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星宿 中国古代的星象划分法 +三垣与二十八星宿 +对“盖天论、宣夜论、浑天论”的重新解读

王健华

收藏于 : 2022-03-26 09:54   被转藏 : 2   

属性时空理论形成的知识源泉,我们可以通过中国文化流传下来的文献中看出。它有三个知识来源,一是数理,二是形理,三是物理。三者研究时空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知识体系却一体化相同。

但是,中国古典的数理,形理,物理,与现代数学,几何,物理并无一致。因为中国古典数理,形理,物理完全是一个以属性为研究对象形成的理论体系。而现代科学研究的则是物质。所以,物质的数学量值性与形状性表达,则被数学高度抽象为数字与形的关联关系。而物质的物理研究则主要是物质的物质研究。这样,就造成了三个基础学科之间对质的认识不同。

而属性数理,形理,物理则是建立在属性表达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建立在太极,阴阳,三焦,四象,五行,六气,七阶,八卦,九宫的属性体系知识框架中的具体分科理论。他们都是起源于垒石结绳对宇宙总星系的天文科学研究。

中国古代天文学通过垒石结绳研究之后,形成了三种学说:盖天说,宣夜说,浑天说。

盖天学说,宣夜学说,浑天学说,是中国属性文化对宇宙总星系认识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认识内容。不同的思维方法,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知识内容产生。

盖天学说是人类认得日,月,星的初期认识阶段,只是从天如斗笠之盖,地如盖下覆盘。人把天上的星星一棵棵的模拟摆放在盘子里,称为天盘。人类认识宇宙的总星系的运动与变化就是人类在天盘上垒石结绳开始的。而盖天,宣夜,浑天则是三个具体过程。在每个过程中,都存在思维与存在的相同与不同的统一;都存在目标与结构研究的成果相同与不同。也就是说,他们虽然存在着认识目标与思维结果的不同,但是,他们的认识过程与方法是彼此相同的:

1、认得,认知,认识,思维,思想,知识六层面认识程序,

2、概念,判断,推理,证明四层面思维形式。

3、向,相,象的存在形式高度抽象方法。

而且这个知识体系的原始产生来源,则是垒石结绳的方法。

   垒石结绳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它的伟大之处在哪里呢?我们可以用把它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进行概括:

垒石结绳方法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无穷的宇宙,转化为有限的天盘认识。使中国属性文化在天盘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发展为一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知识体系。

盖天论,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把无穷宇宙的存在,变成了用天盘理论可以表达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属性科学体系核心,应该是有限天盘为知识原点的无限相对运动体系。中国的时空观,也就是从天盘这个知识原点,繁衍为到钟鼎文化的昌盛时代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说,中国的文化原点就是天盘。中国的属性科学框架研究自然而然也就从垒石结绳的天盘认识开始了。

天盘的概念,就是人类最原始的观察天象记录观测结果的一个盘子。天盖学说认为:宇宙总星系在天上,像一个盖,而我们站在地面上,地面象一个被盖子覆盖着的一个盘子。我们在地上,看到天盖上日月星辰在天盖上运动。要把我们看到的现象,记录在地上,地就成了记录天体运动的盘子。也就是说,天盘,只是人类观察宇宙初始时使用的一种记录形式。但是,这种形象化的适用性,却孕育了一个质朴的科学道理的诞生:那就是人类对无限宇宙的观察,变成了有限的知识记载。而记载这个知识的圆圈,就是地面,就是地面上画出来的一个圆圈。那么,中国人古代是如何通过有限的记录形式,来认识无限的宇宙的呢?盖天论,开拓了这种方法的持续使用性,关联关系的连贯连续使用性。

人类认得的第一个宇宙事物,就应该是太阳。也就是说,在天盘中放入的第一个石头是表示太阳的。而第二块石头则应该是表示月亮的。我们从中国古字,篆,隶的三种字体变化过程中还可以找到盘与石头形象化表达这些文字形态变迁的痕迹。随着天盘上的石头增加,认识的程序化是认知发展的最关键问题。也就是说次序性的认得与连续认得之间的关联关系表达,成为了数字产生的最基本条件。第一块石头与第二块石头之间的运动关联关系。使得人类的认得过程则不可能满足后继石头的进入天盘所带来的认得差异性。所以,需要通过比较认知两个石头之间的相同与不同。所以第一个石头我们可以通过认得来进行判断,但是,第二个石头进入天盘后,我们则要通过与第一块石头的比较认知后,才能进入认得状态。也就是说,认得只是我们判断太阳就是太阳,而不是别的。在没有别的时候,单纯记忆就可以完成认得的精神反映过程。而当有了别的时候,连续的记忆之间一定要有一个可认知的区别性存在,所以,比较差异的认知过程,就是次序表达的最本质问题。中国人把这个意思产生的环节称为:知制诰。是一种认知制式与人的精神反射的一种链接。所以,中国的属性数字产生,并不是来源于对物质的高度抽象,而是产生于属性的分类比较。所以,第二块研究进入天盘的时候,就明显的展示出了他与第一块石头的差异性。第一块石头是白色的表示光亮,第二块石头一定要比第一块石头暗。用黑色表达他的不光亮。所以,就属性数字二的次序性来说,它一定要展示出来与第一块石头的属性差异性。所以,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知制诰。表达认知制度决定意念的产生。后来,知制诰变成了天子诰命的专业用语,他的原始词意的来源,就不再为人所知了。

但是,中国数字的属性表达还是被流传了下来。我们从河图洛书中可以看到,一白,二黑的属性知制诰,对自然数的奇偶关联关系的表达是通列性的,也就是说中国的数字从产生的那天开始,就具有属性特征。所以易经说阳一阴二阳三阴四,实为一白二黑三白四黑而。而中国的数字一表达的内容则是太阳在天盘中的认识,数字二则是表达的月亮在天盘中的认识。数字三开始才进行宇宙其它星系进行描述与表达。也就是说,对宇宙的认识,来源于首先对太阳的认识,天盘中产生了第一块石头。月亮是第二块石头,所以,从属性数学的认识次序来讲,一二三之间的生成次序应该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继续生则出万数。而从自然属性认识次序来讲,太阳是万物生长之根本。月亮次之称为太阴,而太阳与太阴之间的关联关系,则为三,万物生息皆出于太阳太阴的属性运动与变化关联关系。故盖天论中早就有三生万物之说,其实原始的来源皆在天盘认识过程的次序之中。

