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湿困(湿困脾阳、寒湿困脾).五、脾蕴湿热. 一、脾胃虚弱(脾气虚、胃气虚).二、脾胃虚寒(脾阳虚、胃阳虚). 脾与胃

藏家486 关注

收藏于 : 2021-02-28 22:24   被转藏 : 2   

一、脾胃虚弱(脾气虚、胃气虚)

一、脾胃虚弱(脾气虚、胃气虚) 包括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胃肠功能紊乱、胃神经官能症、肠结核、慢性肝炎、肝硬变等病症中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面色萎黄,倦怠无力,食欲减少,胃脘满闷,嗳气吐酸,胃痛喜按,食后痛减,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濡弱。或见呕吐、浮肿。

病机:脾胃虚弱即脾气虚及胃气虚同时出现,但也有单独出现者。胃主受纳,胃虚则食纳减少,胃气主降,胃虚则失其和降反而上逆,故嗳气吞酸,甚则呕吐,胃痛喜按,得食痛减,均为虚象。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常,出现食后胃脘满闷,腹胀便溏。脾胃气虚,水谷生化之精微减少,故面色萎黄,倦怠无力。脾虚时水液运行障碍则出现浮肿。舌淡苔白,脉濡弱,均属气虚之象。

治法:健脾和胃。

药物:

1.健脾: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炒薏仁。

2.和胃:陈皮、半夏、木香、砂仁、蔻仁。

3.随证加药:食欲不振加炒鸡内金;吐酸加乌贼骨;呕吐加生姜、半夏;胃脘隐痛加炒白芍、炙甘草;腹胀加厚朴或木香;便溏加赤石脂、车前子。

方例:一般脾胃虚弱可用《和剂局方》之香砂六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陈皮、半法、砂仁、木香)加减。

============================================================

三、中气下陷(脾气下陷) 包括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肠功能紊乱、脱肛、子宫脱垂及其他内脏下垂等病症中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脾胃虚弱证候兼见言语气短,动则气坠,深吸气方快。或见久泻脱肛,子宫脱垂,小便淋漓难尽。

病机:脾胃之气不足又称中气不足,也属脾胃虚弱的一种表现。若脾胃气虚太过则中气下陷,故见上述证候。

治法:补气升提。

药物:

1.健脾益气: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

2.提升中气:柴胡、升麻。

3.随证加药,久泻加诃子肉、补骨脂,小便淋漓难尽加肉桂。

方例:一般用《脾胃论》之补中益气汤(黄芪、党参,重者用人参、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甘草)加减。

===============================================================

二、脾胃虚寒(脾阳虚、胃阳虚) 包括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胃肠功能紊乱、水肿、慢性肝炎、肝硬变、白带过多等病症中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脾胃虚弱证候兼有寒象,如胃腹隐痛不止,喜热喜按,口泛清水,呃逆呕吐,食欲不振,食后胀满、久泻不止,肢冷乏力。或见尿少浮肿,皮肤黄而暗晦,白带清稀而多。舌淡,苔白滑或白腻,脉沉细无力。

病机:脾胃虚寒,多为脾胃虚弱失于调治所治。阳虚生寒,故恶寒肢冷;寒气凝滞,故胃腹隐痛,得热得按则寒气散而痛减。胃阳不足,故食少胃满。寒饮不化而上逆,故口泛清水;胃气不降,故呃逆呕吐。脾阳衰微,水湿不能运化,则久泻不止,或尿少浮肿,或白带清稀而多。如寒湿停滞脾胃,胆液与寒湿相结,则肤色晦暗发黄。脉、舌表现均为阳气衰微,寒湿停滞之征。

治法:温中健脾或温中散寒。

药物:

1.温运脾阳用干姜、附子,温脾健胃用益智仁、白豆蔻、砂仁。

2.温胃散寒:高良姜、吴茱萸、干姜、丁香。

3.随症加药:胃痛加高良姜、香附,肢凉怕冷加附子、肉桂;久泻加炮姜、赤石脂;呃逆加丁香、柿蒂;呕吐加陈皮、姜半夏,或加草豆蔻、高良姜、生姜汁;浮肿加炒薏米、茯苓、车前子;食欲差、消化力弱加炒內金、炒谷芽、炒麦芽。

方例:一般选《伤寒论》之小建中汤(芍药、桂枝、饴糖、生姜、大枣、炙甘草)加减。

胃痛为主者,用《良方集腋》之良附丸(高良姜、香附)化裁。

脾阳虛为主者,用《和剂局方》之附子理中汤(加减)。寒重者加肉桂,寒湿重者加苍术、茯苓。

=====================================================================

第三节 脾与胃

脾胃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故中医有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说法。临床上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环节。

一、脾

1.主运化:脾的功能之一是主管运输和消化。水谷入胃经初步腐熟(消化)后,由脾进一步帮助消化,所产生的精微(营养)物质吸收后再由脾气帮助运送到全身各部,以滋养脏腑四肢。故脾气健运,则精力充沛,肌肉丰满;脾气虚弱,水谷运化失常,则出现食欲不振、食后胀满、腹胀便溏等症状,时间久了就会出现疲乏无力,肌肉消瘦。脾的消化功能一部分还要靠命门之火(肾阳)来帮助,如命门火衰,则脾的消化功能减退,如命门火衰,则脾的消化功能减退,会出现五更泻泄(又称黎明泻或鸡鸣泻)或完谷不化(排消化不良的大便)的症状。

脾除运化水谷精微外,还能运输水湿。如脾气虚或脾阳虚时,则水湿的运转发生障碍,导致水湿停滞。停于胸膈则胸闷呕恶,停于肠则泻,停于肌肤则水肿,停于体腔则产生胸水或腹水。

2.益气:“气”在这里代表机能的动力。人体最重要的气是“真气”。真气是由饮食消化后产生的“谷气”与肺部吸入的清气(氧气)结合而成,故真气与脾、肺都有关系。临床上遇到气虚患者兼有脾虚症状时,应考虑脾虚不能益气。

3.统血:脾统血即能统摄周身血液,使之正常运行而不溢于血管之外。因脾能益气,脾气充足则能统摄和推动血液在脉管內的正常运行,故中医有“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之说。脾气虚弱则血失统摄(气不摄血)而妄行于外,即所谓“血不循经”,因而发生各种出血(如吐血、便血、皮下出血、月经过多等慢性出血病)。

4.主四肢、肌肉:脾气健运能保证水谷精微的吸收与输布,使全身营养供应充分,故四肢活动有力,肌肉丰满壮实。临床上遇到四肢无力,肌肉消瘦或萎缩者,除其他原因外,尚需考虑脾虚所致。

5.脾的特性:

(1).脾气主升:脾气因能上升,故可将水谷之气和精微上输入肺,再输布于其他脏腑,而化生气血。如脾气不升反而下陷(中气下陷),则出现气短懒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以及其他内脏下垂等症。

