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香港的北魏楷書招牌 | (in)visible (de)signs

大汉王朝

收藏于 : 2019-11-14 21:33   被转藏 : 1   

香港的店舖招牌算得上聞名於世。不論霓虹光管的、銅製的、木刻的、油漆的、膠片的,甚至近年興起的LED、噴畫等,無處不在,縱橫交錯,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城市面貌。從前,很多店舖都是一脈相承的家族生意,一門長遠的事業。店面的招牌代表着字號的商譽,必需大方得體,是店舖的視覺形象。傳統招牌,中文字多找書法家代為題字。人脈關係廣或財雄勢大者,可找著名的書法家或文人題字;樸實點,可找專門製作招牌的字匠。招牌的用料以耐用為主,如黃銅、鐵、木材、石米等,至較後期的不鏽鋼、水晶膠、阿加力膠片。耐用物料能豎立穩健、可靠、信譽等形象。當下的香港,租金飆升,加上市區重建,具歷史價值及本土傳統美學特色的店舖招牌已經買少見少。

祥興茶行,區建公書(上環皇后大道西)
聚興窗簾,區建公書(旺角新填地街)
好到底麵家,區建公書(元朗阜財街)

公和玻璃鏡器,區建公書(上環皇后大道西)
公和玻璃鏡器(上環皇后大道西)
德興隆燒臘家,區建公書(紅磡曲街)

順發肉食公司,區建公書(土瓜灣炮仗街)
區歐歐陽同宗會,區建公書(灣仔莊士敦道)
紀安藥行,區建公書(鵝頸橋堅拿道西)

華林洗染,區建公書(已結業,銅鑼灣大坑新村街)
華林洗染,區建公書(已結業,銅鑼灣大坑新村街)
隆昌行,區建公書(上環皇后大道西)

光昌燕窩行,區建公書(上環皇后大道西)
光昌燕窩行,區建公書(上環皇后大道西)
光昌燕窩行,區建公書(上環皇后大道西)

文興大廈,區建公書(灣仔灣仔道)
新亞大樓(旺角亞皆老街)
福建茶行(上環孖沙街)

陳滿林跌打(灣仔莊士敦道)
長春正行(九龍城賈炳達道)
長春正行(九龍城賈炳達道)

正街燒爉肉食公司(已結業,西營盤正街)
正街燒爉肉食公司(已結業,西營盤正街)
正街燒爉肉食公司店面(已結業,西營盤正街)

正街燒爉肉食公司(已結業,西營盤正街)
雙喜粉麵廠(北角春秧街)
雙喜粉麵廠(北角春秧街)

萬興參茸藥行(上環皇后大道西)

香港自二戰後至七、八十年代,招牌流行採用北魏風格的楷書,蔚然成風。北魏楷書源自魏晉南北朝,風格可以說是介乎隸和楷之間,多見於碑文,如墓誌銘。至清代掀起了研究金石學的潮流,區分南碑、北帖兩學派。碑學派書法家如趙之謙,研習及改良北魏的楷書,創出自成一派的書風。以碑刻為藍本的書法受刀鋒影響,筆畫剛勁而銳利。字形結構不如唐楷般工整穩固,較有動感,亦帶有點點古樸美。北魏楷書雖然欠缺唐楷的秀麗,卻豪邁奔放,古意盎然,亦不失楷書的規範化。香港書法家區建公先生(1887–1971)可能是北魏楷書用於店舖招牌的開山始祖。區建公的書法深受趙之謙影響,曾於中環開設建公書法學院,亦著有幾本教授書法的書籍。區先生為不少店舖、建築物及機構題字,用的必定是北魏楷書。為什麼非用北魏體不可?我認為這是先從實用角度考慮的美學,和書法藝術所追求的純美學觀念截然不同。北魏體用於店舖招牌上,非常實用。因為北魏體的起筆、收筆和轉折處比較跨張,遠距離閱讀時,筆畫突出,令字形容易辨認。雖然這是視覺感知的考慮,但卻造就了一種實用美學,和嶺南人實事求是的精神不謀而合。

北魏楷書端莊而活潑,樸實而有着就這麼一點點的個性。比起以藝術創作為主、實用為副的書法,招牌的北魏書風更能成為香港本土自成一派的人文景觀,因為它追求的是共性而非書法家本人的自我個性。北魏楷書一度成為了潮流,除區建公外,其他書法家也跟隨其風格。有說北魏楷書刀光強悍,只有跌打館、武館等才愛用,這也未免言過其實。事實上,北魏體廣為不同行業所採用,由酒家茶樓、五金行、肉食公司、藥行、同鄉會、醫務所,以至大廈的命名,都會見到北魏楷書的蹤跡。也有指北魏體為有社團背景或關係的機構或行業才會用上,這點相信亦很難考證。

直到現在,北魏楷書招牌在香港仍然很容易見到,但新的店舖已甚少採用書法,而北魏楷書已日漸淡出。在光學或電腦放大設備仍未普及的年代,用於招牌上的書法字體大多以原大直接用極粗毛筆書寫,再勾畫外框然後立體切割出來。比起現在先在電腦用預設字體設計好再放大,傳統書法更能切合視覺尺寸上的要求。一般現代電腦字體在設計時未必有考慮到在極大的尺寸和遠距離閱讀時的視覺效果和美感。模仿書法的電腦字體尤甚。

如今的招牌以跨張掛帥,消費至上,市場主導,人文氣息卻欠奉。像北魏體招牌這種樸實無華的本土傳統視覺語言奄奄一息,正慢慢湮歿於時代的巨輪下。保育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相關鏈結
Flickr group: 香港北魏楷書招牌
區建公招牌的蹤跡
一代宗師趙之謙在香江《墨想》
街頭書法家:華戈《墨想》
此博文的英文版本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大汉王朝 关注

文章收藏:4969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