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文化95:食色香味

我是谁

收藏于 : 2019-01-18 20:47   被转藏 : 1   

素烟袅双缕,暗馥生半室。

鼻观静里参,心原坐来息。

有客臭味同,相看终永日。

 


香料在饮食烹饪上的应用


我国的香食文化源远流长,香羹、香饮、香膳从上古延续至今。姜、甘草、茴香、等芳香植物在食物的调味增香中多有运用。作为去腥解毒、增进食欲、增加食物清香的调料,人们将芳香植物利用在酱、卤、烧、炖、煮、蒸、煎、汆等烹饪方法中。桂花糖、梅花粥、苍耳饭等芳香食物都是中国古人的发明创造。




从文献记载来看,将芳香料运用到调味增香中,可追溯至神农时期,此时椒桂等芳香植物已被利用。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香料的利用也比较多。


春秋战国时期:本土香料

西周时期的《诗经》是反映当时人们起居生活情况较全面的文献,花椒、甘草等近六十种芳香植物的生长、采集与利用状况在该书中都有记载,战国以后,随着园圃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芳香调料认识的增加,香料品种逐渐丰富。




《周礼》、《礼记》记载这个时期可用于蔬菜与调味的芳香植物有芥、葱、蒜、梅等;记载的专用于调味的辛辣芳香料主要有花椒、桂皮、生姜等。当时人们主要是直接食用这些芳香植物。这一时期所用香料都是中国原生的本土香料。


汉至南北朝时期:域外香料引入

汉至南北朝之间,在陆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同时,域外食用香料与饮食文化也传入中国。调味香料品种丰富起来,除了本土香料外,马芹(孜然)、胡芹、胡荽、荜拨、胡椒等域外调味香料多有利用。




《齐民要术》记载的制作“五味腩”、“胡炮肉”、“鳢鱼汤”等食物中,都利用本土与域外香料进行调味增香。这段时间,调味香料的地方特色也非常明显。




左思《蜀都赋》提到:“蜀地自古生产辛姜、菌桂、丹椒、茱萸、筠酱,所制作的菜肴以麻辣、辛香为特色。”可知当时因各地生产香料不同,各地食物风味已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不同菜系的刍形在此时已经出现。


唐宋时期:香料使用鼎盛时期

唐宋以后,中外交流活跃,东南及西南各国基本都与中国邦交,当地特产的砂仁、茉莉、豆蔻、干姜、丁香等可食用香料随着朝贡或贸易等方式传入中国。相比唐宋之前,此时历史文献在利用香料增香调味方面的记载较丰富。




宋人林洪第一次在他的饮食文献《山家清供》中提到将剔去花蒂并洒上甘草水的桂花与米粉合蒸,制为被称作“广寒糕”的点心。



桂花山药


另外,用梅花与檀香制作的“梅花汤饼,用苍耳制成的“苍耳饭”,用菊花、香橙与螃蟹一起腌熏制成的“蟹酿橙”,用菖蒲与白术制成的“神仙宝贵饼”,用菊花、甘草汁放入米中制成的可明目延年的“金饭”,用荷花、胡椒、姜与豆腐制成的“雪霞羹”,用莳萝、茴香、姜、椒等制成的“满山香”,以及“梅粥”、“木香菜”、“蜜渍梅花”、“通神饼”、“麦门冬煎”、“梅花脯”、“牡丹生菜”、“菊苗煎”等香花、香草食物的制作与利用在《山家清洪》中都有记载。


茴香


《山家清供》是宋代具有代表性的饮食起居类文献,其中所记载的内容反映了该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状况,由此可见当时人们食用芳香食物的风气已很盛行。


元明时期:香料在饮食应用中的普遍性

元代已出现将菜类香料与调味类香料分类记载的文献。《饮食须知》将食用香料分为菜类与味类,菜类包括韭菜、大蒜、薤、葱等。味类包括食茱萸、川菽、胡椒等。在现代,这些食用香料也同样被这样分类利用。在去除腥臊膻气、增加香味等食物加工过程中,调味香料的利用必不可少。



明代《便民图纂》第一次记载了包括“大料物法”、“素食中物料法”、“省力物料法”、“一了百当”在内的调味香料的调配制作方式。官桂、良姜等香料在调配这些“物料法”的过程中都有所利用,最后或制为饼状、或制为圆丸状、或制为粉末状、或制为膏状,需要用的时候在食物中放入适量的这些复合调料,既可做成风味多样的食物。



该文献还特别提到使用这些调料“出外尤便,甚便行厨”,可知调味香料在饮食中的利用已很普遍,对当时以及后来饮食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清代以来:总结香料功能与利用

清代以来,香料在调味增香中的利用方式与清代之前大致相同,相关文献记载多为对香料功能与利用的总结。《养小录》指出,“牡丹花瓣,兰花,玉兰花瓣,蜡梅,萱花,茉莉,金雀花,玉簪花,栀子花,白芷等”可制为香茶与香花菜肴,可以生食,也可熟食。这是对香花制作与利用最丰富的记载。




清·夏曾传《随园食单补证》总结出花椒、桂皮等在烹饪中的调味功能。该文献认为花椒用处最大,是除诸气(腥、臊、膻)之物,素菜中的腌菜也宜用之。同时指出,桂皮、茴香在去除牛、羊等动物肉的腥膻气的过程中必不可少,但不可多,用丁香则太烈,砂仁则太香,均不甚宜。




因胡椒、丁香等香料因具有去味增香、增加食欲等功能,皇宫御厨和普通家庭的饭菜里,都离不开调味香料。


这些从《食经》、《食谱》、《中馈录》、《馔史》、《饮膳正要》、《云林堂饮食制度集》、《醒园录》民初冲斋居士《越乡中馈录》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饮食文献中就可发现。调味香料在我国烹调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出处:中国香料网


今日荐香:准提供


【准提供】此香由沉香、檀香、肉豆蔻、白胶香、苏合香、没药、石菖蒲、丁香、藿香、松黄、菊花、红景天、白芍、赤芍、柴胡、黄芩、天竺黄、蒲公英、甘草、泽泻、皂角刺、芍药、山豆根、车前子、仙鹤草、山茱萸、五味子、刺五加、玉竹、桔梗、石斛等二百余种草本草木药材和合而成。

 


【说明】:此香可供养准提佛母及诸护法眷属众。长期使用可对于祛瘀止痛、活血通络、清心除烦、温通脾胃方面皆有舒缓。尤其对于因脾胃失调严重导致的糖尿病可以达到一定的舒缓作用。同时还可以益脾胃,理补元气。


更多关注,请添加【香使】:13720877799,参与互动。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我是谁 关注

文章收藏:4613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