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物正脊上的鸱吻

小怪

收藏于 : 2019-01-15 18:34   被转藏 : 1   

随梁先生看建筑,得到的是一种有生命力的美的感触。经过岁月磨洗,能伫立于今的中国古代建筑应该获得后世的尊重,不论这种尊重是来自于学习了解后的惊叹,还是初次相逢时的愉悦或震撼。这种具有生命力的美丽是融入自然的,那是于万寿山东顶上曾经怒放盛开的昙花阁,那是于武当山沟壑掩映中荡气神爽的紫霄宫,当然了,这种具有生命力的魅力也是融于市井间的,在紧凑方寸间映显大天地、大空间。

 

  

 

(图1:昙花阁老照片/复原图)

 

有人欣赏建筑喜欢置身其间,观察细微,发现魅力。但却往往忽略了在或朦胧、或清晰、或掩映、或透彻与远处眺望,且一步步走近时的感悟。其实古建也如玻璃展柜中的精美文物一样,只不过有这样两点不一样的地方:其一对观者而言,视角不在仅仅局限于展柜中灯光汇聚处;其二我们有机会徜徉其间去观察和了解它的内部。

 

建筑不仅是科学的,更是艺术的。

 

中国古代建筑的科学不是我能深入熟识的,但是其上所蕴含和凝结的人文与艺术,却是可以隐隐感触得到的。附加在其上的很多细节都能为去寻找到这种隐隐的感触打开一扇清晰的窗口。今天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建筑物正脊两端遥遥呼应的鸱吻。

 

经先秦发展,秦汉时代建筑工程技术达到一定水准,有能力营建一些气势恢宏、高大雄伟的建筑,但常常出现的雷击起火灾难不胜枚举。汉武帝曾于元鼎二年春营建柏梁台,但仅经十年,柏梁台便于太初元年失火毁损,此时的汉武帝听信越巫之言,越是烧毁的建筑,越要建造一个更大的建筑来镇住邪火,所以在此基础上营建了后世熟知的建章宫,期间有人上言:有种海兽,唤名为蚩,高高的尾巴盖过头顶,聚水之精,能够避免火灾的发生,可以安装在堂殿之上。于是建章宫正脊两侧多了两个似尾的构建,它的名字就叫做蚩尾。

但是很可惜的是:其一,讲出此事的是后世唐人苏鹗在《苏氏演义》当中,非为事件当事人的汉人;其二,现存建筑实物中未曾发现蚩尾原型,也就无法去验证。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在汉代画像砖,甚至是先秦时期的绘有简单房宇图的纹饰中,都发现了正脊两端,呈上翘形的三叉构建。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至少在汉代以前,鸱吻的原始形象已经出现,但均处于一种初期的尝试阶段。

 

 

     

(汉代脊饰-汉代物质文化图解-孙机)                     (汉代脊饰-中国营造学社)

 

时近晋代,才开始出现有关“鸱尾”的记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上面既然言蚩为海兽,为何在晋人笔下竟变成了与鸟有关的“鸱尾”?至于各种原因,我们只能加以猜测了,鸱为一种猛禽,用现在的话来称呼,叫做鹞鹰,有人认为,或上述蚩尾造型远观更像是鹞鹰的尾巴,所以便命名为鸱尾,各位朋友有兴趣的也可以考证考证。

有晋一代典籍中,我们都能找到“鸱尾”的身影,如《晋书·安帝纪》中有“义熙六年,雷震太庙鸱尾”;《晋书·五行志》中记载:“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六月鹄巢太极东头鸱尾”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在中国出现了很多佛教石窟石刻艺术,其中不乏描绘建筑的画面,为我们研究当时的建筑提供了一个视角。期间开凿最早的当为龙门石窟古阳洞,其中发现的鸱尾形象,向上翘起,尾部向正脊中央弯曲,没有特别的装饰,简约明朗;在云冈石窟中也能找到北魏建筑中鸱尾的影子,云冈石窟第十窟中的鸱尾造型,张角更大,稍显瘦挺,是另外一种姿势;当然了,麦积山石窟等处也同样发现了鸱尾的造型,但各有千秋,有的外侧一圈装饰有鱼鳍状纹,有的更如翻的水浪。我们似乎可以推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鸱尾开始逐步走上形象统一的方向,为隋朝鸱尾造型的规范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一点不得不提的是,鸱尾的形成起源于宫殿建筑,历来也是被用于宫殿建筑,百姓是很少会使用到的,就连一般的达官贵人也没有资格。鸱尾作为显示建筑等级、彰显社会地位的作用越发凸显起来。《陈书·萧摩诃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旧制三公黄阁听事置鸱尾,后主特赐摩诃开黄阁,门施行马,听事寝堂并置鸱尾。” 此处鸱尾成为一种特殊的恩宠赏赐.

