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能自医自疗的呼吸功法…

爱你永不悔 关注

收藏于 : 2019-11-15 08:29   被转藏 : 2   


神龙绞柱呼吸法

动作:屈膝下蹲。吸气时,躯干以腰为轴向左转动,右臂由体侧经胸前向左划弧(图43) ,使右手小鱼际置于左肩之井穴处,手心向内向上,眼随手走至肩井穴处,转向正后方 ;同时左臂由身体左侧摆向身体右后,手心向上向后,指尖直达秉风、曲垣之间(图44) 。呼气时,身体向右转动,左手由身后向身前甩至右肩井穴处,右手由身前甩向身体左后(图45) 。如此随呼吸左右转动,两臂活动如神龙之绞柱,至少8 次,多可 64 次。

 

功理:本动作牵动任督二脉,大幅度的旋转,使脊柱与胸骨等都得到活动,腹部随之起伏 ,有助于通小周天,对于血液疾患、癌症、肩背劳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都有补益,对全身 各关节之骨质增生都起治疗作用。对癌症也可防治。



揉按听宫呼吸法

动作:本动作是用剑指(或食指)揉按与耳听力有关时耳屏前之耳门、听宫、听会三 个穴位。吸气时向前向上,呼气时向后向下(图 22) 。以感到耳内有隆隆声为宜连续做 8 次,多可 64 次。

 

功理:听宫为手太阳小肠经之穴,可影响小肠之盛衰,揉按之,不但可医治心腹满痛,还 可医治耳聋、耳内蝉鸣、耳生疮、齿龋、唇吻难、齿痛恶寒物、中风 口喎邪、手足不随。

听宫:是手太阳小肠经之穴位。在耳屏前、下颔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处。

 

听会:耳屏间切迹前、下颔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孔。

 

耳门:耳屏上切迹前、下颔骨髁状突后绝凹陷中。


揉按瞳子髎太阳穴呼吸法

动作:两手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于瞳子 髎穴和太阳穴上(图7) ,随吸气之势向上、向前揉按;呼气时向下、向后揉按。如此旋转揉按至少8 次,多可 64 次,最好至头脑清醒、眼内发热清亮、舒适为宜。
 
功理:瞳子髎为胆经之首穴,分布着颧眶动、静脉,并有颧面神经与颧 颞神经,胆经盘桓于上下。胆为阳木,木盛则生风而为偏头痛之患,或颜面神经麻痹。肝与胆相表里,治肝 先治胆是由表及里的方法。所以,这个功法可以熄肝风而解晕眩,还能治疗偏头痛,颜面神 经麻痹、视神经萎缩、角膜炎、青光眼、远视,青年近视、视网膜出血以及夜盲症、屈光不正等眼病。

瞳子髎:目外眦 5 分处、为手太阳、手足少阳三经之会穴,又名鱼尾。
主治:青光眼、夜盲不能视、远视恍恍、赤痛流泪、头痛喉闭。
太阳:为经外奇穴,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 寸处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疾、治头痛有显效。



揉按迎香呼吸法

动作:两手提至面部,以剑指置于迎香穴,做旋转揉搓(图5) 。鼻吸口呼。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按,呼气时向里、向下,连做8 次,多可 64 次,如伤风感冒、鼻流清涕或鼻塞不通,尽可多做。

功理:迎香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终结穴,与胃经相衔接。做这种揉按可以泻肺火,治鼻 炎和上呼吸道感染,还可以缓解阑尾炎的疼痛,以及治疗热症引起的头痛、眼睛痛。迎香穴 有上下之分。上迎香为经外奇穴,鼻唇沟上端尽处,能治鼻病及眼病。下迎香穴是大肠经之 终结处,为手足阳明之会。在鼻翼旁5 分处、鼻唇沟中。所以说“鼻旁五分号迎香”。

