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又手握免死金牌,为何最终还是惨死?

犀牛望月

收藏于 : 2019-11-15 23:32   被转藏 : 1   

按朱元璋的话说就是,绝不薄待功臣,但是如果有“不知分限”,不知收敛的,那就该杀,现在不杀以后也还是要杀。

从傅友德的死,不难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情本身可能会有质的变化,朱元璋的确手狠,但也不是全无道理,骄兵悍将们朱元璋自己尚且疲于应对,他可不想也来个“二世而亡”。

明清两代,皇帝尚在臣子们就迫不及待筹谋皇位的,大多没有好结果

这事说的通俗点就是,老朱还活着呢,暗流涌动之中,勋贵们就开始筹谋皇位花落谁家了,这是朱元璋所无法容忍的。即便到了清代,康熙帝也同样受不了九子夺嫡,不光打压各派系势力,连嫡长子、庶长子不也都软禁了么。

而老朱面临的危险程度较之更高,因为朱元璋面临的是身经百战的诸位皇子和足智多谋(战争和经验方面)、战力爆棚的开国武勋,也都是抬手之下,一片呼应的主儿。

朱元璋和康熙帝错在哪儿了?对那个时代的家天下帝王来说,这是制止内乱的必要手段,那时候的国就是家,谁把皇帝的家搞乱,皇帝就要把谁打垮,不带记忆的话,换谁穿回去也基本都会这样干。

蓝玉被“牵连”,只是懒得浪费工夫

蓝玉案其实就是牵连式打击,简单理解为“集体法办”,其实受牵连的人未必都是谋逆,但的确都有取死之道(不排除有冤枉的),所以大家在看到朱元璋下狠手的时候要清楚,某些人确实是死罪,只不过为节省司法资源和无谓口舌,统一扣帽而已。

比如朱文正,真的通敌张士诚?通是通了,但通的是商,倒腾私盐牟利,沿途官吏、部队没人敢管,还搞得治下几乎官逼民反,能抢百姓的从来没落下,还抢来不少女子都是两天腻了就直接丢井里,没有巧取,全是豪夺,抗拒朱元璋布局监察官员。

可惜史料上没写,朱元璋也没说,朱文正最后一句话说的是啥,能把朱元璋气到那种程度,直接将其鞭死,不是马鞭哈,铁鞭,朱文正可不是“幽禁而死,郁郁而终”。

傅友德的身份敏感,晋王也并不安分

傅友德,颍国公。洪武二十五年加太子太师,其子傅忠娶寿春公主(晋王女)。

以上不是标榜爵位官职,主要是关注人物关系。

傅友德请赐良田千亩,不知爱惜百姓这些只是朱元璋找的借口,你不爱给不给就得了,这有什么罪,真论罪能有什么罪?任性骄纵倒是的确有一些。

所以说傅友德因在洪武二十五年“请怀远田千亩”而受到朱元璋的猜忌而被杀,这种说法并不靠谱。

朱元璋不但对武勋深怀戒心,对自己的儿子晋王朱棡也同样不放心,“修目美髯,顾盼有威,多智数”,“多不法,有异谋”,外人都能看出来,对于自己的儿子,朱元璋能看不出来,能不担心?

朱元璋:“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如果不是朱标的极力劝阻,朱棡虽然肯定不会因“异谋”而被朱元璋诛杀,但苦头肯定是要吃不少的。朱棡不同于朱樉,见机快,反应也快,自此谨小慎微,收敛了不少。但是因为傅友德这层关系在,朱元璋并没有完全放下戒心,一个“雄主”,一个悍将,又怎么能令人放下戒心。

死的死,养老的养老,真正能独当一面的武勋只剩下傅友德、冯胜、蓝玉(三人死因相同),遭忌惮的原因和蓝玉如出一辙,傅友德与晋王关系非同一般,而凡是可能会对皇权稳定造成不良影响的,都是朱元璋所无法容忍的,所以傅友德的结局,早已注定。

手段狠辣却也是无奈中的必然之举

朱标是洪武二十五年死,一年后蓝玉死,两年后即洪武二十七年傅友德死,又三月冯胜死,这就非常明显了。

冯胜?“不奉命擅归”?朱橚!

相对威胁程度来说,傅友德还算较轻,蓝玉的确是不杀不行,冯胜仅次于蓝玉。

老朱做为当事人,身处那个年代,天天耳渲目染,比咱们看的更清楚,看着他熟知秉性的儿子们和他深知能力的武勋们,对他们的处理,并不只是防微杜渐和些许怀疑那么简单,相关后续皇权继承,已经派系林立且初露端倪,老朱也就不得不痛下杀手了。

平心而论,手段必要,不意味着傅友德该死,但即便傅友德再不该死也得去死,因为可怕的不是赵匡胤,而是那些捧着龙袍玩儿命照身上套的投机分子,这种人,历朝历代都有,都在等那鸡蛋啥时候能够露出哪怕一丝丝的缝隙,而傅友德也不是圣人,同样有私心私利,比如:“请怀远田千亩”。历史证明,在足够的利益面前,没有什么人能抗拒诱惑,至少傅友德不能。

某些朋友可能会说:贪心谁没有,没错为何杀人,我怀疑某人要杀人,提前把他杀了行了?

当然不行,或者说是你不行。但是皇帝行,他觉得有碍皇权正常延续,杀也就杀了,找借口都多余,这事还真没法着急。

根本原因其实大家都知道,朱标早死,做为诸王兄长,又受老朱培养那么多年,性格敦厚,哪个弟弟倒霉朱标没伸过手,就拿朱棣来说,如果朱标上位,那就根本没他啥事了,当然,朱标也不会对弟弟们下手,即便削藩,其手段也会与朱棣相似,并且藩地大概也是任挑的,也就不会众叛亲离、遭人嫉恨或者为了活命转而造反了。而朱允炆可不行,他面对的是一群不省心的跋扈叔叔,所以荆枝必须拔成拐杖,才能助力建文帝多走一程。

注:本文是按着“老朱阴谋论”的方向写的,还有一种就是“傅友德跋扈论”,有机会的话,我会再从这方面写写。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犀牛望月 关注

文章收藏:4633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