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肠道激惹综合征?,胃肠病合理用药与食疗,快易捷药品交易网

青菜萝卜

收藏于 : 2019-11-06 20:18   被转藏 : 1   

                 肠道激惹综合征临床主要分为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寒湿困脾证、肠道津亏证、寒热错杂证、脾肾阳虚证、食滞胃肠证。治疗应根据邪正虚实,分别采用疏肝、理气、健脾、化湿、祛寒、生津等治法。虚实错杂者,应当扶正与祛邪同用。肝郁气滞本证常见于病程早期及女性患者。大便秘结,欲解不能,腹胀腹痛,疼痛多为绞痛或胀痛,攻窜不定,每遇情志不舒即发作或加重,舌苔薄白,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 方药六磨汤加减。药用沉香6 克(后下),木香12 克,槟榔12 克,乌药12 克,积实10 克,生大黄6 克(后下),郁金12 克,厚朴9 克,获荃12 克。 肝郁脾虚本证常见于青年女性患者。腹痛腹泻常发生于抑郁、恼怒、情绪紧张之时,泻后痛减,疼痛多在小腹部,胸胁痞闷,胁痛肠鸣,暖气,矢气频作,伤感易怒,喜叹息,纳食欠佳,舌苔薄白,脉弦。 治则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加减。药用白术15克,白芍巧克,党参15克,佛手5 克,防风12 克,陈皮9 克,郁金10 克,甘草6 克,柴胡12 克,偎木香9 克,偎葛根10 克。 脾胃虚弱本证常见于察赋不足或劳倦思虑之人。饮食稍有不慎(如进食生冷、粗糙、油腻等物),即可导致排便次数增多,便质塘薄或完谷不化,并常夹杂白色私液,院闷不舒,或有腹部隐痛,痛而喜按,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则健脾渗湿。 方药参荃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20 克,黄蔑巧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砂仁3 克(后下),陈皮6 克,桔梗5 克,扁豆20克,莲子肉15克,惹芭仁30 克,蕾香12 克,甘草6 克。 寒湿困脾本证常见于久居寒冷潮湿之地及过食生冷油腻之人。体胖,口中赫腻,纳呆,泛恶欲呕,头身困重,院腹胀闷,腹痛便塘,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治则温中除湿。 方药厚朴温中汤加减。药用厚朴9 克,陈皮9 克,木香6 克,干姜3 克,草豆落6 克,获等9 克,甘草3 克。 津亏热结本证常见于病程日久的老年患者、产后失血的妇女及感染性疾病发热后的患者。腹部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或者粪便如羊屎状,日排数次却排出不畅,可在左下腹触及条索状包块,面红,潮热,汗多,心烦,口干欲饮,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治则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加减。药用大黄6 克(后下),虎杖20 克,火麻仁30 克(打),杏仁15克,白芍15克,积实10 克,厚朴9 克,白蜜30 克。 寒热错杂本证常见于病程迁延日久或治不如法,错用寒热之品者。腹痛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错,大便夹杂豁液,烦闷纳呆,口干,舌红苔腻,脉弦滑。 治则平调寒热,益气温中。 方药乌梅丸加减。药用乌梅9 克,黄连3 克,黄柏9 克,花椒4 克,制附子3 克,炮姜3 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获荃12 克,当归6 克,白芍15克,甘草6 克。 脾肾阳虚本证常见于票赋不足及久病体虚之人。腹痛便塘,食少腹胀,久泻,兼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边有齿痕、苔薄,脉沉细弱。 治则温补脾肾。 方药四神丸加减。药用补骨脂12 克,肉豆落6 克,五味子6 克,吴茱英3 克,大枣3 枚,生姜3 片。 食滞胃肠本证常见于饮食无规律或暴饮暴食之人。腹痛肠鸣时作,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夹杂未消化之物,院腹痞满,暖吐酸腐,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则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药用山碴12 克,神曲12 克,陈皮9 克,莱旅子15克,半夏9 克,获荃12 克,连翘9 克。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特别提醒:文中可能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为用户分享内容,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青菜萝卜 关注

文章收藏:5049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