(2).喜燥恶湿:脾属阴,喜燥恶湿。脾虚容易生湿,且湿邪过盛也最易困脾。若脾为湿困,临床上就会出现头重体沉,脘腹满闷,大便溏泄,舌苔白腻等证候。治疗时宜燥湿健脾,用药多偏于温燥。

6.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1).脾与肝:肝太旺或脾虚时,都容易导致“肝脾不和”或“肝木乘脾”,出现脾虚与肝旺的症状。临床上,这些证候常同时出现或前后出现。

(2).脾与肺:脾与肺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对某些肺的疾患可用补脾的方法进行治疗,按五行学说称之为培土生金法。

(3).脾与肾:脾之运化有赖于肾命门火的帮助,故肾火不足可导致脾的功能减退而出现“五更泄泻”。此外,脾能制肾水,脾气虚弱,运化功能减弱而不能制肾水,则肾水泛滥,出现水肿或腹水。

(4).脾与胃:脾胃位于中焦,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脾与胃相表里。胃主降,水谷得以下行,脾主升,水谷精微才能输布全身,两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吸收任务。但临床上出现消化功障碍时,尚应根据脾胃之不同功能具体辨证。一般说来,胃病多见胃气上逆(呕吐)或不纳,脾病多见运化失常(胀满、腹泻)。

二、胃:胃在上腹正中,因此这一部位有病时应考虑其病在胃。胃的主要生理病理如下:

1.主受纳和腐熟:胃能接受和盛纳水谷,也有腐熟(消化)水谷的功能,故胃有病时会出上上腹胀满疼痛(胃脘痛)、食欲减退、食量减少、恶心呕吐等症状。胃能受纳和腐熟水谷主要是靠“胃气”的作用。

2.胃气主降:胃气下降,故水谷下行,便于消化、吸收及排泄。如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恶心呕吐等症状。

3.喜润恶燥,胃属阳,喜润恶燥。胃病容易产生胃热或胃火而伤胃耗津,出现口干喜饮、不饥不食、舌干少津等症状。

根据上述,中医的胃与现代医学所指的胃基本一致,但中医所指的“脾”实际上有司理消化、调节体液和管理血行的作用。故临床上对某些消化系统疾患、水肿病及某些出血性疾患等都应考虑病位在脾。

============================================================

四、脾虚湿困(湿困脾阳、寒湿困脾)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肝硬变、浮肿病、白带过多等病症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轻则脾虚兼湿的证候,重则脾阳虚兼见寒湿的证候。饮食减少,胃脘满闷,恶心呕吐,口粘不渴或渴不欲饮,头重如裹、身困体沉,腹泻肢肿,或皮肤晦暗发黄,白带多。舌苔厚腻,脉缓。

病机:湿重伤脾或脾阳先虚,运化迟缓,致使湿浊困阻。湿困于上,则口粘,头重如裹;湿困于中,则饮食减少,胃脘满闷,渴不欲饮,甚则恶心呕吐;湿迫于下,则腹泻,肢肿,白带量多。寒湿阻于脾胃,胆汁与寒湿相结,故身黄而暗晦。水湿充于肌肤,固身体沉。苔白厚腻,脉缓,均属脾阳不运,湿浊内蕴之象。

治法:运脾化湿或健脾利湿。

药物:

1.健脾: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炒米仁。

2.燥湿:苍术、厚朴、草果、半夏。

化湿:藿香、佩兰、砂仁、蔻仁。

利湿:茯苓、米仁、泽泻、猪苓、车前子。

3.随证加药:胃脘满闷加厚朴;恶心加藿香、佩兰;腹泻加山药、莲肉;黄疸加茵陈、干姜,头重如裹加白芷;浮肿加大腹皮、泽泻。

方例:一般用《和剂局方》之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合《伤寒论》之五苓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化裁。



==================================================================

五、脾蕴湿热 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脓疱病、湿疹等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面目发黄,鲜明如桔色,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厌油腻、恶心呕吐,尿少而赤。或身痒,发热,口干苦,便秘或大便不爽,或皮肤疮疡、湿疹流黄水。舌苔黄腻,脉濡数。

病机:脾湿胃热,湿热交阻,胆汁与湿热相结,外溢于肌肤而发黄致氧;热为阳邪,故黄色鲜明如桔色;湿热中阻,故不思饮食,并厌油腻,甚刚胃浊上逆而恶心呕吐;湿热下注膀胱,故尿少而赤,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熏蒸之象。临床上,黄疸的产生与脾及肝胆均有关系,辨证时应具体分析。本证之黄疸,以消化道症状显著,肝疸湿热之黄疸,则以肝胆经症状为著。若湿热在皮肤则成湿疹、脓疱病、皮肤疮疡等。

治法:清热利湿。

药物:

1.清热利湿常用茵陈,清热燥湿用枝子、黄芩、黄连、黄柏。

2.利湿: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滑石。

3.随证加药:食少厌油腻加黄连、焦山査;恶心呕吐加陈皮、竹茹;尿少身倦加薏苡仁、六一散;大便不爽或便秘加大黄或番泻叶。

方例:黄疸常用《伤寒论》之茵陈蒿汤(茵陈、枝子、大黄)合《伤寒论》之五苓散(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化裁。

脓疱病、湿疹可用:生薏苡仁、黄柏、白癣皮、苦参、土茯苓。

====================================================================

一、,肝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司理周身血液的调节、肌肉关节的屈伸以及情绪活动。肝经绕外生殖器,过少腹,分布于两侧胁肋,向上交于头顶,故凡外生殖器、少腹、两肋等肝经所过部位出现病证时,中医认为可从肝治。肝的主要生理病理如下:

1.藏血:肝能贮藏血液,对周身血液的分布起调节作用。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如休息或睡眠),部分血液回流到肝并贮藏起来。活动时,肝內的血液又被动员出来,运送到全身,供给各器官组织的需要。临床上如暴怒伤肝,影响藏血功能,可致出血。

2.性如风朩,肝性如风,风的特点是善动而速变,临床上见到抽搐、震颤、突然晕倒、口眼歪斜等病症时,中医认为是“肝风”的表现。肝性如朩,喜条达疏泄(就是畅达无拘束的意思),恶抑郁、忌精神刺激。违返这个特性,就会产生病症,如人受精神刺激后情绪抑郁,可影响肝的条达疏泄,引起肝气郁结。肝气郁于两肋,会出现两肋胀满;郁于喉部与痰相结,会出现喉中阻塞感,称为“梅核气”(神经官能症的一种表现)。若肝气郁结影响脾胃,则可引起一系列脾胃症状。肝气郁结过久时可以动风,也可以化火,称为“肝火”;肝火上扰,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目赤、狂怒等症。肝火化风可以出现抽搐等肝风的证候。因此,肝气、肝火、肝阳、高热四者都是产生肝风的原因。如前所述,肝性如风、如木,故肝有为“风木之脏”的说法。

