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足底痛概况

藏家600 关注

收藏于 : 2023-10-26 13:13   被转藏 : 2   

魏立新
    足底痛包括跖痛和跟底痛。足横弓劳损,足跟脂肪纤维垫部分缩退,急性滑囊炎,跟骨骨刺及平跖足等均可引起足底痛。其疼痛多为刺痛或灼痛,常波及两踝,不能久立或远行,局部无明显红肿。足底痛属中医骨痹范畴,多由于人体气血不足,肾经气虚,风寒湿外邪乘虚而入,或足部肌腠受到扭转、跌扑等外伤,致筋脉损伤,而引起疼痛或功能障碍。近年来,文献报道针灸治疗足底痛疗效显著,且方法多样,现综述如下。

    1 疗法回顾

    1.1 体针疗法

    (1)一般针刺法

    ①近部选穴:庄氏针刺为主治疗足跟痛100例,选用压痛点、昆仑、太溪、仆参、水泉、然谷为主,毫针针刺,中等刺激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痊愈75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1]。姚氏取患侧后然谷穴(足内侧然谷穴与大钟穴连线的中点)治疗足跟痛80例,直刺进针0.3~0.5寸,针感为胀痛感,得气后立即出针。结果:针刺1次痊愈者29例,2次痊愈者23例,3次痊愈者18例,4次痊愈者7例,5次以上痊愈者3例[2]。唐氏针刺双隐白穴治疗足底痛1例,1次而愈,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3]。张氏取三阴交穴治疗足跟痛46例,毫针直刺经络敏感点1~1.5寸,平补平泻,要求酸麻胀重等针感必须放射到足跟,留针30分钟,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结果:痊愈8例,显效21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4]。宋氏取双侧跟痛穴(三阴交穴后1寸)治疗跟痛症49例,垂直进针1.0~1.5寸,2~3日1次,3个月为1疗程。其中虚证者平补,留针30分钟后隔姜灸3壮,酌加太溪穴;实证者平泻,不留针,酌加太冲穴。结果:治愈34例,好转8例,中断治疗7例,有效率100%,随访37例达2.5~4.5年,无复发[5]。

    ②远部选穴:张氏治疗足跟骨刺56例,内侧痛取神门,外侧痛取养老,正中、下部痛取足跟痛点(大陵穴下0.8寸),泻法,留针30分钟,其间使患者主动或被动运动足跟部,隔日1次。结果:痊愈44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痊愈率78.6%,总有效率98.2%,与对照组(单纯针刺疗法)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6]。赵氏取大陵穴治疗跟骨骨刺67例,平补平泻,边行针边震跺患侧足跟。结果:痊愈50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1例[7]。赵氏取大陵、太溪治疗老年性足跟痛51例,结果痊愈22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100%,随访15年,均无复发[8]。车氏取健侧手针足跟点(大陵穴下8分处)向上斜刺3~5分,得气后大幅度捻转,同时嘱患者自行活动足部原痛点,留针30分钟。结果:30例中痊愈12例,显效15例,好转3例[9]。黄氏取患侧鱼际压痛最明显点针刺,泻法,同时让患者足跟负重行走,留针30分钟。结果:48例中痊愈44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愈率91.67%,总有效率97.92%[10]。杨氏取肩奇穴(肩峰内开2寸,锁骨后缘处的锁骨喙突粗隆处)直刺0.3~1寸,提插捻转以取效为度,可让病人做患足踏地动作,达到止痛目的后不留针。结果:500例患者中,针刺5分钟内即止痛者占82.84%[11]。陈氏取肩足穴(肩贞与肩连线中点)针刺,平补平泻,得气后嘱患者用足跟重踩行走,大多数患者在5分钟内疼痛消失[12]。宁氏取对侧下关穴针刺,进针约1.5寸,局部产生麻胀感,行针使足跟有热感发生,留针30分钟。结果:治疗15例中痊愈9例,显效6例[13]。王氏取百会穴针刺,得气后行补泻手法。结果:治疗22例中显效8例,良效14例[14]。

    (2)丛刺法:包氏采用丛刺法治疗足跟痛42例,以痛为腧,针数或5、或7、或9,疾进直刺,密集如丛,针感以酸胀即可,留针30分钟,每日1次。结果:痊愈32例,显效6例,有效4例,痊愈率76%,总有效率100%,治愈率明显高于普针组和导平组[15]。

