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题选编 (30)

让你心动 关注

收藏于 : 2019-04-09 10:32   被转藏 : 1   


 

(三六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

    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陴:城墙),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选自《宋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姓怙势持官府             怙:依仗、凭借

B.阴结党欲为内应             阴:阴谋

C.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       终始:偏义复词,到最后

D.焚香南向拜舞               南向:面对南方

2.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说明张克戬为人刚直、视死如归品质的一组是(   

①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        

②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  

③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     

④皆泣不能仰视。

⑤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

⑥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④⑤⑥    D.①②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克戬担任吴县县令期间,一改过去县令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向来飞扬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认可,被授予卫尉丞官职。

B.张克戬知汾州期间,金兵包围了太原,并派将领银朱孛堇来攻打汾州。张克戬尽全力抵御敌人,先杀了城里的内应;然后出奇兵扰乱敌人,烧毁敌人营寨的栅栏,敌人畏惧退去。

C.在太原被围、汾州危急的情况下,张克戬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暗中派遣使臣送劝降书,张克戬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

D.张克戬在保城无望的情况下,给朝廷写了上表给家人留了遗书,城破后穿朝服自杀身亡。张克戬死后,金人很佩服他,将他礼葬于后园,并拜祭致礼,为他立庙。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

   答:                                                                                                                                     

2)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

   答:                                                                    

3)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

   :                                                                              

参考答案

1B(阴:暗地里、暗中)

2A(②陈述克戬从弟;④百姓为之感动;⑥为后人敬重、景仰。排除这三项)

3C(事件的前提应在太原沦陷后,而不是在太原被围时。“暗中”也属无中生有)

4.(1)蔡京第二次执掌朝政,跟张氏结怨,因为小事就罢黜了张克戬的官职。(修怨、以、黜 

  2)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帅、却、讫)

  3)张克戬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手写下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家人)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缒下去,让他拿着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度、草、缒 

参考译文:

张克戬,字德祥,是侍中张耆的曾孙。考中进士后,做过河间县令,吴县知府。吴县是浙江的大城镇,民风骁悍,喜欢争夺,大姓人家依仗势力把持官府的行为。以往做县令的总是沿袭老规矩谨慎处事,都想做到在任职期间不生事端,能够侥幸离开罢了。张克戬到任后,依靠法律进行彻底制裁,奸猾之人大为收敛。使者把这种情况报告给朝廷,朝廷召见并授官卫尉丞。当初,张克戬堂弟张克公做御史,曾弹劾蔡京。蔡京第二次执掌朝政,跟张氏结怨,因为小事就罢黜了张克戬的官职。

宣和七年八月,张克戬做汾州知府。十二月,金兵进犯黄河以南,包围了太原。太原距离汾州只有二百里地。金兵派遣大将银朱孛堇前来攻打汾州,放纵士兵四处掠夺。张克戬尽全力阻击抵御敌人。有几十个燕人事先进城隐藏在城下,私下里勾结打算作为内应,张克戬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处死。张克戬多次挑选精悍的士卒骚扰敌营,出其不意焚毁敌兵营寨栅栏,金兵畏惧就撤兵了。张克戬凭功被加封为“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再次进逼汾州城。守将麻世坚在半夜里夺关出城,逃跑了,通判韩琥接着也阵亡了。张克戬召令士兵和百姓说:“太原已经陷落,我本来就知道汾州城会灭亡呀。但是从道义上讲,我不忍心辜负国家、辱没祖先,我愿意跟这座城池共存亡,以此来表明我的气节,各位还是自己作打算吧。”士兵和百姓都哭泣着不能仰脸看(张克戬),异口同声回答说:“您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愿意尽死力听从您的命令。”张克戬于是更加严格约束士兵,谨慎防守。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张克戬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金兵攻占了平遥,平遥是汾州大镇,长久与金兵对抗,已经首先陷落了。金兵又胁迫介休、孝义诸县,使之投降。金兵占据了汾州南面二十个村庄,准备制作攻打汾州城的器具。金兵派遣两位使臣拿着书信劝降张克戬,张克戬连看都没看就烧掉了。张克戬详细阐述危急艰苦的情况,招募壮士从小道逃出上报朝廷,最终没有获得朝廷的答复。十月底,金兵增加上万骑兵前来攻打汾州,形势极为迫切。汾州城里有十个人散布投降的话,张克戬斩杀了他们示众。各位金兵首领站在城下,张克戬临城大声痛骂,用火炮击中敌人的一位首领,那位首领当场死亡。张克戬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手写下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缒下去,让他拿着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第二天,金兵从汾州城的西北角攻入,杀死都监贾,张克戬还在率领众人巷战。金人悬赏招募能活捉张克戬的人。张克戬回家取出朝服,焚香面向南面祭拜,然后自杀,一家死了八口人。金兵将领抬着他的尸体依礼节埋葬在后园里,设祭坛排列拜祭,并为他修了一座庙。情况为朝廷所知,朝廷下诏封赠张克戬为康殿学士,赠送银子三百两、绢五百匹,并在乡里张榜颂扬。绍兴年间,谥号“忠确”。

(三六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日“圣童”。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例上言,秋毫无私。慰抚吏民,蜀人大悦。

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孤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日:“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帝闻,良久叹息。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节选自《后汉书》)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具船欲遁去                     暗地

B.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              拜访

C.赏罚必信                          诚信

D.其仁以惠下                       施恩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汉从之,乃示弱挑敌          B、见堪志操,常嘉焉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于是余有叹焉

C、成都既拔                     D、郡界以静

   君既为府吏                       汝殁以六月二日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张堪虽出生于名门望族,不过从小就成了孤儿,尽管如此,他却把先父留下的数百万家财送给兄长的儿子。

B.张堪先是帮助吴汉打败公孙述,后又在孤奴开垦荒地,指导百姓致富,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较为突出的才能。

C.张堪能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在关键时候帮助吴汉出谋划策,进驻成都后安抚人心,受到百姓官吏的称赞。

D.张堪不贪慕钱财,不以权谋私,解甲去职时乘坐的辕车断折,显露出来的全是粗布被囊而已,确令人钦佩。

4.将原文划线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

译文:                                                                     

2)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

译文:                                                                      

3 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译文:                                                                     

5.本文叙述了张堪的生平简历和军事政治等方面的事迹,联系全文,突出表现了他什么样的个人品质?

答:                                                                       

参考答案

1.B(到,前往)

2.CA,副词,于是,就;副词,竟。B,代词,代张堪;语气词,也作兼词讲。C,时间副词,已经,或“……以后”。D,连词,因而;介词,在。)

3.D(错在“乘坐的辕车断折,显露出来的全是粗布被囊而已”,原文说的是乘坐的只是一辆断辕的破车,车上只有布被包袱而已。)

4.1)张堪听说后,赶紧前往拜见了吴汉。陈说公孙述必败,不应退兵的计策。

2)(他率领军队)追捕奸险狡猾的人,功劳赏罚非常分明,官吏百姓都乐意为他所用。

3 正准备征召张堪,张堪不幸病逝。刘秀为他深深地哀悼、叹息,下诏书褒扬(他的功绩),并赏赐布帛100匹。

5.本文突出表现了张堪清廉不贪的个人品质。(解答本题,应结合全文始终,紧扣“个人品质”理解分析。大意如此即可)

(三七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张嶷字伯歧,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夫人得免。由是显名,州召为从事。建兴五年,丞相亮北住汉中,广汉绵竹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掠吏民,嶷以都尉将兵讨之。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斩慕等五十馀级,渠帅悉殄。寻其馀类,旬日清泰。拜为牙门将,属马忠,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辄有筹画战克之功。

