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笺:失传千年的国宝技艺复原

蓝色幻影 关注

收藏于 : 2019-11-05 21:16   被转藏 : 1   

 

       2018815日,在北京丰台科技园举办了汉纸艺坊的揭牌仪式,我国造纸界王菊华、李玉华等十几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场揭牌仪式。这场揭牌仪式中最亮点之处在于展示了旗下的品牌产品之一——失传千年的国宝古纸流沙笺制作技艺的复原。揭牌仪式之所以选择在815日这天,不是日子上偶然的重合,而是汉纸艺坊团队的有意安排,意寓流失到日本、菲律宾等世界各国的流沙笺制作技艺的正式回归之日。

在这场揭牌仪式中,我国78岁的造纸专家曹珍仪老师,当场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对千年古纸流沙笺研究的心得与复原轨迹,张昊父女现场做了流沙笺制作技艺的演示:将开发研制的墨汁和颜料滴进特制的“药水”里,让墨汁和颜料漂浮于“水”上,经过画梳随意轻划,幻化成美妙图案。最后将一张白纸覆于其上,美妙的图案就拓印在白纸之上。这场揭牌仪式的意义,是我国失传千年的古代加工纸流沙笺新造技艺的正式回归,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流沙笺制作技艺上的一次传承。

流沙笺,亦如斑石纹纸、薛涛笺等加工纸皆起源于唐朝,是唐朝风月场上的精美笺纸,然而资料却无从考证。宋代传奇小说《杨太真外传》里有关于流沙笺的记载,但毕竟是宋人的传奇小说,不足为据。我查阅唐朝皇家梨园资料,并比对《杨太真外传》记载时间,大概得知流沙笺的出现可能是开元年间的事情。那次事件是这样的:开元年间,唐玄宗与杨玉环去兴庆宫沉香亭下赏牡丹,李白手捧七宝杯品三勒浆,在细密的宣纸上填下了《清平调》词三首。李龟年手捧新词高歌“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谟吹笛、花奴击羯鼓、贺怀智击方响、郑观音弹琵琶,还有张野狐吹响了觱篥之声。众梨园弟子在李龟年的带领下,改变着《清平调》词曲的节奏,反复演唱。唐玄宗一时兴起,也拿起玉笛吹奏起来。

文献终究有限,我无法考证这次事件中所用宣纸是否真的就是流沙笺,但这是唐朝风月场里最具雅趣的事情,所用宣纸自然是当时最好的宣纸。所以,《杨太真外传》里描述当时所用流沙笺自然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当时唐人用笺纸题诗作画的雅趣确实不在少数。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韩滉《五牛图》,就是在用桑皮涂布的加工纸上作画的;又如宋朝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记载:“唐薛涛尚斯色而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剩之,乃命匠人狭小为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后减诸笺亦如是。”;明朝屠隆在《考盘余事》中亦说:“蜀妓薛洪度以纸为业,制小笺十色名薛涛笺,亦名蜀笺。”桑皮纸、蜀笺、薛涛笺是唐朝出现的加工纸。再联系蜀地官妓薛涛用浣花溪水制造桃花笺的事实,其距离唐玄宗盛世时代不过几十年的时间,所以,流沙笺可能出现于唐玄宗时期,也就成了很有可能的事情了。到了宋代,宋人重文轻武,文人的各种雅趣走向了极致,关于笺纸的记载就更多了,有百韵笺、玉水笺、冷金笺和流沙笺等。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纸谱》里还特别介绍了流沙笺的制作过程:“亦有作败面糊、和以五色,以纸曳过令沾儒,流离可爱,谓之流沙纸。亦有煮皂荚子膏,并巴豆油,傅于水面,能点墨或丹青于其上,以姜揾之则散,以狸须拂头垢引之则聚,然后画之为人物,吹之为云霞,及鸷鸟翎羽之状,繁缛可爱,以纸布其上,而受彩焉。”这是目前我们看到的最有文献价值的流沙笺的文字记载。

然而,发明于中国唐宋时期的流沙笺,最终却在中国失传了,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造纸史上的一大遗憾。这种遗憾,最终成为中国造纸专家们心底的痛。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使得北京陷入了极度的瘫痪状态。可是,我国造纸专家王菊华老师等,为了编撰一本权威著作《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的书籍,却在辛勤地收集整理文献资料。老师们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对曹珍仪老师影响非常大。2005年,《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一书正式出版,在中国造纸界轰动很大。特别是该书中阐述了我国唐宋时期发明的流沙笺已经在中国失传了千年的事实,这让中国的造纸专家们产生了深深的遗憾。

