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品质 提高学习效率

海阔天空 关注

收藏于 : 2019-11-15 18:15   被转藏 : 1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美国教育家卡耐基的成功公式:成
=80%情商+20%智商,
我认为孩子学习也是如此,80%取决于学习品质,20%是由智商所决定,为此家长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开发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培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孩子的学习品质是指孩子学习的动机.、态度、情绪与情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心理和行为素质。学习品质是决定学习行为的倾向和特征的心理依据。学习品质和学习行为的辩证关系表明,学习品质的形成,是学习行为的结果。例如,创造精神只有在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形成、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学习行为的倾向和特点,又受学习品质的制约。因此,学习品质的形成和学习行为的完善是互为条件的。优良的学习品质的培养,既是学法指导的任务,也是学法指导取得真正成效的结果。这就要求在学法指导的同时,培养孩子优良的学习品质,将两者统一起来。孩子优良的学习品质主要包括自主精神、向上精神和刻苦精神等。

1.自主精神 

     学习的自主精神是指孩子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的意识,这种意识是在孩子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而孩子在学习上的自主,一个重要前提是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方法是孩子自主学习的工具。家长教给学习方法后,就必须引导孩子运用这些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一种学习方法,只有当它被孩子有效地运用来进行学习时,才算真正被掌握。孩子的这种自我实践活动,同样也是自主精神借以发展的条件。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学习的成功体验,可以大大增强孩子自主学习的信心。 

2.向上精神 

     学习的向上精神指的是在正确的动机和浓厚的兴趣支配下,自觉完成或逐步加深学习内容的意识。要求不断地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和技能的愿望是向上精神的具体表现之一,而这种愿望又是促使孩子不断掌握新的学习方法的内在动力。循序渐进地掌握学习方法,自然会产生向上攀登的意念和情感。因此,学法指导也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难度适当,拾级而上,诱导孩子积极向上的意识。

3.刻苦精神 

      学习上的刻苦精神指的是孩子为完成确定的学习任务而顽强地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的意识。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由此而变得一帆风顺,学习方法只是克服困难的钥匙。家长在进行学法指导时,必须指导孩子自觉地运用学习方法来克服困难,从而一方面巩固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培养孩子学习上的刻苦精神。让孩子体会到学习中的“先苦后乐,苦中有乐”,注重培养孩子的苦练精神。


二、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培养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推动孩子进行学习内部力量,也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孩子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孩子头脑里的反映。 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好的重要保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孩子明确他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要通过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学习目的明确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去学、去练。“一定要学好它”的思想深深扎根在他们的脑海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动机呢?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方法是尝试: 

      (1)、明确课堂学习的目的意义。许多时候孩子缺乏课堂学习动机,是因为他不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因此,要增强孩子学习动机和兴趣,首先要向孩子讲明本课的学习目的,即课堂上应该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其次要向孩子解释本堂课学习内容的价值,即现在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有哪些联系,对将来的祖国建设事业有什么意义,再次,还应让孩子知道通过什么方式才能更好达到学习目的。 

      (2)、加强课堂内容的新颖性,形象性和具体性。以此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新颖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形象具体的东西引起人的情绪,孩子的学习动机兴趣,常常是在丰富多彩,新异生动的教学内容中得到激发的。家长要使课堂内容具有新异的知识,并提供不同方式让孩子掌握,尽量避免内容和形式上的格式化,多给教学内容增添些形象和想象的成分。例如:用电影、小说中的事例或角色说明问题,通过日常社会角色,以及游戏或实际操作活动传授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展示演示和参观方式,把抽象的教学内容与孩子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3)、充分调动孩子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孩子总是在主动地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是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操作实验和各种角色活动中发挥出来的,因此,结合新教材教学的特点,家长应注意多创设一些教学情境,以孩子为中心,指导孩子在交往和活动中接受和完成学习任务,是增强孩子学习动机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2、培养孩子持久不衰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乌中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孩子掌握知识的意愿。” 

      故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教学成败的关键就是在于是否能激发孩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家长要想方设法尽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有了学习兴趣,课堂上,孩子们能积极思维,主动配合,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家长在课堂教学中,应精心设计难易不等的问题,提问学习程度不等的孩子,让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孩子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孩子,可以激发孩子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没有被遗忘。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坚持“学以致用”原则。在平时的测试中,把握好试卷的难度,使孩子通过努力取得各自较好的成绩。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这样,孩子的“成就感”得到了充分满足,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训练孩子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家长应经常用榜样来鼓励孩子,指导他们战胜困难。通过教育,坚定孩子学习信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4、培养孩子掌握学习方法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呢?培养孩子问题意识;直面于问题,能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能联系实际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孩子良好学习品质的表象与特征之一。 

      要培养孩子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才有学习的动力,有了问题才有学习的方向,有了问题才有学习的力量。既通过问题驱动法,促进孩子主动地学习,自觉地学习。 “思维起源于问题”,要让一个个原本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的“小脑袋”越学问题越多,新颖的想法也越多, 使孩子犹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飞翔于湛蓝的天空。 

     要让孩子直面于问题,能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孩子有了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冲动之后,就要学会自己独立思考,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找答案,这是学会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自己解决问题有困难时,还要学会查找工具书、与同伴研讨、上网查资料、请教老师等办法。 

      要让孩子联系生活,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孩子不断地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产生成功之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孩子再学习的无穷动力。 

      现代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教育不仅要教给孩子终生受用的基本知识和本领,更注重培养孩子对学习的渴望、乐趣和主动学习的心理品质。这就要求教育者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心理。

     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倡导自主学习方式,改变那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留出充裕的时间,还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深入探究、畅所欲言、互相启发、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的灵感。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实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思维敏捷,记忆牢固,注意力集中,情感专注,手脑并用。他们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将学习当成是一种愉快的自觉行动。离开了学习,他们反而很痛苦。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让所有孩子善于学习,会学习,乐于学习


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从现在抓起!


     大家好,这两天和几个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问题。有些家长反映在家里做题挺好的,怎么一到学校里就不会了呢,通过交流发现,在家里做题时,家长给孩子读题、提示、暗示的现象很多,孩子没有完全独立思考,相当于家长已经给孩子做好了半成品,只让孩子进行最后一两个步骤,这样孩子的能力不能完全得到提高。我们要培养孩子“读题——审题——分析——思考——解决——检查”一系列的能力,只在孩子遇到困难的地方给予指导。家长提示的太多,相当于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从这学期开始,考试不给学生读题,一张试卷到了学生手里,是要学生完全独立完成的,我们这学期平时的测试也是这样要求的。所以就暴露出学生的一些能力方面的问题,如:不能逐字逐句的读题,只读大体意思;不能认真分析题意,想当然的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不能负责任的对待自己完成的题目,不是全力以赴完成的;不能认真检查,认为完成了即可等等。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共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从现在抓起!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海阔天空 关注

文章收藏:6644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