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家杜甫 | 忧患!“长安十二时辰”揭开大唐盛世的画皮

藏家658 关注

收藏于 : 2019-08-03 11:06   被转藏 : 1   

盛世悲歌,揭开长安的画皮

文/Ghrax

      熙攘繁盛,光耀万年,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就是在这样一派盛世图景中开始。如今《长安》剧将要播完,最后的大Boss也要浮出水面。来猜一猜谁是幕后黑手?

      该剧除了精彩紧张的情节、用心的服化道、一众演技在线的演员外,其配乐也非常吸引人。全剧所有有歌词的配乐,除了一首《阙勒霍多》之外,其余全都是李白作词。从第一集片头开始吟唱的《清平乐》,到第8集的片尾曲《长相思》,从张小敬为檀棋唱的《侠客行》,再到第三首片尾曲《短歌行》,无不出自李白之手。

      比如下面的歌词:

清平乐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

谁道腰肢窈窕,折旋消得君王。

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颓光。

      《短歌行》是在剧情推进到天快黑的那几集时出现的,可能是想用“ 白日何短短 ”来扣住白昼已尽的时间点,用“ 百年苦易满 ”来呼应那些在长安城中挣扎的各有各的苦的小人物们。

这首《短歌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李贺的《苦昼短》,不知道李贺是不是借鉴了李白的诗,如下:

苦昼短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是任公子,云中骑白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这首诗慨叹时光易逝年命短促,并蕴含以理智的态度看待人生之意;然后探讨如何解除“昼短”的痛苦;作者对求仙的荒唐愚昧行为进行了批判和讽刺。全诗充满激情,气势回旋跌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首诗可算是李贺奇思瑰丽的代表作之一。

说回李白,全剧没有出现李白的身影,但是却处处都有李白的影子。有人说,只有李白的诗才能配得上盛唐的气象。但随着剧情的深入,朝廷大员热衷权力争斗,胥吏逢迎钻营,这只吞噬人性的巨兽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每个毛细血孔都流淌着肮脏的血。

      盛世长安的画皮就此揭开。

这部剧有一个地方做的特别好,就是对配角和小角色形象的刻画,非常饱满,在这些人身上,你能看到与你心中不一样的盛唐。许多人在这部剧中看到了李白的诗词,但我看到了杜甫的忧虑。

01

迷茫的铁憨憨 崔器

网上有人评论,在崔器死之前,这部剧只是一部虽有亮点但说服力不足的悬疑剧,而崔器赴死那一刻,一下子就升华了。

崔器的死很令人震撼。从一开始屡屡拖後腿的猪队友,到後期背叛靖安司投靠右骁卫,他一直让许多看剧的人恨得牙痒痒。但他的身上其实背负了一个家族的希望,他不再为自己而活,必须要混出个人样。所以他一直在“不辜负兄长,要攀高枝”和“做自己”之间犹豫不定。

当他背叛靖安司,率领旅贲军投靠右骁卫的时候,可以看出来他是心存不甘和无奈的。在第23集,崔器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在靖安司武备力量全部撤出,被龙波偷袭,全员被屠之际,崔器一个人站了出来。面对龙波的“蚍蜉”恐怖分子小队,他孤身一人横槊而出,“ 陇右崔器,旧历(开元)二十三年募兵,军营中攒有贼头八十四颗 ”。三通鼓过後,这个以一人之力,知其不可而为之,死战“蚍蜉”的陇右崔器,终于赢得了龙波的一声赞叹:“ 长安!崔器!

      崔器,他真的是一个好兵。

      杜甫的《前出塞九首》描写的就是士兵的生活和经历,我们从这些诗歌中可以想象,当年的崔器是怎样从军赴敌、成长为一名好兵的。

前出塞·其一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其中“亡命”一句,卢元昌注曰:“ 開元中,折衝未停,兵有定籍。不似召募無��,可以逃脫。 ”“折冲”就是折冲府,是掌管选拔训练府兵的机构。

这组诗中的另一首,我们能看到崔器这样的小军人的一些小心思。如下:

前出塞·其五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万里赴军营,到营後不禁感叹官兵苦乐不同。忽见隔河有胡人军马,于是振作心思:我现在是刚开始做“役同厮养”的奴仆,什么时候能建功立业,做人上人呢?总会有机会的吧!