    初,越西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上县,去郡八百馀里,其郡徒有名而已。时论欲复旧郡,除嶷为越西太守,嶷将所领往之郡,诱以恩信,蛮夷皆服,颇来降附。北徼捉马最骁劲,不承节度,嶷乃往讨,生缚其帅魏狼,又解纵告喻,使招怀馀类。表拜狼为邑侯,种落三千馀户皆安土供职。诸种闻之,多渐降服,嶷以功赐爵关内侯。

    、台登、卑水三县去郡三百馀里,旧出盐铁及漆,而夷徼久自固食。嶷率所领夺取,署长吏焉。嶷之到定,定率豪狼岑,木王舅,甚为蛮夷所信任,忿嶷自侵,不自来诣。嶷使壮士数十直往收致,挞而杀之,持尸还种,厚加赏赐,喻以狼岑之恶,且曰:“无得妄动,动即殄矣!”种类咸面缚谢过。嶷杀牛飨宴,重申恩信,遂获盐铁,器用周赡。

    在郡十五年,邦域安穆。屡乞求还,乃征诣成都。民夷恋慕,扶毂泣涕。嶷至,拜荡寇将军。魏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卫将军姜维率嶷等因简之资以出陇西。既到狄道,简悉率城中吏民出迎军。军前与魏将徐质交锋,嶷临陈陨身,然其所杀伤亦过倍。南土越西民夷闻嶷死,无不悲泣,为嶷立庙,四时水旱辄祀之。

                                    (选自《三国志·蜀书》)

1下列各句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县长捐家逃亡    捐:捐献。     

B克期置酒        克:约定。

C署长吏焉        署:安排。     

D器用周赡        赡:丰富。

2下列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张嶷使用“恩信”手段的一组是

①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            ②蛮夷皆服,颇来降附 

③又解纵告喻,使招怀馀类          ④使壮士数十直往收致 

⑤厚加赏赐,喻以狼岑之恶          ⑥嶷杀牛飨宴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先主定蜀时,张嶷是县功曹,因在战乱中救助县长大人而闻名,被召为州从事。在讨伐山贼张慕时,他巧用计策全歼盗贼头目,使州内太平无事。

B.原先的越西郡,一些少数民族经常反叛,杀了几任太守,所以后来的太守不敢到郡内办公,故而越西郡形同虚设,后来派张嶷当越西太守。

C.张嶷在治理越西郡和夺取那里的盐铁之利时,都采取了宽猛相济,恩威并用的手段,使少数民族依附,而且获取了经济利益。

D.张嶷到了狄道县,与魏将徐质交战,因为敌人的力量超过他的一倍,最终寡不敌众,阵前身亡,越西人民听说张嶷死后,没有不悲痛哭泣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嶷将所领往之郡,诱以恩信,蛮夷皆服,颇来降附。

译文:

2)定莋率豪狼岑,槃木王舅,甚为蛮夷所信任,忿嶷自侵,不自来诣。

译文:

参考答案

1A(捐:抛弃。)

2D(①是用欺骗手段。②是用恩信的效果。④属于采用武力。)

3D(“敌人力量超过他一倍”错,是张嶷杀死的敌人比自己的损失大一倍。)

4.(1)张嶷率领所统领的人马前往越西郡,以恩情信义诱导他们,当地的少数民族全都信服,很多人都来降顺。

2)定莋的首领狼岑,槃木王的舅舅,很受少数民族人信任,他们怨恨张嶷侵夺自己的利益,因此他们自己不来拜谒。

【参考译文】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他成年后担任县功曹。刘备平定蜀郡的时候,山中的盗匪攻打县城,县长弃家出逃,张嶷冒着生命危险救劝保护县长夫人,夫人才免遭劫难。张嶷从此扬名,州府征调他担任从事。建兴五年,丞相诸葛亮向北驻扎在汉中,广汉的绵竹山中的盗贼张慕等人抢夺军用物资,劫掠官吏百姓,张嶷以都尉的身份率兵征讨他们。张嶷估计他们听到风声后会四散而逃,难以在交战时抓到他们,就假装与他们和睦相亲,约定时间安排酒宴。酒喝得尽兴时,张嶷亲自率领手下人砍下张慕等五十多人的首级,盗贼的头目全被消灭。张嶷又搜寻盗贼的残余,仅用十天,那里就太平无事了。张嶷被任命为牙门将,隶属马忠,不论向北征讨汶山叛乱的羌民,还是向南平定四个郡少数民族的边民,总是有张嶷出谋划策、征战取胜的功劳。   

    当初,越西郡自从诸葛亮征讨高定之后,叟、夷多次反叛,他们杀死太守龚禄、焦璜,从这以后太守不敢到郡治,只住在安上县,距离郡治八百多里,越西郡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当时的舆论要求恢复旧时的郡治,刘禅就任命张嶷为越西太守,张嶷率领所统领的人马前往越西郡,以恩情信义诱导他们,当地的少数民族全都信服,很多人都来降顺。越西郡北界的捉马最勇猛强劲,不接受官府的管理和调度,张嶷就前往征讨,活捉了他们的首领魏狼,又释放他并晓以利害,使他招聚和安抚其余的人。张嶷呈表任命魏狼为邑侯,部族的三千多户人全都安守乡土,供奉自己的职守。各部族听说了,多数逐渐归顺,张嶷因功被赐爵关内侯。

    、台登、卑水三个县距离郡治三百多里,从前出产盐、铁和漆,而当地少数族很久以来就自己垄断享用。张嶷带领所统辖的人把盐、铁业和漆业夺取过来,安排由长吏掌管。张嶷来到定时,定的首领狼岑,木王的舅舅,很受少数民族人信任,他们怨恨张嶷侵夺自己的利益,因此他们自己不来拜谒。张嶷派了几十个身强力壮的人径直前去抓捕狼岑,把他们鞭打致死后,又抬着他们的尸首送回他们的部族,对部族的民众则给予重赏,告诉他们狼岑的罪恶,并且说:“不要轻举妄动,乱动的话马上杀死!”部族的人们全都自己捆绑自己表示谢罪。张嶷杀牛大锣酒宴,重申恩德信义,于是得到盐铁专利,器物和用品都很充足。   

    张嶷在越西郡十五年,境内安定和睦。他多次请求调回,才被征召回到成都。当地百姓爱慕并且留恋他,扶着车子流泪送别,张嶷到成都以后,刘禅任命他为荡寇将军。魏国狄道县长李简写密信请求降顺,卫将军姜维率领张嶷凭借李简的资助发兵出陇西。到达狄道以后,李简就带领城中全体官员和百姓迎接蜀军。在到达狄道之前蜀军和魏将徐质交战,张嶷在战场上死亡,但是他杀死杀伤的敌人也超过自己损失的一倍。南方越西郡的百姓听说张嶷死了,没有不悲哀哭泣的,他们为张嶷建了庙宇,每逢四季和水旱灾害时总是祭祀他。

(三七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张巡

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潮闻玄宗已幸蜀,复以书招巡。有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白巡,以兵势不敌,且上存亡不可知,不如降贼。巡阳许诺。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士心益劝。

城中矢尽,巡缚稿为人千余,被以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知其稿人;得矢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潮军大乱,焚垒而遁,追奔十余里。潮惭益兵围之。