3.主筋:肝主管筋的活动,从而支配全身肌肉关节的屈伸,而筋又赖肝血的濡养。肝血不足则筋失所养,呈现肢体屈伸不利、痉挛拘急等病症。“爪(指趾甲)为筋之余”,肝血不足则指甲变形,色泽枯槁。

4.开窍于目:眼与肝有密切关系。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就会出现两眼干涩,视力模糊或夜盲;肝火上炎,则两眼红赤。许多眼科疾病,中医认为与肝有关,从治肝入手能收到满意效果。因此,有“肝开窍于目”之说。

5.肝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1).肝与肾:肝肾二脏关系密切,肝有赖于肾阴的濡养。肾阴不足时,肝阴也不足,阴虚不能敛阳则肝阳偏亢,出现头痛眩晕等证候。

(2).肝与脾:肝太旺或脾虚时,都容易导致“肝脾不和”或“肝木乘脾”,出现脾虚与肝旺的症状。临床上,这些证候常同时出现或前后出现。

(3).肝与胆,肝经与胆经有络脉相连,肝属脏主里,胆主表,两者关系密切,可互相影响。

二、 胆附与肝,与肝相连,位于肋下,虽为六腑之一,但与外界不直接相通,不同于其他五腑,故称为“奇恒之府”。胆的主要功能是储藏胆汁,胆病主要表现为肋痛、口苦、呕吐苦水、黄疸等。胆与肝相表里,临床上胆的病证常从肝论治。

根据上述生理和病理的表现,可见中医的肝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肝脏和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心血管系统。临床上,这些系统的病证和眼科某些病证都可能与肝有关。胆一部分功能基本上与现代医学的胆相似。

================================================================

一、肝气郁结(肝气不舒) 包括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月经不调等病症中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主证为两肋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也可同时出现呕逆吐酸、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周身窜痛、咽中似物梗阻、癥瘕积聚(癥与积都是坚硬不移之物,如肝脾肿大;瘕与聚则聚散无常,如肠痉挛)、月经不调。苔薄,脉弦。

病机:情志不舒,恼怒伤肝,或因其他原因引起肝气郁结时,肝失条达疏泄,故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且胁痛常随情绪变化而增减。肝气上窜于咽喉,与痰相结,则咽中似物梗阻。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胃失和降则脘痛,呕逆吐酸,食欲不振;脾气失和则腹痛腹泻。“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肝气郁结产生气滞血瘀,则胁部刺痛不移,并逐渐产生癥瘕积聚。肝脉与冲脉相连,冲主月经,故肝气郁结可引起月经不调。

治法:疏肝理气。

药物:

1.疏肝(舒肝):一般用柴胡、郁金、青皮之类,胁痛甚者可用川练子、玄胡索;肝气犯胃可用木香、佛手。

2.随证加药:呕逆加旋复花、代赭石;吐酸加黄连、吴茱萸、乌贼骨;腹胀加枳壳、厚朴;腹泻加白术、茯苓;肝脾肿大加桃仁、红花、丹参,重者用三棱、莪术、别甲。

方例:一般用《和剂局方》之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生姜),可酌加香附、郁金。

梅核气用《和剂局方》之四七汤(半夏、厚朴、茯苓、紫苏、生姜、大枣)。

====================================================================

二、肝经实火 包括高血压病、更年期症候群、上消化道出血、鼻衄等具有下述症候者。

主证: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胁肋灼痛,甚则可吐血衄血。可兼见尿黄赤,口苦便干。苔黄,脉弦数。

病机:肝火上攻于头,故头痛眩晕,面红目赤。肝胆经脉绕耳,肝火循经上雍于耳,故耳鸣耳聋,其特点为突然发作,鸣声如潮。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化火,扰及两胁则胁肋灼痛;肝火上炎灼伤上焦络脉,可骤然吐血衄血。苔黄、脉数,为肝火旺盛之征。

治法:清肝泻火。

药物:

1.清肝药(适应于肝火轻者),肝火上升于头可用桑叶、菊花;上升于目可用草决明、青葙子、菊花、夏枯草等。

2.泻肝火药(适用于肝火重者),可用黄芩、枝子、龙胆草等。

3.随症加药:吐血、衄血加白茅根、丹皮、藕节;头痛头晕加生牡蛎、生石决明、地龙、桑寄生、杜仲、牛膝等。

方例:一般用《医宗金鉴》之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枝子、柴胡、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甘草)加减。

==============================================================

三、阴虚肝旺 包括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眼科疾患等病症中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头痛眩晕,烦躁易怒,颧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脉弦细数。或见耳鸣耳聋。麻木,震颤,眼干,口燥咽干,面部烘热,腰酸腿软,少寐多梦。

病机:肝阴不足则肝阳上亢,肾阴不足也可导致肝阴虚,肝阳上亢。肝阳上亢,故头痛眩晕,烦躁易怒。阴虚生内热,故有颧红,手足心热。肾开窍于耳,肾阴不能上充于耳,故耳鸣耳聋。肝阴不足,不能濡养筋脉,则肢体麻木,重则出现震颤。口燥咽干,面部烘热,均为阴虚內热,虚火上炎之征。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虚故有腰酸腿软。肝经实火与阴虚肝旺虽然均有头痛眩晕、耳鸣耳聋,但前者常突然发病,症状明显,后者逐渐产生,症状较轻;前者有尿黄、苔黄等实火现象,后者有颧红、手足心热等虚火现象。

治法:滋阴平肝潜阳。

药物:

1.滋肝阴:枸杞子、山萸肉、何首乌、女贞子、熟地。

2.补肝血:当归、阿胶、地黄、白芍、鸡血藤。

3.平肝潜阳:平肝一般可用天麻、钩藤、僵蚕、菊花;潜阳可用生牡蛎、生龙骨、生石决明、磁石等。

4.补肾阴:枸杞子、山萸肉、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

5.随证加药:眼干加草决明、夜明砂;口燥咽干加麦冬、石斛。麻木、震颤加鸡血藤、僵蚕。

方例:一般选用《医级》之杞菊地黄丸(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枸杞、菊花)加减。可酌加天麻、钩藤等药。

====================================================================

四、肝风内动

    1.热动肝风(热极生风) 见于高热惊厥。

主证:高热、抽搐、甚则神志昏迷。舌质红,脉弦数。

病机:高热抽搐多见于婴幼儿患者,热极则可生风,呈现肢体抽搐,两眼上翻。

治法:清热熄风。

药物:

1.熄风:轻者用钩藤、僵蚕、地龙;重者用全蝎、蜈蚣,高热不退而抽搐者还可加用羚羊角粉。

2.清热:清热泻火药常用生石膏、寒水石、知母、黄连、枝子。清热解毒常用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3.随证加药:昏迷加菖蒲、郁金。