这就是说,盖天论通过天地形象的属性抽象认识形成了存在形式与认识方法的直接表达属性逻辑。为人类通过有限的天盘认识,开拓了对无限宇宙事物的一种认识方法。这种认识方法通过属性数字的特征性,可以把有限的天盘认识通过迭代的积累形式,逐渐进入宇宙的无限相对运动空间。

显而易见,数字的属性化程序化,是天盘理论表达的基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条理性,结构性,没有属性数字化的综合一体性的连续表达,即使有了天盘认识方法,也不可能形成整体的属性时空观的。所以,我们解析中国古代文化,首先要站在属性概念诞生的原始开始。走进属性六合的规矩,权衡,准绳领域。用垒石结绳,河图洛书,天圆地方,周天历度,太极阴阳五个知识发展阶段的认识方法与思维方法重新解读盖天论,宣夜论,浑天论。一个阴阳,三焦,四象,五行,六气,七阶,八卦,九宫的理论体系,就会清楚的展示出来了。

盖天学说所解决的基础认识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进入天盘星星的属性次序问题。而且还解决了一个无限运动的宇宙与有限描述能力天盘之间的有无辩证认识问题。我们把这个问题,形象化的说成是天盘中的有无认识观念,与无限宇宙运动认识观念的辩证关系问题。

我们能看到的天,是盖在我们能看到的地面上的一个盖。我们把其中一棵最大的星星拿出来,放在盘子里,模拟记录它的变化轨迹,就可以在盘子中划出一条道。用这条道来表达太阳在空中走过的道,太阳在空中走过的这条道。就是人类对宇宙运动的第一认识:太阳每天都沿着这条道东升,西落。

那么,太阳在没有升起之前在哪里?太阳落下之后又去了什么地方?这是我们没有办法通过眼睛的视力可以看到的。如何来思维认识这个问题呢?如何让这个问题在我们的思想中得到自厝异同呢?

盖天论的逻辑表达并不是把太阳看成是东升西落,而是看成了东出,西没。那么,东升西落与东出西没有什么区别呢?显而易见,东升西落是表达太阳在天盖上的运动过程,东出西没是表达太阳在天盖上的变化。升落是运动的空间表达。出没是属性有无变化过程的两个不同内容:出:表示一个事物的从无到有,没:表达一个事物的从有到无。也就是说,太阳在天盖上画出了一道,却引发了人类对这一道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认识。而且这两种认识之间的运动与变化关联关系,则是直观的。在这里,直观的认识是我们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感悟到的。不直观的认识是我们无法通过视觉直接感悟到的。

升落,是我们在没有任何方位认识时代产生的第一运动感觉。出没是一种由不可感觉到可感觉的认识变化,动,变两种不同的认识,为我们划分直观与不直观的逻辑性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这些问题,虽然我们在讲直观逻辑与不直逻辑的时候,已经讲过了,但是它的形成源头问题。却因为属性时空观体系的没有讲解,而只能等到现在才予以说明了。也就是说,中国属性科学中的有无概念形成,是在人类最大的可观察事物宇宙总星系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是在认识宇宙的无限相对运动与用天盘描述记录天象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

这里我们还要引用爱因斯坦的知识圆圈理论来说明这个问题的产生。天盘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那个人类知识的圆圈。这个圆圈越大,你知道的东西就越多,不知道的东西也就越多。这个圆圈越小,你知道的东西就越少。你不知道的东西也就越少。当你的天盘中没有任何东西的时候,那么,你也就对天上的所有星星,都没有什么可以知道的了。

也就是说,天盘上的星星描述,是从太阳每天走过的这一道开始的。而这一道,就是我们通过天盘的有限性记录的第一个天体认识,所以,我们称其为道生一。而一的产生,这里指的是太阳在天盘上的有限认识描述。而有限认识描述与天上太阳运行的可见与不可见认识之间,还存在一个太阳由哪里来的,太阳落到那里去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在天盘中进行表达。那么这种表达如何通过属性的概念来进行表达呢?出,表示了无生有,没,表达了有变无。

简而言之,人类认识的有无,是一个天盘的有限认识过程。在天盘上认识的无,其实是一个人类未知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有限天盘上所展示出来的有无,实质上是人类认识的已知与人类认识的未知问题。

广而言之,天盘就是人类观察宇宙认识形成的知识圆圈。圆圈中有的,就是人类的已知,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而有生于无。故太阳的一道则由天盘之外而入。一道运行结束之后,而没于天盘之外。天盘之内的道生有,来源于天盘之外的无生道。故太阳运行在天盘中的这一道,是生于无,而没于无。也就是说,有产生于天盘圆圈之外的出没两种变化,太阳出现之前,没有之后都属于人类的未知。而只有出后,没前,才是人类的已知圆圈中的一道轨迹。所以,人类已知圆圈中的第一个有,生于人类未知的无。

也就是说,盖天论,不仅仅由天盘学说产生了数字次序的认识,而且产生了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数理关联关系:道生无,无生有。这种数字本源性的已知与未知的辩证关联关系,是中国属性文化的最基础源泉。太阳就是属性文化发源的一个光辉的起点。天盘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圆圈。数理,形理,物理文化的产生,都来源于这个圆圈的持续发展,人类从太阳在天盘中运行的第一道开始,依次认识了白道,地球空间的赤道。形成了白道,赤道,黄道的三道之学。

