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皮色分辨十法

风的方向

收藏于 : 2019-06-13 09:17   被转藏 : 1   

有真籽料,就会有假的籽料。真籽料价值越高,假籽也就越泛滥。现在市场上出现的籽料不少,但是真品与赝品掺杂,鱼目混珠,真正的漂亮子料连百分之一都不到。而造假者手段之高超,内行人也连呼上当而不自知,但无论如何造假,总还有让人识破的地方。下面藏玉再讲一些识别假皮的一些方法。

如果你想鉴定玉器、藏友交流可以搜索 icangyu2(藏玉个人2号)添加。如果您已经添加藏玉个人号,请不必重复添加。


和田玉籽料的皮色属于一种次生色,它是因受到外界矿物质的沁入,而在玉料表面形成各种鲜艳的皮色,使得籽料更具一种神秘感。皮色的真假要用一些系统的方法来进行区分。

1、了解籽料的形成规律


皮肉一体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观察籽料的形成是否符合自然规律,籽玉表面能着色是因为籽料在形成过程中周边存在着色的条件,当有了着色条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籽玉与其周边的物质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一方面和水接触形成饱和稳定的结晶水,碰撞又使结构松散的脱落,保留下来的形成了网状的分子结构,在这两方面影响之下日积月累,分子的形式和结构更加致密,形成了内敛的效果,这也是籽料区别于山料的关键所在。

另一方面着色物质也对籽玉进行扩散,周边着色物质的多少和时间决定扩散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玉质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不能说的光白籽由于玉质好而幸免于着色,藏玉认为只是着色的条件相对不充分。

2、看籽料的退色


按以上的推理籽料着色后随着周边环境的变化存在反复着色的可能,这当中也就存在退色的可能。退色——当着色籽料在变化后的环境中不具备着色条件后,依然按扩散的原理存在退色的过程。

被着色的玉质结构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这部分处于表面的结构被一定破坏的玉质会首先脱离玉体,会形成一定的洼面,按这个就能判断皮色的真假,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个别籽料在进化过程中也存在特殊性,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3、看色泽


色泽艳丽,过于妖艳,华而不实

籽料假皮有几个特征:色泽艳丽,或者色泽沉闷,色调单一,色调浮于表面。染色皮刚开始会表现过于艳丽,后期,经过时间蹉跎,色素发生变化逐渐退却,所以表现为沉闷。有的染出来色调很单一,如同水彩画,没层次感。而还有一些,色素则直接浮于表面,不入肉。


进入褪色期的假皮,色泽沉闷,木讷


4、看色系


仔料拿在手上,在正常灯光或日光下看,远看、近看色系都不变,属于温润、柔和的白。山料在正常灯光或日光下看,近看时白度正常,拿远看则有点偏蓝或青色系的感觉,尤其和仔料样本放在一起,利用这个方法相比较时,近看、远看,可以看出差异。

5、看色根


这些斑斑点点的,为点状色根

籽料皮子,不管色泽如何,基本上都有根,这些是N多年沉淀出来的,并非那些造假者十天半月就能做出来。当然,不一定木有色根的就是假皮子。

6、看皮沁


籽玉的皮沁也是和田玉的有效组成部分,因此也具有和田玉所有的特性,包括最基本的玉质感,若皮色干枯,皮子很“死”,皮肉有分离感,皮沁缺少了玉质感和儒润感,自然是看假,真皮色即便是刚出土的也没有这种现象。

7、色在皮下


假色,浮于表面

成熟度高的皮色最直接地表现是色在玉下,即籽料玉天然着色后,在自然界冲刷与风化中表面的皮色存在一个脱落的过程,结果就是最表面的皮色会脱落,于是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无着色的玉。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色在玉下,若很明显缺少了这过程,皮孔里沉积着的色都没有脱落,色浮于表面、色凝凹处看假,即使不是假的意义也不大。

8、看汗毛孔


汗毛孔的真与假是鉴别真假籽料的重要一点。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这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籽料非常有效。随着造假技术的发展汗毛孔也有真与假,区分真假就要多看多总结,除了掌握前面说的第二条即皮孔与肉质的对应关系外,还要观察皮孔的分布是否有时间的历程,自然的皮孔的独立性强,孔与孔之间绝大部分是独立和无序的,不会形成定向的走势,否则看假。

市场上很多用山料冒充的籽料,是把山料甚至青海料、俄罗斯料、岫玉料的下脚料小块,放入滚筒机内滚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后再染假皮冒充。滚筒料的区别较为简单,我们可以用“汗毛孔”现象辨别。因为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但如果只看毛孔的话,还要注意那些本就是籽料但皮色进行过造假的籽料。