方例:一般选用《疫疹一得》之清瘟败毒饮(生石膏、生地黄、犀角、黄连、枝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加减。重者可用羚羊钩藤汤配合蝎尾粉,

亦可服用《温病条辨》之安宫牛黄丸(牛黄、郁金、犀角、黄芩、黄连、雄黄、山枝、朱砂、冰片、麝香、珍珠共为细末,炼密为丸,每丸重3克,金泊为衣。成人体质壮实者,一日二次,每次一丸。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

八、肝脾不和 包括肠神经官能症、肝炎、肝硬变等具有肝脾不和证候者。

主证:既往有肝旺的证候,又有脾虚的证候,如两胁胀满,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溏泄。舌苔白腻,脉弦。

病机:肝气郁结,橫逆犯脾,即木克土,脾虚而运化失常,故见以上诸证。

治法:疏肝理脾。

药物:

1.疏肝:疏肝一般用柴胡、香附、郁金、青皮。

2.健脾: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

3.随证加药:胁胀加柴胡、青皮;腹胀加木香、枳壳;便溏加莲肉、伏龙肝。

方例:一般选用《和剂局方》之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生姜)加减。

======================================================================

六、寒滞肝脉 包括睾丸、副睾疾患及疝气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少腹胀痛,睾丸坠胀或阴囊回缩。少腹胀痛常牵及睾丸,坠胀剧痛,受寒则重,得热则缓,或见畏寒肢冷。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病机:寒邪侵犯肝经,寒凝气滞,气失通畅,不通则痛。

治法:温肝散寒,理气止痛。

药物:

1.温肝,以理气止痛为主者选用青皮、小茴香、乌药,以散寒为主者选用吴茱萸、附子、肉桂、干姜。

2.随证加药:少腹或睾丸疼痛重者加川练子、玄胡;疝气或睾丸、副睾肿痛者加桔核、荔枝核。

方例:一般用《景岳全书》之暖肝煎(肉桂、小茴香、茯苓、乌药、枸杞子、当归、沉香、生姜)加减。

====================================================================

七、肝胃不和(肝气犯胃) 包括溃疡病、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肝炎、肝硬变等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胁肋胀痛,胃脘胀满、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吐酸或呕吐,或见心烦易怒,脉弦。

病机:情志不畅,气郁不舒,肝气横逆,气病多游走,肋为肝之分野,故见胁肋胀痛;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而故胃脘胀满、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吐酸,或呕吐;心烦易怒,脉弦为肝郁表现。

治法:疏肝和胃。

药物:

1.疏肝一般用柴胡、香附、郁金、青皮之类,胁痛甚用川练子、玄胡索。

2.和胃:陈皮、半夏、砂仁、木香。

3.随证加药:疼痛拒按加香附金;反酸、嘈杂加吴茱萸、黄连,或用乌贼骨。口苦加黄连;嗳气加旋复花、佛手。

方例:一般用《伤寒论》之四逆散(柴胡、甘草、枳实、白芍)合《丹溪心法》之左金丸(黄连、吴茱萸)加减。

=========================================================

八、肝脾不和 包括肠神经官能症、肝炎、肝硬变等具有肝脾不和证候者。

主证:既往有肝旺的证候,又有脾虚的证候,如两胁胀满,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溏泄。舌苔白腻,脉弦。

病机:肝气郁结,橫逆犯脾,即木克土,脾虚而运化失常,故见以上诸证。

治法:疏肝理脾。

药物:

1.疏肝:疏肝一般用柴胡、香附、郁金、青皮。

2.健脾: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

3.随证加药:胁胀加柴胡、青皮;腹胀加木香、枳壳;便溏加莲肉、伏龙肝。

方例:一般选用《和剂局方》之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生姜)加减。

===================================================================

第三章 脏腑证治

脏腑证治是学习临床各科的基础。本章除介绍脏腑的生理功能外,还着重论述各脏腑的病证及其发病机制、治法和常用方药。

第一节 心与小肠

生理和病理

一、: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统管脏腑进行协调活动。心之外有心包,对心起保护作用,中医认为外邪入心,往往先侵犯心包,如高热时的神昏谵语,便是热入心包的表现。心的主要生理病理如下:

1.主神志: 神志的含义包括精神状态、意识、思维活动等,这些机能活动都由心来主管。心在这方面的功能发生障碍时,就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甚至精神错乱、胡言乱语、神昏等等。临床上见到的痰火扰心时的癫狂证,热入心包时的谵妄,痰迷心窍时的昏谜,心血不足时的失眠、多梦、健忘等,都是神志病的表现。

2.主血脉,其华在面,主血脉即是主管血液在脉管内的运行。血液的运行靠心气的推动,故有“气行血亦行”之说。脉管与心相连,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气强弱、心血的盛衰,都可以脉管上反映出来。心气不足,鼓动无能时,则脉细无力,并出现血行障碍(如郁血)。心气不足,气来不匀时,则脉律不整(称为代脉)。血与脉管之间也互相影响,血瘀可使脉道不通,血虚可使脉管空虚而出现芤脉,脉道失和也会妨碍血液的运行,出现瘀血的证候。其华在面,表现在心血充足时,则面色红润光泽,心血不足时,则面色苍白无华,心血瘀阻时则面色青紫。

3.主汗:汗和心有密切的关系。心能藏神,当人的精神高度紧张时,往往出汗增多。心阳虛时腠理不固,轻者自汗,重则大汗淋漓。入睡后,阳当内守,心阴虛时阳无所附,汗液随阳外泄,出现盗汗。这些异常的出汗现象都和心有关。

4.开窍于舌:心的疾患,可以从舌体上表现出来,如心血不足时舌质淡白,心血瘀阻时舌质紫暗,心火上炎时舌尖红赤或舌体靡烂溃疡,痰谜心窍时舌强不语等。故有“心开窍于舌”及“舌为心之苗”之说。

5.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1)心与小肠:心与小肠之间有经络相连,两者相表里。小肠经为表,心经为里。心经实火可下移于小肠,出现小便短赤、灼热疼痛或尿血。

(2)心与肾,心居上焦,肾居下焦。在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果两者之间失去这种关系,就会出现失眠、多梦、遗精等心肾不调的症状,这种病证称为“心肾不交”。

二、小肠: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盛胃中水谷(饮食),主化物(消化)和分别清浊(“清”指饮食消化后的精华部分,“浊”指消化后的糟粕)。胃中水谷进入小肠后,由小肠进一步消化,使清者吸收,再通过脾运转至全身各部,浊者下注大肠,渗入膀胱,成大小便排出。所以小肠有病时,除影响消化吸外,还会出现大小便的异常。