 

 

         (龙门石窟古阳洞石刻)                         (云冈石窟第十窟石刻)

 

隋唐时期改变了上述时期上翘内卷的部分造型,使鸱尾的形象进一步固化。其中隋朝鸱尾造像增强增强鱼鳍部分,鱼鳍增多,装饰效果提上一定位置,其中以河南隋朝李静训墓出土的石棺盖上的建筑形象最为代表。内侧曲线线条优美,使得正脊部分稳重中不失一种恰到好处的活泼感。

 

        

 

       (隋代李静训墓石棺盖)                                         (隋代墓葬出土明器)

 

唐代时中国建筑上的一个顶峰时期,此时的鸱尾形象更加浑厚简明,较前时代相比其与主体建筑的融合度、匹配度更加精湛,使之成为整体建筑浑然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最早的鸱尾实物形象就是在陕西礼泉县唐太宗昭陵献殿遗址内发现的鸱尾,高约1.5米,最宽处1米,厚度大约为0.8米,线条流畅,大气华贵。自中唐时期开始,鸱尾的形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被梁先生称之为中国古代建筑史学上最具有历史价值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为例,突出了突出了鸱尾下端“吻”的分量,表现为一个兽首,形象夸张,张嘴吞脊,尾部逐渐向鱼尾过渡。有人认为正式因为这种夸张的造型,使得鸱尾的名字变成了鸱吻;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和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摩羯形象一样,借此认为鸱尾便是佛教中的摩羯。另外值得留意的是,此时的鸱吻上方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丁字形的附属物——叫做抢铁。

 

           

                   (唐昭陵鸱尾)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鸱吻)

在经历了五代十国短暂纷争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宋代。每个时代都有着独有的味道和气质,并且作用在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方面,建筑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载体。此时的建筑,少了唐代建筑的雄浑气魄,更增添了变化和绚丽,从那逐渐降低了承重角色的斗拱我们便能窥的一二。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非常精细的描绘了宋代宫殿的形象,此时的鸱吻形象尾部除呼应相对外,向天际略微翘,鱼尾形象更加柔韧,富于动感,此法与北宋年间的“建筑国家标准”《营造法式》中的描述一致;另现存建筑物中山西太原的晋祠、河北正定隆兴寺等处,均能找到北宋遗韵。隆兴寺摩尼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平面呈十字形的大型佛殿,非常可惜的是,这种大殿构造格局没有在后世流行,倒在日本比较多见。其正脊上的鸱吻形象,尾部卷曲,线条流畅,尤其是背部的抢铁非常显著。

 

 

(宋徽宗赵佶《瑞鹤图》)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谈及宋时的鸱吻还有两点值得一说,其一是关于鸱吻的名字,如上文所述,唐中期以后名字产生了变化,由鸱尾变成鸱吻,突出了下部兽口的形象,但基于宋人浓厚理学思想的作用下,其将称呼重新由改回到了鸱吻,我这里有一例,可以与大家分享。五代时后晋人刘珣所著《旧唐书·高宗纪》中记载“八月巳酉,大风毁太庙鸱吻”,但是在宋人欧阳修编撰的《新唐书·高宗纪》却记载“八月巳酉,大风落太庙鸱尾”。同时北宋时山西人王溥在其所著的《唐会要》中也明确指出,鸱尾激浪降雨,因此放置在殿堂上“以厌之”,并且提及“时人或谓鸱吻,非也”。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一点,那就唐代的人更加注重形象,而宋人似乎更加注重鸱尾身上被赋予的含义。

 

