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验收要点,用得着的知识

小灰狼

收藏于 : 2019-01-18 19:30   被转藏 : 1   

钢筋绑扎工程是整个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主体结构的构造安全。因此,控制好钢筋隐蔽工程项目的质量验收环节,是保证主体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笔者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的质检人员较多偏重于检查钢筋的数量和绑扎的间距,而忽略了对钢筋构造的要求,因而造成不符合规范要求而返工的现象时又发生:

1、矩形独立柱基底板上下钢筋的错位

由于底板在基底净反力作用下,虽然两个方向均发生弯曲,但长边的力矩应大一些,所以长边的受力筋应置于短边的受力筋下面,但在实际钢筋施工中,反置现象较多,应引起重视。

2、柱下端纵向受力筋任意弯曲问题

现浇钢筋混凝土节点纵向受力筋偏移后随意弯曲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钢筋偏移的水平距离越大,倾斜越大,弯折的纵向筋的受力对主根部表面剪力也越大,容易造成柱根部混凝土开裂。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应按纵向筋的偏移多少进行处理。当纵向筋偏移量不大时,可将钢筋按折角斜率坡度1:6缓慢弯折到柱内后,绑扎在正确位置;若是纵向筋的偏移较大且已变形,返工要经设计人员同意,宜在纵向筋搭接范围内用Ф8箍筋加密绑扎,并提高该柱长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增加弯折变形较大处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及抗拉强度。

在柱根部增加封闭箍筋如环箍作用,当柱承受荷载时,可以有效地约束混凝土的变形,延缓钢筋弯折混凝土的开裂,确保柱中纵向受力筋发挥最大效率。

3、梁柱主筋搭接绑扎处的箍筋加密问题

梁柱中受力主筋的长度在图纸上是按构件全长标示的,但在施工中因钢筋长度所限,当搭接采用绑扎时,在搭接长度范围内,经常遇到不按规范要求将箍筋加密绑扎的情形。当绑扎完工后进行隐蔽验收时楼板筋已绑扎完,增补钢筋返工处理难度较大。对该节点箍筋加密的要求在施工图结构说明中提出,以防止后期返工处理。

对于梁柱节点核心区域箍筋的处理,由于框架节点处于相邻构件的交汇点受力状态较复杂。在抗震设防区要求各柱梁端必须采用加密箍筋的构造措施,但是部分技术人员对抗震构造要求缺乏认识,往往按习惯做法少设箍筋,导致节点核心区域处于长距离无箍筋的状态。因此,节点核心区域箍筋的绑扎数量及位置是质量检查控制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箍筋准确就位有一定的困难,但必须按设计要求和相应规范绑扎箍筋。

4、梁中吊筋位置的确定

当主梁上部设有较大荷载的次梁时,构造上一般要求加设吊筋。该吊筋往往不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使吊筋不能有效地将次梁荷载传递给主梁上部受压区,使主梁下部混凝土产生裂缝。同时,在主次梁交接处,次梁两侧箍筋在加密的数量上也满足不了要求。部分工程施工中是按设计要求加密,将该长度扣除后来计算主梁部分的箍筋数量,这种计算方法是不正确的。在整个主梁设计中,要求数量即梁净长-100mm/箍筋间距+1+梁两端加密区数量的基础上加密。

5、主次梁板存在设置支座处弯起钢筋的问题

在混凝土现浇结构中的主次梁、板负筋交叉的支座处,较为普遍的质量问题是板的负筋会外露,次梁负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较薄。该现象影响了钢筋的锚固能力,消弱了节点的强度。存在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加工制作钢筋时不熟悉具体规定,翻样确定主梁弯起钢筋时,错误的按主梁高度减去上下两个保护层计算,h=梁高-2x25mm。此时若是主梁负筋直径中心至板上表面的距离为1/2d+25mm,如钢筋直径为25mm时,即25/2+25=37.5mm,小于构造规定的不小于mm的要求,必然会造成支点处次梁及板的负筋突出板表面。要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在钢筋放样时进行预控制及具体技术交底。

6、双向板受力筋位置处理

在进行工程检查验收中发现,一些工程施工人员误认为双向板既然双向承重,则两个方向的底板钢筋可以随意设置,因而将短边钢筋置于长边钢筋之上。事实上,当双向板两个方向跨度不相同时,短向跨度所承受的荷载基本上大于长向跨度承受的荷载。所以对于双向板底钢筋,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应置于长边方向受力钢筋的下面,而对于板面钢筋则是以相反布置为宜。

7、钢筋接头的正确处理

在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接头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无论采取任何种类的连接方式,都会是钢筋传递应力的薄弱位置。对于钢筋接头的连接从设计到施工及检查验收,规范都有严格详尽的要求,然而对于这个关键问题,往往不能引起施工人员的足够重视,由此而引发的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自己收藏的建筑行业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小灰狼 关注

文章收藏:5116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