===================================================================

  一、 心气虚及心阳虚  包括某些虚弱症、神经官能症、心绞痛、休克等病症中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心气虚者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时加重;心区憋闷、面色晄白、苔白,舌质淡,脉细弱或结代。心阳虚除有心气虚证候外尚有形寒肢冷等,严重者心阳虚脱时,则大汗淋漓,昏迷不醒,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病机: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时,心的鼓动力弱,心博加快,故心悸气短,脉细弱。心阳不振时阳气不通,心脉痹阻,故心区憋闷、面色晄白。心气不足,卫外之气不固,则自汗。气来不匀,则脉有结代。阳气不达于肌表,则形寒;心阳虚脱时,心液随阳外泄则大汗淋漓;神失所主,故昏谜不醒;阳气不达于四肢,故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治法:补心气,温心阳,安心神。

药物:

1.补心气,黄芪、党参或太子参,重者用人参。

2.温心阳,附子、肉桂、干姜。

3.安心神,茯神、远志、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龙齿、牡蛎、磁石。

4.随症加减,心悸加磁石、远志,心绞痛加瓜蒌、薤白,有瘀血者加桃仁、红花、郁金,多汗加煅龙骨、煅牡蛎或五味子,失眠加酸枣仁,水肿加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之类。

方例:心气虚可选用《和剂局方》之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加黄芪、柏子仁。兼心阳虚加制附子。

心律不整可选用《伤寒论》之炙甘草汤:炙甘草、人参、桂枝、生姜、阿胶、生地、麦冬、火麻仁、大枣。

心绞痛可用《金匮要略》之瓜蒌薤白桂枝汤(枳实、厚朴、薤白、桂枝、全瓜蒌)加桃仁、红花、郁金。

心阳虚浮肿可用《伤寒论》之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加制附子。心阳虚脱可用《伤寒论》之四逆汤(附子、炙甘草、干姜)加煅龙骨、煅牡蛎、人参。

=======================================================================

  一、 心气虚及心阳虚  包括某些虚弱症、神经官能症、心绞痛、休克等病症中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心气虚者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时加重;心区憋闷、面色晄白、苔白,舌质淡,脉细弱或结代。心阳虚除有心气虚证候外尚有形寒肢冷等,严重者心阳虚脱时,则大汗淋漓,昏迷不醒,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病机: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时,心的鼓动力弱,心博加快,故心悸气短,脉细弱。心阳不振时阳气不通,心脉痹阻,故心区憋闷、面色晄白。心气不足,卫外之气不固,则自汗。气来不匀,则脉有结代。阳气不达于肌表,则形寒;心阳虚脱时,心液随阳外泄则大汗淋漓;神失所主,故昏谜不醒;阳气不达于四肢,故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治法:补心气,温心阳,安心神。

药物:

1.补心气,黄芪、党参或太子参,重者用人参。

2.温心阳,附子、肉桂、干姜。

3.安心神,茯神、远志、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龙齿、牡蛎、磁石。

4.随症加减,心悸加磁石、远志,心绞痛加瓜蒌、薤白,有瘀血者加桃仁、红花、郁金,多汗加煅龙骨、煅牡蛎或五味子,失眠加酸枣仁,水肿加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之类。

方例:心气虚可选用《和剂局方》之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加黄芪、柏子仁。兼心阳虚加制附子。

心律不整可选用《伤寒论》之炙甘草汤:炙甘草、人参、桂枝、生姜、阿胶、生地、麦冬、火麻仁、大枣。

心绞痛可用《金匮要略》之瓜蒌薤白桂枝汤(枳实、厚朴、薤白、桂枝、全瓜蒌)加桃仁、红花、郁金。

心阳虚浮肿可用《伤寒论》之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加制附子。心阳虚脱可用《伤寒论》之四逆汤(附子、炙甘草、干姜)加煅龙骨、煅牡蛎、人参。

===================================================================

  一、 心气虚及心阳虚  包括某些虚弱症、神经官能症、心绞痛、休克等病症中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心气虚者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时加重;心区憋闷、面色晄白、苔白,舌质淡,脉细弱或结代。心阳虚除有心气虚证候外尚有形寒肢冷等,严重者心阳虚脱时,则大汗淋漓,昏迷不醒,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病机: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时,心的鼓动力弱,心博加快,故心悸气短,脉细弱。心阳不振时阳气不通,心脉痹阻,故心区憋闷、面色晄白。心气不足,卫外之气不固,则自汗。气来不匀,则脉有结代。阳气不达于肌表,则形寒;心阳虚脱时,心液随阳外泄则大汗淋漓;神失所主,故昏谜不醒;阳气不达于四肢,故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治法:补心气,温心阳,安心神。

药物:

1.补心气,黄芪、党参或太子参,重者用人参。

2.温心阳,附子、肉桂、干姜。

3.安心神,茯神、远志、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龙齿、牡蛎、磁石。

4.随症加减,心悸加磁石、远志,心绞痛加瓜蒌、薤白,有瘀血者加桃仁、红花、郁金,多汗加煅龙骨、煅牡蛎或五味子,失眠加酸枣仁,水肿加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之类。

方例:心气虚可选用《和剂局方》之四君子汤(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加黄芪、柏子仁。兼心阳虚加制附子。

心律不整可选用《伤寒论》之炙甘草汤:炙甘草、人参、桂枝、生姜、阿胶、生地、麦冬、火麻仁、大枣。

心绞痛可用《金匮要略》之瓜蒌薤白桂枝汤(枳实、厚朴、薤白、桂枝、全瓜蒌)加桃仁、红花、郁金。

心阳虚浮肿可用《伤寒论》之五苓散(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加制附子。心阳虚脱可用《伤寒论》之四逆汤(附子、炙甘草、干姜)加煅龙骨、煅牡蛎、人参。

=====================================================================

二、心阴虚及心血虚

包括某些虚弱症、神经官能症、贫血等病症中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 心悸 心烦,健忘,失眠多梦,脉细弱而数。兼见低热、盗汗、颧红、口干舌干尖赤或口舌生疮者为心阴虚;兼见舌质淡、面色苍白者为心血虚。

病机 心阴(血)不足时心阳偏亢,故心悸心烦,脉细弱而数;血不养心,故健忘。心阴虚,神不内守,故失眠多梦;入睡后,阳附于阴,阴虚则阳无所附,津液随阳外泄而为盗汗;低热、颧红、口干及舌干尖赤、口舌生疮均为阴虚内热之象。心血虚,血不外荣,则舌质淡,面色苍白。

治法: 养心阴,补心血,安心神。

药物:

1.补心血,常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紫河车粉。

2.养心阴,常用生地、麦冬、百合。

3.安心神,常用茯神、远志、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夜交藤、龙齿、牡蛎、磁石。

4.随症加药:心烦或口舌生疮加黄连、枝子;失眠加远志、炒酸枣仁;盗汗加麻黄根、浮小麦或五味子;低热加地骨皮、青蒿。

方例:一般选用《摄生秘剖》之天王补心丹(人参、五味子、丹参、玄参、白茯苓、远志、桔梗、当归身、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兼心火旺者可去人参,加黄连。

