完成的工作。"

医疗的至高层次:

张伟是幸运的,他遇上了一个负责任的好医生,然而更多的人则没这么幸运。许多病人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医生,医生又把病人完全交给了药物,病人却不知道,他们之所以疾病迁延,久治不愈,正是由于长期服用药物,机体已经形成了抗药性。如果某一种药物不好使了,就换成其他的新药,病人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相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善于运用身体自愈力自我调养的病人,则康复得更快,不仅能省去一大笔医疗费,更是在远期效果上对身体的真正负责。

我们都知道,伤口的愈合和瘢痕的出现,都是身体所做的自我修复工作。现代医学已发现,在人体康复过程中所出现的某些症状,其实是修复工作的一部分。明白了这个道理,在治疗疾病时就不要随意干扰人体的工作,医生(或者是我们自己)应该做的,是修缮局部,促进整个自愈系统的健康发展。

当然,利用自愈力祛病健身的方法有一定应用限度,它适用于防治"未病"以及疾病初起时,也就是在疾病刚刚露出一点苗头,机体自愈系统尚有修复力之时。如果已病入膏肓,自然要先以挽救生命为主,对症治疗。本书倡导用自愈力来治疗疾病,不仅仅是要让大家认识疾病、明确治病的方向,更是希望提高公众的养生防病意识。

《黄帝内经》里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未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即使在今天,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也可谓"最先进"、"最超前"。最高明的医生不仅要把人医好,更重要的是使人不得病,自愈力的作用是任何药物都不能媲美的。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自愈力是帮助身体恢复健康的真正法宝,任何一种治疗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使机体的自愈能力重新复苏。

做自己的神医,播身体的福田:

人体有不可思议的自愈力,没有任何一个名医可以与机体的自愈力相媲美。按理说,最了解自己身体的人应该是自己。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宁可偏信那些冰冷的仪器,却不相信自己身体的敏感。有人做过统计,门诊的误诊率大约有30%,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身体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自愈力来祛病健身。

人体是一个完善的智能系统,更是一个广播着天然大药的福田。健康的时候,我们该如何维持这块药田的平衡;生病的时候,我们又该怎样利用福田中的良药,都是本书要研究和阐述的问题。自愈力就跟人的某些潜质一样,需要被激发,它才能如日中天,放出异彩,有效抵抗疾病;反之,弃它于不顾,一味寻医问药追着疾病跑,它就会越来越孱弱,被放逐于身体的角落。

事实上,激发、利用人体的自愈力并不难。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按摩养骨来调理气血,治愈一些长期病症;可以通过推拿人体经络穴位来开发体内药库;可以利用肌肤的更新代谢及屏障作用,自然阻挡外来细菌和病毒对机体的侵害;可以通过利用唾液的神奇功效,为自身修复伤口和养颜美容;可以通过减少吸烟来减少体内焦油和尼古丁的含量;可以通过改善睡眠来为脏腑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我们还可以通过合理膳食,来为人体提供必需的气血能量……

本书从自我适应机制、自我防御体系、自我保护能力、自我修复系统、自我净化功能等方面详细说明了身体自愈系统的功能,并汇编了自愈力在身体具体器官、系统以及某些生理活动方面的激发和使用方法。书中介绍了很多保养办法,简单易行,务实有效,长期坚持运用,不但可以祛病强身,还可以防病于未然,保佑我们平平安安活到天年。

环境的改变是复杂的,也许我们控制不了生存的外部环境,却可以调节人体的内部环境。认识、激发、利用人体的自愈力,让自己收获一生的健康。

第二章 神医的神奇所在--进可攻退可守

身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当它受到外界侵害,或有了内部问题时,身体神医会全力进行防卫和调节。当身体受到突然的刺激时,他会积极地应激来帮你适应突发状况;当身体受到细菌、病毒等外部袭击时,他会迅速组织免疫细胞来帮你打一场防卫战;当身体受到了机械、物理的损伤,他会默默地修复伤口、促进痊愈;当机体内产生了不必要的垃圾废物,他又会有条不紊地从各个途径将它们疏导排出……

你会见识身体神医的六大法宝,可谓能攻亦能守。在他的护佑下你需要做的是:积极配合他的行动,开发他的潜能!

身体的自我适应机制——必要的应激

伍子胥过韶关一夜愁白了头的故事,广为人知;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最后一集中,作为胜利者的司马昭一笑走到了人生尽头。愁能愁白头,笑也能笑死人,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用现代医学的一个概念来理解,即"应激"所致。

什么是应激?