就是这份深深的遗憾,让已经退休的曹珍仪老师心里不是滋味,她一次又一次地翻阅着《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一书,反复咀嚼着这份深深的遗憾。怀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情结的曹珍仪老师,她又一次埋头到《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一书中,特别是书中提到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纸谱》里制作流沙笺的这段描述,她反复阅读,日思夜想,甚至都能倒背如流了,并且在心里暗暗问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都能造出如此精美的流沙笺,熟悉造纸技术的我,今天能否再次新造出失传了千年的流沙笺呢?”这一念头一冒出,就成了曹珍仪老师心底难以舒展的心结,她开始反复琢磨,产生了把流失千年的国宝流沙笺制作技艺复原的决心。

曹珍仪老师决心复原已经失传千年的流沙笺古纸制作技艺了!这一爆炸性的消息刚刚传出,就得到了王菊华老师等专家们的赞扬,也得到了曹珍仪老师亲友们的支持。在以家人为核心的亲友团队配合下,曹珍仪老师凭借着自己多年积累的专业所长,和自家儿子、女儿、姑爷张昊及外孙女等一起开始查阅国内有关流沙笺记载的书籍、搜集整理流沙笺制作每一份资料,并做了大量的实验。无奈,流沙笺毕竟如指间流沙一样在我们国家已经消失了上千年,他们想看一眼流沙笺的模样比登天还难。可是,这并没有动摇曹珍仪老师一家人的信心,他们开始把眼光拓展到国外一些国家,甚至查阅了荷兰海牙图书馆珍藏流沙笺的有关资料,搜集、翻译了许多有关流沙笺制作的资料,慢慢地,曹珍仪老师一家人的眼前,开始出现了关于流沙笺的清晰脉络:

流沙笺、斑石纹纸等加工纸发明于中国的唐宋时期,因其时尚而浪漫,备受世界各国人民青睐。流沙笺、斑石纹纸等加工纸,首先流传到日本、菲律宾。16世纪,随着阿拉伯商业路线从土耳其经西班牙、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到英国等欧洲国家。流沙笺每到一个国家,在原料上和操作技艺上都融入了当地的本土元素并有所创新,创作出许多有创意的浪漫作品,乃至流传至今。比如日本的墨流纸,早在公元8世纪到公元12世纪的400多年间,墨流纸只是皇室和贵族阶层的专用品。直到公元1585年后,丰臣秀吉执政后才允许平民使用墨流纸。公元1688年到公元1830年间,墨流纸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墨流纸的制作技艺也由以家族为单位的传承,变成了社会化的专业生产。无奈,第二次世界大战,墨流纸生产技艺虽有,但是墨流纸却在日本几乎消亡,只有国家博物馆以及个别私人还藏有古代纸样。日本东京造纸博物馆原馆长Kiyofusa Narita这样描述墨流纸的:“用在水面上浮着的颜色作出的图案,用呼吸、吹或用针拨动作出图案等,将纸轻轻地放在水面上,然后揭起,每次所做图案都不相同。”这可不正是中国流沙笺基本原理里加入了日本本土的技法么?Kiyofusa Narita还指出公元794年到公元1185年近400年间,日本进入了最著名的时代,那时日本艺术、雕刻和建筑,从原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开始呈现本土特色,与此趋势相呼应,墨流纸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和用特殊技术抄造图案,非常引人注目。再比如在菲律宾,现代制作的基本方法是用毛笔沾中国墨或者颜料点在水面上,依靠水的流动性形成千姿百态的图案,并用手工纸吸收。这自然也是沿袭了中国流沙笺的古老造纸方法。另外,在西亚的波斯(今伊朗)、土耳其,甚至欧洲等地,流沙笺也被注入了当地的本土元素,如“云的艺术”“大理石纹纸”,以及“欧洲风格作纹艺术起源”等等名词,就是从艺术效果和原料使用上对流沙笺的称谓。所以,尽管流沙笺在这些国家已经变成新的艺术称谓,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他们的基本工艺始终仍是我国古老的流沙笺技艺的沿袭与发展。