==================================================================

第三章 脏腑证治

脏腑证治是学习临床各科的基础。本章除介绍脏腑的生理功能外,还着重论述各脏腑的病证及其发病机制、治法和常用方药。

第一节 心与小肠

生理和病理

一、: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统管脏腑进行协调活动。心之外有心包,对心起保护作用,中医认为外邪入心,往往先侵犯心包,如高热时的神昏谵语,便是热入心包的表现。心的主要生理病理如下:

1.主神志: 神志的含义包括精神状态、意识、思维活动等,这些机能活动都由心来主管。心在这方面的功能发生障碍时,就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甚至精神错乱、胡言乱语、神昏等等。临床上见到的痰火扰心时的癫狂证,热入心包时的谵妄,痰迷心窍时的昏谜,心血不足时的失眠、多梦、健忘等,都是神志病的表现。

2.主血脉,其华在面,主血脉即是主管血液在脉管内的运行。血液的运行靠心气的推动,故有“气行血亦行”之说。脉管与心相连,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气强弱、心血的盛衰,都可以脉管上反映出来。心气不足,鼓动无能时,则脉细无力,并出现血行障碍(如郁血)。心气不足,气来不匀时,则脉律不整(称为代脉)。血与脉管之间也互相影响,血瘀可使脉道不通,血虚可使脉管空虚而出现芤脉,脉道失和也会妨碍血液的运行,出现瘀血的证候。其华在面,表现在心血充足时,则面色红润光泽,心血不足时,则面色苍白无华,心血瘀阻时则面色青紫。

3.主汗:汗和心有密切的关系。心能藏神,当人的精神高度紧张时,往往出汗增多。心阳虛时腠理不固,轻者自汗,重则大汗淋漓。入睡后,阳当内守,心阴虛时阳无所附,汗液随阳外泄,出现盗汗。这些异常的出汗现象都和心有关。

4.开窍于舌:心的疾患,可以从舌体上表现出来,如心血不足时舌质淡白,心血瘀阻时舌质紫暗,心火上炎时舌尖红赤或舌体靡烂溃疡,痰谜心窍时舌强不语等。故有“心开窍于舌”及“舌为心之苗”之说。

5.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1)心与小肠:心与小肠之间有经络相连,两者相表里。小肠经为表,心经为里。心经实火可下移于小肠,出现小便短赤、灼热疼痛或尿血。

(2)心与肾,心居上焦,肾居下焦。在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果两者之间失去这种关系,就会出现失眠、多梦、遗精等心肾不调的症状,这种病证称为“心肾不交”。

二、小肠: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盛胃中水谷(饮食),主化物(消化)和分别清浊(“清”指饮食消化后的精华部分,“浊”指消化后的糟粕)。胃中水谷进入小肠后,由小肠进一步消化,使清者吸收,再通过脾运转至全身各部,浊者下注大肠,渗入膀胱,成大小便排出。所以小肠有病时,除影响消化吸外,还会出现大小便的异常。

==================================================================

三、心火上炎 包括舌炎、舌体糜烂或溃疡具有下述证候者。

主证: 以舌尖红、舌体糜烂或溃疡、心中烦热为主证,或见夜寐不安,口渴思饮,尿黄。苔黄,脉数。

病机: 心开窍于舌,心火上炎,故舌尖红、舌体糜烂或溃疡;心火内积,故烦热不寐;热伤津液,故口渴思饮。尿黄、苔黄、脉数皆为里热之象,并非心火所独有。

治法: 清降心火

清心火:心火轻者用竹叶、莲子心;重者用黄连,枝子。

随症加药:口渴思饮选加生地、玄参、麦冬;舌疮重者选加连翘、青黛、板蓝根、木通。

方例:一般可选用《小儿药证直诀》之导赤散(生地、甘草梢、木通、竹叶)。也可以选用《金匮要略》之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

====================================================================

四、胸阳不通、心阳瘀阻 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多属此证。

主证: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或闷痛,心悸不宁;重者并有面青、唇甲青紫、舌质暗红,脉细或微细欲绝。

病机:胸阳不通,血行障碍,心脉痹阻,故有心痛、面青、唇甲青紫、舌质暗红,都是瘀血之象;四肢凉,脉微细,为心血瘀阻,阳气不达四肢之征。

治法:宣痹通阳,活血化瘀

药物:

1.宣痹通阳:全瓜蒌、薤白、桂枝。

2.活血化瘀:桃仁、红花、归尾、赤芍、丹参、郁金、蒲黄、五灵脂。

3.随证加药:心悸不宁加远志、磁石,四肢发凉加制附子。

方例:一般选用《金匮要略》之瓜蒌 薤白桂枝汤(枳实、厚朴、薤白、桂枝、全瓜蒌),酌加郁金、玄胡索、制香附、红花、桃仁。

==================================================================

五、痰迷心窍 脑血管意外引起的昏谜多属此证。

主证:意识朦昽,甚至昏谜不省人事,喉有痰声。苔白腻,脉滑。

病机:心主神志,心窍为痰所阻,产生神志障碍,故见上证。

治法:涤痰开窍。

药物:

1.涤痰:清热痰用贝母、天竺黄、胆南星、竹沥;化寒痰用陈皮、半夏、远志、天南星。

2.开窍:汤药内常用菖蒲、郁金;丸药内还可用麝香、苏合香。

方例:热痰阻窍可用《千金方》之温胆汤(竹茹、枳实、半夏、桔红、茯苓、甘草、大枣)加胆南星、天竺黄、菖蒲,并可配用辛凉开窍的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

寒痰阻窍可用《济生方》之导痰汤(半夏、陈皮、枳实、茯苓、甘草、南星)酌加菖蒲、郁金,亦可配用辛温开窍的苏合香丸。

======================================================================

中医入门 > 第二章、诊法和辨证纲要:八纲辨证 > 阴阳

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现象。对这些矛盾现象,中医用阴阳来加以概括,从每组矛盾中的两方面相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是八纲的总纲,一切病证都不外乎阴证和阳证两大类。

此外,临床上常说的阴证、阳证主要是指虛寒证和实热证而言,其证候如下:

阴证:面色暗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

阳证: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

临床上还有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等证。这些病证的名称虽然都有阴阳,但实质上都以虚为主,应属于虚证。

阴虚:由于阴液不足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囗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数。

阳虚:由于阳虚不足所致,主证为畏寒肢冷,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脉细无力。

亡阴:汗多而粘,口干喜冷饮,烦躁,畏热,舌红而干,脉洪而无力,如见于大失血或脱水的病人。

亡阳:汗多而稀,身冷,四肢厥泠,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如见于休克的病人。

总之,表里、寒热、虛实、阴阳八纲,是中医对病情进行分析、归纳,从而作出正确诊断的重要纲领。尽管疾病的病因不同,症状错综复杂,机体强弱不等,但都可以用八纲加以归纳概括。