巡使郎将雷万春于城上,与潮相闻,贼弩射之,面中六矢而不动。潮疑其木人,使谍问之,乃大惊,遥谓巡曰:“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巡谓之曰:“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未几出战,擒贼将十四人,斩首百余级。贼乃夜遁,收兵入陈留不敢复出。

顷之,贼步骑七千余众屯白沙涡,巡夜袭击,大破之。还至桃陵,遇贼救兵四百余人。悉擒之。分别其众,妫、檀及胡兵悉斩之,荥阳、陈留胁从兵,皆散令归业。旬日间,民去贼来归者万余户。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张巡:“安史”乱起时,任真源县令,因上司投敌,他率军开往雍丘。②令狐潮:初为雍丘县令,后降安禄山。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潮闻玄宗已幸蜀           幸:特指皇帝到某处去

B巡阳许诺                 阳:假装

C贼笑不设备                备:防备

D潮惭益兵围之                  益:更加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巡有智谋的一组是( 

①巡阳许诺 

②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 

③巡缚稿为人千余,被以黑衣

④其后复夜缒人 

⑤未几出战,擒贼将十四人 

⑥遇贼兵四百余人,悉擒之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狐潮率军包围了张巡,还以书信劝降;张巡的六名将领也劝他投降,张巡设计杀了他们,士气因此大振。

B.在城中箭已用尽的情况下,张巡捆扎了千余草人,向贼兵“借”来几十万支箭,表现了他不同寻常的机智。

C.通过交锋,令狐潮很佩服雷万春和张巡的治军,并以天道称赞他们,结果遭到张巡的斥责,并被打得落荒而逃。

D.张巡有勇有谋,接连打败贼兵,而且对俘虏分别处理,恩威兼施,贼兵中的许多百姓都来归附他。

参考答案

1.D 2.B  3.C

参考译文:

令孤潮将张巡围困在雍丘,两军相互对峙四十多天,朝廷的音讯一点也得不到。令孤潮听说唐玄宗已经到蜀地去了,又用书信招降张巡。(张巡手下)有六个可以开设府署的大将,他们特意进来用兵力不够、无法与敌对抗的现实劝说张巡,并且还说皇上是死是活还不知道,不如投降敌人。张巡假装同意。第二天在公堂上摆出天子的画像,率众将士朝拜,人人都哭了。张巡将这六人拉上前,以国家兴亡的大义斥责他们,然后杀了他们,士气倍增。

城中箭都用完了,张巡将禾杆束成上千个草人,并给他们穿上黑衣,晚上用绳子拴着放到城下,令狐潮的士兵争先恐后的射向他们,很久才知道他们是草人;张巡得箭数十万只。这以后又在夜里从城墙上放下人来,贼兵觉得好笑没有防备。于是张巡派敢死队员500人,砍向令孤潮的军营,令狐潮的军队大乱,烧掉营垒逃跑,巡部追了敌军十多里。令孤潮感到惭愧,增加士兵继续围困张巡他们。

张巡派部将雷万春在城墙上与令孤潮通话,贼兵用弩射雷万春,雷万春面部中了六箭却一动不动。令孤潮怀疑看到的雷万春是个木人,于是派探子问明详情,(得知真相后)令孤潮大吃一惊,从很远的地方对张巡说:“刚才看见雷将军,才知道你的军令如山,但是你可知天意如何?”张巡对令孤潮说:“你不识人伦,怎知天意?”时过不多久,张巡派兵出战抓住贼兵将领14人,割下贼兵首级一百多,贼兵于是连夜逃跑,退到陈留,不敢再出来。

时间不长,叛贼步兵、骑兵七千多人屯集在白沙涡,张巡率部夜袭贼兵,大胜。张巡部返回到桃陵,遇上叛贼的救兵四百多人,将贼兵全部抓获,并对他们作出不同的处理,妫、檀两州的兵士和胡兵(安禄山起兵谋反地方的兵士)全部杀掉,荥阳、陈留郡被胁迫而来的兵士,全部放掉,让他们回去做自己的本业。十天里,老百姓离开贼兵前来归附的有一万多户。

(三七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张平,青州临朐人。弱冠寓单州,依刺史罗金山。金山移滁州,署平马步都虞候。太宗尹京兆,置其邸。及秦王廷美领贵州,复署为亲吏。后数年,有诉平匿府中钱物,秦王白太宗鞫之,无状,秦王益不喜,遂遣去。太宗怜其非罪,以属徐帅高继冲,继冲署为镇将。平叹日:“吾命虽蹇,后未必不为福也。”

    太宗即位,召补右班殿直,监市木秦、陇。平悉更新制,建都务,计水陆之费,以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山名)以集于京。期岁之间,良材山积。太宗嘉其功,迁供奉官,监阳平都木务兼造船场。旧官造舟既成,以河流湍悍,备其漂失,凡一舟调三户守之,岁役户数千。平遂穿池引水,系舟其中,不复调民。有寇阳拔华者,往来关辅间,为患积年。朝廷命内侍督数州兵讨之,不克。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平好史传,微时遇异书,尽日耽玩,或解衣易之。及贵,聚书数千卷。在彭门日,郡吏有侮平者数辈,后悉被罪配京窑务。平子从式适董其役,见之,以语平。平召至第,为设馔劳之,曰:“公等不幸,偶罹斯患,慎勿以前为念。”给以缗钱,且戒从式善视之。未几,遇赦得原,时人称其宽厚。

论曰:太宗居潜,左右必求忠厚强干之士。及即位,修旧邸之功,陈从信、张平等六人者,咸备任使,又皆畀以兵食之重寄,而各振举其职焉,有足称者矣,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从信所进邪佞以术蛊惑上心,犹不免于近侍之常态欤!

(选自《宋史·张平列传》)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白太宗鞫之      鞫:审问

B.秦王益不喜          益:渐渐

C.微时遇异书          微:年幼

D.平子从式适董其役    董:督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太宗重视张平和体现张平治理业绩的一组是(    

A.太宗尹京兆,置其邸       悉更新制,建都务

B.畀以兵食之重寄           凡九年,计省官钱八十万缗

C.改崇仪副使,仍领其务     时人称其宽厚

D.各振举其职焉             系舟其中,不复调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平曾在秦王手下供职,最初应该是颇受信任的。后来有人指控他暗中贪污,可是查无实据,但张平还是被秦王遣离了。

B.张平在采办秦、陇林木时改革了旧制,在造船场想办法减轻百姓的劳役,用和平方式解决盗贼问题,这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C.张平为人宽厚,曾经有郡吏侮辱他,后来这些郡吏犯了罪被发配去做苦力,张平知道后以德报怨,并嘱咐儿子善待他们,想方设法赦免他们。

D.作者在最后一段议论中,扬张抑陈,是就其人品而言的,但从他们的工作能力来说,评论者都作了充分的肯定。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平以好辞遣人说之,遂来归。

 

2)平子从式适董其役,见之,以语平。

 

3)然平不修旧怨,庶几进于士夫之度。

 