所以,我们说垒石结绳是中国天理文化的源头。河图洛书,天圆地方,周天历度,太极阴阳只是天理属性科学发展的知识圆圈扩大。而它所表达出来的理性则是人类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东西就越多。三生万物,则正是这一观念的真实写照。也就是说,人类懂了天理,继续需要对万物有一个连续后继的继续认识过程。所以钟鼎文化时代的蓬勃发展也是不知道的东西越多,探索范畴的越大的真实写照。

但是,周天子易经神文化诞生之后,把安危相易,祸福相生……万物属性变化的规律都划归于天理的已知,天子受命于天,所以天子可通万物之理,当他自以为什么都知道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可不知道的了。天子天理独授命于天,他就变成了一个什么都知道的圣贤了。既然什么都知道了,那么,也就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了。废弃了知识圆圈理论中的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辩证认识观也就是正常的事了。所以,易经八百年后再由老子来解释有无的道学,自然而然就进入了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玄学混沌状态了。但是,盖天论中产生的道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认识逻辑与程序性,方法性还仍然被自然科学中诸多学科在使用。但是,失去了已知与未知的知识天盘理论为模板,是根本没有办法再说清楚的了。这也是易经后数千年,中国文化无法走出天子神文化垄断的根本原因。

天盘的属性化认识论。在易经后的中国文化中被演义的绝对真理化了。天盘变成了堪舆家,术数家们的应用工具。如堪舆家所用的罗盘。以十二支为十二宫……而天盘作为人类知识已知与求知的知识有无属性认识圆圈的概念,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爱因斯坦走进宇宙的无限相对运动空间之后,又领悟到这个知识圆圈的真缔,但是,他无法摆脱现代数学的线性量值束缚,没有办法走进中国古典属性时空观的一体化认识。最后仍然无法摆脱上帝掷骨子的必然。而中国古典文化,不走进垒石结绳,河图洛书,天圆地方,周天历度,太极阴阳的易前文化研究,同样也摆脱不了天子拨蓍草的同样结果。认识爱因斯坦的知识圆圈中的已知与未知的关联关系。了解中国远古文化中的天盘科学发展史,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最理想探索方法。是最科学的探索道路。是现代科学的进步的根。

盖天论对天盘理论的最重要贡献,远远不是简单的数字顺序与知识圆圈那么简单。他的最重要的认识观念是天盖与地盘的二合而一属性认识。也可以说是有限认识与无限认识的二合而一,也可以说是 已知与未知知识之间的二合而一。而这些内容的属性结构性,才正真是东方时空结构体系的核心内容。

前面我们介绍了天上的星星有动有不动的认识,用天盘进行有限认识后,把动分为三种类型,即在天盘中的升降出没,在天盘中的旋转轮回,在天盘中的振荡往复。

但是,这些运动类型,都是仅仅凭借眼睛就可以观察到的结果,在天盘上的记载这些具体的内容时,就涉及到一个具体的方位与精准的位置表达问题。如太阳的出没位置虽然基本是固定的。而升降的 高度也是大同小异的。但是,我们却发现它的出没位置变化存在不小的差异,升降高度也有不小的变化。一是,这些变化我们虽然是可认识的,但是却没有办法来准确的表达它。而且这些变化对地面 上生存的我们影响之大,则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如何把天盘定位化,把天盖与地盘之间的关联关系统一在一起。则是天盖论对宇宙认识的最杰出的发现。

但是,东南西北认识的产生方法,却被指北针的具体应用之后,被大家所遗忘了。指北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现在已经没有历史记载可以考证了。但是,中国人在钟鼎文化时代之前就开始使用它,已 经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了。但是,在指北针发现的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知识理论体系来验证了它的准确性与精确性之后而被广泛应用的呢?就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了。如果指北针的发明产生在西方 ,我们完全可以归功于上帝造物时的完备性。不仅仅造出了人,而且造出了让人辨别天地方位的工具。

可惜的是,指北针产生在东方,东方偏偏又没有上帝。那么,可否把指北针归功于中国的诸神呢?当然也不可以,因为中国的神产生在天理文化之后,他们都是天上的星星。它们的行为准则都必需与 天上的星星运行规律相统一,不然,对神仙也照样存在一个天理难容的问题。所以,我们只能说指北针的产生与天上的星星密切相关的。与人类认识的第一棵最大星星太阳密切相关的。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人类如何在茫茫宇宙中找到了北的问题。认识到北的客观存在。认识到了指北针具有永恒指向北方的确定性。而指北针永恒指向北方的确定性,则是在先认识到北的存在之后的事 情了。那么,人类是如何找到北的呢?

中国远古天文学研究成果盖天论,就是人类从蛮荒的无知中,走进时空属性认识的明灯。可以说,盖天学说是中国人发明指北针背后的时空理论体系。是中国人发明指北针背后的大智慧。是把天盖地 盘一体化时空认识的大智慧。正是这个大智慧的起始,才有后来的宣夜论,浑天论的天理文化体系。

这个问题用现代科学语言来说,就是他解决了东西南北的认识论问题,也可以说,他使人类认识到了东西南北的四相性。用句更确切的话来说,就是东南西北并不是产生天上,而是在地上产生的,产 生于地,而应用于天。而春夏秋冬四季,则产生于天,而应相于地。也可以说是东西南北,春夏秋冬展示了天地一体的时空结构性。所以,我们说盖天论,是中国属性时空认识论的源头。

天为盖,地为盘。天上的星星运动,对地上的属性变化影响,是盖天论的核心。天地时空一体化的统一认识,是盖天论表达的内容与形式。

天盖如穹,地盘如准。太阳在天,有道运行于天穹之上,太阳在地,有影相随于万物行踪。天穹上日道之行有高低,出没有偏有移。太阳在地,影有短长,正斜。天穹之上的高低,偏移虽然不可以量 。但是,地上的影有长短,正斜则可以测。如天盖之学引出地盘,地盘为何物,即日晷也。