八纲中的每一纲也是如此,它们不是孤立的,如表里与寒热虚实有联系,寒热与表里虚实有联系,虚实又与表里寒热有联系等等,临床诊断时必须将八纲结合在一起运用。

====================================================================

中医入门 > 第二章、诊法和辨证纲要:八纲辨证 > 虚实

虚实两纲,主要是辨别机体强弱与病邪盛衰。一般说来,虛指正气虚,实指邪气实。

一、虚证 即正气虚弱所产生的证候。多系久病之后,各种生理功能减退而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蘼、身疲乏力、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舌净无苔、脉细无力等。治疗宜用补法。

注意:

1.辨虚证须结合具体脏腑及气血、阴阳、才能指导治疗。如脾虚宜健脾,气虚宜补气,阴虚宜滋阴等。

2.虚证常与寒证或热证同时存在,因阳虚生寒(即各种生理功能减退),故阳虚多兼寒象(虚寒证);又阴虛生热,即阴虚液少则阳气偏盛而化热,故阴虚多兼有热象(虚热证)。

3.相对地说,久病多虚证,老年人患病也多虛证。

二、实证 主要系指病邪过盛所产生的证候。但病邪过盛,人体必将增强其机能代谢活动以抵抗病邪,故实邪往往表现在两方面:病邪过盛,如痰饮、水湿、瘀血、食积、虫积等;机能亢盛,如精神兴奋、声高气粗、高热面赤、腹满痛而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厚腻、脉洪有力。治疗实证宜用清法或下法。

注意:

1.辨实证须结合具体脏腑及气血、阴阳,以便指导治疗,如气实(气郁、气滞)则行气破气,血实(郁血、瘀血)则宜活血化瘀或破血。

2.“热”也属机能代谢亢盛的表现,故实证常与热证同时存在(实热证)。

3.相对地说,新病多实证,壮年人患病也多实证。

=======================================================================
表、里 表里是指病位的深浅。如皮肤、肌肉、经络等为表,五脏六腑属里。

一、表证 外邪侵犯体表,表现为怕冷、发热,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四肢关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等即为表证。治疗宜用汗法或宣透法。

根据外邪性质及机体强弱不同,常把表证分为表寒与表热。

表寒证:怕冷重,发热轻,无汗或少汗,舌不红,口不渴,脉浮紧。治宜辛温解表。

表热证:发热重,怕冷轻,舌红,脉浮薮。治宜辛凉解表。

注意:

1.肺合皮毛,外邪侵犯体表,易同时犯肺,故外感初期常见鼻塞、咳嗽等症状。治疗时注意宣肺。

2.皮肤病(疮疡、肿毒、癣类)虽也在表,但属外科范围,中医称为“外证”,应与表证相区别。

3.在治疗原则上,表证兼有里证者,或先解表,然后治里,或表里同治;体虛或年老有表证者,宜在解表之中注意扶正。

  二、里证 表示病变部位在五脏六腑。凡病邪由表入里,累及脏腑,或某种病因直接引起脏腑发病者,均属里证(可参阅后述寒热、虚实)。

注意:

1.里证有寒、热、虚、实之分,辨证时必须首先辨明。

2.里证症状是五脏六腑病变的反映,里证究竟表现在哪一具体脏腑,尚须结合脏腑辨证进行诊断,以便指导治疗。

三、半表半里证 病邪已离开表,尚未入里而在表里之间,出现寒热往来(一阵冷、一阵热);胸肋满闷,心烦欲呕或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症状者,称为半表半里证。治疗宜用和解法。

================================================================

肺胃阴伤

临床表现:身热不甚,干咳不己,口舌干燥而渴。

此为燥热灼伤肺胃津液所致。胃津伤,则口舌干燥而作渴,肺津伤,则咳嗽不己而无痰。

治法:滋养肺胃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汁饮。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沙参9克、玉竹6克、生甘草3克、冬桑叶4.5克、麦冬9克、生扁豆4.5克、花粉4.5克。

本方以沙参、麦冬、花粉、玉竹滋养肺胃津液为主,扁豆、甘草以和养胃气,桑叶以清泄邪热。

五汁饮(《温病条辨》):梨汁、茡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

临床斟酌多少,和匀冷服,不喜冷服者,可隔汤吨温服。

本方纯属生津养液之品,用于津伤而邪热不甚者,最为适宜。如属津伤而邪热甚者,应合于清热方中使用。

=========================================================

  • 首页
  • 入门
  • 养生
  • 医话
  • 医趣
  • 药趣
  • 胃病
  • 典籍
  • 垂教
  • 争鸣
  • 验方
  • 针灸
  • 肿瘤
  • 拾贝
  • 医改
  • 标签
  • 管理
  • 作者

邪在营血(燥伤肺络)

邪在营血(燥伤肺络) 临床表现:初起喉痒干咳,继则咳甚而痰粘带血,胸肋牵痛,腹部灼热,大便泄泻。 本证为肺燥肺热,伤及肺络。由于初起燥热伤肺,故喉痒干咳。继则燥热化火,热伤肺络,所以痰粘滞血而胸肋牵痛。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中之燥邪下移肠道,故腹部灼热而大便泄泻。 治法:清肺止血,滋阴润燥。 方药:阿胶黄芩汤。 阿胶黄芩汤(《通俗伤寒论》):阿胶9克、黄芩9克、甜杏仁、生桑皮各6克、生白...

博客作者:张斌(江西遂川) | 关键词:邪在营血 营血 燥伤肺络 肺络 中医基础 辨证论治 | 分类:中医入门 | 浏览:130 | 阅读全文 >>>

肺燥肠闭的辨证论治

肺燥肠闭 临床表现:咳嗽不爽而多痰,胸腹胀满,大便秘。 本证表邪已解,但肺津受燥伤,气不宣扬,故干咳不爽。燥热伤肺,输布失职,则津液停聚而咳嗽多痰。肺不布津,大肠失于濡润,则糟粕停聚而为便秘腹胀。 治法:肃肺化痰,润肠通便。 方药:五仁橘皮汤(《通俗伤寒论》):甜杏仁9克(打碎)、松子仁6克、郁李仁12克、原桃仁6克(杵)、柏子仁9克、橘皮4.5克(蜜炙)。 方中松子仁、郁李仁、桃仁...

博客作者:张斌(江西遂川) | 关键词:肺燥肠闭 肺 肠 中医基础 辨证论治 | 分类:中医入门 | 浏览:95 | 阅读全文 >>>

肺胃阴伤的辨证论治

  肺胃阴伤 临床表现:身热不甚,干咳不己,口舌干燥而渴。 此为燥热灼伤肺胃津液所致。胃津伤,则口舌干燥而作渴,肺津伤,则咳嗽不己而无痰。 治法:滋养肺胃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五汁饮。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沙参9克、玉竹6克、生甘草3克、冬桑叶4.5克、麦冬9克、生扁豆4.5克、花粉4.5克。 本方以沙参、麦冬、花粉、玉竹滋养肺胃津液为主,扁豆、甘草以和养胃气,桑叶以...

