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大儒——董仲舒...

炊烟升起

收藏于 : 2019-12-11 16:32   被转藏 : 1   

 董仲舒,西汉广川(河北省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人,西汉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儒学大师。董仲舒“下帷讲学”于十里长村,后因董仲舒“下帷”于此,遂改为下帷村(今河北省故城县房庄镇董学村)。清同治九年,文生苏鸿勋在董学村修董子祠,立碑一通。董仲舒在家乡学习和讲学一直到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结束在故城董学村的教书生涯,迁居京城长安。因学识渊博,被举荐为贤良,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43年)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呈《举贤良对策》,把儒家思想和当时的社会政治需求相结合,吸纳了阴阳家、道家、法家、墨家的学说,创立了一个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系统地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以德治国”学说,深得汉武帝赏识。随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后,董仲舒在江都易王刘非相国十年,元朔四年,任胶西王刘端国相,四年后辞职回家,著书立说,思想与观点收录于《春秋繁露》。太初元年病故,享年75岁。汉武帝赐葬长安下马陵。
董仲舒自幼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酷爱读书学习,不关心田产家园。据《景州志》考据,董仲舒下帷讲诵在别墅董学村(今属故城县),“盖三年不观于舍园”,说明董仲舒学习专心致志,不受任何外界干扰。青年时期攻读《公羊春秋》,致力于儒学的研究和传播。董仲舒在董学村开馆授徒,兴办学校,“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以师尊之。”(《史记.儒林列传》)培养出一批贤达之士。在董仲舒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出以学生带学生的教学方法,这对汉初儒学思想的广泛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使董仲舒的思想影响到邻近齐鲁,北靠燕赵,西界三晋的整个区域。董仲舒在故城县、景县、枣强县、德州受历代学士膜拜和奉祀。
董仲舒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举贤良对策》(《天人三策》)中。针对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作《春秋繁露》一书,其“大一统”理论来源于《春秋》。“大一统”是宇宙间最一般的法则,这是董仲舒政治哲学的核心。他根据“大一统”的普遍法则,提出了思想也要“大一统”的论点。只有思想统一才有统一的法度,百姓才有行为的准则,才能维护和巩固政治统一。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在汉代以前,所有的君王都从祖先哪里继承君位,而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无法受命于祖,其统治缺乏封建法理的合法性。董仲舒提出新的理论支撑,君王不受命于祖,而是受命于天,为汉王朝的统治提供了法理依据。随后,他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学说。针对当时土地兼并问题,依据儒家仁政思想,以德治国,主张限民田,以塞兼并之路。薄赋斂、轻徭役,以宽民力。针对为人处世的标准,提出“三纲五常”,三钢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属于王道,而王道法于天,天溥爱无私。三钢意指分明,纲是责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标准。目的是规范社会,营造和谐,维护统治秩序。董仲舒的思想虽然提倡在学术组织上“罢黜百家”,但是董仲舒综合了法家的权术思想,儒家的经世和民本理念,墨家的天志学说,真正做到了以学术的大一统情怀促进政治的大一统情怀。他以天人合一理念指导,综合历史经验,既突出强调德治的思想,有兼顾吸收法治理念在历史上的实践成果,提出了尊重统治者,关注人民生计的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天人合一的思想特别突出地启示我们,必须在保护自然环境、不断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开发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其德法兼顾的理念启示我们,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协调发展,不可偏废。重视民本的思想则更是与我们渐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高度一致。我们要重视在历史上发挥过突出作用的思想理念,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为新形势下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
董仲舒在教育上的贡献,首先,主张以儒家思想作为统一思想学术的准绳,“诸不再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河。强调教化的作用,提出“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得出“善,教诲之所然”及“性非教化不成”的结论。其次,”道之以德“是教育者教育的核心原则,主张以德教为主,刑罚为辅。他认为,教育不是只要求教育者履行责任和义务,更不是扩张自己的价值与权力,而是要从尊重他人的价值与权力出发,以”仁者之爱“的情怀去关心爱护他人。他要求教育者必须”躬自厚而薄责于外“,强调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否则就不是道德教育。再次,主张治学态度要“专精”。董仲舒治学时非常重视独立思考,注意排除外界干扰,专心致志地探究学问,提出学习要“善一”、“常一”和“专一”。善一就是要有所专长,专精于一;常一就是要始终如一地努力学习一种学问,不能三心二意;专一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要专心致志。他曾形象的教育学生“是以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教学方法上,创立了以老带新的方法进行教学,解决了教师少而学生多的矛盾,促进了儒学思想的普及。最后,提出兴办各级各类学校。中央兴办太学,地方各级政府兴办学宫庠序,培养维护中央集权统治的人才。形成封建国家统一的养士制度,此后,太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这是董仲舒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体制的巨大贡献。
《汉书》这样评价董仲舒,“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然考其师友渊源所渐,犹未及乎游夏,而曰管晏弗及,伊吕不加,过矣。”这正恰恰说明,董仲舒的儒学不是对孔孟儒家学说的简单恢复和继承,而是以儒家的经世和民本思想为基础,吸收了诸子百家合理的成份,创立了新的儒学思想,在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背景下珠联璧合,以“天人三策”的形式流传于后世,以正统主流思想影响古代中国二千年。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炊烟升起 关注

文章收藏:4767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