另外一点不得不提及的就是南宋时与之相对的北方诸区,由于自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原因,北方诸地建筑常常更好的保存了唐及五代建筑遗风,增添部分北方民族的粗犷豪迈,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今天在河北、山西等地都能看到辽金时代的很多建筑。辽代的鸱吻,将关注的重点更多的放在了兽首的位置,刻画的更为精细,建于辽统和二年的河北蓟县独乐寺,其山门正脊上的鸱吻增添了一个构件,并成为后世定制,那就是与兽首相对,立于外侧鳍背根部的一个小兽首;金代的鸱吻距离鱼尾的形象越来越远了,倒是更加接近于龙的形象,如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上的琉璃鸱吻,在兽首嘴巴附近添加了一个前爪。而更为夸张的是位于山西朔州境内的金代建筑崇福寺,其弥陀殿正脊上的鸱吻干脆就都做成一整条龙的形象,龙首处增添了双角,舌头吐出,身体扭转,遒劲有力,恐怕这时候我们再把他叫做鸱吻或者鸱尾都不是很合适了,于是它有了另外一个名字:螭吻。

 

                    

 

         (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鸱吻)                 (山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

 

时至元代,与金代上述崇福寺鸱吻形象颇为接近,我们从山西永乐宫三清殿的鸱吻形象就能看到这其中的类似之处,主体造型身上的浮雕龙纹盘延曲折,鸱尾的尾部卷曲的方向也和前代有很大的差别,渐渐强化了向上、向外卷曲的姿态,元朝之后,龙形的鸱吻形象普遍的被应用起来,更为多见。

 


(山西元代永乐宫鸱吻)

 

接下来该走进明清两代了,明朝李东阳《怀麓堂集》这样描述过大家所熟知的“龙生九子”的传说,其中的螭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是其遗像。”另外,在清朝高士奇撰写的奇闻异书《天禄识余·龙种》中描述螭吻,“形似曾,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此时的鸱吻的形象渐渐以“龙吻、螭吻”的形象规制下来,较前代相比,更加显得稳重厚实。明清两代的鸱吻还有一个典型的变化就是上面抢铁(唐代形成的)逐渐演化成了一把宝剑。相传这把宝剑是是“神功妙济真君”许逊的,上插宝剑的说法,其一是妖魔鬼怪最怕许逊这把扇形剑,放在屋顶,可以辟邪;其二是怕鸱吻擅离职,所以要把它死死困在屋顶上,好好工作。但是在明清两代,这把剑的样子也是不一样的,明代的宝剑上做五朵祥云,向内,即龙首方向微倾斜弯曲;而清朝宝剑则没有这些特征,仅鱼鳞装饰。

 

(北京智化寺万佛阁鸱吻)  

          

     

(北京故宫太和殿鸱吻)

 

上面北京故宫太和殿上的鸱吻造型是典型的清朝官式,它的大小尺寸有二至九样,八中不同的规格,故宫太和殿的鸱吻是现存最大的鸱吻,由13块琉璃件拼装而成,高3.4米,宽2.7米,重量达到4300公斤,显示了皇家的威严。鸱吻的这种崇高地位,在清朝一代来看,不光从建筑上的重要性能看到,而且从“迎吻”的仪式上也能看得出来,清朝工部的《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及科道官排班迎吻”。

 

当然了,皇家的很多建筑方式在民间同样会以多种不同的样式体现出来,比如在清朝的很多名门望族家的建筑物上那各样也出现了多种类型的鸱吻形象,多以鱼的形象展示出来,在江南一些地区叫做“鳌鱼”,据明人陆容《菽园杂记》所载:“鳌鱼,其形似龙好吞火,故立于屋脊上。”据解,鳌是传说中的大龟或者大鳖,但是也有人认为应该是在南方海域偶见的鲸鱼。但不管怎么说,此时的鸱吻在民间,随着主人的身份,其上所赋予的含义也有所不同,据说大家熟悉的《乔家大院》所描述的山西巨户乔家,寓意招财进宝,且不外露,所以正脊上的鸱吻多为闭口,而同样是山西巨富的王家大院,则是张口,寓意希望家里能够有人出仕为官,为民说话,光耀门楣。有机会去山西旅行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小怪 关注

文章收藏:5065

TA的最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