也就是说,天盘出昼夜,地盘出四方,四时。时空一体性天衣无缝。故天地之间,运动抑扬,更相动薄。浑然一体。天道出昼没夜,地道春夏秋冬,东南西北。

这些理论在中国的古典着作中是不罕见的,但是,四方与四时的出处,则是在天盘与地盘的属性运动抑扬,更相动薄怎么样产生的。则缺少了天地盘古的认识开篇。甚至,没有关于东南西北方向认识 与春夏秋冬四季认识的基础科学表达。

现在,我们在属性科学文化的基础源头探索上,走进了对于方向科学产生的原始,季节科学萌发的原始,以及他们的一体结构关联关系。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中国的时空体系表达与西方现代科学 中的储空理论,线性时间理论之根本不同。也就是说,他们之间除了量值与属性的结构不同之外还存在空间的向性属性,时间的象性属性不同。而且东方的时空结构框架不仅仅是属性的,而且也完全 是自然的。是天地人之间共有的属性一体化统一表达。而不是人类创造的,定义的,假设,假想的。也就是说,东方的时空认识框架是属性的确客观实在,而西方的时空框架是人类认识的高度抽象。 只是中国文化在商周文化断档之后,遗忘了指北针发现背后的原理部分。遗忘了中国人在蛮荒的无知时代是怎么样找到北的。也就是说,中国人发现指北针是在对北的充分认得,认知,认识之后,对 指北针的属性特征进行概念性定义,属性判断,推理,证明之后的应用。也就是说,指北针发明背后的知识理论应该是一个庞大的时空观体系,是一个时空一体化的知识结构框架。

如今,指北针已经被全世界应用了,而且应用了数千年而永恒不变。但是,人类对中国原始人类在发明指北针之前是如何找到北的历史,已经鲜为人知了。

有人说指北针是中国人的一个重大发明。促进了人类对地球空间的继续认识。也就是说,有了指北针,人类可以找到北了。可以通过北,继续认识南,与东西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在发现指北针之前,一个属性时空一体化的知识结构体系,才是指北针的发明背后蕴藏着的真正伟大的人类的知识启蒙。也就是说,指北针的发明,必需有一个首先认识到什么是北的过程。北的确定性与指北针物理现象的同一确定性发现,才会有一个指北针的发明问题。

简而言之,北的确定过程,是一个时空认识的属性结构框架问题。指北针的发现,是一个物理现象与时空认识结构框架统一的问题。在西方没有接触到指北针之前,是没有办法认识什么是北的,而有了指北针,才能确定出一个准确的北,有了北,哪里是南,那里是东西也就非常清楚了。也就是说,北是怎么样确定出来的呢?现代人都会这样回答:由指北针确定出来的。

但是,作为指北针的发明者来说,他必需首先知道北是什么,北在哪里,指北针指的是不是北。从这个认识角度来说,中国人认识北的方法,肯定产生在指北针发现之前,甚至要早很长很长的年代。

那么,中国人是怎么样找到北的呢?

盘古天地认识的原始,人与所有动物一样,看到的天是盖子,地是盖子下面的盘子。除了太阳出升与没落,月亮与星星的运动之外,感悟到的就是昼夜更替,寒暑易节。只能分辨太阳出升与太阳没落的方向,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这个时代称为只识东西,而不识南北的时代。因为东西有太阳出没的方位可以表达,而无法辨别北与南的具体标志物的存在。

当然,我们用太阳出升的方向代表东,以太阳没落的地方为西方。也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方位确定方法,因为太阳出升的地方是在不断的变,太阳没落的地方也是不断在移。所以准确的对东西方向定位,则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了。如何准确定位东西两个方向呢?我们必需借助一个准确的第三方向与他们之间的固定的关联关系存在来确定它。

太阳在天穹中每天运行在一条道上,给地球带来的属性变化是昼夜。昼夜之间的变化有两种:一是由昼变夜,二是由夜变昼。由昼变夜的时候太阳从天盖上没落。由夜变昼的时候太阳从天盖上出升。所以,我们说天盘上的原始方向性,只有太阳每天走过的一道所表达的东西。而在地面的盘子上,我们则可以感悟到寒暑的更易,自己影子的长短,正斜变化。

昼夜,寒暑,影子正斜,长短。四属性变化的关联关系性思索。使盖天与地盘分为两个表达的体系。一个称为天盘,一个称为地盘。天盘上通过道的有无来表示昼夜,有道为昼,无道为夜。地盘上通过影子的有无来表达昼夜与天盘的统一性,有影为昼,无影为夜。所以,天盘为无影之盘,地盘为有影之盘。也就是说,地盘中央立一个杆子,用以记影,而天盘则只记出升与没落之日行之道。

我们在地盘记影的过程中发现: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早晚长,中午短。太阳在天盘出升到最高位置的过程中,地盘上的影子由长变短。而太阳在天盘的最高位置到没落的位置的时候,地盘上的影子则由短变长。而地盘上影子最短的位置,恰恰是天盘中太阳最高的位置。

天盘上的出升,没落变化的转折点,与地盘上的影子由长变短,由短变长的转折点出现了同一性。我们称天盘上的这一点,为日之中天。称地盘上的这一影子所产生的方向为正向,天地以此为正。则天盘,地盘可以二合而一。

盖天论解决了天地合一的认识问题,同时也为中国人在地面上与天上都找到了一个统一的认识方向。就是说从此中国古代人开始认识到北向的存在。这就是说,中国人从此就找到了北。结束了原始人从东西的天盘一道认识论,通过天地盘古的认识合一,找到了认识北的方法,可以说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大进步。而从天盘上的太阳出没的一道认识论到地盘上的天中地正的一体化认识,则是中国盖天学说的本。以北为正。天盘地盘则可以二合而为一。我们把这种认识北的方法,称为天地盘古定北法则。有了这种方法,无论我们在地面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天盘与地盘的运动抑扬,找到天道与影向之间的中正恰合之向。但是,这种方法很不方便。最少的时间,也需要一个白昼的观察记录过程。如果逢落雨与阴天,则无法进行。