参考答案

1  C   解析 微:地位低贱、卑微。

2  B   解析  A“悉更新制,建都务”是治理措施,并非业绩;C.“时人称其宽厚”是评价其品行;D.“各振举其职焉”是这几位臣子自己的表现。

3  C    解析  不是“这些郡吏犯了罪”,是因侮辱张平的事被定罪;“想方设法赦免他们”也不是事实。

4、(1)张平强人去用好话劝说他,于是盗匪就归附了。

2)张平的儿子从式刚好去督察那里的工役,发现了他们.就把这事告诉了张平。

3)但张平不计较过去的怨仇,该是(差不多)超出了士大夫的胸襟吧。

【参考译文】

张平,是青州临朐人,20岁时寄居在单州,依附刺史罗金山。罗金山调任滁州。委任张平为马步都虞侯。太宗做京兆尹时,把张平安置在家里办事。等到秦王廷美兼任贵州府职务时,张平又被任命为亲吏。以后几年,有人上告张平藏匿府中的钱物,秦王报告太宗审问了他,没有证据。秦王渐渐地不喜欢他了,于是让他离开了。太宗怜悯他并没有犯罪,把他托付给徐帅高继冲,继冲任命他做了镇将。张平感叹说:“我的命运虽然不顺,但以后未必没有福分。”

    太宗做了皇帝后,征召张平补任右班殿直,监管秦、陇的木材交易。张平全部更换了新的制度。设立都务,计算水陆运输费用,在春秋两季的时候连接大型竹筏,把木材从渭河运抵黄河,经过砥柱山汇集到京城。一年之间,上等的木材像山一样堆积起来了。太宗嘉奖他的功劳,升任他为供奉官,监理阳平都的木材事务,还兼管造船场。原来的官员造好船只后,因为河流湍急凶悍,为防备船只漂失,每只船要调派三户人守护,每年有几千户人家被役使。

张平就挖池引水,把船系在池中,不用再调用民力了。有一个叫阳拔华的盗贼,在关辅—带活动,祸害许多年了。朝廷命内侍率领数州的兵力讨伐,没有消灭。张平派人去用好话劝说他,于是盗匪就归附了。张平改任崇仪副使,依旧兼任原职。任职总共九年,计算下来节省官钱八十万缗。

张平喜欢史传,地位卑徽的时候,如果找到奇特的书籍,就整天玩味,有时候脱下衣服去换书。等到显贵时,收集了几千卷书。在彭门的时候,有几个侮辱张平的郡史,后来全都获罪发配到京窑做苦工。张平的儿子从式刚好去督察那里的工役,发现了他们,就把这事告诉了张平。张平把他们召来府第,为他们设宴安慰他们,说:“你们不幸啊.突然遭遇这种祸患,千万不要把原来的事情放在心上。”还拿钱送给他们,并且告诚从式好好地对待他们。没多久,这些人就得到赦免回到原来的地方,当时的人称赞张平宽恕厚道。

(作者)议论:太宗还没有显要的时候,身边必然耍寻求忠厚能干的人才。等到即位后,提拔原来身边有功的人,陈从信、张平等六人,都被充分的任用.还把军需这样重要的托付全交给他们,因而每个人都振作努力于自己的工作,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啊。但张平不计较过去的怨仇,该是(差不多)超出了士大夫的胸襟吧。陈从信进献的歪门邪道,用方术欺骗迷惑皇上。还是跟皇上近侍常有的态度差不多的啊!

(三七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

顷之,至中郎将。从行至霸陵,居北临厕。是时慎夫人从,上指示慎夫人新丰道,“此走邯郸道也。”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意惨凄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陈①,②漆其间,岂可动哉!”左右皆曰:“善。”释之前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郄;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文帝称善。其后拜释之为廷尉。

    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开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注释:①(zhù)絮(zhuó)陈:将絮填塞于棺椁之间。②(rú):粘著。

1.对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前言便宜事                  便宜:利于治国,合乎时宜

B.文帝免冠谢曰                 谢:谢罪、道歉

C.释之案律盗宗宙服御物者为奏    案:查究

D.乃许廷尉当                   当:判决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张释之直言劝谏或执法不阿的一组是(   

①遂劾不下公门不敬

②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③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

④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

⑤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

⑥法如是足也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释之任官初期并不得志,任骑郎十年,不得升职,所以想辞官归家。

B.上至太子下至盗贼,只要违法,张释之都依法处置,执法公正,表现了他正直无私的性格。

C.在霸陵,张释之与文帝对棺椁的看法有明显的不同,文帝最后还是接受了张释之的观点。

D.张释之执法如山,刚正不阿,这表明文帝是一位知错能改从善如流的开明皇帝。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

译文:                                                                  

2)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译文:                                                                  

参考答案

1  C   解析  案:同“按”,按照。

2  C

3  D

4、(1)于是张释之谈起秦汉时期的事情,谈了很长时间关于秦失去天下和汉朝兴盛的原因。

2)假使那里没有可贪求的东西,即使没有石椁,又有什么忧虑的呢。

参考译文:

廷尉张释之,是堵阳人,字季。和他的哥哥仲生活在一起。由于家中资财多而作了骑郎,侍奉汉文帝,十年内得不到升迁,默默无名。张释之说:“长时间的做郎官,耗减了哥哥的资财,使人不安。”想要辞职回家。中郎将袁盎知道他德才兼备,惋惜他的离去。就请求汉文帝调补他做谒者。张释之朝见文帝后,就趋前陈说利国利民的大计方针,文帝说:“说些接近现实生活的事,不要高谈阔论,说的应该现在就能实施。”于是,张释之又谈起秦汉之际的事,谈了很长时间关于秦朝灭亡和汉朝兴盛的原因。文帝很赞赏他,就任命他做了谒者仆射。

不久,太子与梁王同乘一辆车入朝,到了皇宫外的司马门也没有下车,当时张释之追上去阻止太子、梁王,不让他们进宫。并检举揭发他们在皇宫门外不下车犯了“不敬”罪,并报告给皇帝。薄太后知道了这件事,文帝摘下帽子陪罪说:“怪我教导儿子不严。”薄太后也派使臣带着她的赦免太子梁王罪过的诏书前来,太子、梁王才能够进入宫中。文帝由此更加看出了张释之的与众不同,任命他做了中大夫。

又过了些时候,张释之升任中郎将。跟随皇帝到了霸陵,汉文帝站在霸陵的北面眺望。这时慎夫人也跟随前行,皇帝用手指示着通往新丰的道路给她看,并说:“这是通往邯郸的道路啊。”接着,让慎夫人弹瑟,汉文帝自己合着瑟的曲调而唱,心里很凄惨悲伤,回过头来对着群臣说:“唉!用北山的石头做椁,用切碎的苎麻丝絮充塞石椁缝隙,再用漆粘涂在上面,哪还能打得开呢?”在身边的近侍都说:“对的。”张释之走上前去说道:“假若里面有了引发人们贪欲的东西,即使封铸南山做棺椁,也还会有缝隙;假若里面没有引发人们贪欲的东西,即使没有石椁,又哪里用得着忧虑呢!”文帝称赞他说得好。后来任命他做了廷尉。

后来,有人偷了高祖庙神座前的玉环,被抓到了,文帝发怒,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按法律所规定偷盗宗庙服饰器具之罪奏报皇帝,判处死刑。皇帝勃然大怒说:“这人胡作非为无法无天,竟偷盗先帝庙中的器物,我交给廷尉审理的目的,想要给他灭族的惩处,而你却一味按照法律条文把惩处意见报告我,这不是我恭敬奉承宗庙的本意啊。”张释之脱帽叩头谢罪说:“依照法律这样处罚已经足够了。况且在罪名相同时,也要区别犯罪程度的轻重不同。现在他偷盗祖庙的器物就要处以灭族之罪,万一有愚蠢的人挖长陵一捧土,陛下用什么刑罚惩处他呢?”过了一些时候,文帝和薄太后谈论了这件事,才同意了廷尉的判决。当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国国相山都侯王恬开看到了张释之执法论事公正,就和他结为亲密的朋友。张释之由此得到天下人的称赞。