目前,国外的许多国家依然广泛重视与应用流沙笺,如荷兰海牙图书馆收藏的大理石花纹书皮、德国古登堡印刷博物馆仅有一幅的17世纪大理石纹纸、荷兰纸店里出售的英意生产的大理石纹纸产品及衍生品等,都是国外友人喜爱中国流沙笺的有力见证。可是,在我们中国,流沙笺制作技艺的千年失传,竟是这样地令人扼腕痛惜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台湾有一位名叫王国财的造纸专家。他前往日本、菲律宾等国家,专门考察流沙笺的加工,终于找回了几十种失传千年的流沙笺,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然而,在我们大陆,却没有一位造纸专家将流沙笺制作技艺进行复原,这不能不让我们国人感到遗憾万分了。为了让中国人不再遗憾,流沙笺制作技艺的复原也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抱着这样的心里,曹珍仪老师和家人们开始了尝试性的试验。首先,在原纸挑选上,选用了上好的原纸。根据唐代学者张彦远撰写的《历代名画记》关于宣纸的最早记载和他的《书法要录》中有关“斑石纹纸”的记载,曹珍仪老师和家人们选用了一千多年前唐代的宣州府(今安徽泾县、宣城一带)生产的享有“纸寿千年”“纸中之王”的好宣纸。其次,在颜料挑选时,选择与原纸最佳配合的颜料。曹珍仪老师和家人们通过探索各种国产物料之间的化学特性和物理现象,以及与古纸的配合,反复尝试,从而获得最佳条件,使古纸今生成为可能,并有利于今后的广泛推广。第三,在面糊浓度调配和色彩扩散程度上,曹珍仪老师和家人们也是经过无数次面糊浓度调配的失败与色彩扩散程度的失败,流沙笺技艺的复原还是和他们捉着迷藏。他们始终不得其法,依然不能制作流沙笺。可是,曹珍仪老师和家人们并没有放弃,因为她,毕竟也是中国造纸行业里响当当的专家,家人们在理化方面又多有研究,他们都制作不出流沙笺了,还有哪位老师有精力制造出这美妙的流沙笺呢?抱着撞破南墙的精神,曹珍仪老师和家人们反复琢磨,并不断试验。终于在2013年初,流沙笺技艺的复原,才有了突破性的成果,2013年12月份,流沙笺技艺的复原作品在社区里首次亮相,得到我国纸品协会的支持,并作了相应的报道。随后曹珍仪老师和家人们就千年古纸流沙笺制作技艺复原成功这件事情,申请了国家指南针计划项目,当时在提名上已经通过,无奈终因国家指南针计划项目的名额实在有限,一次很好的传承与创新国宝古纸流沙笺的机会,就这样与他们擦肩而过了,实在太可惜了。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曹珍仪老师和家人们对国宝古纸流沙笺技艺复原的事情还是坚持做了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国宝古纸流沙笺制作技艺日臻完善。2018年8月15日,在北京市丰台科技园区的汉纸艺坊,我国失传千年的大唐风月流沙笺制作技艺,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啊!流沙笺的新造成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下来了,并且将古为今用,更好地发扬与创新。中国纸业网、中国青年网、千龙网、天佑论坛和京华社区等多家网站和论坛对这一事件进行及时的报道。

此刻,我久久地凝视着眼前这张流沙笺的美丽图案,思绪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回到了那个变幻着流动色彩的美妙时刻:那是一个清风徐来的午后,舀着心中的思念,落墨一滴。在水波中流动着相逢的瞬间,记忆如诗情画意,在静寂中化作一段温润如玉的轻描淡写,随了流水,勾画了了,盛开成一朵水中的鲜花,继而漫延成一幅婉约唯美的画面。此刻,风也有,花也有,漫卷西风,墨迹斑斑成了相思之泪。经年之后,泛黄的流沙笺纸里,浸透着生命里最美的邂逅,抒写着心底的雅韵情愫。再回眸,苍山已老,岁月风烛,斑驳成了流年里的花朵,馨香再次盈润了自己的双眸。

此刻,我的心是恭敬的、谦虚的,也是非常仔细的,因为我知道流沙笺的制作工艺是复杂的,我怕自己稍一走神,指间流沙,那复原的细节就可能与我擦肩而过了,远得再也找不回来了。

今天,在北京市丰台科技园的汉纸艺坊,我又见到了美丽了千年的流沙笺,也见到了复原流沙笺制作技艺的曹珍仪老师及其家人们,还见到了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宋春妤、崔玉英等老师们。从这些众多老师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流沙笺古纸新造的传承与创新的默默奉献。的确,如果没有这些老师们的努力付出,国宝古纸流沙笺纸制作技艺的复原,可能依然会蒙着厚厚的灰尘。是啊!在国宝古纸流沙笺技艺复原的道路上,完全不是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如王菊花老师等造纸专家搜集文献并编撰成书,造纸专家曹珍仪老师及家人们查阅资料、琢磨经年以及试验成功,宋春妤、崔玉英等老师们共同创建的汉纸艺坊平台鼎立支持与广泛传播等等,才使得我国流失千年的国宝古纸——流沙笺制作技艺得以复原,流沙笺的美丽图案也终于有机会和观众见面,以至于流沙笺制作技艺的文化传承和今后在众多领域的创新、发展。回眸与远眺,这毕竟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惟愿一路走好!





汉纸艺坊TM商标为北京艺术支点视觉企业策划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汉纸艺坊打造以纸艺为依托创建特色智趣教育文化,主打课程为:游纸归家-宋纸流沙笺;古法造纸;古法装订;古法印刷体验;辅助创意折纸,传统剪纸,国际纸艺,立体纸艺的纸艺生活美学教育为出发点。

集结国内外诸多造纸专家,纸艺术家,打造的纸艺教育平台,同时也是樊登小读者驿站哦。

 使命::汉纸传承与创新精神中国纸艺术和世界接轨  中国剪纸走向世界绿色纸艺工程-废纸DIY环保工程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蓝色幻影 关注

文章收藏:6577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