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构建高效课堂让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活力

cat

收藏于 : 2019-01-19 23:45   被转藏 : 1   

构建高效课堂让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活力

                  实验小学:冷秀英

小学科学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阵地。构建高效课堂,让小学科学教学充满活力显得十分重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下面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备好课对提高科学课效率来说尤为重要。首先要备好教材,认真钻研研究教材,课必须要确定目标,知道教学的重难点,为教学中达到预定的目标,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顺利地突破难点。其次要备学生,要准确了解学生现状,明白学生的认知起点在何处。三是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信息储备,二是相关知识准备,三是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四是实验材料的准备。

这样,教师熟练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如教学《土壤与植物》时,本课的内容紧紧结合儿童的实际,研究自己周围的土壤,增加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认识,更热爱她。在前一课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上奠定了土壤的概念,对认识某一事物也有了自己的方法与经验,会用利用各种感官去认识研究对象。土壤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着的物体,大多数植物赖以生长,土壤与人类关系密切。  知道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学生学习认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的学习活动。本节课的学习难点是,学生对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相关资料的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课前就要让学生搜集有关土壤与植物的图片、文字资料;搜集赞美土壤的诗歌;准备好本课的实验材料——三株长势大致相同的同一种植物、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确保本次探究的顺利进行,在认真准备好实验记录、研究结果、资料卡等。通过这些准备,学生明确了本课学习内容(土壤与植物),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搜集查阅信息)和情感态度(赞美土壤)。

    二、营造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

    高效课堂应该是一个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课堂。课堂上就营造公平、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课堂状态下,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接受新知,主动探索未知,也就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这样他们的学习自主性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促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沉浮”一课时,先让学生猜想以下物品放到水中是沉下去的还是浮上来的。橡皮,砝码,泡膜这些东西同学们都猜想的很正确。但如尺子,橡皮筋等等一些不容易看出来的东西同学们的意见就会不一样。这个时候,引导学生们让实验来证明。又如教学沉下去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先让同学们猜想,学生的答案不一致。学生会想到用实验来证明,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后,学生知道了下沉的物体也受到了水的浮力……在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三、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严谨性 

    家常便饭最养人,教学也是这样。公开课上在教学处理上易出现“花拳绣腿”、拐弯抹角、故作神秘,甚至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现象,使学生头脑云里雾里,导致课堂教学本末倒置、华而不实。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应做到重视课堂教学的严谨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引入直截了当 

    一堂高效的科学课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引入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应紧扣教学内容抓住小学生喜新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科学课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外联系,巧设诱因,引发学生兴趣,产生求知欲望,使之及早进入学习状态。如:苹果熟了,为什么掉在地上而不掉在天上?动物有尾巴,为什么人没有尾巴?太阳离我们有多远?为什么月亮总跟着人走?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引出来,那么整个课堂气氛就显得非常活跃,对于接下来的教学就会非常关注,教师无须多说。

    2、问题设计合理严谨 

    问题的设计切忌多而细碎,能根据教学目的设计科学、合理、严谨、有效的问题。如:观察《岩石》一课,在学生清楚观察活动之后,如果教师问:先做哪个?那么学生顿时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若把问题改为:“前面是观察活动,后面是滴稀盐酸活动,应该把哪个活动放在最后做?为什么?”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会踊跃举起手回答。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可太大或带有随意性,要围绕教学目的精心设计好问题。 

    3、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动的心理因素。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的实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而又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比如,在教学《热空气》一课时,用酒精灯和小纸片的装置演示了生活中“炉火上方晾晒的手帕不断飘动”的生活现象,一下子激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许多学生都急切地发出犹问已久的问题:“为什么火炉上方的手帕会不断飘动呢?”“是什么使手帕不断飘动的呢?”……同学们带着自己急于了解的问题,一个个积极主动,跃跃欲试,然后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测,交流,质疑,发现和解决自然科学问题。

    4、实验指导细致到位 

    课堂教学中实验的指导要到位,包括实验方案指导到位、实验方法指导到位、实验记录指导到位。切忌走过场,导致实验结果五花八门,实验过程乱糟糟,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操作不规范,甚至出现意外或伤害事件。尤其是酒精灯、火柴、小刀、稀盐酸等器材的使用,要注意安全,这主要针对实验方法要指导到位。此外,实验前方案的讨论与交流要指导到位,为实验的有效活动奠定基础。实验中表格怎样记录,教师也要作适当地指导,比如打“√”、画“○”、记录顺序、记关键词等要求都要交代清楚。 

    5、探究活动组织有效 

    若学生的探究活动目的明确、能分工合作,而且有时间观念,那么活动组织是有效的,活动结果是高效的。关键在于探究活动如何组织,包括小组共同完成、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小组轮流完成,以及记录员、材料整理员的确定等都要组织好,花的时间不长却很重要,靠平时长期地组织锻炼与培养,逐步养成良好的探究活动习惯。 

    6、注重运用信息现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成为优化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它的运用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认识火山成因”时,我们不可能也没有条件通过直接认识获取事实材料,这个时候我利用了多媒体展示火山喷发的现象,生动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像地球内部的地幔,地核,科学家也无法直接认识。在实际教学中,只能利用多媒体展示。

    如教学《昼夜交替现象》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能准确了解地球、月亮、太阳的运动变化规律,可运用多媒体演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形象的演示,简练、准确的描述,使学生掌握地球是怎样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运动的,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恰当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最有效地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能大大地提高科学教学效率,使科学课堂教学更高效。 

    7、多元评价学生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多元评价学生的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还能不断纠正学生不良的科学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而且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评价反馈不断地改进教学,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大效果。如在课堂中常善用评价激励语如:“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好!” “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等。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恰当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影响,这点我在教学中感受至深。

例如在教学《溶解的快慢》一课时,当学生通过实验知道加热和搅拌能加快实验的溶解时,教师就可以趁机评价学生:“你们真聪明,就像位小科学家”,学生的学习激情就会高涨,就为下一步的学习探究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

通过长期以来的探究学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并能学会做到主动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喜欢大胆想象;能够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得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科技、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总之,我们只有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前充分备课,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大胆创新,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我们的引领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中学、中学,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主体意识得以体现,创新意识得以唤醒,情感意识、科学态度等品德要素得以陶冶,实践能力得以锻造,让小学科学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cat 关注

文章收藏:5017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