应激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体的一种生理性反应,表现为对外界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如挑战、威胁等)或环境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产生的反应。

应激是一种动态反应,是人体内部出现的解释性、情感性、防御性的应对过程,通常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结果是使人体适应环境。应激在一瞬间可以使人的身体变得积极,思想变得清晰明确,因此在短期内,应激是一种有利的适应性反应,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机体随时准备攻击或逃跑之需,故又称"或战或逃反应"。应激系统跟免疫系统、修复系统一样,是包括在自愈系统之中的。

生活中,如遇到精神紧张、创伤、感染、休克、手术、心肌梗塞等,身体都会发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发生时,身体会加快分泌胰升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而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凝加快等应激反应。这些表现是人体与外界刺激发生斗争的结果,随着应激的进程,既可以对人有利,也可以对人有害。

应激反应过程

1、保护性阶段:在应激原的刺激下,身体调动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大量分泌肾上髓皮质激素,并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多。这些反应初步激活自身的防御本能,使机体处于最佳警备状态,有利于机体增强抵抗或逃避损伤的能力。

2、适应性阶段: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的“戒备性反应”将逐步消退,而表现出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为主的“适应性反应”。此时,机体代谢率升高,炎症、免疫反应减弱,身体的功能在被抬高的水平上超常运转,机体表现出适应的状态,尽量保持着内环境的平衡,使身体抵抗力增强,以战胜应激原的刺激。

3.破坏性阶段:在持续而强烈的刺激作用下,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在下降,最终导致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此时,应激的"副反应"开始出现,健康稳态逐渐被破坏,机体器官功能衰退,身体进入疾病状态。

应激是一把双刃剑

显然,应激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刺伤自己--必要的应激可以帮助我们战胜不利刺激,而慢性频繁的应激又会给身体带来这样那样的伤害。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应激反应,以便趋利避害。

1、一面是“天使”

只要应激原的作用不过分强烈和持久,这种应激往往是"天使"。

首先,身体在应激原的刺激下会产生保护性反应。例如:你在寒冷的冬天出门,而又穿得不够暖和。当你骤然从温暖的室内迈到屋外的冰天雪地时,可能会觉得身体特别冷,甚至会冰冷得让你重新回屋,加上一件厚厚的棉服,直到可以抵御寒风为止。这是典型的保护性应激,身体对寒冷的刺激采取了逃避的方式,也就是避开了危险,保护了机体免受冻伤。

其次,人体在应激原的刺激下,也可能会产生适应性反应。例如:你在寒冷的冬天里出门,而衣服又穿得不多。当你骤然从温暖的室内迈到屋外的冰天雪地时,你的身体感到非常寒冷,但是你咬咬牙挺住了,加快脚步向前走,过了一会,你反而觉得不那么冷了。这就是身体对寒冷所做的另一种应激--适应性应激,机体及时调动了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等相应的器官,促使自身产热增加,更好地完成抵御寒冷的任务,结果仍然是保护了机体免受冻伤。

有益的应激可以提高机体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时常做这种锻炼,可以使人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采取果断的决定,在瞬息变化的情况下作出迅速的反应,成功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局面。

2、一面是“魔鬼”

如果应激原的作用过于强烈或者过于持久,那么所引起的应激就是"魔鬼"了。

小丽本是个健康开朗的姑娘,最近却显得苍白消瘦,让家人很是担心。原来,这学期小丽升入高中,每天时间都安排得很紧,学习任务繁重,家人期望又高,还面临着排名和分班的问题,这一切都让她觉得压力重重。她渐渐感到记忆力明显下降、学习效率不高、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像生了病一样。

妈妈带小丽到医院去看病,医生诊断后表示,小丽的身体的确出现了病理性损害,这是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应激综合征。升学作为一种外界的应激原刺激着小丽,当这种刺激恰到好处时,就可以作为一种动力,有益于学习活动;但如果压力过大,超出了精神和身体能够承受的极限,则会对机体造成伤害,自然也会影响学习。

除此之外,当人们面临大的变故,如亲人去世;或遭遇环境的恶劣变化,如冷热等刺激;或有身体上的痛苦如疾病外伤时,都会导致有害性应激。为避免过度应激对人体的伤害,人们应该尽量保护自己远离危险的环境,并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如何利用应激祛病健身?

