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早的危险分层及治疗

磊磊

收藏于 : 2019-01-14 19:30   被转藏 : 1   


室早的危险分层及治疗

北京航天中心医院  易忠教授

   急性心梗的48小时室早发生率可达90%,冠心病室早检出率随心功能减退而增加,心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5%~7%,EF<>

1、危险分层

Lown氏分级

1971年由Lown提出,该分级法是针对心肌梗死患者伴发室早的危险分层。

≥Ⅲ级:室早危险度高,有着较高的猝死预警意义, 并应进行适当的干预性治疗。

Myerburg分级

Myerburg根据室早的频率和形态提出的危险度分级称为Myerburg分级,是一种较好的对慢性心脏病患者室早危险度的分级法。

Schamaroth室早的分类

根据室早的QRS-ST-T形态,Schamaroth提出了功能性室早和病理性室早的心电图鉴别要点,其也适用于动态心电图。

2、室早的治疗

临床上相当部分正常心脏出现的频发室早可能与交感神经或心血管疾病前期有关,故β阻滞剂是经常考虑使用的药物,但疗效并不理想。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其他副反应,目前无证据支持在仅仅为了控制PVC发作而长期使用。

功能性室早

功能性室早是指不伴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患者可能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尤其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常见但不需要治疗。其特征:

①多为青年人,而老年或儿童的室早常有病因可寻;

②发生时常伴交感神经的兴奋高或有交感兴奋的诱因

③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差;

④心电图不伴有房室或室内阻滞、无左室肥大等异常

⑤心电图室早的QRS波振幅高而时限窄,相反病理性室早的形态常是“胖而矮”,即QRS波又宽又低

病理性室早

病毒性或风湿性心肌炎可引起青年人病理性室早;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可以起老年人病理性室早。即使病理性室早数量较多,甚至伴有症状时,也不针对室早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而是针对病因学治疗。例如改善心功能、降压、扩冠、改善心肌供血等。选择药物时,首选β受体阻滞剂。

需要特别重视的室早

1) 有眩晕、黑矇或晕厥等症状的室早

2) 有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AMI、心肌病、瓣膜病等;

3) 有遗传性心律失常病史或家族史者;

4) 已有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如心脏扩大、LVEF<>

5) 存在多源、成对、成串的室早,以及在AMI或QT延长的基础上R on T室早

6) 与室速为同一机制的室早

7) 诱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室速的室早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不但偶发室早常见,频发室早是非常常见的,且通常是“良性”的,在确定无基础心脏病且无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可不予特殊治疗,但要注意随访有无危险因素和UCG(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等。需关注一些无症状的高危室早:如偶联间期极短的室早;心电图显示Brugard综合症。

无论室早有无症状均需注意有无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需注意诱因:如低钾血症、严重失眠和高咖啡因摄入等应及时纠正。

 

~~~~~~~~~~~~~~~~~~~~~~~~~~~~~~~~~~~~~~~~~~~~~~~~~~~~~~~~~~~~~~~~~~~~

免责申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自网友及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阅读文章全部内容  
点击查看
文章点评
相关文章
磊磊 关注

文章收藏:5086

TA的最新收藏