(三七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甲申,流贼陷京师,遇贼将而怡不屈,械系。其党或义而逸之。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独身寄摄山僧舍,不入城市,乡人称白云先生。

当是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惟吴中徐昭发、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尚有楮墨(楮墨,纸和墨,泛指有文字的东西)流传人间;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书》,学士词人无所求取,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先君子与余处士公佩,岁时间起居,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著经说及论述史事。请贰之,弗许,曰:“吾以尽吾年耳,已市二瓮,下棺,则并藏焉。”卒年八十有八。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将革,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亲身之:贴身之棺。古人的棺椁有好几层),弗能易也。吾忍乎?”顾视从孙某,趣易棺,定附身衾衣,乃卒。

时先君子适归皖桐,反,则已渴葬(渴葬:古礼,葬期因死者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异。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士逾月而葬。未到葬期提前埋葬叫渴葬)矣。或曰书已入圹,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乾隆三年,诏修三礼,求遗书,其从孙某以书诣郡,太守命学官集诸生缮写,久之未就。

先生之书,余心向之,而惧其无传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终不得一寓目焉。故并著于篇,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传布之,毋使沉没也。              

(选自《望溪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           闻:被……听到

B.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   高:高明

C.顾视从孙某,趣易棺                  趣:通“促”,催促

D.疾将革,闻而泣曰                    革:危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党或义而逸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吾以尽吾年耳                  敛赀财以送其行

C.定附身衾衣,乃卒              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

D.而惧其无传也久矣              闻道也固先乎吾

3.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最能体现白云先生“不立名义”的一项是                      

①独自寄摄山僧舍,不入城市 

②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 

③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书》

④请贰之,弗许 

⑤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 

⑥或曰书已入圹,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②③⑥

4.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张怡以生员的身份被任命为锦衣卫千户长,主要是因为他的父亲在平定毛文龙反叛过程中,有因诱捕巡抚孙元化而殉国的功劳。

B.当时,三楚、吴越的前朝遗老多立名义,只有吴中徐昭法、宣城的沈眉生以及白云先生等躬身耕种于穷乡僻壤,即使是贤明的士大夫来访,他们也避而不见。

C.白云先生之所以不愿其亲故购买上等木材打造棺材,原因有二:一是他从来都“不立名义”,二是他想到自己的父亲尚且没能用上好棺材,自己用好棺材是对父亲的不敬。

D.白云先生被急急安葬后,关于他的那些书的下落,有不同说法,有人说他的书已随葬,有人说经学著作还有副本,还保存在他家里。后一种说法更接近事实。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流贼陷京师,遇贼将而怡不屈,械系。其党或义而逸之。

译文:                                                                             

2)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传布之,毋使沉没也。

译文:                                                                             

参考答案

1  B

2  C

3  A

4  D

5、(1)流寇攻陷京城,张怡与贼将相遇但他毫不屈服,被用刑具拘禁了起来。贼军将领的同党中有人认为张怡有义气而放走了他。

2)希望使当地的后辈有所启发,守护珍藏遗书并传布它,不要使它湮灭失传。

参考译文

张怡,字瑶星,原名鹿征,上元人。父亲张可大,明末任登莱总兵,适逢毛文龙率领士兵反叛,诱捕了巡抚孙元化,张可大死于这件事。事情报到朝廷,张怡以生员的身份被任命为锦衣卫千户长。甲申年,流寇攻陷京城,张怡与贼将相遇但他毫不屈服,被用刑具拘禁了起来。贼军将领的同党中有人认为张怡有义气而放走了他。过了很久,他才回到家乡,在此之前,他的妻子已经死了,他独身寄居在摄山的寺院里,不进城市,乡亲们称他为白云先生。

当时,三楚、吴越的前朝遗老多立名义,以文章经术相互标榜。只有吴中的徐昭法、宣城的沈眉生躬身耕种于穷乡僻壤,即使是贤明的士大夫也不能见上他们一面,但他们还是有文章在世上流传;张先生则亲自砍柴担水,闭口不谈《诗》《书》,学士词人无法索到他的只字片语,各地的显贵往来,每天到摄山,却不知道山中有这么个人。我父亲和余公佩处士,每年按时向白云先生请安问候,进到他的房间,发现书架上有上百卷书,都是他所撰写的阐发儒家经典及论述历史事件的论著,请求抄录副本,他没有同意,并且说:“我著书是为了打发我的年岁而已,已买了两个瓮坛,我死后下棺安葬就将书一并埋掉。”他八十八岁去世。平生的亲戚朋友,都想极力为他购买上等木材打造棺材。在病危时,他听说这事后哭着说:“当年,我父亲在城池被攻破时死去,没有亲属在旁为他收殓,后来虽然改葬,但贴身的棺木不能替换上了。我能忍心这样做吗?”他看着某位从孙,催促他赶紧把棺材换过来,定好附身的孝衣寿被后,他才气绝而死。

当时,我父亲探亲回安徽桐城,返回时,白云先生已经急急安葬了。有人说他的书已随葬,有人说经学著作还有副本,还保存在他家里。乾隆三年,下诏修订《礼仪》《礼记》,访求遗书,他的某一位从孙把书献给了知府,知府令学官组织生员誊写,过了好久都没有誊写完。

白云先生的著作,我十分向往,担心他失传已经好久了。幸亏他的家人主动献了出来,但我始终没有看过一眼。因此,我写了这篇文章,希望使当地的后辈有所启发,守护珍藏遗书并传布它,不要使它湮灭失传。

(三七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张承业,字继元,唐僖宗时宦者也。晋王兵击王行瑜,承业数往来兵间,晋王喜其为人。及昭宗为李茂贞所迫,将出奔太原,乃先遣承业使晋以道意,因为以河东监军。晋王病且革,以庄宗属承业曰:“以亚子累公等!”庄宗常兄事承业。庄宗在魏与梁战河上十余年,军国之事,皆委承业,承业尽心不懈。凡所以蓄积金粟,收市兵马,劝课农桑,而成庄宗之业者,承业之功为多。自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及诸公子在晋阳者,承业一切以法绳之,权贵皆敛手畏承业。庄宗岁时自魏归省亲,需钱蒲博,赏赐伶人,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庄宗乃至酒库中,酒酣,使子继岌为承业起舞,舞罢,承业出宝带、币、马为赠,庄宗指钱积呼继岌小字以语承业曰:“和哥乏钱,可与钱一积,何用带、马为也?”承业怒曰:“臣,老敕使,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佐王成霸业尔!若欲用之,何必问臣?财尽兵散,岂独臣受祸也?”庄宗顾元行钦曰:“取剑来!”承业起,持庄宗衣而泣,曰:“臣受先王顾托之命,誓雪家国之仇。今日为王惜库物而死,死不愧于先王矣!”阎宝从旁解承业手令去,承业奋拳殴宝踣,骂曰:“阎宝,朱温之贼,蒙晋厚恩,不能有一言之忠,而反谄谀自容邪!”太后闻之,使召庄宗。庄宗性至孝,闻太后召,甚惧,乃酌两卮谢承业曰:“吾杯酒之失,且得罪太后。愿公饮此,为吾分过!”承业不肯饮。庄宗入内, 太后使人谢承业曰:“小儿忤公,已笞之矣。”明日,太后与庄宗俱过承业第,慰劳之。卢质嗜酒傲忽,自庄宗及诸公子多见侮慢,庄宗深嫉之。张承业乘间请曰:“卢质嗜酒无礼,臣请为王杀之。”庄宗曰:“吾方招纳贤才以就功业,公何言之过也?”张承业起贺曰:“王能如此,天下不足平也!”质因此获免。