      崔六郎和崔器就是这么想的,所以脱籍逃田的崔六郎不惜走私毁身也要给弟弟买军籍,买了军籍又拼了身家性命走动关系把弟弟送来长安城,所以崔器不管如何也要在长安城立住脚跟,要晋升,要出人头地。

      可是他们赌上一切所换来的,最终不过成了长安城中一些人的牙祭。而他们两兄弟也都在同一天,被这个长安城吞噬了。

02

死守不退的可怜人  丁老三

      剧中这个角色形象着实令我印象深刻。他出现的片段很短,但这个人物形象颇为饱满。

      丁老三是当年烽燧堡之战仅存的九个幸存者之一,是张小敬的战友。后来,他成了守捉郎,参与协助龙波的阙勒霍多计划,所以他也是“蚍蜉”。看下面他的台词:     

“我挣了一个饼回去,揣在兜里边,跑了七天的山路,我推开门,我看见我娘,我女人,还有两个男娃娃——快成人了,都烂在床上了。你知道吗,那七月里,那满屋子的苍蝇啊。你知道我最先想干一件什么事吗?我就对着他们,我认认真真地吃完这个饼,一口一口地吃完了,然后我睡了一觉,我睡了一宿。”

      一口一口吃下的不是饼,是崩溃的意志和切齿的仇恨:我为大唐抗敌守边,九死无悔,大唐却在我背後捅刀子。弱小的蝼蚁,在绝望的仇恨之中,结成了强大的蚍蜉军团。

对于久处太平的我们而言,这样的故事确实不贴近生活,但是它却又非常真实,这就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不断在重演的“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的桥段。看丁老三的故事,心中真的会生出痛的感觉,他的故事,不就是杜甫的故事吗?

杜甫的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除了有他最为人所知的名句之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外,其实还描写了一段与丁老三相似的境遇,这里节选录之: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天宝十四载,已经四十四岁的杜甫,在长安也已蹉跎了十年岁月。就在安史之乱暴发前不久,他终于得到了一个阶位很低的官职——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就像丁老三兜里揣着一个终于挣到手的饼赶七天山路回家一样,杜甫也兴冲冲地往奉先县的家赶,可是“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一进门就是小儿子饿死的噩耗,已经够悲绝了,但更悲绝得令人发指的却是“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这里是夭折的意思)”。

不久,安禄山起兵反唐。安史之乱前,玄宗开边黩武,就已经出现了“ 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的惨况(《兵车行》),安禄山叛乱後,类似丁老三家和杜甫家的这种遭遇就更普遍了: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老兵回家,家乡破败,妻死母亡,邻里丘墟,这时却还要被征召从军。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被强行征兵与家人离别,而是被征时已无家人可别。

      即使到了安禄山史思明叛乱被基本消灭以后,时局仍旧没有好转,动乱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杜甫描写大曆年间的蜀乱,曾写过《三绝句》,其中第二首: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金圣叹评论“惟残”的“残”字说:“惟余一人,是剩一完全人;‘惟残一人’,是剩一不完全人。只‘一’字,写乱离之惨如睹。”

      可惜,“阙勒霍多”只是小说家言,只是绝望的“惟残一人”们最後虚无缥缈的幻想,终唐之世,不知有多少个丁老三的悲剧在不断重演。

03

聪明的书呆子  程参

      从诗歌史的角度看,岑参绝对是个大人物。但虽然官至嘉州刺史,两《唐书》却俱无传。他是太宗朝宰相岑文本的曾孙,但是跟当时大多数年轻士人一样,走的还是科举、干谒的道路,《长安》剧中,他一出场,自己所写的干谒诗文就被张小敬在追查狼卫之时给给毁了。

      杜甫也写过不少干谒诗,比如《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它不仅本身就是干谒诗,而且诗中还刻画了一个干谒士人的形象以自嘲:“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岑参和杜甫是朋友,不过《长安》剧发生的天宝三载正月十四至十五日,杜甫应该还在东都洛阳。