    (3)短刺法:沈氏采用短刺法治疗跟痛症15例。毫针刺入痛点局部,针尖达骨膜后倾斜针体,沿骨膜刺入1~1.5寸,然后大幅度单向捻转,再选择附近1个压痛点,加刺1针,手法同前,然后通电针治疗仪,留针30分钟。结果:痊愈8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33%[16]。

    (4)围刺法:曹氏治疗跟痛症48例。在足跟底部正中直刺1针,采用快进慢推快出刺针法,深度触及骨膜,在足跟左、右、后侧部各刺1针,与足掌面平行,深2~3寸,不捻转提插,留针60分钟。结果:治愈28例54足,显效9例11足,有效3例4足[17]。

    1.2 穴位敷贴疗法

    李氏采用骨痹贴治疗足跟痛140例。将浸有药液的药垫贴在申脉、照海、昆仑等穴处,胶布固定,4天换药1次。结果:治愈85例,好转39例,显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29%[18]。

    1.3 穴位注射疗法

    陈氏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足跟痛60例。吸取2%利多卡因2 ml,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B121000 ng,阿是穴注入2~3 ml药液,太溪、昆仑各注射1 ml药液,跺脚后跟20~30分钟,隔日1次,7次为1疗程。结果:经1个疗程痊愈36例,经2个疗程痊愈24例,随访1年无复发[19]。吕氏取1%普鲁卡因6~8 ml,地塞米松2~4 ml,注入太溪穴及阿是穴,拔针后局部按摩1分钟,开始足跟活动5~10分钟,3日1次,5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100例中经1个疗程治愈47例,经2个疗程治愈31例,经3个疗程治愈16例,无效6例,总治愈率94.0%[20]。

    1.4 皮内针疗法

    张氏采用自制皮内针治疗足跟痛1例。取患侧缺盆穴,泻法强刺激,同时按压患足跟痛点,几分钟后疼痛减轻,出针后,于缺盆稍上方埋一0.5寸皮内针,嘱每日自行按压针柄,同时用力跺地压迫痛点,隔日1次,6次疼痛完全消失[21]。

    1.5 电针疗法

    董氏治疗足跟痛32例。取患侧仆参穴,向足跟方向斜刺1寸左右,局部产生酸麻胀感,并向足跟部放射,另取阿是穴,通DE1A型电针治疗仪,疏密波,留针30分钟,每日1次。结果:痊愈11例,显效9例,好转6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1.3%[22]。

    1.6 电火针疗法

    孙氏采用电火针治疗足跟痛120例。主穴取太溪、跟痛穴(合谷后1寸),配穴取申脉、大钟、仆参,将电火针接通电源,火针尖立刻烧至通红,对准腧穴刺入2~4 mm,快刺疾出,每次取2~3穴。结果:痊愈90例,显效22例,有效8例,治愈率75%,有效率100%[23]。

    1.7 头针疗法

    苏氏取足运感区治疗足跟痛,进针后以每分钟200次,快速持续捻转2~3分钟,间歇5分钟,再按上法反复捻3次,每日1次,5次后痛减,14次症状基本消失[24]。

    1.8 腕踝针疗法

    孙氏采用腕踝针治疗足跟痛46例。取患侧下1穴(踝上2寸跟腱内缘处),针尖朝肢体远端方向斜刺快速进针后,将针尖提至皮下后将针体放倒,沿皮下跟腱内缘针尖朝足跟方向横刺,进针2寸,要求无任何针感为佳。结果:痊愈4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1.3%,总有效率97.8%[25]。马氏亦选取双足踝关节上2寸处,跟腱两侧沿膀胱经与肾经循行线,沿皮下向下针2寸深,留针40分钟,针毕痛顿减[26]。