指北针的发现,则是中国原始人类在发现了北的存在之后,由于对北方向表达的重要性,与精准性与我们的生活与行动方向性判断的需要。进一步工具化的需求所至,则必然产生这一项发明。他们从自然界找到了一种磁石。悬浮后可以直接指向一个固定的方向。经过无数次的验证之后,验证的结果是与我们通过天地盘古定北法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指北针作为方向的指示性功能,显而易见要比天地盘古定北法则容易与简单的多。那么,指北针究竟发明在什么时候呢?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它发明在盖天论之后,而且发明在山海经着作之前或者更古远的年代。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准确的说明它的具体发明过程了。但是,指北针作为一项具体的科学技术发明成果来讲,应用了数万年,甚至几十万年而不能被现代科学中的任何工具所替代。足以证实产生这项发明的知识体系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

我们说指北针的发明,在现代来看似非常简单的一个事情。但是,验证它适用性的理论体系没有人再关注它了,甚至没有人想过,为什么指北针只能被东方人发明,而不能被西文现代科学所发明。更没有人会知道指北针的发明说明了什么。所以,今天我要在这里郑重的告诉大家。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先认识到北存在的民族。所以,它才有可能发明指北针。也就是说,没有先进的理论,就不会有先进的发明,没有先进的发明就不会有先进的实践。而且这样先进的实践,几万年被延用至今,又说明了什么呢?

我们真的应该对中国的属性文化来源,进行认真思索的时候了。指北针,黄道历法,经络学说,都产生在易经之前。却非要说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岂不怪哉!

盖天论,是属性时空观的源头。它解决了天盘与地盘之间的衔接问题。产生了准确的空间方向认识。也就是说,在地上中国人找到了指北针,在天上,中国人找到了北极星。也就是说,中国属性时空的天地观是统一在一个北的方向上产生为基础条件下的天地合一体系。最初始的时空体系就是四方,四时论。即:东南西北四方,春夏秋冬四时。

其实人类认识到四方与四时的一体性,是一个盖天论实践了很长时间后的一种认得,认知,认识的属性感性认识积累,与理性的属性思维,属性逻辑思想,属性逻辑知识发展的漫长过程。最少也得历时几万年甚至十几万年。因为,人类可以通过天盘与地盘的一昼夜记录中,确定出北的准确方向。但是,但是,要记录春夏秋冬的属性在天盘与地盘中的变化过程,最少要有一年的时间。而且记录地盘的数量之众,属性变化特征之数量之多,都需要有一个自厝异同的归纳过程。今天,我们虽然很容易的用一个天盘,三个地盘的记录过程,重复这一段人类的认识史。但是,在原始人类认识到北都需要属性运动抑扬,更相动薄的反复验证,反复推理,证明的严谨科学态度下,形成四时,时方认识的一体性的过程艰难,就可想而知了。

天地盘古定北法,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讲过了。但是,天地盘古定春夏秋冬,定东南西北。则需要我们花费一番功夫了。而且我们会在重新认识这一人类属性时空框架的时候,深深的感觉到中国远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深感觉到中国远古人类的智慧与伟大。

我们从盖天论的现代解释中,已经再也找不到中国属性文化的影子了。说什么:盖天论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体学说。认为天像一个斗笠,地像覆着的盘子。天在上,地在下,日月星辰随天盖而运动,其东升西没是由于近远所致,不是没入地下。

把一种属性科学的原始启蒙理论,一种人类认识到北的实实在在的进步,说成是一种斗笠与盘子的相形,把时空原始自然观的时空统一认识说成是太阳是不是没入地下。真是荒唐至极。也根本没有中国属性文化的有无属性认识观。

盖天论,可以说是天盘与地盘合一研究的有道之学,它只研究天盘与地盘上的有道之学,用属性之实在的有,来认识宇宙与自然之间的关联关系,它解决的问题,是人类最启蒙的知识,东南西北与春夏秋冬的属性划分原则问题。也可以说,盖天论展示给人类的是一个最自然,最精确,最准确的时空认识方法。人类的所有智慧与所有知识,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知识之上的学问。

天地盘古时空观,展示了空间方位与时间季节的属性变化一致性。展示了天地时空属性变化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天时与地时是统一的。天向方位与地向方位是统一的。时间与空间在天地之间是盖与盘的二合而一。季节的时间性可以通过空间的方位性运动抑扬来表达,空间的方位性可以通过季节的变化性来反映。

在盖天论中,天时与季节的变化关系是大家所熟悉的。那么,天时都包括那些内容呢?它与天空的方位性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关联关系呢?

前面讲了太阳在天盘中所划出的一道之学,通过地盘的属性运动抑扬,产生了精确的北方向的认识。于是,远古的人类沿着这个方向,找到了一棵不动的星星。我们称它为北极星。在北极星的周围又有七棵星,远古的人类分别命名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棵星沿着天璇,天枢构成的直线,围绕着北极星在旋转。我国古代人类发现它的位置变化与地面上的季节存在统一的运动变化关系。即: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所以我们也称北斗之旋转为天时之钟。

我们从形意墓穴的考古挖掘中,曾经发现很详细的星空图。但是,他与我们现在的星空却存在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北斗七星的记载,与现代北斗的形状差异甚大。这是什么原因呢?墓穴的主人又为什么要把这样的星象图陪葬在墓穴里呢?

根据现代天文学的研究,北斗七星始终在天空中作缓慢的相对运动。其中五颗星以大致相同的速度朝着一个方向运动,而“天枢”和“摇光”则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

因此,在漫长的宇宙变迁中,北斗星的形状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依据北斗星的形状推算出墓穴主人绘画这幅图形的年代。从最早的刻有七星形状的奇石发现来看,可以上朔到10万至20万年之前的遥远时代。也就是说,中国远古属性文化产生的盖天时空一体认识论,最迟也产生在20万年之前。而距今七八千年死亡的形意墓穴主人,在自己的墓穴中保留了这样一张图的目的与用心,不正是为了说明中国人的文化起源时间吗?

