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比干的世界》第13章 武周克殷 第6节 三监之乱

我是谁

收藏于 : 2019-06-11 11:17   被转藏 : 1   

6  三监之乱

武王死后不久,周朝爆发了三监之乱。

三监之乱是西周初期殷商王畿地区(今河南淇县,一说今河南安阳市附近)的三位西周分封诸侯联合殷商王子武庚发动叛乱的事件。

三监的地域,一般认为,殷商后期的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下同)以北地区为邶;朝歌以南地区为鄘;朝歌以东地区为卫。

周人取得了全国政权后,根据当时人们“灭国不绝祀”的信仰,保留殷人的祭祀。周武王把帝辛的儿子武庚封在殷商故都朝歌,分朝歌王畿为三部分,又安排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驻守在朝歌周围的卫、鄘、邶三国,监督殷商遗民以防其造反,史称“三监”。三监的最高统帅为:周公兄管叔、弟蔡叔、弟霍叔。所谓“监”,即监督殷商遗民以防其造反。武王姬发病逝,成王姬诵继位,二叔周公姬旦摄政,老三管叔和老五蔡叔怀疑老四姬旦的作为不利于幼小的成王,放话出去说老四要篡位,继而胳膊肘往外拐,扶持殷商的废太子武庚一起叛乱。

武王的弟弟中管叔最年长,按照兄终弟及的遗制,他最有资格摄政,老大不服的他认为武王的遗命被周公篡改了,加之周公制定的礼制严格限制诸侯势力,引起了武王其他诸位弟弟的不满和猜忌。《尚书·金縢》记载:“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在这种情况下,管叔、蔡叔同意与武庚联合作乱。管叔和蔡叔都是西周位高权重的大诸侯,在姬姓宗族内部也是一呼百应的主儿,周王朝面临严峻的形势。周公姬旦率军东征,所向无前,一口气儿地诛武庚,杀管叔,流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迅速平定了三监之乱,震动朝野和西方蛮夷,一举定乾坤。

武庚系和三监系覆灭后,周公乘胜继续东征,一路穷追猛打,周朝的声势达于长江以南。《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江南。”

从这一条记载看,周公东征以前,长江以南及东夷的广大地区还在已经亡国的殷商的势力范围内,东夷的叛乱是反抗周朝的统治,至于武庚失败后为什么不逃往祖籍所在的东夷却逃往北狄,从而被周公擒获诛杀,想必另有隐情。

三监之乱后,周王朝将全国兵力分为三部分:殷八师、成周八师和西六师,以保卫周王朝全境。殷八师驻在殷商故都朝歌,主要用来对付殷人和殷人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铁杆盟友东夷;西六师驻守西土,拱卫丰都、镐京的宗周祖地;营建东都雒邑后,成周八师驻守在雒邑,以保卫成周。

为控制东方,威服南土,周公秉承武王遗志,“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周公先是定鼎于郏鄏(今洛阳市内郏鄏陌),在当地建造雒邑。这里地处天下之中,是伊、洛、瀍、涧四水流经之地,土地宽平,千里沃野,是天然的粮仓,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西起周原,东至雒邑,即渭、泾、河、洛一带皆为周的王畿之地。西边以镐京为中心,是周人发祥地,称为“宗周”;东边以雒邑为中心,是周王朝统治东方的重心,称为“成周”。

三监之乱后,周王朝把殷“顽民”迁到成周雒邑,严密监视。瀍水西岸修建王城,是周王朝会诸侯的东都。驻在雒邑的成周八师,东可以控制东方各诸侯国家,西可以拱卫宗周,南可威服淮夷,北可扼幽燕。雒邑成为周王朝的东都,对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并取得东征胜利,连根消灭了殷商王朝的境内残余势力,扩大了东方疆土。周公、成王、康王时期是西周王朝稳定发展时期,“刑错四十年不用”,史称“成康盛世”。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我是谁 关注

文章收藏:4614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