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后张路

小南海

收藏于 : 2019-03-03 15:10   被转藏 : 1   

闻歌起舞

罗源县城北大街西侧后张路,宋时称“后张街”,明清时成了“后张巷”。但“后张”两字不变,据说与罗源县张姓人家居住此地有关。

《罗源县姓氏志》载:始迁祖张贤才,唐光启元年(885年)随王潮入闽,先住莆田,后赴连江县任签宪职,职满迁居罗源县城北隅里(今凤山镇后张路),邑人称其居住地为“前张”。南宋淳熙年间(1175年前后)张汝楫和其子张庠、孙张贵樸、张贵洪、张贵简等从连江县茶墩(今属连江县长龙乡下洋村)亦迁入罗,定居罗源县城北隅里,邑人称其居地为“后张”。

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元兵攻宋,福州沦陷,张姓后人张大同与子张锐,跟着大将张世杰等为保护流亡的幼帝,辗转抗敌,激战沙场。因寡不敌众,父子负伤同时被擒罹难。此后,元兵进入罗源城将张大同合族数百口诛杀,只逃出张锐弟弟张龙飞。先避难梅溪里后路村(今属罗源县西兰乡),后秘密潜居偏僻的上洋村定居(今属罗源县西兰乡)。

有史论道,宋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以至于强干弱枝,导致宋王朝不堪一击,备受西北游牧民族的侵扰,最终走向灭亡。然而王朝的倾覆却崛起一座民族气节的忠义丰碑:文天祥兵败被俘,宁死不屈,从容赴义,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元兵犯境,谢枋得组织民兵抗元,战败城陷,隐遁于建宁唐石山中,元朝屡召不应,福建参政魏天祐强之北行,至大都悯忠寺(北京法源寺),谢坚贞不屈,绝食而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一颗颗高贵的头颅,一滩滩殷红的碧血,一个个不屈的英灵、彪炳千秋的名字,昭示着后辈:君可屈膝,国可不存,道不可不存。道者,国家大义,民族大义!道所存,则国必复,华夏立于万世也!这种忠烈,不仅是忠君的忠,单独对宋的忠,是对道之所忠,是对华夏之所忠。张大同、张锐就是排在这一长串名字里的两位。

张龙飞后裔一支在明朝时回迁祖地罗源县城北隅里,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少,我们现在不知他们回迁时是否举行公祭之类的仪式,也不知他们那块祖居地是否还是被元兵焚烧后一片废墟,是否被元朝收为“国有”而又被他人另盖房子,他们是赎回或再出资买回来?更不知道他们的回迁,明朝的地方政府有否大加赞扬?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回迁是意在说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张家后人有机会重回故地。张家人没有被斩尽杀绝,后人重回祖居地,在新政府的领导下要再建辉煌!明湖广按察司佥事张勉学就是张龙飞的玄孙。他尊先祖为“上张”,自己一脉称“后张”。邑人称“后张”至今。我想这时的“后张”,才应是正式的命名,有意义的命名。后张路是一条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路,继承先辈光荣传统的路,激励晚生后辈争取更大胜利的路。

从张姓一支族人的迁徙、兴衰、逃难、回迁,我们看出先辈们做人是怎样的忠烈、生存是怎样的艰辛、繁衍生息是怎样的百折不回!

“后张”这个地名,罗源人已经使用了近千年,成为一个罗源的民间记忆,像一条长长的松木墩,钉入历史的记忆隧道口,穿越古今,深刻而长久。“后张”地名因张大同父子的忠义(史称“抗元保宋”战斗)与张姓人家惨遭兵劫以及后人重回祖居地,完全可概括为“后张事件”。是罗源建县以来最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属于罗源张姓人家的一份精神遗产,更是属于罗源人民共有的精神遗产,与文天祥等宋末三杰的民族精神是相连接的,是个极有意义、极切近现实又有悠久历史传统沉淀的精神文化遗产。像植物的无数须根,遍布大地的土层里给后来者不断的提供营养,抽枝长叶,开花结果,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春节期间,有许多民间祭祖迎神活动,祈求平安、和谐、幸福,这是民心人意。过年、祭祖、祈福、新的一年再努力,同时也有匡正人心,凝聚正能量的意义。中国历史悠久,有许多古老的文物,俯拾即是,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散布民间,有许多极具意义的民间记忆,但很多几乎熟视无睹了,现在我们应该正史捡珠,民间拾贝。像“后张路”,就可以有许多有寓意的解读:张姓子孙后继有人;后辈子孙瞻仰先辈,崇敬先烈;张望、期望后辈子孙奋发有为;后辈子孙代代长进,不断发扬光大。时序变更,生活社会变化,但近千年来这路的名称没有变,这地名蕴含的民族精神、道义、忠节意义没有变。我们不但要不折不扣继承这种精神,还要让子孙后代永远继承发扬光大!

搜索

复制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小南海 关注

文章收藏:5102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