人体如果不能适应应激原导致的刺激,就可能导致身心异常或疾病;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注意利用应激反应。有效利用应激反应,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还能激发人体的自愈潜能,增强人体防病、抗病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冬泳就是一种利用冷应激来祛病健身的好方法,现在,越来越多的冬泳爱好者“自找苦吃”,长年甚至终生坚持冬泳。


        冬泳的好处很多,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1、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免疫力是指机体对病原体的防范和抵抗力。冬泳后身体的许多指标如淋巴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免疫球蛋白等,都会明显增加。因此经常参加冬泳的人很少感冒,也较少罹患其他疾病。

2、冬泳可以御寒,这也是人体对冷刺激的适应应激的结果。俗话说“物极必反”,被冷水冻过之后,寒风吹到冬泳者的脸上就温柔得如同三月春风了。因此,现代人最好不要将自己与大自然隔离,让身体去适应环境,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3、冬泳可增强心肺功能,对心血管系统也很有好处。冬泳后心肌收缩力增强,血液循环加速,可以减少长期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脂肪颗粒和胆固醇,减少与推迟动脉硬化,预防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梗塞。此外,冬泳还可以增加血管弹性,对高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4、冬泳有促进内分泌的作用。因为身体受到强冷刺激后,神经系统立即将此刺激传递到脑下垂体、胰腺、肾上腺、性腺等腺体,这些腺体就分泌相应激素,就是神经体液。同时通过神经中枢调整各器官相应的生理功能,这样就建立起应对强冷环境的新平衡。一般来说,各腺体分泌功能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但对于经常冬泳的人,科学测试表明:他们的甲状腺素分泌量有所增加,睾丸酮的含量也有增加。

5、冬泳可调节精神,冬泳锻炼者能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冬泳使整个身体和神经系统进入一种积极的紧张状态,强冷刺激对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产生锤炼提升的作用,身心状况会在更高的水平达到平衡,这样疲惫和烦恼也就烟消云散。

值得注意的是,冬泳的好处虽然多,但由于冷刺激的强度比较大,所以就算体质好的人,进行冬泳锻炼也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好从夏秋季开始,使身体逐步适应。而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压病人、先天性心脏病人、风湿性心瓣膜病人、癫痫病人等,都不宜参加冬泳。

冬泳的注意事项如下:

1、游泳从夏秋季开始,到冬天不要间断,给身体一个渐渐适应的过程。

2、冬泳以每日下午的时间最好,如果准备早晨冬泳,那么要在起床后运动半小时再进行。雾天、风天、雷雨天不要冬泳。

3、下水前要作好准备活动,同时适应一下寒冷的气温,让身体凉下来大约5分钟然后再下水。

4、按权威统计资料,以很多冬泳者的经验,14度水温以下可算冬泳,一般可游泳14分钟,以后水温每降低1度相应同步减少冬泳的时间1分钟,到1度左右的水温时只冬泳1分钟左右。要以身体在水中没有感觉到第二次寒冷为标准,出水后无明显发抖现象,10分钟后就恢复到正常体温。切记不要争强好胜,盲目攀比冬泳的时间,以免给身体造成伤害。

5、整理活动:出水后马上擦干水,穿衣保暖,然后进行适当的运动使体温恢复正常。

6、冬泳前不要喝酒,冬泳后不要烤火取暖。

总之,只要坚持以上原则,科学地进行冬泳锻炼,必定能从中受益,提高生活质量。

身体的自我防御体系——坚固的屏障

人体的内部结构跟外界环境有很大区别,却互相保持着动态平衡。人体各组织器官之所以不被外物干扰,这都要归功于人体的八大屏障。

为了生存,人体在漫长的斗争与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相当完美的屏障功能,它们构成了严密的防御系统,可以防止病菌入侵、减少机械刺激、吸收养分及排泄废物。

人体八大屏障

1、机械屏障

皮肤与粘膜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机械防御的主力军。

皮肤是人体中最大的器官,它与粘膜能将人体完整地保护起来,耐受和缓冲机械刺激而保护机体,抵御外来病菌、异物的入侵,减少紫外线的损伤,还可以排泄代谢废物、分泌黏液、防止水分过度蒸发、调节体温等等。

2、血脑屏障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需要特别防护,因此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血脑屏障。

