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国外人工晶体垄断的最后“6毫米”

虎礁之恋 关注

收藏于 : 2019-03-07 09:04   被转藏 : 1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高晨)一款A1-UV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只有0.02克重,中央直径仅6毫米,但它却已让14万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我国约有6000万白内障患者,占全球总数的1/3,目前国内每年进行约230万例白内障手术,其中30%的患者仍在使用国外早已淘汰的硬式人工晶体,软式人工晶体几乎靠进口。

王曌博士在介绍人工晶体的相关情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高晨 摄

由80后年轻女博士王曌带头研发,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第一代可折叠疏水性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谱诺明”研发成功后,彻底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尴尬局面。以第一代软式人工晶体为例,国外进口软式晶体平均价格在4000元上下,而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晶体,上市后价格不超过3000元钱。

2011年,王曌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获得了光学工程博士学位。虽然她此前对眼科医疗器械这个领域完全陌生,但解江冰博士面试她时说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她。“未来你设计的产品将会植入千万个眼科患者的眼内,无数人的重见光明足以证明你的价值”,解江冰说。

A1-UV型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高晨 摄

在博士毕业前,她谢绝了知名外资企业和各大科研院所的邀请,毅然选择了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昌平科技园区的一家还处于初创阶段的眼科科技企业——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创业。“当时来的时候,算上保洁员只有六个人”,王曌笑着说。

加入爱博诺德科研团队后,王曌主持了普诺明A1-UV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研发的光学设计工程,她带领光学科研团队在短期内提出了“高次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后凸面形三点稳固式结构”等独创的产品设计理念,并且获得十多项相关的知识产权成果。使国产人工晶体比国外同类产品更趋完美。这些设计概念属于国际首创,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人工晶状体行业自主研发与设计方面的空白,在国际上也属于领先创新技术。

工人在制作人工晶体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高晨 摄

她在总结这一研发过程时感慨地说,我们最初设计非球面可折叠人工晶体时,面对国外企业注册的专利,就像一座座大山,必须一一回避。要做到完全的独创,就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设计思路和丰富的光学知识。最终,王曌独辟蹊径运用“高次”概念设计的普诺明A1-UV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可以提高人工晶状体在实际植入条件下光学性能的稳定性。在今年被中华医学会第17届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术会议定义为超越国外同类非球面产品的第三代非球面人工晶状体。

王曌是一位完全由中国高校培养的博士人才,也是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土壤培育出来的八零后女科学家。

四年时间王曌在爱博诺德公司完成了系列人工晶体的光学设计工程,设计出多款具有创新意义的高性能眼科产品,包括Toric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在多功能人工晶体的设计上与国外最先进的眼科医疗机构达到了同步和局部超越。

人工晶体检测仪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高晨 摄

这些成果不仅部分实现了她用知识的力量去帮助别人、造福社会的理想,还让她从一个博士毕业生成长为公司的首席光学科学家和技术总监。

目前,爱博诺德公司已经成为国内唯一拥有多个可折叠人工晶体注册证、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制造、自主营销的民族品牌眼科医疗产品制造企业。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从科技进步中获益。

责编:杨威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虎礁之恋 关注

文章收藏:6580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