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的基本观点是邪正观

一丝情深 关注

收藏于 : 2019-10-30 17:08   被转藏 : 2   

六淫的认识在《伤寒论》有涉及,但跟我们《内经》及后世医家那种很精细的六淫发病治法不同,《伤寒论》并没有这么细。

这里想讨论的就是六淫伤人,最后在里证为主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病理状况和治法。

①风为阳邪,由表入里即受里阳交而化热,营卫皮毛按表纲治法论治。

有逗留入肺,看似表证,实已入里,其人体弱,久则过敏性咳喘类,或邪重体热,则化为里痈,《千金》苇茎汤类。再深则入腹,发为泄泻、腹痛等症,以升阳除风,或以柴胡桂枝汤类和解。凡入里久,夹杂里之湿浊毒气,则发为癥瘕,故风药可消癥瘕,能活血,实为《伤寒论》治法之暗含之秘,人所少识。麻黄、藁本、辛夷、羌活、防风、细辛俱能活血消肿解毒,治疗固瘕肿瘤多用,痤疮亦多搭配使用,《千金方》亦有如是汤剂,笔者研究以为如是,临证亦验。

②寒邪入里,凝聚血气,成为痹证,夹杂内湿浊毒,亦能成瘕成瘤。

寒入体,人体强,则化热,寒热错杂,成诸痈痛炎症;人体弱,则伏经气之内,影响五脏功能,或待气升而发,感内外之阳而成温病。

③暑邪入里,邪旺则闭窍,或阴或阳。

此邪最易妨碍人身之阳,多夹杂湿气,固须通阳窍以除邪,轻则开皮毛,重则开心窍;火重早期宜清而养阴存液,后期宜苦降坚阴。暑气不留脏腑,但邪气不罢,久则阳气耗动,入秋冬,则妨碍收藏,而成寒中。

④湿邪入里,重浊难除,古人谓:“千寒易去,一湿难除。”

湿能痹阻气机,故治湿需开气;湿最趋下,故治湿需利小便;湿能痹阻经络,故治湿需活络;湿与内阳结易化热,故治湿需淡渗清解;湿入血需清血,久湿需温阳通络。三焦为水津通道,湿与气分结,治在三焦,以三仁汤。湿在皮下,当外发腠理,内清三焦,以表纲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越婢汤。凡湿热寒湿结在局部病位,上至于头面五官,中伏筋骨关节,内抵脏腑,下至胞宫精室,常需加经络药方可倍效,类路路通、王不留行、丝瓜络、徐长卿、细辛、萆薢、络石藤、五加皮等,此几类药绝不拘于风湿痹证,对局部病位常有殊效。反湿气久居必入病位,随虚而乘,由生瘀热寒毒种种,当以通络解毒活血分化为要。非以从外感为湿,凡病位有瘀者,其气津血不利即化为浊湿败精顽痰。凡湿逗留气分未深入局部病位,当明升降,一者脾胃,二者肝肺,此两者升降调和,肝升则脾升,肺降则胃降;肝实则胃升,肺实则脾升。治湿分化,需升肝降胃,升肺缓脾。

⑤燥气入里,津液先不行,后才是脏腑阴亏,痰火由升。

燥气入里,肺先受之,肺津不行,胃火由盛,脾阴不荣,肝血才亏,肝血损后,肾阴方虚。内燥其发,若从肾而发,则心火独亢;从胃而发,则阴火独壮;从肺而发,则脉枯筋萎;从肝而发,则魂若游离。损于气津层面,竹叶石膏汤主之,人参白虎汤亦主。精华不足,而虚热由发,无可名状,神魂貌离,当以甘味合之,甘麦大枣汤主之,虚热盛浮,百合地黄汤以味重以潜。大熟地黄能大补阴血,充养五脏,最能消内伤阴亏之痰湿,能降浮游无根之虚火,重用能治水,配辛味能治痰吼,能起萎,能消胀,人所少识,动辄砂仁拌,此厚味赘重之品,遇砂仁则入肠道产气,徒生放屁打嗝也。内燥,《伤寒论》多以甘味养之,经气调之,唯详究脏腑,实治里燥一门,清降痰火(如龚居中《痰火点雪》一书所列治法)是一法,清气生津是一法,甘养是一法,别列脏腑是一法。小建中汤、温经汤以治北方太阳之燥,黄连阿胶汤、猪肤汤以治南方少阴之燥,东方少阳之上火气,以黄芩、花粉、牡蛎治其燥,西方阳明以石膏、知母、芒硝治其燥。现今言湿多燥少,未免绝对,善用山药、石膏、地黄之辈医家,我以为能得燥气病真旨。

凡内火者,先清其身中之阳与邪感之有余败气,复阴津阴液者,实为身中正阳,为运河舟楫,否则败气外盛,阴亏津亡,则真阳内格,必为死证。火气病至后期真阳内格,当先回阳,再谈养阴,一味养阴,看似无错,症状附和,必死无疑。

本文摘自《一个伤寒天才的医道求索2——从伤寒六经到六机辨证》,由中医出版编辑发表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一丝情深 关注

文章收藏:961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