细看,在反光下我们可以看到皮表上有一些细长的擦痕


9、看皮孔与肉质的对应关系

籽料玉的皮孔与玉质是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并且皮色过渡自然,比如玉籽细腻浑厚处皮孔应该细小致密,如果皮孔和玉质没有合理地对应关系,就看假。而这种皮孔与肉质的对应关系大家可以多观察。


汗毛孔的区别

看毛孔时还需要注意看是否符合自然规律。比如说正常情况下,料子细,一般毛孔就细。料子松,毛孔一般就粗大。三五克的小籽,一般毛孔就细。大块的料,毛孔一般就粗点。白玉河现河流中出产的料,毛孔细一点。故河道的料,毛孔一般就粗一点。

10、看裂隙


明显的水草纹,这种色根。造假者是永远造不出来的

金属盐与仔玉长期接触, 沿浅裂隙向两边与仔玉的纤维状结晶体之间发生物质交换,形成带有毛刺状的水草状侵染,这是时间的印记,最细小的裂子,都会努力钻到底,一旦有裂子上有皮,就基本都沁到底,尤其细腻的料,很清楚,外面没什么皮,要有就只有钻在裂子里面才有机会渗透。外面一方面不容易渗透,另一方面外面容易被水和沙磨掉,于是这种侵染潜伏在裂隙两边的玉皮之下。对于成品玉雕件要注意观察籽的完整性,因为此种现象山流水料和极少数山料也存在。

此外无疆无裂的料,一般都很难形成大面积的原皮,一般都是那种星星点点的着皮。

僵造假


对于籽料,很多都带有僵,由于僵上容易着色,做假者也就变着法想尽办法来做色了,其实藏玉感觉这个比较容易区分真假,关键就是观察和测试一下带僵部分与玉的硬度差异,再按照自然界中玉石着色的的规律就能进行区分出真色与假色来,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自然界中很少见的僵色重,即籽料带僵部分的色重于玉肉的皮色。僵的硬度和致密度比玉肉表面大,表现出籽料带僵的部分颜色相对较深,颜色较集中地沉积僵中,原因是带僵的部分硬度和致密度相对玉肉部分更好,所以在自然进化中尤其是在水里脱落的速度小于颜色的沉积速度,并且带僵部分沉积下来的色也较玉肉部分沉积的色更难于脱落,于是形成籽料的僵的部分颜色深。

二、绝大部分带僵籽的僵上不着色或者色轻,籽料带僵部分的硬度和致密度相对于玉肉部分小。这种情况下虽然在僵上皮色较玉肉表面形成的快,但在水里僵脱落的速度也较玉肉表面更快,所以有僵的部分皮色反而少于没有僵的地方,绝大部分的带僵籽料的僵上基本没有着色。

三、绝大部分带僵籽中僵与玉混和部分着色最重,原因是此部分是玉和僵结合处,由于分子间的扩散,硬度和致密度是整个籽中最好的部分,因此此处的着色脱落是最慢的,如果玉上着色了,那此处的色就应该是最重的。

四、带僵的料子,大部分僵的位置都是白色,若僵直接是深色的,假的可能较大。

玉友们手中如果有带僵皮色籽料就可以对照以上四点来进行观察与试验。

石皮造假


“玉包石”

石皮造假也有高端的技法。是用真的河道里的鹅卵石,镶嵌一小块籽料原石进入其中,造出假的天窗。让购买者以为内里都是天然玉石,其实只不过是石头中放入一小块又用抹水泥石灰等方式将其封闭制造出来的假石包玉。对于喜欢赌玉的藏友们来说这一点需要多加注意。


由于带皮籽料的高额回报率使得做皮技术在短短的十年间得到飞速的发展,只要籽料还有市场,造假皮的人就不会停止,逼真的假皮在源源不断的从流水线上下来,而且逼真程度越来越高,唯一的不同就是残留在早期玩玉人内心对天然皮色的那点记忆。藏玉很怀念以前玉料市场的纯净时代。

这里藏玉说明的是,假皮假籽料在形式或是方式方法上做假的程度不同并且多种多样,在实践过程中假的会有成千上万种的形式。所以必须强调要多看实物,或细看图片,从中来慢慢的领会,每个人都是从小白走过来的。这是一个过程,过程有可能比较漫长,但要耐得住性子,且不可操之过急。玩玉贵在天然,收藏一块没有经过任何人为加工的玉料,哪怕是俄料青海料,都要比收藏一块做皮染色加强皮的和田玉更有意义!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风的方向 关注

文章收藏:4721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