盖天论的另外一个发现,是地时与天时的统一。天时之钟,我们可以仰目得见。地时之钟,则要通过日晷三叠才可以判断。也就是说,我们通过三个不同角度的日晷。分别称为冬晷,夏晷,春秋晷。冬晷正午无影为之冬至。夏晷正午无影为之夏至,春秋晷正午无影为春秋至。春秋两至一晷需要再分,故北影南移为春分,南影北移为秋分。三晷之制,为四时的三鼎之学。是天干,地支产生的原始属性结构框架。它的属性结构原理与天地盘古定北法同出一辙。只是演义方法要比天地盘古定北法更复杂的多了。所以,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总而言之,盖天论的四方四时认识,开创了属性时空的原始蛮荒,走进了天地时空一统认识的一个新纪元,它也是人类文明史最早的智力开篇。而这一开篇不仅仅影响了中国的属性文化走向了繁荣的钟鼎时代,同时也是影响人类现代科学兴起的最本源文化。因为现代数学的三维储空数学框架,完全来自对自然方位东南西北上下,与人体精神反映方位框架前后左右上下的高度抽象。也就是说,西文科学没有对东南西北认识的文化本源。而人类对东南西北认识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则起源于中国,起源于中国的盖天论。在这个角度上来说,量值数学的祖宗文化应该是属性科学。属性时空的一体性文化才是人类知识产生的源泉。

       盖天论中的天地合一时空观的属性认识过程,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天地阴阳三焦四象的属性变化过程。也就是说,盖天学说是建立在人类分辨出了天如盖,地如盘的差别中认识到天地存在的。它标志着人类应用形象分类法则观察大自然的起始。尽管原始蛮荒的人类与所有动物一样,对天地的概念一无所知,但是,天如盖,地如盘的形象分类法则,足以使人类可以辨别天地的客观存在。

初始的形象分类即表现出属性的相对性,也就是说,天地之间的形象有相同,有不同。相同的是他们都是圆形,不同的是天如盖,地如盘。天地形象中圆的共同使他们可以二合而一,盖与盘的不同则使他们可以一分为二。

天盖上有日道,地盘上有日晷。

天盖可分有道,无道。有道为昼,无道为夜。道之出升,为无道生有道。道之没落,为有道变无道。道出则东西可辨,道无则东西难分。

地盘可分日晷,日规,日圭三类。具有分四时,四方,分季节辨寒暑,记干支等功效的不同。

地盘的伟大贡献,是让人类准确的认识到了北方向的存在。四方定于地,昼夜定于天。天地四方,昼夜四季浑然一体。是中国属性文化的最原始时空观。

这里指的道,是太阳视运动的在天盖上的轨道。也是人类在天盖上认识的第一个事物。故有道生一之说。天盖上道之有无变化,是人类感觉到的昼夜轮回。所以有道之昼为一,则无道之夜则为二。一白二黑,属性清晰可辨。二者之间相互轮回,有道变无道,无道生有道周行不殆。

日晷,日影也。天上有道,地上有影,天上无道,地上无影。道之出升,没落与日晷上晷针的影子长短,正斜的属性变化形成规律性,就是地盘上的时间与空间运动变化来源。所以,天盘上的日道与地盘上的日晷成为天地时空观中的阴阳关联关系:

1、天地之间,天盘相对地盘为阳,地盘相对天盘为阴。故天地之间称为天阳地阴。

2、天盘上,日道为天盘之阳,无道为天盘之阴。道生昼出,道无夜临。故昼为阳,夜为阴。

3、地盘上,日晷为地盘之阳,无晷为地盘之阴。日晷再分阴阳,则四时出,四方定。

此乃典型的阴阳三焦六气法则。

也就是说,盖天论的根本问题,不仅仅是确立了天地一体化的属性时空观的基础四时,四方的框架问题。其最主要的是:他为我们提供了一套阴阳六气认识程序法则。也就是说,这种方法不仅仅使中国人找到了北。而且通过了对北方向的向,相,象认识过程。建立了东南西北四方,春夏秋冬四时的天地一体化的属性时空理论体系。

如果说东南西北四方与春夏秋冬四时的一体认识论是中国属性文化的开拓性成果,那么,阴阳三焦四象理论则是一种产生于这种认识的一种认识方法。

所以,我们说盖天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天文学说,它是中国先人最原始的宇宙观,也可以说它是东方的属性宇宙时空观,是最原始的属性认识论与属性方法论。它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在混沌的宇宙中找到了精确的北方向认识。找到了东南西北四方与春夏秋冬四季的准确划分定位方法。使人类从混沌与模糊的认识中,走向了理智,走向了智慧。

中国人的理智与智慧,不仅仅只是创造了这个原始的时空一体化的统一认识框架,而且通过这一框架的应用,还发明了指北针。

指北针的在中国被发明,绝对不是一个偶然,磁石指北的属性在全世界到处都可以找到。为什么它会在东方最早被应用,就是因为东方有一个可以验证磁石指北的属性与我们认识到的天地合一的北方性是精确而准确的。而没有这个时空一体化认识理论的其它民族,却根本无法知道磁石所指的方向是不是北,根本没有判断它指的方向正确不正确。也就是说,指北针的发明所展示的应该是中国人对时空宇宙观理论的先进性。以及历史的悠久性。

指北针被人类已经应用最少数万年,甚至几十万年了。在人类科技发明的历史上,还有比指北针被人类应用最广,使用时间最悠久,而无法用其它更简易方法替代的工具了吗?