主治:鼻塞、鼻 衄、口眼歪斜、面痒、鼻流清涕;也可以缓解盲肠炎、面浮肿、唇肿、喘息不利、鼻息肉等疾患。针灸歌云:“不闻香臭取迎香”。


百会运转呼吸法
动作:两手重叠,内外劳官穴相对(男子左手在下,右手压左手,女子右手在下)置于头顶,劳宫穴对准百会穴(图2)推动头皮旋转,一吸一呼为一息,一息转一圈。逆时针转八圈,吸气时由右向左转前半圈,呼气时由左向右转后半圈。如此再顺时针转八圈。然 后在百会穴上按 3 次,按时吸, 抬时呼,做时,不要低头,头尽量向上顶;吸气时吸天阳下降入井;呼气时引地阴之气徐徐上升,由督脉而升入泥丸宫。这是道家小周天之要求。如 十二正经、奇经八脉通透之后,可领气还原。百会运转时,下丹田随之转动,百会穴逆时针 旋则丹田亦然,百会顺时针旋则丹田顺时针转。
 

功理:百会穴与各脏腑经络相通,与脑部中枢神经相连,故百会运转有调整阴阳整体治疗之大用。
神经系统的疾病,如神经性头痛、失眠、健忘、目眩等症,都可以通过这种功法的锻 炼得到治疗,针灸歌说:“头痛晕眩百会转”。
我们临床经验,揉按百会,可以调整阴阳,血压高者减低,血压低者升高,头昏迷者 能清醒,儿童痴呆者可逐渐灵活,休克者能苏醒。历史上的名医扁鹊为 虢太子治病,取百会穴收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百会,为督脉之要穴,是诸阳集会之处。在后发际直上7 寸,前发际直上 5 寸,印堂直上 8 寸处,当头顶旋发窝中。简便定位法为头顶正中。

主治: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不语、脱肛、阴挺、癫狂精神病。

干擦脸呼吸法

动作:随吸气之势,两手心向上如托球状经腹胸徐徐抬起(图8)举至额角,劳宫穴对准头维穴(图 9) ,轻轻揉按至吸气尽。呼气时,两手下行,经面部循胃经向下抚摩,中指经胃经的第一个穴位承 泣(图 10) ,五指舒开抚于面部如擦脸之形,下行经口角旁之地仓,拇指经颊车穴下按,直至劳宫穴对准乳中穴时,两手指尖转而向下,拇指相对经胃部用力下推(图 11)食指经不容、承满、梁门、天枢、水道、归来、 直至气冲(图 12) ,引气至次趾尖端之厉兑穴内。连续做8 次,多可 64 次,以胸腹舒适为宜。


功理:手三阳经荣于面,冒经的脉络布满面部,本动作可使荣于面之三阳都活动起来,其主流则为多气多血之胃经。胃经的气血旺,则可疏通胃部的郁闷胀满而增进食欲。所以, 保健中宫(胃)是治病的重要方法。劳宫穴是心包经,属火,胃经属土,火能生土。所以, 练此式可以通调脾胃,对胸满腹痛、便血便秘、疝气及头痛、眼痛、妇科病也有疗效;还可以治局部疾患——颜面神经麻痹。孙思邈卫生歌云:“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干梳头呼吸法

动作: 两手随吸气之势上抬, 手心向上, 以小指尖置于睛明穴上, 轻轻揉按3 至 5 次 (图13) 。吸气尽,随呼气之势五指舒开,指尖用力循膀胱经之攒竹、眉冲、曲差、五处、通天(图 14) ,胆经之阳白、头临泣、风池,由头部向下循按(图 15) ,经渊腋穴(图 16) ,指端向胸腹按至日月穴,渐转向下,继续按至环跳穴,两手自然垂于体侧引气下行,直至胆 经之足窍阴、 膀胱经之至阴穴内。
 