    1.9 灸疗法

    刘氏采用隔姜灸治疗跖痛症132例。取3分厚鲜姜片,密刺小孔后置涌泉穴上,灸7壮后换1片姜,均灸14壮,日1次。结果:痊愈113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27]。韩氏采用艾条灸治疗足跟痛46例。将点燃的艾条置于足跟痛点下方,让艾灸燃烟熏过痛点,灸45分钟,日1次。结果:痊愈22例,有效24例,有效率100%[28]。王氏亦在患侧足底施灸,持续20分钟治疗足底痛,7例全部治愈[29]。潘氏采用温针灸治疗足跟痛。取内踝或外踝后缘直下4 cm处,足跟外侧痛甚即针外侧,内侧痛甚针内侧,行针得气后,取长约2.5 cm艾条穿孔套在针柄上,点燃施灸,每日1次[30]。吴氏取患侧〖FJJ〗俞穴温针灸清艾5壮,隔日1次,共治疗跟痛症123例,痊愈88例,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9%[31]。吴氏采用漆灸疗法治疗足跟痛,用棉签蘸取灸液点按阿是穴及患肢两侧膝眼,然后用特制七星针叩刺5~7次[32]。缪氏采用药棉灸治疗跖腱膜炎71例,将纱布垫蘸上适量药液,置阿是穴上,垫上放麦粒大小酒精棉球,点燃施灸5壮,日1次。结果:痊愈49例,好转20例,无效2例[33]。李氏采用化脓灸治足跟痛,选阿是穴以火针刺4次代替灸4壮,针眼外敷灸疮膏,3天后化脓,2周脓净结痂病除[34]。

    1.10 激光穴位照射疗法

    王氏采用JDⅠ型、Ⅱ型氦氖激光器,功率3.5毫瓦,波长6328 埃,输出电流7毫安,照射患足太溪穴及压痛点,距离50 cm以内,10~20分钟,每日1次。结果治疗21例中,痊愈8例,显效8例,进步5例[35]。

    1.11 小针刀疗法

    郑氏采用小针刀治疗顽固性跟痛症121例。取足跟部痛点,小针刀刀口线与足纵轴方向一致,垂直刺入达跟骨表面后稍退针0.3~0.5 cm,先纵行切割数刀,再横向剥离几下出针。结果:优良率96.5%[36]。苏氏亦采用小针刀治疗跟骨骨刺100例,痊愈78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治愈率78.0%,总有效率98.0%,与封闭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37]。

    1.12 综合疗法

    张氏采用耳穴按压(肾、足、跟、内分泌),局部按摩,中药外敷综合治疗足跟痛126例,显效109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3%[38]。来氏采用针刺昆仑透太溪,直刺阿是穴配合外敷中药治疗足跟痛46例,治愈18例,显效19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83%[39]。马氏采用中药外洗后,用梅花针叩刺足跟部治疗老年性足跟痛[40]。马氏采用小针刀配合六味地黄汤随证加减治疗跟骨骨刺疼痛35例,显效26例,有效9例[41]。

    2 小结与评述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足底痛能有效止痛,防止复发,疗效显著,总有效率为81.3%~100%,绝大多数报道在95%以上。临床针灸选穴各异,方法多样,效果亦不尽相同。在具体选穴上,以近部选穴为主,多选取局部压痛点(阿是穴),41篇报道中使用了19次。其次是足少阴肾经及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如太溪、昆仑、仆参等。因局部穴位能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促进新陈代谢,消除了神经及病变周围软组织由于受增生的骨质压迫而出现的水肿、炎症等病理变化,从而达到新的机体平衡[22]。远部选穴根据"病在下者而上取之",多选用上肢部穴位,如大陵及足跟点(大陵穴下0.8寸)等,通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止痛的目的。文献报道 中以单穴独治足底痛为多见,是针灸治疗本病的一大特色,其中后然谷穴、鱼际阿是穴、肩奇穴、肩足穴、跟痛穴均为经验取穴。在具体治疗方法上,以体针疗法和灸疗法为主。其中9篇报道中提到在施治期间,令患者主动或被动运动患足,有助于疗效的提高。因运动能使针刺部位产生针感,有利于经络气血的疏通,针刺配合运动使足部产生温热感,可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促进劳损组织修复,控制和减缓炎症反应,吸收炎症反应所致充血和水肿,减少炎性渗出物对游离神经末梢的刺激,同时降低致痛物质的浓度,提高了痛阈值[6]。临床治疗中应引起重视。

    目前,针灸对足底痛的治疗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临床研究中缺乏必要的对照组,缺乏客观观察指标,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缺少必要的统计学处理,有些治疗方法例数过少。文献报道中鲜有涉及机理的研究,只重视实用性,而忽略了科学性。因此,针灸治疗足底痛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藏家600 关注

文章收藏:448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