(《新五代史·张承业传》)

[注]蒲博:赌博。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自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及诸公子在晋阳者。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①公何言之过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C.①乃先遣承业使晋以道意。

②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D.①吾杯酒之失,得罪太后。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张承业尽忠报国的一组是(   )

①承业一切以法绳之。     ②蓄积金粟,收市兵马,劝课农桑。

③而承业主藏,钱不可得。   ④承业奋拳殴宝踣。

⑤乃酌两卮谢承业曰。     ⑥军国之事,皆委承业。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庄宗与张承业争执的第二天,太后和庄宗一起到张府去赔罪慰问。

B.庄宗的父亲临死前把他托付给张承业等人,庄宗平时非常敬重张承业。

C.庄宗想从国库中拿钱支付赌资和赏赐伶人,让儿子取悦张承业以讨取国库里的钱。

D.阎宝为讨好庄宗,令张承业去钱库取钱,遭到张承业严厉斥责,痛骂他忘恩负义。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庄宗常兄事承业。

译文:                                                                         

(2)阎宝从旁解承业手令去,承业奋拳殴宝踣。

译文:                                                                     

(3)吾方招纳贤才以就功业,公何言之过也?

译文:                                                                    

参考答案:

1A.,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副词,表反问,“怎么”; C.,连词,“于是,就。”D.,第一句中为副词,“将会”;第二句中为副词,“尚且”。)

2A

3D(阎宝没有令张承业去钱库取钱。)

4(l)庄宗平常像敬重兄长一样对待张承业。

(2)阎宝在一旁拉开张承业的手要他走,张承业使劲一拳把阎宝打倒在地。

3)我正在招纳贤才来助我成就功业,您怎么说出这样有失分寸的话来?

参考译文:

张承业,字继元,是唐朝僖宗时的一名宦官。晋王出兵攻打王行瑜,张承业多次出入兵间,晋王很喜欢他的为人。等到昭宗被李茂贞逼迫,将出走太原,就先派遣张承业到晋阳说明去意,于是任命他担任河东监军。晋王病重,把庄宗托付给张承业说:“有劳各位辅佐他(庄宗小字亚子)!”庄宗平常像敬重兄长一样对待张承业。庄宗在魏地,与后梁在黄河一带交战十多年,国内一切事务全交给张承业,张承业尽心不懈。积贮钱财粮食,招兵买马,鼓励农耕,征缴财税,凡是能够促成庄宗大业的事情,张承业的功劳最大。从贞简太后、韩德妃、伊淑妃到各位公子,所有在晋阳的人,张承业全部按法律约束他们,有权势的豪门大户都自觉收敛,害怕张承业。庄宗有时从魏地回来探亲,想要些钱赌博和赏赐伶官,可是张承业掌管钱库,要不到钱。庄宗于是在钱库旁摆酒席,酒兴正浓时,庄宗就让儿子继岌为承业起舞助兴,舞毕,张承业就拿出宝带、钱币以及马赠送给继岌,庄宗指着钱库,喊着继岌的小名对张承业说:“和哥缺钱用,你可以拿一垛钱赏他,何必用宝带和马呢?”承业生气地说:“我,是先王的老奴,我并不是替子孙考虑,吝惜钱库的钱,是为了帮助你成就霸王大业罢了!如果你要用钱,又何必来问我?钱花光,士兵就会各自逃散,难道只是我遭受灾祸?”庄宗回头对元行钦说:“拿剑过来!”张承业起身拉着庄宗的衣角哭着说:“我接受先王的重托,发誓要报仇雪恨。今天能为大王珍惜钱财而死,死也无愧于先王了!”阎宝在一旁拉开张承业的手要他走,张承业使劲一拳把阎宝打倒在地,骂道:“阎宝,你是朱温的死党,蒙受晋王的厚恩,竟然没有一句忠言,反而讨好、奉承取悦于人!”太后听说后,派人把庄宗叫去。庄宗生性非常孝道,听到太后召见,非常害怕,于是倒了两杯酒,向张承业道歉说:“我酒后失态,将会被太后怪罪。希望您喝了这杯酒,替我分担过错!”张承业不肯喝。庄宗进去宫里,太后派人来向张承业道歉说:“小儿触犯了您,我已经鞭打了他。”第二天,太后和庄宗一起到张承业的府上拜访,慰问安抚他。卢质好酒贪杯,高傲无礼,从庄宗以下到几位公子多被他轻慢过,庄宗非常嫉恨他。张承业找了一个机会试探庄宗说:“卢质好酒无礼,请让我替大王杀了他。”庄宗说:“我现在正招纳贤才来助我成就功业,您怎么说出这样有失分寸的话来?”张承业起身祝贺说:“大王能够如此爱惜人才,平定天下不在话下!”卢质因此免于一死。

(三七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张敞

(张敞)①为京兆九岁,坐与光禄勋杨恽厚善,后恽坐大逆诛,公卿奏恽党友不宜处位,等比皆免,而敞奏独寝不下②。敞使贼捕掾③絮舜有所案验,舜以敞劾奏④当免,不肯为敞竟事,私归其家。人或谏舜,舜曰:“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敞闻舜语,即部吏收舜系狱。是时冬月未尽数日,案事吏昼夜验治舜,竟致其死事。舜当出死,敞使主簿持教告舜曰:“五日京兆,竟何如?冬月已尽,延命乎?”乃弃舜市⑤。

    会立春,行冤狱使者出,舜家载尸,并编敞教,自言使者,使者奏敞贼杀不辜。天子薄其罪,欲令敞得自便利,即先下敞前坐杨恽不宜处位奏,免为庶人。敞免奏既下,诣阙⑥上印绶,便从阙下亡命。数月,京师吏民解弛,鼓数起⑦,而冀州部中有大贼,天子思敞功效,使使者即家在所召敞。敞身被重劾及使者至妻子家室皆泣惶惧。而敞独笑曰:“吾身亡命为民,郡吏当就捕;今使者来,此天子欲用我也。”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曰:“臣前幸得备位列卿,待罪京兆,坐杀贼捕掾絮舜,舜本臣敞素所厚吏,数蒙恩贷,以臣有章劾当免,受记考事,便归卧家,谓臣五日京兆,背恩忘义,伤化薄俗。臣窃以舜无状⑧,枉法以诛之。臣敞贼杀无辜,鞫狱⑨故不直,虽伏明法,死无所恨。”天子引见敞,拜为冀州刺史。

                                   (选自《汉书·张敞传》)

[注释]①张敞:西汉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人。宣帝时为京兆尹。②寝不下:留住不交给下面去办。③贼捕掾(yuàn):掌管捕贼的官。④劾奏:被上书揭发。⑤弃舜市:弃舜于市,即处絮舜以死刑。⑥阙:宫阙,天子的处所。⑦(fú)鼓数(shuò)起:击鼓报警的事屡次发生。⑧无状:无善状,不成样子,不像话。引伸为目无法纪。⑨鞫(jū)狱:审问犯人。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坐与光禄勋杨恽厚善      坐:        

 会立春,行冤狱使者出     会:        

 敞免奏既下,诣阙上印绶   诣:        

 京师吏民解弛,枹鼓数起   解: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敞闻舜语,即部吏收舜系狱。