功理:干梳头可以活动头部的经络,引气下行,用来泻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邪火 ,通调肝胆的气血, 降低血压, 对脑动脉硬化、 脑血栓症都有疗效。 两手沿着胆经按摩的时候,手宜稍重,气宜和缓,头悬,顶竖,松腰塌胯,提肛缩肾,这样可收到水火相济的良好功效。名医孙思邈、李东垣都主张“发宜常梳”。

拿玉枕呼吸法

 动作:先将左掌放在大椎穴之上、五指朝同一个方向(图 19) ,随吸气之势,全掌如抓物之状用力紧握颈部,并向脑后上提。呼气时,手放松。连续做8 次,再换右手,重复上述动作。如此左右转换,多可64 次,应感到热气由督脉上冲直达头顶,然后到印堂穴下至任脉沉于丹田。以头脑感到清爽为宜。动作要任其自然,用力抓拿不可矜持。

 

功理:玉枕关为通小周天之重要关卡,玉枕关并非玉枕穴,而是指大椎穴之上到风府穴之下的整个部位,是脉气上升的关卡。此处经络错综复杂,只靠督脉之自由冲击,历时需久,“拿玉枕”,就是用外力和内意导引促使经络通畅则成效较速。可改善脑动脉硬化,缓解脑充血,对于高、低血压疗效均有效。


风府:在后发际正中直上1 寸。


循按鼻梁呼吸法

动作:随吸气之势,两手如托球之状,由腹部经胸前自然抬起,至前顶距发际4 寸之通天穴上(图 3) ,以剑指在穴上揉按。吸气尽呼气时,两手剑指循鼻梁两侧向下按摩(图4) ,经迎香穴、嘴角、锁骨至胸部肺、腹部大肠部位,上下揉按三次,尔后两手垂于体侧。
 

功理:鼻与肺有直接关系,鼻为肺之窍,外感内侵鼻先受之,风寒感冒鼻声重。百会穴 向前旁开一寸五分为通天穴,通天穴是 膀胱经的穴,但跟肺经有关系。可治鼻内无闻之苦,鼻孔旁五分处为手阳明大肠经之迎香穴,有不闻香臭取迎香之说,此两穴通则肺火得清, 嗅觉灵敏,止痰嗽,增强肺脏之抗病力量,而顺经按摩可排除外感之邪气。

肺与大肠相表里,此动作还可以驱逐大肠中之外邪。此动作至少8 次,可多至 64 次。

通天,是膀胱经头顶上之要穴,又名天臼。在督脉旁1.5 寸,前发际直上 4 寸。内气由此穴上通于天,外气由此穴下入于肺,故名之为通天。揉按此处可以泻肺火,通肺气。

主治:喘息难,不能仰俯,颈项难转侧。能解表外邪、治感冒伤风、鼻塞语重或鼻流清涕、鼻痔、鼻渊、鼻息肉。

揉按眼部呼吸法

 动作:用两手的掌根骨按在下眼眶上,指根骨按在上眼眶上,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搓;呼气时向里、向下揉搓,连转8 次,多可 64 次。以眼部发热、轻松为宜。若肝有实证眼有火,应再反方向旋转8 次(图 6)


功理:眼部周围有很多穴位。 《黄帝内经》中说:“肝受血而能视”。眼为肝之窍,并与五脏都有关系。例如:瞳仁属肾,肾气充则有神,肾气衰则无光;角膜属肝,肝实病则角膜虹膜胀痛,肝虚病则内陷而困乏;球结膜属肺,肺热则变红,肺虚则发干并无光泽;内外眦(上下眼睑结合处)角属心,心气虚则眼角酸痛,心气实热则眼角发红肿胀;下眼泡属脾,脾 虚则浮肿, 脾实热则肿胀而疼痛。 由此可见, 眼部周围的穴位通达五脏。 五脏六腑的外感内伤,可在眼部的穴位进行补泻法。通过经络穴位之揉按,使潜藏在骨缝筋肌中之病邪消声匿迹。

气血畅通,不但提高视力且有利于脏腑功能的改善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爱你永不悔 关注

文章收藏:6614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