脑细胞代谢旺盛,耗氧较多,对营养需求较多,如果脑组织缺氧、缺铁或受致病菌侵入,就会影响脑功能,使身体发生不同的病症。血脑屏障能限制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间的自由交换,但对脂溶性的物质,如氧、二氧化碳,某些麻醉药和乙醇等,以及各种药物都有特殊的通透性。

3、胎盘屏障

胎盘屏障保证了胎儿在母体内的正常发育,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对胎儿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胎盘除供给胎儿所需营养外,还可以保护胎儿不受损伤,并与胎膜粘连,有利胎儿活动和分娩。胎盘屏障能阻挡某些有害于胎儿的物质进入胎体,但允许养分和免疫球蛋白等物质通过,让胎儿获得免疫力。

4、免疫屏障

人体免疫屏障主要包括吞噬细胞系统、补体系统、干扰素系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是人体内天然的防御大军。

免疫系统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完成防御感染、维护自身稳定和监视自体细胞突变的任务。比如,血液中的白细胞负责与入侵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作战;嗜中性粒细胞可吞噬和消化病菌异物,抵抗感染;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可协同制造抗体,排除异己。

5、气血屏障

一个成年人约有7.5亿个肺泡,总面积可达70~100平方米,人体就是通过肺泡膜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此膜的屏障功能保护了机体免受外来物质的损害。

肺泡膜至少由六层结构组成,特殊的结构使氧气等气体易于通过,而其它物质则不能轻易通过。通过这个气血屏障,血管从肺泡中得到了氧气,又排出了二氧化碳,从而使机体完成了气体内外交换。

6、生物屏障

人体各部位都寄生着大量微生物,许多微生物不会给人体带来损害,反而有许多益处,它们构成了人体的生物屏障。

肠道的菌群最丰富,其中有大量的常宿有益菌,这些细菌中含有的酶能恰当地处理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和植物纤维素,使其中的营养成分为机体吸收利用,无用的部分变成粪便排出体外。口腔中也有几十种细菌生长繁殖。这些微生物可促进吸收、合成必需的维生素,并能使机体产生抗体。

7、排泄屏障

常见的排泄大小便、废气、代谢性产物及散热调节体温等,都算作人体的排泄屏障。

排泄屏障把有害、有毒物质清除出体外:比如从肛门可以排出食物残渣、废物及废气,从肺可以排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从泌尿系统可清除代谢产物,通过皮肤既可排出代谢终产物又散热以调节体温。这样就实现了机体的进出平衡,有利于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8、反射屏障

人体的反射屏障可分为先天性非条件反射与后天性条件反射,反射其实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触觉、吞咽、呕吐、疼痛、咳嗽等反射,传递到大脑中枢并经过筛选分类后,人体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比如,疼痛本能地使躯体产生逃避反射,而咳嗽就是一种保护性的条件反射。

咳嗽是人体的保护措施:

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的人很讨厌咳嗽,使用止咳药来镇咳。可是你知道吗?其实咳嗽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措施,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呼吸道粘膜一旦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其他过敏性刺激时,就会反射性地引起咳嗽,咳嗽帮助清出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尽快把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有效避免伤害。

如果一咳嗽就用止咳药物,则会使加重炎症的脏东西滞留在呼吸道里,掩盖了身体存在的症状,不利于炎症的消除。出现咳嗽时,应在保暖的同时补充大量水分,同时避免胡椒、洋葱等辛辣食物刺激呼吸道。当然,如频繁咳嗽还伴有发烧、胸痛、体重减轻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发烧让免疫细胞努力战斗:

体温一旦超过37℃就属于发烧,有人常常担心"把脑子烧坏了",所以一发烧就服退烧药。其实发烧不仅提示机体"生病了",还帮助机体抵御疾病,是免疫细胞的"助手"。体温升高可使免疫细胞的作战能力增强,血液中的铁离子浓度减少。铁离子是病原体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铁离子减少便可抑制病原体发育。

我们经常在发烧刚开始就急忙服用退烧药,这样很可能会加重病情。如果体温没超过38℃,并且精神、食欲没感觉到受影响时,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方法是在额头放置冰块,或用凉毛巾擦拭身体,同时注意多喝水,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吃一些富含营养且清淡的食物。如果低烧持续不退,或者体温开始超过38.5℃,或伴有剧烈头痛、发疹、关节痛、痉挛等症状时,就要立即就医。

人体的屏障就是这样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身体的家园,我们才得以成功地抵御外敌,享受着自然界的馈赠。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早安 关注

文章收藏:11650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