然而,在今天,中国人仍然躺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中,仅仅为指北针的发明而自豪骄傲,却忘记了产生指北针的最基础认识论与方法论,忘记了中国人在没有发明指北针之前是怎么样找到北的。又是怎么样通过这个找到北的时空观理论,通过怎么样的具体应用,用这个理论验证与发现指北针的。

东南西北四方,春夏秋冬四季,已经是全世界人类都知道的最最普通的常识了。但是,人类已经不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认识四方与四季的原始认识过程与认识方法了。没有了认识的程序性与方法性,时空一体性的结构则没有办法进行重新认识,重新表达了。

所以,当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时候。才发现认识时空统一性的重要性。他想构建一个时空一体化的认识框架,可是缺少具体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支持。所以,只能设想在三维空间的数学框架上加上一个时间轴。结果问题提出后一百年的时间里,并没有人能实现这个设想。

其根本原因,是西文现代科学的数学时空观理论体系框架,完全产生于对物质高度的抽象。点无大小,线无粗细,面无厚薄,体无虚实。不仅仅无法表达物质的质,也没有办法表达物质的性质与属性。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完全的形与数的抽象空间认识,是一种完全的没有时间的储空认识论。

而现实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有时间的空间,也根本不存在没有空间的时间。如何表达时空的一体化,如何把人类的知识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时空框架结构之中。已经为现代量值线性储空数学敲响了丧钟。也标志现代储空理论认识论已经走到了尽头。

此时此刻,我们再对中国属性文化的源头进行挖掘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感受到中国属性文化的博大精深。一种更深刻的认识会让我们感觉到中华民族丢失了数千年的东西,才是最珍贵的。

中国远古人类对天地认识的三个阶段是:盖天,宣夜,浑天。现代字典中解释为是三种宇宙学说也不为错。只是需要说明的是三种学说之间,并不是分立的不同主义科学。他们之间的关联关系是从原始蒙荒到天地时空一体化统一认识的一个发展过程。三种学说则是这个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的认识方法与认识程序,应该是中国原始的鸿渊之学。但是,经过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天理文化三分。鸿羲之学与易经之学的变迁。能流传下来的东西已经不多了。但是,它所形成的天地时空统一的结构表达。则一直被中国所有的文化分科所使用。甚至对于中国的神文化的崇拜,信仰理论也同样不能例外。这就是世界神文化中的一个特例。所有的中国神仙都必需先授命于天。甚至都要具体化为天上的星宿。而没有上帝创造了天地的绝对。

中国天理属性文化的启蒙认识就是盖天论。它以天地衔接于圆的最简单认识,把天盖与地盘一分为二。从太阳在天空中行走产生的一道开始。对天地运动的共同性,变化的一致性进行了空间方位与时间季节作出了精确的划分。它就是中国最原始的天地时空一体四时,时方属性框架。而产生这种认识的方法则是我们前面文章中讲过的阴阳六气法则。

也就是说,在天盖上我们可以太阳运行的一道,找到它的六气存在:有、无,出、没,升、落。在地盘上我们可以通过日晷运动的属性,找到它的六气存在的相关性:有、无,出、没,日影长短,正斜的变化。

我们从天地两个盘的属性的相同变化来说,天盘上的有无,出没与地盘变化相同。而升落则在地盘上二分为四,变成了日影长短,正斜两种属性的共同变化。

另外,在天,有无变化分为两盘,一盘为有,一盘为无。二盘不可共。有出于有盘之外为无,有没于有盘之外为无。有没于盘外而盘空为无,有生于盘外而道出盘中而为有。有无在天盘之中,而出没则在天盘之外。

而地盘则不相同,有无皆在一盘之中,可分有影,无影两区。有影变无影,无影变有影,皆在顷刻之间。影在盘中出没,虽然也有盘内盘外之别,但是却始终存在于方向正斜变化的连贯之中。

简而言之,道之有无,在天盘中一分为二,在地盘则二合而一。道之出没在天盘中是盘里盘外,在地盘中则是正斜变化的连贯过程之中。天盘中的道之升落一对属性。则在地盘中分解为影之长短,正斜旋转两对属性的变化过程。

广而言之,天地皆有六气。天地之间的六气而有相同,有不同。但是,他们之间却存在一种特殊的属性关联关系。就是在此一分为二,在彼二合而一,在彼一分为二,在此二合而一。

这就是说,天地可分,六气难割,天地可合,六气难并。分而不割,合而不并。运动不息,变化不止。

总而言之,盖天论不仅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天地四方,天地四季的统一时空一体性属性结构框架。同时也给我们找到了认识宇宙的一种属性六气认识方法。

通过这种认识方法,使我们认识到宇宙的运动不止,变化不止的本质。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找到了对运动不息的宇宙,变化不止的自然认识程序,也就是说,盖天论彻底的解决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方法与认识程序问题。并且通过太阳在天盘上运行的一道产生的六气属性变化结构,走进了时空一体化的属性时空观。

我们说盖天论解决了天地与太阳运行轨道之间属性时空一体性结构关联关系之后。则称有道之天盘为昼盘。无道之天盘为夜盘。在认识昼盘的有道知识的时候,我们称无道天盘的夜盘为无。因为这个时候的人类还是处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蛮荒时代。白昼之中,我们只能看到太阳运行的道,而看不到其它的月亮与星星。而在研究天盘中特定的太阳问题时,则对其它的内容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可以对太阳这个唯一研究对象的时候,称其有道为一,无道为无。故有无生有之说:我们可以把它的有无,出没关联关系概括为四个过程:

有出无没,有出有没,有没无出,无出无没。

但是在四个过程中,存在六气的一个认识方法问题:

有是道的存在,无是道的不存在。所以通常的情况下,出是无道变化为有道的过程称为道出,没是有道变化为无道的过程称为道没。相反,我们也可以把无道变化为有道的过程称为无没,把有道变化为无道的过程称为无出。

这种认识方法,在中国属性科学中叫作权衡之法。即有道之时,道之有没权,而无则有出权。在无道之时,道只有出权,而无则只有没权。

在天盘上只有一道的时候,道的出权与没权与无的出权出没权则是标准的四象属性关联关系。也就是说,在一道作为唯一存在形式存在的时候,无的出没权与一道的出没权是相同的,但是,是相对,相反,变通,相变的。