博客作者:张斌(江西遂川) | 关键词:肺胃阴伤 中医基础 辨证论治 | 分类:中医入门 | 浏览:80 | 阅读全文 >>>

燥干清窍的辨证论治

燥干清窍 临床表现:耳鸣,目赤,龈肿,咽痛。 此证为上焦气分燥热扰及清窍所致。盖咽喉为肺胃之门户,牙龈为阳明经脉所络,燥热随经上干,所以咽痛、龈肿,清窍受扰,故耳鸣、目赤。 治法:轻清宣透。 方药:翘荷汤。 翘荷汤(《温病条辨》):薄荷4.5克、连翘6克、生甘草3克、黑栀皮4.5克、桔梗6克、绿豆衣6克。 方中薄荷辛凉以清头目,连翘、山梔、緑豆衣以清燥火,甘草、桔梗以利咽喉,为辛凉...

博客作者:张斌(江西遂川) | 关键词:燥干清窍 中医基础 辨证论治 | 分类:中医入门 | 浏览:40 | 阅读全文 >>>

邪在肺卫(温燥、凉燥)辨证论治

邪在肺卫(温燥、凉燥) (一)温燥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舌红苔白,右脉数大。 本证为温燥初起,邪袭肺卫所致。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为燥热在表之象。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是燥热侵肺肺,肺津受伤的表现。舌红苔白,右脉数大,更为燥热在肺卫的明证。 治法:辛凉甘润,轻透卫邪。 方药:桑杏汤。若感燥而咳嗽,其病情较轻浅的,宜用桑菊饮轻透肺...

博客作者:张斌(江西遂川) | 关键词:邪在肺卫 温燥 凉燥 辨证论治 | 分类:中医入门 | 浏览:42 | 阅读全文 >>>

秋燥

秋燥 秋燥是发生于秋令的外感热病。初起邪在肺卫而有津液干燥的见证,如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现象,是其特点。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生,是感受秋令燥邪而成。燥邪有温燥与凉燥两种不同属性,这主要是秋天气候有偏寒或偏热的变化所致。愈根初说:“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凉燥,较严冬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较暮春风温为重”...

博客作者:张斌(江西遂川) | 关键词:秋燥 中医基础 辨证论治 | 分类:中医入门 | 浏览:33 | 阅读全文 >>>

邪入营血的辨证论治

邪入营血 临床表现:发热烦燥,澹语神昏或发斑疹,便血,舌红绛,脉细数。 湿热郁而化火,由气入营,内传心包。从而发热不退,烦燥不安,渐至澹语神昏,或发斑疹,此为热入营分,热势炽盛,与风温传入营血的辨证和治法大致相同,但湿温挟有痰浊而神昏谵语者,则以着重豁痰开窍略有区别,如热入血分,肠中络损而大便下血,病势急剧,必须引起重视。舌红绛,脉细数,为阴液大伤,热在血分之象。 治法:凉血滋阴,清心解...

博客作者:张斌(江西遂川) | 关键词:邪入营血 中医基础 辨证论治 | 分类:中医入门 | 浏览:61 | 阅读全文 >>>

邪恋气分的辨证论治

邪恋气分 临床表现:发热汗出不解,朝轻暮重,或发白痞、胸闷、恶心呕吐,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溏泻,舌苔白或舌边尖红苔黄腻,脉濡缓或濡数。 湿热为薰蒸粘腻之邪,最难骤化,蕴蒸于阳明气分,故发热汗出而不解。热势缠绵,可以蒸发白?,在白?透露之前,烦闷、恶心往往加剧,此为邪欲发泄之象。由于湿遏热伏,气机失于宣畅,故胸闷。口渴不欲饮,湿偏重者则喜热饮。邪浊上逆,胃气失降,故恶心呕吐。湿热下....

博客作者:张斌(江西遂川) | 关键词:邪恋气分 中医基础 辨证论治 | 分类:中医入门 | 浏览:59 | 阅读全文 >>>

邪在卫分的辨证论治

邪在卫分 临床表现:身热不扬,恶寒,头痛身重,倦怠乏力,胸脘痞闷,或有咳嗽,口不渴,小便黄短,苔白腻,脉濡缓。 湿温初起,湿郁于表,卫气不宣,故见恶寒发热。热为湿遏,故发热一般不高。湿阻清阳则头痛。湿性重着,阻于经络,则身重、倦怠。湿邪阻滞脾胃则脘闷不饥。肺气受其阻遏故见胸痞,咳嗽。舌苔白腻,口不渴,脉濡缓为湿热郁蒸之象。 治法:宣气化湿,疏邪泄热。 方药:三仁汤(方见中焦湿热证)加减...

博客作者:张斌(江西遂川) | 关键词:邪在卫分 中医基础 辨证论治 | 分类:中医入门 | 浏览:32 | 阅读全文 >>>

湿温

湿温 湿温是感受湿温病邪所发生的外感热病,多发生于夏秋之交,多雨潮湿的季节。初起以发热、恶寒、头重、身痛、胸脘痞闷等为主症,本病的特点是发病较缓,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现代医学的伤寒、副伤寒多属湿温范围。夏季流感、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等某些类型,也可按湿温论治。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与热相合,蒸蒸难解,所以湿温病程较长,往往缠绵难愈。 湿温证总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由于脾胃功能失常,运...

博客作者:张斌(江西遂川) | 关键词:湿温 中医基础 | 分类:中医入门 | 浏览:46 | 阅读全文 >>>
分页:? 12345678910111213?

网站分类

  • 临床医话 (31)
  • 名医趣事 (28)
  • 中医养生 (14)
  • 中医入门 (124)
  • 中药趣闻 (124)
  • 典籍文摘 (95)
  • 基础文摘 (0)
  • 名医垂教 (53)
  • 百家争鸣 (58)
  • 验方集锦 (10)
  • 中医针灸 (139)
  • 肿瘤探讨 (26)
  • 博海拾贝 (38)
  • 闲话医改 (13)
  • 胃病专栏 (104)

文章归档

  • 2015 January (46)
  • 2014 December (22)
  • 2014 November (13)
  • 2014 October (37)
  • 2014 September (85)
  • 2014 August (274)
  • 2014 July (64)
  • 2014 June (113)
  • 2014 May (103)
  • 2014 April (28)
  • 2014 March (13)
  • 2014 February (4)
  • 2014 January (10)
  • 2013 December (17)
  • 2013 November (28)

TAGS列表使用

  • 中医基础 (122)
  • 人体穴位 (110)
  • 辨证论治 (88)
  • 中医典籍文摘 (75)
  • 慢性胃炎 (66)
  • 传说 (41)
  • 中医 (39)
  • 名医 (31)
  • 歌诀 (28)
  • 脉诊 (27)














====================================================================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藏家486 关注

文章收藏:21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