译文: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天子薄其罪”一句中“薄”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函梁君臣之首           

B.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欲居以为利,高其直

4.下列文中划线部分共有四个分句,请依次写出前三个分句。

    敞身被重劾及使者至妻子家室皆泣惶惧

                                       

                                       

                                        

5.本则故事中的四字短语“           ”后被用来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6.根据上文,你怎样评价①张敞和②絮舜这两位历史人物?(不超出20个字)

答:①                                                       

     

参考答案                                                     

1.①因,因为

   ②适逢,恰逢,正逢

   ③往,到……去

   ④同“懈”,松懈,松弛

2.张敞听到絮舜的话,马上派遣属吏捉拿絮舜,把他关押在监狱里。(重点词:部,派遣。收,捉拿。系,关押。“系”后省略了“之于”或“诸”)

3CC为意动用法,A名词用作动词,B为使动用法,D为形容词用作动词)

4.①敞身被重劾

   ②及使者至

   ③妻子家室皆泣

5.五日京兆 (此短语在文中共反复出现三次)

6、①公报私怨,滥施刑罚;

   ②玩忽职守,自取其咎 。(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

    (张敞)任京兆尹九年,因为与光禄勋杨恽关系密切,后来杨恽犯了大逆罪被杀,朝廷的官员上书给皇帝,说杨恽的朋党友人不应该做官,他们都照例被罢免了官职,只有弹劾张敞的奏章却扣压在皇帝那里,不交给下面去办。张敞派贼捕掾絮舜查办有关的案件,絮舜以为张敞正被弹劾,就要罢官,不愿意为张敞办完案件,私自回家去了。有人劝絮舜,絮舜说:“我为这个人(指张敞)卖了很多力啦!现在他只能做五天的京兆尹罢了,哪能再查办案件呢?”张敞听到絮舜的话,马上派遣属吏捉拿絮舜,把他关押在监狱里。这时,冬月只剩下几天了,查办案件的官吏日日夜夜办理着有关絮舜的案子,竟判了他死刑。絮舜临当出狱处决时,张敞派主簿带着教令对絮舜说:“五天的京兆尹,究竟怎么样?冬天就要过去了,想活命吗?”说完,便在市上处絮舜以死刑。

    适逢立春,检查冤狱的官员出来巡视,絮舜家属用车子载着絮舜的尸体,并且把张敞的教令编在上面,亲自向检查冤狱的官员上诉。检查冤狱的官员把张敞杀害无辜的事上书奏报皇帝,皇帝把张敞的罪看得轻,想让他自己能够方便从事,便先下达了因杨恽的关系应该罢官的奏章,罢他的官,让他当老百姓。张敞罢官的奏章下达后,他就到宫阙上交印绶,接着便从宫阙下逃亡到别处居住,不回本籍。几个月后,京城的吏民松懈,击鼓报警的事情经常发生,冀州一带又有大贼。皇帝怀念张敞,想起他的功效,派使者就张敞居住的地方征召他。张敞本是受到了严厉的弹劾的,等到使者到了,妻子儿女都吓得哭了起来,张敞却笑着说:“我已逃亡为老百姓,郡里的属吏应当就地捉拿我,现在朝廷使者来,这是皇帝想用我呀!”便整装跟随使者到了公车,并上书给皇帝说:“我从前侥幸能得到列卿的官位,在京兆待罪,因杀贼捕掾絮舜犯罪。絮舜本是我一向所喜欢的属吏,曾多次受到我的恩惠宽待。而他以为我受奏章弹劾,一定会罢官,接受了差事却不去办理,便回家去睡觉了,还说我是五天的京兆尹,忘恩负义,伤害教化,败坏风气。我私下认为絮舜是目无法纪的,就违反法令把他杀了。我杀了无辜的人,审讯犯人故意不照直办,就是受到制裁,死了也没有遗恨。”皇帝召见了张敞,派他做冀州刺史。


 (三七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间以军事入奏,因进言曰:“陛下上念宗社之仇耻,下闵中原之涂炭,惕然于中,而思有以振之。臣谓此心之发,即天理之所存也。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无使其或少息,则今日之功可以必成,而因循之弊可革矣。”孝宗异其言,于是遂定君臣之契。

会史正志为发运使,名为均输,实尽夺州县财赋,远近骚然,士大夫争言其害,亦以为言。上曰:“正志谓但取之诸郡,非取之于民也。”曰:“今日州郡财赋大抵无余,若取之不已,而经用有阙,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上矍然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旋阅其实,果如言,即诏罢之。

知阁门事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夜草疏极谏其不可,旦诣朝堂,质责宰相虞允文曰:“宦官执政,自(蔡)京、(王)黼始;近习执政,自相公始。”允文惭愤不堪。复奏:“文武诚不可偏,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之怒。”孝宗感悟,命得中寝。然宰相实阴附说,明年出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

为人表里洞然,勇于从义,无毫发滞吝。每进对,必自盟于心,不可以人主意悦辄有所随顺。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下之理。天下传诵之。有公辅之望,卒时年四十有八。孝宗闻之,深为嗟悼,四方贤士大夫往往出涕相吊,而江陵、静江之民尤哭之哀。嘉定间,赐谥曰宣。

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此讲学之要也。

                       选自《宋史 卷四百二十九》(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密阁 除:免除

B.于是遂定君臣之契 契:契约

C.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 右:崇尚

D.申说前命,中外喧哗 中外:国家内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  所用乃得如此之人

B.非取之于民也       栻为人表里洞然,勇于从义

C.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      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

D.正恐反激武臣之怒       而江陵、静江之民尤哭之哀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栻)也

B.愿(上)益加省察

C.(孝宗)旋阅其实,果如栻言

D.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说前命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张栻少年老成,才能卓异,应对得体,使幕府的人都自叹不如,因而深得皇上信任,让他担任直秘阁。

B.发运使史正志推行皇上支持的“均输”方案,张栻和士大夫们都极力反对,且言辞激烈,使皇上感到不快。

C.宰相虞允文任命宦官张说担任签书枢密院事的职务,张栻坚决谏阻,并责备虞允文,终使虞允文收回任命。

D.张栻担任公辅时很有名望,可惜英年早逝,孝宗皇帝深感叹息。他去世时,士大夫和江陵、静江的百姓都很伤心。

5.断句和翻译。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文段断句。

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此讲学之要也。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

 

②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

 

参考答案

1.CA.除,授予官职;B.契,情谊;D.中外,朝廷内外)

2.C. 都是连词,表目的(A.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转折B.介词,向/介词,在……方面;D.助词,定语的标志“的”/助词,补语的标志“得”)

3.D(宰相)

4.BA“他密阁任职”在前,“幕府的人都自叹不如,皇上信任”在后;C.张说不是“宦官”;D.张栻没有担任过“公辅”,应是“有公辅的声望”)

5.(1)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此栻讲学之要也(每错两处扣1分,多断、漏断、错断均算错)

2)①译:像你这样说,这是我借发运使的手来使百姓困苦了!