      岑参是能一个正直而有趣的士人,作者借岑参之口,挟带私货嘲讽道:“ 如今写诗的,大多辞藻昳丽,浮夸靡绮,动辄诗在远方,却不肯正视眼前的苟且。正该有人提倡新风,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实在让人拍案叫绝。

在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情节:

“诗不错,只是不合时宜。盛世正隆,何必发这种悲怨之言。”甘守诚随口评价了几句,然后转身出去了。岑参在他背后大声道:“ 将军你觉得这盛世,真的只需要逢迎颂赞之言吗?五色使人盲,眼盲之人,可是看不到危机暗伏的。

这样的危机,杜甫也曾看到过,而且还和岑参有关。天宝十载的时候,杜甫曾与高适、岑参、储光羲等人同登慈恩寺塔(今西安大雁塔),诸公共作同题诗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的诗这样的: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登塔而怀忧,所怀何忧呢? “秦山忽破碎”“焉能辨皇州” ,虽是登塔俯瞰遥望所得之斑斓流离的地面之景,何尝不是暗喻玄宗失道,王政不纲呢? “回首叫虞舜” ,思太宗蒸蒸日上之治也; “苍梧云正愁”, 正如李太白 “长安不见使人愁” 之意也,“日晏”而“瑶池饮”,唐人常用“瑶池”喻杨贵妃温泉之事,是天下将乱而犹宴乐不息。再看那些“随阳雁”,追着太阳暖光的趋炎附势之辈,他们贪恋禄位,曲意逢迎,却能各得稻粱之谋,天下岂能不忧呢?

      《长安》剧中的元载,正是这样的一只“随阳雁”。

剧中何孚有一句台词:“ 不出十年,唐乱! ”没错,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发动叛乱,唐乱。

但唐的乱,不是从天宝十四载才开始的,杜甫也看到了这一点。

Ghrax

Ghrax, 80後,喜欢文史,偶也写诗,现在某事业单位上班。年近中岁,日趋彷徨,形容渐老,发疏齿摇,事功不就,志气愈消。好在家庭幸福,妻儿美满,生活稳定,聊可过得小日子。

和尚说:

      这是Ghrax兄就最近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阐发的一篇文章。其文以诗鉴世,以人论国,钩沉细致,行文疏朗,颇值一读。所谓“见微知著,条分缕析”不过如此。

      Ghrax兄是和尚结识比较早的诗友,其人沉静,其诗奇崛,其文简练,水之蓄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信然!

作者介绍


头条推荐

沧浪美女:10首诗词10种情,喜欢就放肆,但爱是克制

王阳明"逃婚"事件:大婚重要还是悟道重要?

诗圣杜甫: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家国如初恋

童年记忆!小学背过的诗词,你还记得多少?70首送给你

同为诗痴,曳尾江湖

正心诚意,下济三涂

六  不  和  尚  编  委

讲师团

浪迹天涯      南木    善解人衣   六不和尚   

月无心    淡淡的花香    风云尼采    路人甲    

落雪无痕    西窗听雨    王惟之    艮谦   野叟

管理员

箝语  嫣然  依依  金鹏  王惟之  拈花一笑  时光笔墨

艮谦  筱园  修修  晨曦  绝唱  清荷  墨萱  素怀     

沧  浪  诗  社  宣  传  部

宣传部长

雨浓   南木

宣传部成员

小月    霖枫    逍遥    蕉窗夜雨   

寻芳    放空心灵    尘埃落定    孙智光  

空梦    净水芙蓉    蒋怀平    简约

鹤鹤    邓建伟    石鼎    清风    孺子牛

皮酷大叔    十五的月亮    惠子    浪子心声

小可爱    舒贝佩主    李洲    捕风

南木    箝语    逍遥    素怀    依依    木子焰   

文艺复兴者   筱园   丽丽   子静   带

商业合作:

六不和尚

个人微信 : tianxie142

手机号码:13700844591

近体诗写作系列教程,点击原文获取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藏家658 关注

文章收藏:189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