但是,当我们认识到夜并不是无出的专利权的时候。道没,就不可能是无出了,于是,我们开始认识第二个天盘事物,月亮。

月亮的出没,与夜的出没并不一致。日道昼明而出,昼尽而没。月道则并不是夜临月出,夜尽月没。而是有出有不出,有没有不没。更为复杂的是,日道一出万星皆隐。天盘只剩下一道独往独来,可以以一视之。而月亮时明时暗,月明星稀,月暗星稠。更显得夜空中并非寂静,反而越来越宣闹起来。

那么,我们如何在盖天论的一道之学基础上,继续认识宣闹的夜空呢?于是,中国远古人类通过垒石结绳之法的继续开拓,从盖天论走进了宣夜论。

宣夜论是中国属性科学在盖天论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天盘中日月星认识的拓展认识。把时空的四方,四时性,扩展为天不假年,地不假岁的十二属相认识论。

如果我们说天盖论仅仅是对天盖与地盘之间太阳的一道属性认识论。那么,宣夜论,则可以说是对夜空间的全面属性认识。

这里,我们先讲一下原始天理学对月亮的属性认识。

月亮是第二个进入属性天盘的研究对象。

月晷同样也可以作为观测月球运动的一种方法,但是,月道与日道却有所不同。日道一出,万星皆隐,日道一没,群星竞出。其出权与没权是唯一的。所以,昼而无星,夜而星明。可是月道有明暗,盈缺的变化,月明星稀,月暗星稠。更为复杂的是,月亮可以在有无日道确定的两个天盘中,自由出入,我行我素,即:

1、月道可以与日道同出同没。也可以与日道异出异没。

这样,月道与日道同出同没的时候,就形成了没有月光的夜晚。我们习惯称其为月黑天,有的地区也称其为月黑头。也就是说,月黑天的时候,是月没,月出的属性交替时节。中国人在历法制定之后仍然采用这种原始的属性谐音称呼:月末,月初。

月晷的独立研究,在宣夜论中并不多见月影在地盘上的长短,正斜变化规律方面的属性探索内容。因为月晷是天盘与地盘研究中的第二个研究对象,二的出现,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自然不会象研究一的有无观那么简单。它不仅仅需要研究有无观,而且还要研究一二观。二无观。所以,在研究一与二的属性关联关系的时候。就引入了一个日道与月道异出,异没的变化表达方式:月相。

月相,是表达月球盈亏圆缺变化呈现出的各种形态。原始的人类并不知道月球本身不发光,又环绕地球运行,形成太阳、月球、地球相对位置的不断变化等常识。但是,作为一个地球上观测者所看到的月球发出光亮部分的变化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远古人类把月相分为八种:新月(朔)、蛾眉月、上弦、凸月、满月(望)、残月、下弦、蛾眉月。

月亮在天盘上划出的道,我们称为白道,太阳在天盘上画出的道,我们称为黄道。二道之间有相同,也有不同。

相同的是:道的有无,出没,升落六气俱在。

不同的是:黄道在两个天盘上,一个是绝对的有,一个是绝对的无。昼为黄道之有,夜为黄道之无,出没,升落都在昼行,夜伏。恒古不变。白道则不然,在黄道的有无两个天盘上,皆可有无,皆可出没,皆可升落。

也就是说,日道与月道在天盘上画出的两道。都具有属性阴阳六气认识法则的可认识性。但是,他们的认识结果,则是有相同,有不相同的。

那么,我们如何继续应用属性六气的一分为二,二合而一法则,把这两个不同的六气变化内容归纳在四时,四方的整体时空框架中呢?

二者是六气变化过程,具有典型的回归性。即昼夜明暗变化的黄道轮回,月圆月缺的盈亏变化的明暗轮回。他们虽然有明暗轮回的共性,但是也有昼夜阴阳轮回,与盈亏八相轮回的不同。

显而易见,作为空间整体认识,把黄道与白道进行属性分合术,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出没,升落的共同。而出升,没落变化的中天之极点的客观存在,是可以确定的。而且黄道的中天极点只有一个。那么,当月亮与太阳共同出升,共同没落的时候,白道上的中天极点,就会与黄道上的中天极点二合而一。

前面介绍盖天论的时候,讲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天不假年,天不假昼夜的问题。尽管因为文章的介绍性质决定了,不能更繁琐的进行推理与证明。但是,黄道对于昼夜与年所产生的一体性认识是确定的。四时与四方的整体关联关系是可确定的。太极定阴阳分,阴阳合太极出的属性最基本原则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找到白道与黄道出升,没落两种阴阳变化的恰合点,使白道与黄道在天盘上形成了二合而一的属性变化回归的统一位置。中天太极,是一个黄道与白道共出升,共没落变化的转折点。黄道的回归短周期是一昼夜,长周期是一年。而白道的回归周期则是一个月。

也就是说,太极是属性变化的一个转折点,两种属性变化衔接在一起的时候,这种属性转折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而太极一出,两种属性变化的转折点也自然而然的被分开了。所以,我们讲了阴阳合而太极出,太极出而阴阳分的一分为二与二合而一的道理。

这种道理,是属性科学所特有的。是属性本质规律的最基础原则。它只有在属性运动与属性变化的特定条件下,才能产生,才能应用。 同时也只能在属性化认识世界,属性化分析世界,属性化具体的认识自然的时候,才能产生它。这就是说,中国的宇宙观,是在属性科学的思维方法中产生的,是在属性的基础认识方法与认识程序中产生的一种科学知识结构。而脱离属性,脱离属性方法与基础的阴阳六气思维法则,不仅仅不能认识太极阴阳科学。而且会把太极阴阳科学天神化,绝对化,使繁荣昌盛的钟鼎时代夭折,倒退。

太阴与阴阳的关联关系不是一种物质与量值的结构性所能说明的。太极出阴阳,如果忽略了阴阳之合的先决衔接条件,是根本无法理解的。没有六气思维法则,太极也出不了阴阳,阴阳也出不四象,更不能产生八卦。

总而言之,现代的人为什么找不到太极了,就是因为把阴阳观物质化了,把太极易化了。没有运动变化的阴阳六气,如果能说清楚太极,哪才是怪事呢?

(未完待续)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