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辉煌——良渚文化真赝对比

虎礁之恋 关注

收藏于 : 2019-03-08 11:58   被转藏 : 1   

《玉壁》良渚文化

直径16.2、孔径4.3厘米

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出土

质呈青色,有条斑状灰白沁。扁平圆形,厚薄不匀,中有对钻圆孔,孔内遗有台阶痕。素面无纹,磨制较精。

玉壁是古代的礼器。这种大型、厚实的光素玉璧在新石器时代多见。

《玉璧》 现代仿品

尺寸不详

此壁品名、时代未见说明,玉质青色,满布灰黄沁。从形制、纹饰看,应系仿良渚玉璧:

1、纹饰上,真品光素无纹;仿品饰良渚文化的简化人面纹,但良渚玉璧上从未见人面纹,又仿品刻划粗劣,益见其伪。

2、琢工上,真品圆周规整,孔用双面钻;仿品圆周不畅,孔用单面钻,不具良渚特点。

3、玉质上,真品本色、沁色交织自然协调;仿品虽颇有古旧之色,但细察仍觉轻浮。

《玉琮 》良渚文化

高5.4、 孔径4.6厘米

1978年江苏武进寺墩出土

质碧绿色。矮方柱体,外方内圆,上大下小,中心对钻一孔。器表分成两节,每节以四角为中心线,各饰一组简化的人面纹,共八组。人面以两条凸起的横长棱象征羽冠,二圆圈表示眼睛,一短横棱代表鼻子。

玉琮是良渚文化的代表器物,所刻人面或兽面,或人兽组合纹,为当时氏族社会人们崇拜的“神徽”。

《玉琮 》 现代仿品

孔径9.5厘米

此琮时代原定为良渚文化。玉质、造型颇类珍品,但仔细观察,仍可发现其为仿作,不到之处在于:

1、细节上,真品射外周呈圆弧形,每组人面两侧相距较近,眼睛位于鼻上,细圆形;仿品射外周呈方角形,每组人面两侧相距较远,眼睛位于鼻旁,粗而不圆。

2、玉质上,真品绿色为良渚玉器多见,微有灰白沁,由内透外;仿品虽绿中泛白,但由外入内,失于浮泛,非自然所为。

《 玉琮 》 良渚文化

高10.8、 孔径5.2厘米

1982年江苏武进寺墩出土

质青色,灰白沁。长方柱形,外方内圆,上大下小,中心有对钻孔。表面分四节,每节以四角为中心线,饰简化人面纹,共十六组,均以两条平行凸横棱象征羽冠,单圈代表眼,一条短凸横档表示鼻。

玉琮系古代的礼器,盛行于新石器时代,延续至三代。

《 玉琮》清代仿品

高19、 宽9.85厘米

此琮原定品名为驵琮,时代定为汉代。玉质青绿,遍布赭红沁。从制作风格考察,当为清代的仿品:

1、形制上,真品射外周方中带圆,每组人面纹上下分隔紧凑;仿品射外周呈圆形,每组饰纹上下分隔疏松。

2、纹饰上,真品为简化人面纹;仿品为由云纹组成的兽面纹,旁饰八卦纹,这在清代玉器上多见。

3、玉质上,真品沁色有千年之态;仿品给人沁色太新,且有意造作之感。

《 玉半圆形饰 》良渚文化

高3.5、 宽5.8厘米

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出土

质浅青色,有深绿色斑点。半圆形,正面微弧凸,背面内凹,边缘略薄。浅浮雕兽面纹,双圈眼,椭圆形眼睑,眉心刻卷云纹,宽鼻阔嘴,头有尖顶和弧形边框象征的羽冠。背面钻三对牛鼻孔,用于穿缀。

《 玉半圆形饰 》现代仿品

高5.5、宽9厘米

此饰原定品名为兽面纹半圆形器,时代定为良渚文化。玉质灰白色,带黄斑点。造型与真品相仿佛,相异处如下:

1、琢工上,真品外形饱满,纹饰线条刚柔相济,肯定有力;仿品外形起伏不畅,纹饰线条模棱两可,浮雕层次感不强。

2、玉质上,真品灰白沁如雾笼纱罩,自然天成;仿品沁色生硬板结,太过鲜明。

《 玉觹 》良渚文化

长6、 最宽1.2厘米

1977年江苏吴县张陵山5号墓出土

质呈淡绿色,表面灰黄沁。扁平形,作兽牙、兽角状。以透雕技法琢出似一侧面戴冠人像,作风朴拙。

觹是上古时期人们结绳记事时的解结工具,后逐步演变成一种随身佩挂的象征器,《礼记》:“子事父母,左佩小觹,右佩大觹。”刘向《说苑》:“能治烦决乱者佩觹。”此件是现所见到的最早玉觹,也是迄今史前之独一作品。

《 玉觹 》现代仿品

长9.7厘米

此觹时代原定为良渚文化。玉质赭红色,间杂黑色。器形接近真品,但显著不同之处为:

1、整体上,真品略如弯月形,刀工朴拙有力;仿品则平直不弯,刀工缺乏刚质感。

2、细节上,真品略似人形,无具体五官;仿品人形则刻出五官中的眼、鼻、口,此种做法不见于这一时期的出土物中。

3、玉质上,真品呈自然受沁的灰黄色状;仿品色泽浓重,无历千年之态。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纠错、投稿、入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19号联合国际大厦乙段B610-611号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文化部为主管单位,由全国著名的文博考古单位、相关教育培训机构、玉文化研究者、玉文化研究组织、玉雕艺术机构、玉器收藏爱好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国家一类社会团体。

本团体的宗旨是团结国内外玉文化爱好者、研究者、收藏家、鉴赏家、雕刻家和相关大专院校、玉文化研究机构、玉雕艺术机构,开展玉文化研究的相关工作,为提高玉文化研究水平,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本团体的业务范围是:进行玉文化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组织、举办展览、展示活动;开展玉文化创作及评比表彰,促进玉文化事业的发展;普及、推广玉文化知识,开展玉文化服务和教育培训;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交流合作、法律咨询等服务;做好玉文化宣传、出版、档案和专业网站的建设;承接政府部门委托的相关工作。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虎礁之恋 关注

文章收藏:6580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