(译对“假”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

②译:(他)病重(患病)将死时,还亲手写奏疏劝导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译对“疏” 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

参考译文:

字敬夫,是丞相张浚的儿子。以父荫补入官列,被征召为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拜直秘阁。张当时很年轻,在内帮助秘密谋划,在外参预诸多事务。他的全面谋划,幕府众人都自认为不如。偶尔向皇帝禀奏军事,于是他进言曰:“陛下上念及国家的仇恨和耻辱,下怜悯中原之地遭受涂炭,心中警惊,想着有所振作。我认为这种心思的萌发,就是因为天理的存在。希望陛下更进一步内省俯察,研习古事,亲近贤人来自相辅助,不要使它稍有止息,那么当今的功业一定能够成就,而因循守旧的弊端就可以革除了。”孝宗对他的话感到惊异,于是就定下了君臣关系之宜。

这时史正志担任发运使,名义上是均输,实际上是夺走州县的资财赋税,远近为之骚动。士大夫争相论说它的害处,张也为之论说。皇帝说:“史正志说只是取之各州郡,不是从百姓那里收取。”张说:“现在州郡的资财赋税大体上没有富余,如果取之不止,而经费不足,那就不过是巧立名目来从百姓那里侵取罢了。”皇帝听了惊愕地说:“如你所说,这是我借发运使的手来使百姓困苦了!”随即查核实情,果然像张说的那样,于是立即下诏书罢免了史正志。

知阁门事务张说拜官签书枢密院事,张连夜草拟奏疏极力谏说不可以,早晨到朝廷去,他责备宰相虞允文说:“宦官执政,从蔡京、王黼开始;亲幸执政,是从相公您开始。”虞允文听了,羞怒难当。张又上奏说:“文和武确实不可偏废,但现在想崇尚武功来均衡文武,可是任用的竟然是这样的人,这不只是不能使文臣心服,恰恰恐怕反而会激武臣。”孝宗为之感悟,命令得以中止。热而宰相实际上暗地里附和张说,第二年命令张出知袁州,重申张说原来的命令,朝廷上下一片喧哗,张说最后因为遭受贬谪而死去。

为人表里如一,光明磊落,他见义勇为,没有一丝的迟疑。每次入朝论对,都一定要说心中想说的话,不会因为主上高兴就顺从其意。他病重临死的时候,还亲手写奏疏劝导皇帝亲近君子远离小人,防止以一己的偏见去信任他人,要用天下的公理去秉持好恶之心。天下人都流传诵读。张有三公辅相的声望,去世时四十八岁。孝宗听说他去世后,深感痛悼,各地的贤士大夫都泪洒悼念,而江陵、静江的百姓哭悼得尤其伤心。嘉定年间,朝廷赐他谥号“宣”。张的言论是:“为学没有比分清义和利更重要的。

(三七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中泰和进士,为偃师主簿。改宣德州司侯。州我金国戚,号难治。特立至官,俱往谒之。有五将军率家奴劫民群羊,特立命大索闾里,遂过将军家,温言诱之曰:“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潜使人索其后庭,得羊数十。遂缚其奴系狱,其子匿他舍,捕得之,以近族得减死论。豪贵由是遵法,民赖以全。

    正大初,迁洛阳令。时军旅数起,郡县窘迫,东帅纥石烈牙兀又侮慢儒士。会移镇陕石,道经洛阳,见特立淳古,不礼之,遽责令治糗县,期三日足,后期如军法。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帅大奇之。既而拜监察御史,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尚书右丞颜盏石鲁与佃民争田,参知政事徒单兀典谄事近习,皆当罢黜。执政者忌之。会平章政事白撒犒军陕西,特立又劾其掾不法。白撒诉于世宗,言特立所言事失实。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特立通程氏易,晚教授诸生,东平严实每加礼焉。岁丙午,世祖在潜邸受王印,首传旨谕特立曰:“前监察御史张特立,养素丘园,易代如一,今年几七十,研究圣经,宜锡嘉名,以光潜德,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壬子岁,复降玺书谕特立曰:

“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昔已锡嘉名,今复谕意。”癸丑,特立卒,年七十五。特立所著书有《易集说》、《历年系事记》。

(节选自《元史·张特立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过将军家                             过:拜访

B.以近族得减死论                            论:定罪

C.后期如军法                             如:按照

D.宜锡嘉名                                 锡:赏赐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张特立敢于直言、不畏权贵的一组是(  

①其子匿他舍,捕得之 

②县民素贤特立,争输于庭 

③首言世宗诸孙不宜幽囚 

④参知政事徒单兀谄事近习,皆当罢黜 

⑤世宗宥之,遂归田里 

⑥可特赐号曰中庸先生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③④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特立做事很讲究策略,先稳住五将军,再命人暗中搜查,于是,将将军绑起来关进监狱。

B.东帅纥石烈牙兀諠向来对读书人不尊敬,故意刁难张特立,令他在三日之内备足军粮器械。

C.由于张特立直言进谏,得罪了权贵,致使白撒到金世宗那里告状,他因此解官回到了家乡。

D.晚年,张特立隐居田园,朝代变换也始终如一,被元世祖封为“中庸先生”。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宅宁有盗羊者邪,聊视之以杜众口。

  

2)白首穷经,诲人不倦,无过不及,学者宗之。

  

参考答案:

1A

2C

3A

41)将军家里难道还会出盗羊贼吗?不过随便看看,免得别人说闲话。

2)钻研一辈子经典,诲人不倦,时刻保持中庸之道,学者都敬仰他。

参考译文

张特立,字文举,东明人。泰和年间考中进士,出任偃师县主簿。后来又改任宣德州司侯。宣德州内金朝皇亲国戚众多,号称难治之州。张特立上任后,都一家一户进行了拜访。其中有一国戚五将军,带着家奴掠抢了百姓的一群羊,张特立下令在村里进行大规模搜查,路过五将军家时,心平气和地诱哄他说:“将军家里难道还学会出盗羊贼吗?不过随便看看,免得别人说闲话罢了。”暗地里,却叫人搜查后院,查获羊几十只。于是,将将军的家奴捆绑起来关进监狱,将军的儿子躲藏到别人家里,派人将他抓获,因为是皇帝近族才得以免于死罪。这样一来,豪贵之家变得守法起来,百姓也有了安全感。

    正大初年,改任洛阳令,当时战事频繁,军队来往很多,地方郡县穷于应付。东帅纥石烈兀又对读书人极不尊敬。刚好这支部队移防到陕右地区,途经洛阳,看见张特立一副读书人的儒雅模样,便起侮慢之意,不以礼待他,于是,责令他准备军粮器械,并且限令三天之内备足,逾期则依军法处置。洛阳全县百姓一向称道张特立瓣贤明,纷纷抢着将军需物品运送到县府,使得东帅万分惊奇,不得不刮目相待。等到后来晋升为监察御史时,第一个提出金世宗的诸孙不应关甸押;尚书右丞颜盏石鲁和百姓争夺田产,参知政事徒单兀典阿谀奉承,办事不公,都应当罢免。张特立的正直,为当权者所不容。当平章政事白撒在陕西慰劳部队时,张特立又揭露白撒的部属违法乱纪。白撒在金世宗那里告状,说张特立所说的和事实不符。金世宗宽恕了他,他也因此解官回到了家乡。

    张特立精通程氏易学,晚年教授学生,东平的严实时常对他以礼相敬。丙午年间,元世祖在王府接受王印,首先传旨告诉张特立说:“前监察御史张特立,隐居田园,朝代变换也始终如一,现在已年近七十,研究探索古代圣典,应当赏赐美名,以弘扬其潜在品德,可以特别赐号为‘中庸先生’。”壬子年间,又再次向张特立下诏书说:“钻研经典一辈子,诲人不倦,时刻保持中庸之道,学者都景仰他,以前已赏赐了美名,今日再表达这个意思。”癸丑年间,张特立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张特立所著的书籍,有《易集说》《历年系事记》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让你心动 关注

文章收藏:6629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