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杰出的谋略家,军事天才—— 韩信之印

磊磊

收藏于 : 2019-11-18 07:47   被转藏 : 1   

序     言

何通是明代一位非常传奇的人物,他出身卑微(首辅王锡爵的家仆),却通晓篆刻与历史人物。在劳作之余,撷取秦代李斯、王翦至元代赵孟頫、虞集等历史人物九百余位,刻为姓名印,于天启三年(1623)辑成《印史》,在印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平和从容,不激不厉,神定气闲,风姿绰约,并于每方印蜕下均附小传。文字简要概括,犹如边款题跋,使读者在欣赏印章之时对这些历史风云人物的生平际遇产生共鸣。《印史》中有“印”有“史”,被朱简誉为“秦汉而后第一部小史”,也首开名人传记式印谱之先例。

金石印坊微信公众号从本期开始,将设立《何通铁笔谱印史》小栏目 ,每期将择取一枚何通所刻的古代历史人物姓名印,并附上小传,以飨印友。众所周知,姓名印的创作难度要比闲文印高很多,能把姓名印刻好的人,闲文印不可能刻不好,我们开辟这个栏目就是为了给印友们创作姓名印提供更多的借鉴素材。

26

韩信

韩信(约前231-前196),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另说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淮阴候,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 为“兵仙”、“神帅”。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战国时期韩襄王姬仓庶孙,为避免与同名的大军事家、淮阴侯韩信相混,史书多称其为韩王信。韩国被灭后一直在韩国故地生活,后随张良入关任将军之职,不久又任韩国太尉,领兵攻取韩国故地。韩国平定之后受封韩王。并随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天下。天下平定后,汉高祖刘邦认为韩信的封地都是战略要地,便将其封地迁移到太原以北的地区,迁移封地之后不久,韩国都城马邑被匈奴包围,因韩信屡次向匈奴求和,朝廷怀疑其有异心,韩信遂起兵反叛,投靠匈奴。汉高祖刘邦率军亲自征讨,韩信逃往匈奴,并多次率军攻打汉朝,还引诱了代相陈豨造反,在其又一次带兵攻汉之时,被将军柴武在参合斩杀。

△韩信之印(何通刻)

译文

韩信,淮阴人,常常寄居在漂洗丝绵的老妇人家中吃饭,还受过胯下之辱。后归汉,萧何推荐为大将军,灭楚后被封为王,报答了(漂妇)的恩情,也释怀了(胯下之辱)的怨恨。始终不忍心背叛汉王,后因为高帝怀疑韩信,将其贬为淮阴侯。(韩信对自己)被列为和周勃、灌婴同等地位一事感到羞耻,劝说陈豨谋反,最后被吕后设局斩杀。

报恩释怨

韩信小时候非常贫困,一日三餐饭都吃不饱,他经常到亭长家去蹭饭吃,但有一次,他再去的时候,亭长的妻子已经早早地把饭吃完,锅刷好,与亭长早早上床睡觉了,韩信知道自己是被嫌恶了,所以从此以后不再到亭长家去蹭饭了,但是堂堂一个大男人,又出身于贵族,没有地亩可种,这一日三餐从中里来呢?没有办法,他就自己做了个鱼钩,到河边去钓鱼,能钓上来鱼就有顿饭吃,钓不上来就饿着肚子!

他的这种状况被经常在河边洗衣服的一位老婆婆(人称漂母)看到了,心疼他这么个大小伙子,就会时不时地给他带些饭来,这样韩信就可以免受饥馁之苦!韩信很是感激:将来以后我如果发达了,一定报答您的一饭之恩!老婆婆笑笑:堂堂一个大男人,连肚子都吃不饱,还报答什么一饭之恩?

后来他决定离家出走,到外面去寻找发达的机会,身上只背一把祖传的剑准备仗剑走天涯!当他刚走到村口时,就被一群无赖给拦住了,为首的往路中间一站,双手一叉拦住了准备外出的韩信:嘿,小子!你不是贵族嘛!贵族出身连自己都养不活,现在饿跑了?想跑,可以,从我的胯下钻过去!如果不从我的胯下钻过去,也行,把你的剑拿出来,一剑把我刺死!

当时的韩信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忍受胯下之辱,钻出去!要么就刺死这个无赖!那接下来他不被那一群无赖给杀掉也会被官府抓去投进大牢判个死刑!

△胯下之辱

于是韩信从背上取下剑,放在一边,从那个无赖的胯下钻了过去!然后拿起剑匆匆地走了!不管背后传来了一阵又一阵刺心的嘲笑声!后来,韩信被刘邦封为齐王,于是他背着千金回到故乡。首先他来到那条河边,想找到当年那们接济他的漂母,但是老漂母早已辞世,韩信把自己所背负的千金全部抛入河里,看着那千金坠入河底,韩信对着漂母当年洗衣服的地方拜了几拜,起身走了!

听说齐王韩信来了,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轰动了,大家都集中在村口来看韩信,有拉着手说话的,有搬着肩膀亲热的!韩信一一招呼着大家,那个当年拦他的无赖当然也人群中,而这次他却缩在远远的后面,韩信一眼看见了他,不计前嫌的上前一把拉住他的手说:好伙计,有种!当年不是你那一激,哪里有韩信的今天!走,跟我上战场去!后来,这人被韩信封为前锋,跟着韩信出生入死!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磊磊 关注

文章收藏:5099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