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莫读苏东坡

藏家246 关注

收藏于 : 2019-11-07 11:52   被转藏 : 1   

劝君莫读苏东坡

——从《自题金山画像》说起

作者:范伟锋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又默诵了《自题金山画像》,

感慨万千,几欲流泪。

苏东坡,

一个千百年来热议的人物,

绕不开躲不过道不尽。

他的艺术成就和人生遭遇,

参一生都参不透,

引发后人争相折腰,

高山仰止。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苏东坡的一生总生活在君子的相惜和小人的算计中。

遇上相互欣赏的知己,

是一生的幸事,

甚至会成为护身符。

二十岁的苏轼作别眉山,

来到京城赶考,

因考卷精彩,

被主考官欧阳修误认为是其弟子曾巩所写,

为避嫌,将此文列为第二名,

后真相大白,异常愧疚。

欧阳修评价苏轼: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

羡赏之情溢于言表,

极尽忘年文友诚恳之谊。

讲到北宋,

不能没有王安石,

讲到苏轼,

不能不提王安石。

王安石与苏轼分属不同政治见解的政治派别。

难得的是文人相重,

道不同而谋同,

均谋的是天下苍生和国家社稷。

在“乌台诗案”后,

王安石没有落井下石,

上书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这两个品格高尚的人,

犹如夜空中两颗最亮的星星。

在历经岁月风霜和世事沧桑后,

最后一次相见于江宁。

历经劫难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苏轼赠诗: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王安石叹道:

不知更已百年,亦有如此人物!

这感动的一幕永远定格在中国文坛历史上。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誉满天下,谤亦随之。

满腹才华恰是小人上位的障碍。

心胸狭隘的章惇因惧妒苏轼有宰相之才,

早已背叛与苏轼初识只是少年郎,

意气风发游四方的情谊,

数欲害之,致使苏轼不停被贬。

更为丑陋的是《梦溪笔谈》作者沈括,

为了一己仕途,

竟断章取义苏轼的诗文,

助推了“乌台诗案”,

为文字狱献媚上自己肮脏的灵魂。

然而上天总是垂怜怀才不遇的苏轼,

一次次留下了他不屈的生命。

皇权社会里,

杀身取义、放逐贬谪往往是士大夫的特有符号。

尽管苏轼活在对知识分子宽松的宋朝,

然而天威永远是那么莫测,

历经五位皇帝,

苏轼或奸臣构陷,或同僚倾轧,

被朝廷越贬越远,

一生颠沛流离,

从锋芒毕露的热血青年变成了耳提面命的白发老翁,

始终未曾在朝堂上大放光彩,

留下了壮志未酬的遗憾。

一首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的《西江月》道尽了人生苦涩。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苏轼几度被贬,数次外放,

经历着人生的大起大落,

但他始终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心安之处是吾乡,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他在杭州治水筑堤,

徐州抗洪保城,

惠州施医散药,

儋州办学教化。

所到之处,百姓竞相欢迎,

东坡之名不胫而走,

所作诗词一字难求,

洛阳纸贵。

当苏轼还以我本将心向日月,

奈何明月向沟渠的心去流浪时,

百姓早已敞开怀抱接纳了这位遍体鳞伤的江湖游子,

用贫贱之交和壶壶老酒烫慰了他的风尘心。

苏轼也在放逐中实现了向苏东坡的华丽蜕变,

不断演绎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快意人生。

自此光阴归己有,

从前日月属官家。

生活磨难着苏东坡,

他毫不气馁,

反过来调戏着生活。

一会儿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一会儿酒酣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他一次次升华自己,

将艺术才华和禅意智慧发挥到极致,

写就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留下了数千首诗词,

还发明了东坡肉。

更难得是与众生打成一片,

在无数个春风沉醉的夜晚,

时而把酒问清天,

时而羽扇纶巾,

登上琼楼玉宇,

挽雕弓射天狼,

笑看樯橹灰飞烟灭,

改造了自己,蔑视了对手,

也模糊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大千世界。

难怪林语堂先生说: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


苦难的人生,非凡的成就,高贵的品格,

为苏东坡赢得了至忠挚爱的感情。

王弗、王闰之、王朝云三位人生伴侣接力幸福陪伴着苏东坡走过了坎坷的一生,

为苏东坡送来了温暖温情。

多情总被无情伤,

爱妻们随着苏东坡流浪,

伤病、阴谋、流言、拮据如影随形伴随着她们,

奈何无余岁可偷,

她们都先后离世,

留给苏东坡是无尽的思念和哀伤。

正所谓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心力交瘁的苏东坡再也经不起儋州赶赴京城的长途颠簸,

停留在常州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

他神思过往,老泪纵横,

离世前作了《自题金山画像》。

一代天才、贤才、旷世奇才,

就这样被帝王专制制度阶级无情地吞噬了。

或是苏东坡被朝廷折腾怕了,

担心连累家乡,

临死交代切不可将自己运回四川眉山,

而是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

从此,

苏东坡的心属于家乡,

灵魂飘于四方。

他尝遍悲欢,看尽千帆,

充分领教了宦途深似海,

所以殷切告诫儿子: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呜呼,哀哉!

而幸哉的是朝堂上少了一位浑浑噩噩的庸官,

但为我们留下一位伟大的诗者歌者智者!

诗人余光中说自己不会找李白和杜甫,

要找苏东坡,

他是个能让一切变得有趣的人。

往事不言愁,余生不悲秋。

我想世人做不了苏东坡,

你哪有他的潇洒豁达;

你也学不了苏东坡,

顶多是个东施效颦、鹦鹉学舌;

但也劝你莫读苏东坡,

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是读不懂他的苦、他的心、他的情……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藏家246 关注

文章收藏:765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